APP下载

苦瓜—水稻—甘蓝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2014-04-18林晓红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水旱轮作甘蓝苦瓜

林晓红

(福建省大田县农业局 366100)



苦瓜—水稻—甘蓝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

林晓红

(福建省大田县农业局 366100)

大田县采用苦瓜—水稻—甘蓝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文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水旱轮作;苦瓜;水稻;甘蓝;栽培模式

大田县地处闽中山区,人均水田面积只有300多m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行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好途径。采用苦瓜—水稻—甘蓝水旱轮作高效栽培模式,每667m2产值:苦瓜6000元、水稻1500元、甘蓝4500~5000元,总产值达12000~12500元。

1 茬口安排

1月中下旬苦瓜采用小拱棚营养袋育苗,2月底移栽,6月上中旬采收结束。水稻6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d内,11月上旬收割。甘蓝10月中旬播种,11月中旬移栽,苗龄控制在25~30d,翌年 2月上中旬收获。

2 苦瓜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宜选择抗病、丰产、商品性佳、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如玉秀、翠秀、玉银等。

2.2浸种、催芽

苦瓜种皮厚而坚硬,吸水困难、发芽缓慢,播种前要浸种催芽,采用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保持水温浸泡种子10~15min,放至常温后拿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浸10~12h。种子消毒浸种后,捞出用清水洗净,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包裹好,然后置于25~30℃下催芽,3~4d后种子开始萌动(露白),即可播种。

2.3培育壮苗

采用营养袋育苗:营养土选用无病虫的肥沃田土过筛后与腐熟农家肥1∶1配比混合而成,可加入适量氮磷钾复合肥,要充分混匀。配制好的营养土填平育苗袋,把萌发种子按每袋1粒平放入营养袋,覆上薄土,轻轻压实,整齐排放于畦面,浇透底水,用小拱棚覆盖农膜增温。苗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一般施薄肥1~2次,可用0.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水浇施,并用清水淋洗防烧苗。苗龄30d、3~4真叶时即可移栽, 移栽前1周进行炼苗。

2.4合理密植

整地做畦,畦宽(连沟)140~160cm、畦高20~30cm。移植时取苗宜小心保护好营养土,育苗袋取掉后才移植,浇足定根水,采用单行种植,株距150cm,每667m2植300株。

2.5肥水管理

苦瓜结果多,采收时间长,加强肥水管理十分重要,基肥一般每667m2用农家肥500kg以上、氮磷钾复合肥30~35kg进行沟施,并与土壤充分混匀。定植后5~7d,及时追肥,每667m2浇施薄粪水500~600kg;间隔10d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m2用复合肥5kg加粪水500~600kg浇施;伸蔓期结合小培土进行第3次追肥,每667m2施有机肥200~300kg、复合肥20kg;开花结果期施重肥,每667m2施复合肥30kg、硫酸钾 10kg,结合中耕除草大培土;结果后期适当补肥2~3次,每次每667m2施复合肥10kg,并进行根外追肥。苦瓜结果期长、耗水量大需供给充足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又忌湿度过大引起病害,故以浇水最好,沟灌宜浅水为宜,并随灌随排,雨天及时排除渍水。

2.6搭架、整枝

搭架:当幼苗长到20cm左右时,需进行搭架引蔓。搭架采用连栋平棚,一般棚顶离地面180~200cm。搭架要力求牢固,以避免风吹倒塌而损伤瓜苗,影响产量。整枝:苦瓜的分枝力很强,主蔓与侧蔓均可结瓜,但侧蔓过多,消耗大量营养,会影响主蔓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距离地面80cm以下的侧蔓及过密的、衰老的枝叶应及时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距离地面80cm以上留2~3条健壮侧枝结果。

2.7病虫害防治

做好苦瓜病虫害防治是获得高产的保证,采用综合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有利于安全生产。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做好清沟排渍,及时整枝打杈,摘除老叶、病叶、病虫果,提高通风透光性能,降低田间湿度,减少侵染源,减轻病虫害发生;二是物理防治,主要方法是诱杀,即用毒饵(糖2份、陈醋3份、90%敌百虫晶体1份、水94份配成糖醋诱杀液)装入上半部打有4~6个直径1.5cm小孔的矿泉水瓶,每瓶装毒饵30~50mL,盖好瓶盖,挂于瓜架离地1.5m高的阴凉处,每667m2挂20瓶,10d换1次毒饵,防治效果很好;三是化学防治,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白粉病主要发生在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可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硫磺多·悬浮剂200~300倍液喷雾。霜霉病可用58%雷多米尔·锰锌(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主要虫害有蚜虫、瓜绢螟、棉铃虫、瓜实蝇等。瓜实蝇可用毒饵诱杀,并在幼瓜刚形成时喷药防治,药剂用2.5%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20%甲氰菊酯1500倍液,加40%乐果1000倍液喷雾,连续喷2~3次。瓜绢螟用50%马拉硫磷1000倍液或8%甲维盐1500倍液喷雾,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掌握好安全间隔期。

