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化渐成主导小麦经营风险与机遇共存

2014-04-17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托市主产区供需

无论从供需基本面以及政策面来看,小麦市场价格长期上涨的主基调不变,但随着小麦市场化的推进,其价格波动空间以及频率的不确定性加大,这将加大粮食企业把握市场行情的难度和市场经营风险,挑战中蕴藏机遇。

小麦市场化氛围渐为浓厚市场与政策博弈仍将持续

作为政策氛围较为浓厚的小麦市场,其市场化氛围渐浓,托市收购也渐行渐远。

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种粮收益,2004年国家正式出台托市收购政策,不过当年并没有执行。2005年国家开始对水稻实行最低收购价收购,2006年将这一政策扩展到小麦市场,并主要集中在小麦。

2006-2013年(除2011年),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6个小麦主产区每年均启动托市收购政策,累计收购托市小麦2.06亿吨,约占其间小麦产量的20.9%。其中,河南1.05亿吨,安徽3540万吨,江苏3000多万吨,山东1449万吨,河北1273万吨,湖北761万吨。主产区三等白小麦托市收购价2006年为0.72元/斤,到2014年上提至1.18元/斤,上提幅度达63.89%。

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预案的实施,使得小麦的实际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运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政策支持麦价“温和上涨”,这一主基调也成为支撑市场主体心理预期的定心丸。

近年来农户惜售心态增强、市场收购主体的多元化以及饲用消费需求的迅猛增长,使得小麦市场化氛围渐为浓厚。自2006年主产区启动托市收购预案以来,小麦托市收购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近几年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政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政策仍将是影响国内麦市行情走势的主导因素,市场与政策的博弈仍将持续。

新麦上市前供需仍显偏紧新麦产量和质量尤显重要

自2010年以来,由于小麦饲料消费大幅增加,加快消化国内小麦库存,改变国内小麦供需格局,小麦需求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供给,麦市已由以往的供需宽松格局进入紧平衡。

2013年虽饲用需求因小麦与玉米比价关系的修复出现明显下降,但2013年小麦因天气因素所引发的产量及质量下降,导致其有效供给能力下降,国内小麦市场的供需格局仍趋于紧张。

截至2013年12月底,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总量为1130万-1280万吨,其中江苏剩余275.7556万吨,安徽剩余286.1411万吨,河南剩余498.2649万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总量为3500万-3700万吨,目前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明显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2014年上半年国内小麦市场仍将面临总量受限、部分区域偏紧的局面,托市小麦、进口小麦、轮换小麦以及商品小麦投放和出库的节奏将影响麦价上涨空间。在国内小麦市场供需步入紧平衡的格局下,2014年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微妙变化,尤其是不利变化都将显著影响市场预期,最近两年小麦生产均受到灾害的较大影响。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11个冬小麦主产省中,除四川因结构调整、山西和陕西因旱面积略减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小麦替代成本优势难显现饲用需求仍维持基本用量

2014年小麦与玉米比价处于高位的格局将难以改变,饲用小麦需求将维持在低位水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小麦市场的供给压力。

2011年和2012年国内小麦饲料消费量均处于高水平,平均每年消费量超过2500万吨,而之前正常年份饲料消费也就在1000万吨左右。

考虑到国内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国内饲料消费在未来15-20年内仍将处于增长态势。以玉米、豆粕为代表的饲料原粮的供需格局及价格变化,将对饲用小麦的需求程度和行情走势产生深刻影响,其“量价”关联度明显增强。2014年小麦与饲料原粮之间替代关系的变化,仍要关注玉米和小麦比价、豆粕价格、进口小麦价格以及粮食质量情况。

购销主体之间博弈将加剧大型粉企对麦价影响增强

近年来国内面粉加工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小麦粉产量增幅较大,2009年5532.7万吨、2010年7528万吨、2011年8519万吨,2012年达到12331.7万吨。中粮、五得利、益海嘉里三足鼎立态势形成,其对小麦的采购需求以及品质的要求也明显提高。

2014年在饲用小麦需求处于低位的情况下,制粉需求仍将是小麦的主要销售渠道。随着国内面粉加工行业规模化以及区域集中化,大型面粉加工企业的小麦采购价格成为市场主体关注的焦点,引领着区域性乃至全国小麦市场价格的走势。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为保证粮源加工需求,其对粮源的供给要求明显提高,“麦强面弱”格局的延续,将使得市场购销主体之间的博弈加剧。

进口麦数量仍将处于高位国内外麦价联动性或增强

全球小麦市场仍处于供需宽松格局,这或使得2014年内外小麦价差仍将处于高位,进口小麦性价比优势明显或促使2014年进口小麦仍将处于高位,其对东南沿海用粮企业采购国产小麦的需求产生冲击,尤其是对与进口小麦联系较为密切的产销区。进口小麦品种结构的变化也将对国产小麦相关品种产生冲击。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和宏观调控需要,2014年继续对小麦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小麦963.6万吨,国营贸易企业占有比例为90%,未来国内进口小麦将成为常态,这将使得国内外麦价联动性增强。

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力度弱小麦市场化渐成发展趋势

近几年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政策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生产成本的刚性增长、托市收购底价的逐年上提以及供需格局趋紧,使得近几年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小麦市场化氛围渐为浓厚,托市收购渐行渐远。

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的提高,只是提升市场底部空间,但对国内已处于高位的小麦市场价格支撑力度明显减弱。

与此同时,国家临储小麦库存量大幅下降,也使得2014年小麦市场政策调控难度加大,这也意味着2014年国内小麦市场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市场的阶段性行情及波动幅度或将加大。但2014年政策仍将是影响国内麦市行情走势的主导因素之一,市场与政策的博弈仍将持续,2014年国内政策调控动态仍需密切关注。

综合分析,2014年国内麦市市场化氛围将较为明朗,麦价的市场风险加大,市场的经营风险也加大,以往的持粮待涨以获取较大利润的风险加大,麦市的阶段性购销机会增多。

2014年麦价或将处于高位波动格局,波动幅度或低于2013年,区域性行情将较为明显。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启动的难度较大,大量粮源滞留在市场流通环节,这也将减弱麦市的上涨空间,新麦的产量及质量情况对2014年国内小麦价格走势的影响尤其关键。endprint

猜你喜欢

托市主产区供需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供需紧张局势拉动煤炭价格上涨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红枣价格上涨行情预计难持续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科技支撑战略研究
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机制及其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