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吉林省白山市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调查

2014-04-17王文强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白山市银行卡网点

王文强 许 晶

(中国人民银行白山市中心支行,吉林白山,134300)

近年来,我国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原因,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通过对吉林省白山市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调查表明,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中还存在着支付基础环境滞后、支付结算方式单一、拓展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程”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吉林省白山地区支付环境基本情况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下辖长白、靖宇、抚松3个县、浑江、江源2个区和临江市。全市共有46个镇、23个乡、9个街道、544个自然村。白山市共有10家银行金融机构,全市共设有营业网点220个,其中工行15个、农行21个、中行4个、建行9个、农发行4个、吉林银行8个、邮政储蓄银行59个、恒泰村镇银行1个,农村信用社100个,遍布县城、乡镇驻地及骨干村落。

(一)现金收付仍是农村支付结算的主体

据农村支付服务环境问卷抽样调查,占65%以上农村居民最经常使用的是票面金额5元、1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在农副产品、劳务、外出打工收入上使用现金结算的占89%,使用银行卡、票据、汇款转账、网上支付等非现金结算工具结算的占12%。在种子农药等生产物资、家电耐用消费品、水电等公用事业费、子女上学费用、小额零星支出上使用现金结算的占71%。对于银行卡这种“看不见的现金”的交易方式的安全性,还有较多疑虑。

(二)先进的支付结算手段逐步得到认知

调查显示,银行卡和银行汇兑在农村地区得到较好的认知,58%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熟悉这些工具,对银行票据、网上支付和储值卡等较新的金融支付业务了解较少,分别占7% 、2%和1%。使用过和经常使用银行卡和汇兑的分别仅占问卷人数的62%和23%,而有41%的人希望能使用银行卡、票据、银行汇兑、储值卡和网上银行这些非现金支付工具。

(三)银行卡的使用认可度不断提高

问卷调查显示,有62.4%的农户在种子农药等生产物资、家电耐用消费品、水电等公用事业费、子女上学费用、小额零星支出使用过银行卡,其中水电等公用事业费使用率最高,达38%,银行卡使用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必须大力开发银行卡受理市场。

(四)转账支付使各类涉农财政补贴(助)政策快速惠民

2013年,白山市共支付各类涉农财政补贴(助)资金9876万元,问卷显示,农户通过存折、银行卡等转账支付获取财政补贴(助)资金占68%,通过资金拔付等转账支付功能,把资金直接打入农户的银行账户和银行卡中,大大提高了各项惠农政策的支农效率,使各种财政补贴(助)政策快速惠民。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观念落后

由于乡镇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许多新业务接受程度低甚至不肯接受,如代理扣款业务、吉卡等业务,大大制约了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发展。调查显示,31%的农村居民对储值卡、网上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没听说也不感兴趣。

(二)现代化支付系统接入少

以辖内抚松县为例,抚松县农村信用社在乡镇有22个网点,仅有13个网点接入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上线率仅占59%,其他9个网点只能办理存取款业务,异地资金结算时间通常要比接入支付系统网点慢1~2天。而邮政储蓄银行网点虽然较多,但其业务范围仅限于办理个人储蓄存取业务和个人银行卡结算业务,只有1个乡镇网点接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资金在途时间长。

(三)现代化支付结算设施投放少

目前白山市县城及乡镇共有ATM机46台,布放县城31台,乡镇15台,乡镇仅占33%,覆盖5个乡镇;共有POS机202台,布放县城139台,布放乡镇63台,乡镇只占了31%,覆盖13个乡镇;特约商户共计有178家,分布在县城122家,乡镇56家,乡镇只占了31%,覆盖13个乡镇。农户使用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只在少数有网点的乡镇才能办理,且使用率极低。

(四)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网点数量少

目前,白山市220个县城及乡镇金融机构,需向5个县城,69个乡镇、544个村民委员会提供各类支付结算服务。据问卷调查,21%农村居民到距离最近的金融机构网点办理存取款、贷款、汇兑等业务,利用交通工具需半个小时以上,有的村民甚至要走40多里的路。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稀缺与农村支付结算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五)新型支付结算方式在农村推广力度不够

如2008年5月份在白山市辖推广新的支付结算工具银行本票,自推广使用起至2013年12月份,辖区农村信用社办理2笔业务。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

一是金融机构的设立,尽量向农村地区倾斜。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和服务“三农”政策下,应在税收优惠、农村网点补贴等方面给予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积极鼓励增设农村营业网点,扩大覆盖面,以便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大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投入,将有限的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力争农村乡镇、行政村普及ATM和POS,为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提供硬件保障;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支付系统建设,逐步扩展和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应用范围,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支付结算网络,从满足农村地区的需求。

(二)积极做好农村支付结算工作

一是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新型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氛围,做到宣传全覆盖,不留死角,使社会公众尽快了解并主动选择现代化的支付结算工具,消除客户对现代金融服务手段的误解,正确引导客户提高对非柜面金融服务方式的认知度和利用度;二是积极发挥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中的支柱作用,整合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资源,积极向广大农民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多层次的信用工具和结算工具,如开办自助银行等业务,推广银行卡,从而促进支付结算产品多样化,以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客户的结算需求。

(三)加快金融产品创新的力度和广度

大力推广电子银行业务和小额支付系统,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客户使用率,缓解柜台压力;加快个人支付结算系统的功能改造和优化升级,提高业务系统的处理能力,缩短业务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小额支付系统为社会提供低成本、大业务量支付清算服务的特点,通过推行主办银行制度和小额支付帐户制度,并结合主动供款增值服务,大力推广公用事业定期代收业务的发展。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和实际,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逐步建设以银行卡为主,支票、汇票等为辅,以电子化支付工具为发展方向的结算体系。

(四)建设业务过硬的高素质队伍

要切实加强农村地区金融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一是要加强各项业务和技术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掌握业务制度,熟悉业务操作,提高业务技能,提升支付结算业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改善支付结算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二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客户服务机制。根据支付结算业务中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确定岗位,明晰责任职责,使结算管理制度逐步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以便为农村提供优质的服务。■

猜你喜欢

白山市银行卡网点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复杂背景下银行卡号识别方法研究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吉林省白山市通联站
银行卡被同学擅自透支,欠款谁偿还?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白山市浑江区七道江镇东山村地面塌陷特征分析研究
白山市大气环境质量与污染趋势分析
关于审稿专家及作者提供银行卡号的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