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冬春季设施高产栽培技术

2014-04-18张明理林炳洪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穴盘粉剂喷雾

张明理,林炳洪

(福建省云霄县农业局 363300)

番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热带高原的原始森林中,是我国最常见的蔬菜栽培种类之一。福建省云霄县东厦镇有悠久的番茄栽培历史,栽培的番茄产品质量好、畅销。随着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发展,番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已成为云霄县设施栽培中最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当地菜农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掌握了一整套番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笔者经几年调查与实践,总结出其优质高产的产量结构,即每667 m2栽植1500~1800株,采用单干整枝,每株留果6~7层,每层留果4~5个,平均单果重可达200 g,每667 m2产量可达9000~11000 kg。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种植环境选择

1.1 温度

番茄是喜温作物,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低于15℃会影响开花和授粉,导致受精不良;高于35℃会出现生理障碍,导致落花落果或果实发育不良。

1.2 光照

番茄是喜光作物,其光饱和点为70 000 lx,在日常栽培中保持30 000~35 000 lx的光照强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番茄对光周期要求不严格,开花较早,属日中性植物,在11~13 h的日照下植株能健壮生长。

1.3 水分

番茄属半耐旱作物,其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种植环境一般以土壤相对湿度60%~80%、空气相对湿度45%~50%为宜。空气湿度过大会影响番茄正常授粉,且容易加重病害的发生。

1.4 土壤及营养元素

番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微酸性 (pH值6~7)砂壤土为宜。番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据研究,每生产1000 kg果实需吸收N 2.0~3.5 kg、P2O50.6~0.8 kg、K2O 4.5~6.5 kg。同时,番茄对钙、镁等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也很大,缺钙时易发生生长点坏死和果实的脐腐病。

2 选择良种,整地起畦

当地冬春季大棚栽培番茄可选用永盛、宝罗塔、倍盈等品种。这几个品种耐低温弱光、生长势强、丰产性好、果实硬度高、耐贮运、果色艳、商品性佳,对早疫病、晚疫病、枯萎病、番茄花叶病毒病等抗性较强。

在前作收成后彻底清洁田园,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深翻晒白,每667 m2撒生石灰50~100 kg,以调节土壤pH值,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每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750~800 kg和复合肥40~50 kg,充分混合后整畦。钢架大棚宽7.0 m、高3.0 m,每棚整5畦,畦带沟宽1.5 m,两边畦单行种植,其余双行种植,上铺设滴灌管带,再覆盖黑色地膜。

3 穴盘育苗,培育适龄壮苗

选用72孔的穴盘进行育苗,使用过的穴盘应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或浸泡消毒以杀灭病原菌。基质的配置可用优质草炭2份+蛭石1份,每平方米基质加入有机肥10 kg和钙镁磷肥5 kg,充分混匀后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浇施消毒,使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装盘待用。

播种时间一般以9月中下旬为宜。包衣的种子无须浸种处理即可直接播种;使用自动穴盘播种机或人工播种的,每穴播1粒种子,然后覆盖0.5 cm厚的营养土,置于育苗架上,浇足水,3~4 d即可出苗。苗期阶段的管理要注重水分管理,以促进幼苗根系生长。管理上要注意防止过干过湿,处理好地下根系与地上部植株的生长平衡,注意防止幼苗徒长,在苗出齐后应加强通风,控制温度不要超过30℃,并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壮苗的标准为苗高14~16 cm,茎粗0.4~0.5 cm,节间短,具4~5片真叶,叶色深绿。

4 田间管理

4.1 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在10月中下旬,苗龄20~25 d、幼苗具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因南方空气湿度较大,不可过密栽植,以株行距50 cm×60 cm,每667 m2种植2000~2200株为宜。

4.2 肥水管理,通风降湿

定植当天及时浇足定根水,4~5 d后浇1次缓苗水,并加入适当肥料以促进营养生长,每667 m2施尿素10 kg和进口复合肥5 kg。在第1穗果坐住之前,基本不需要再浇水施肥,以免造成营养生长过旺而推迟生殖生长;进入盛花期和坐果期应重施磷钾肥,在第1穗果坐稳并长到直径4 cm左右时,结合浇水每667 m2施进口复合肥15 kg;以后每隔12~15 d施肥1次,每穗果膨大至核桃大小时都需施肥。水分管理以土壤相对含水量70%、空气相对湿度50%为宜,应尽量选择在上午浇灌,利用膜下滴灌以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且浇灌后应在温度较高时掀起大棚两端的薄膜加强通风,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4.3 绑蔓整枝,打杈摘心

番茄枝蔓长到35~40 cm时要及时进行绑蔓,可在大棚两端拉起铁线,系活扣绑上塑料吊绳并使之垂下,再将吊绳用活扣直接绑到秧苗上,牵引番茄向上生长。南方棚内湿度大,宜采用单干整枝,即只留主干,其他叶腋间发生的侧枝在长到10 cm左右时全部摘除。植株留6~7层果后要摘心以破除顶端优势,促进果实生长。进入果实转色期,下层叶片开始黄化衰老,要及时将老叶、病叶及密生叶摘除,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为促使伤口早愈合,避免感染病菌,打杈、摘叶、摘心都应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

4.4 保花保果和疏果

番茄在温度低于15℃或者光照弱时易落花落果,可用25 mL/L的番茄灵在花朵完全开放时采用微型喷雾器喷花,以提高坐果率,防止花而不实,为避免重复处理可自行加入红色颜料作标记。疏果是保证番茄高产优质的必要措施,应及时疏去病虫害果、小果、畸形果,每穗只留4~5个果,避免消耗过多养分。结合疏果及时打杈、摘心摘叶,调节好番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平衡。

5 病虫害防治

5.1 灰霉病

南方冬春季因低温阴雨时间较长,棚内空气湿度较大,番茄常发生灰霉病,造成果实变成灰白色、软腐,并生成大量灰色霉层。除了日常注意加强通风排湿外,可在喷花液中加入速克灵粉,稀释100倍加以预防。发病后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5.2 晚疫病

在高湿环境下较易发生晚疫病,以叶和青果为害重,病果初期为油浸状暗绿色,而后逐渐变为暗褐色或棕褐色,病斑形状不规则。可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瑞毒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5.3 脐腐病

脐腐病是番茄缺钙时常发生的病害,田间观察可见番茄心叶还未展开就呈干尖或干边,果实在脐部变软、变黑,常是多个果实同时发病。防治上应注意补充钙肥,可叶面喷施硝酸钙300倍液或钙镁磷肥1000倍液,在整地时施入生石灰也是防止土壤缺钙的有效措施。

5.4 美洲斑潜蝇

主要为害叶片,在上下表皮之间啃食叶肉,形成弯弯曲曲的白道,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可用25%农净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结合悬挂黄板诱杀效果更好。

5.5 烟粉虱

该病虫会吸食叶片汁液,易引发番茄煤污病,可使用黄板进行诱杀,或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6 适时采收

番茄采收的成熟度要根据市场需求,在当地就近销售的可在近九成熟时采收;长途调运的应在七八分成熟时采收,并将果蒂去除,以免装箱运输时相互挤压碰伤果实。

猜你喜欢

穴盘粉剂喷雾
能追光、充电、照明和喷雾的太阳伞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还原喷雾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蔬菜穴盘育苗基质选择及配制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
睡眠喷雾
穴盘基质育苗成功的八大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