2.8适时采收

苦瓜谢花后12~15d、瘤状突起饱满、果皮光滑、顶端发亮时为商品果采收适期,应及时采收。采收时宜小心轻放,避免损伤瓜皮,影响商品外观和耐贮性。

3 水稻栽培技术

3.1品种选择

选用宜优673、特优176等中稻品种。

3.2适时早播,培育壮秧

根据苦瓜采收结束的时间,提前30d播种,本地一般在6月10日之前播种,播种前晒种半天。秧龄30d左右,采用稀播匀播,每667m2秧田播种量10~15kg、大田用种量1kg,推广旱育秧或湿润育秧。施足基肥,1叶1心期施断奶肥,3叶期施分蘖肥,移栽前施送嫁肥,并做好病虫防治,培养多蘖适龄壮秧。

3.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插植规格以株行距20cm×23cm为宜,丛插2粒谷秧,同时要浅插,充分发挥低节位分蘖,有利形成高产苗架,力争每667m2有效穗数达18万穗以上,争取高产。

3.4科学施肥,多施磷钾肥

在施肥方法上,应控制氮肥用量,足磷增钾,做到“攻头、稳中、补尾”,每667m2施N 9~11kg,N∶P2O5∶K2O为1∶0.5∶1,氮肥分配基肥、追肥、穗肥比例为6∶3∶1,前期施足基肥,每667m2施碳酸氢铵40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10kg,结合整地全层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促使早生快发,壮个体、适群体;适时追肥,提高成穗率,插后20d, 每667m2施水稻专用肥20kg、尿素3kg、氯化钾5kg ;后期施穗肥,结合根外追肥,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150~200g、尿素500g,结合病虫防治对水50kg叶面喷雾,防早衰。

3.5科学管水,适时烤田

水分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寸水返青、浅水促进分蘖、够苗及时烤田,促进新根增生,抑制无效分蘖,后期薄水抽穗扬花,结实期干湿交替,断水不能过早,成熟前5~7d断水为宜,促进谷粒饱满,提高结实率,以利高产。

3.6防治病虫害

水稻主要病虫害有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瘿蚊、纹枯病、稻瘟病等,要做到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同时根据病虫预测预报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适时防治。

3.7适时收割

当叶片完全变黄、稻谷90%黄熟时收割最佳。过早收割,籽粒饱满度差,色泽不好;过迟收割,谷粒容易脱落,若遇雨水籽粒会霉烂。

4 甘蓝栽培技术

4.1苗床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旱地为苗床,播前耕翻晒白,然后整细整平压实畦地。

4.2播种育苗

一般在10月上中旬播种,大田每667m2用种60~75g, 每平方米播种8~10g,播后盖过筛的土杂肥,并覆盖稻草保湿。出苗时,应及时揭除稻草。苗出齐后,及时间苗、定苗、疏密、去杂、去细,培育壮苗,防治病虫,并施好追肥和起身肥。

4.3适时移植

苗龄25~30d、真叶6~8片时即可定植。要求前作水稻收获后及时清除稻桩和杂草,整地做畦,畦带沟宽1m,株行距35cm×50cm,双行种植,每667m2栽3500株,采用穴栽。移苗时水浇透,保证幼苗带土移栽,栽后浇透定根水,基肥每667m2用复合肥20kg、农家肥200kg穴施。

4.4肥水管理

定植后及时查苗,发现缺株及时补苗,以保证生长整齐一致。追肥一般分4次进行,第1次在幼苗返苗、新根发生时每667m2用10%人畜粪肥600kg浇施,于开盘期、结球前期、结球中期每667m2用30%人畜粪肥100kg各追施1次,并添加少量氯化钾和尿素。甘蓝需水量大,定植后每10d浇水1次,但忌土壤积水,下雨时要注意通沟排水。中耕除草1~2次,及时拔除杂草。

4.5防治病虫害

甘蓝主要虫害有菜青虫、蚜虫、菜螟、小菜蛾、黄曲跳甲等,可用乙酰甲胺磷500~800倍液或48%乐斯本1000倍液防治。病害有软腐病、黑腐病等,可用80%代森锌500倍液和百菌清6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株。

4.6适时采收

结球紧实后,及时分批上市,以获得最佳效益。

(责任编辑:刘新永)

Efficientcultivationmodeofpaddy-uplandrotationwithbitter-rice-cabbage

LIN Xiao-hong

(DatianAgricultureBureau,FujianProvince366100)

Paddy-upland rotation mode with bitter-rice-cabbage was adopted in Datian County and obtained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under this mode.

Paddy-upland rotation; bitter; rice; cabbage; cultivation mode

2014-05-05

林晓红,女,1972年生,农艺师。

猜你喜欢

水旱轮作甘蓝苦瓜
甘蓝家族中的“颜值担当”——羽衣甘蓝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西南水旱轮作区周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让云南节本增效24.30亿元
变色的紫甘蓝
吃苦瓜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稻—油轮作生产力及土壤结构的影响
大棚浅水藕黄秋葵小白菜水旱轮作栽培技术
早稻—西兰花水旱轮作模式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耐热早秋甘蓝润夏一号栽培技术
我绝不吃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