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原生态元音乐看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2014-04-17王志昕

关键词:原生态声乐多元化

王志昕

(沈阳音乐学院 民族声乐系,辽宁 沈阳 110004)

从原生态元音乐看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王志昕

(沈阳音乐学院 民族声乐系,辽宁 沈阳 110004)

民族声乐是在继承并发扬传统民歌、说唱和戏曲的演唱艺术精华和特点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欧美声唱法而形成的新民族歌唱艺术。本文对原生态音乐的特点和对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意义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在保护并传承不同地区与不同民族的传统原生态音乐的基础上,引进并借鉴新的歌唱方法和歌唱技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传统的原生态音乐进行融合并加以创新,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和延续。

原生态音乐;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

原生态音乐是民间流传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是不同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融合了各族文化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以及艺术魅力,其风格、内容与现今声乐文化具有很大的不同,其艺术不仅仅是民族性的,更能被推广为世界性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民族声乐则是指以当前我国各个音乐院校中以民族声乐为主,继承传统艺术精华并借鉴西欧美声唱法而逐渐形成的具有其独特性的歌唱艺术形式。[1]因而,民族声乐歌手不仅要掌握科学的唱法,更要理解歌曲背后的民族特点和文化背景,对每个民族不同的演唱风格也需要进行了解和学习,将民族声乐的发展回归到民族文化,从原始的生活文化中寻求发展的道路,彰显民族声乐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特征。

一、原生态音乐的特点以及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一)原生态音乐的特点

原生态音乐源自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一个民族进行生产生活时所创作出的并在民间得到广泛传唱的民族歌曲,它反映了人在生产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状态,是具有鲜明的本民族色彩和特征的民族歌曲。例如蒙古族长调、苗族水歌、陕北山歌等等,风格特征十分明显:

1.表现内容上具有真实性和即兴性。原生态音乐是对该民族民俗生活最真实的反应,十分贴近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状态。从具体内容来看,有描述生活、表达感情的,也有描写自然风光的,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体现了本族人民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观念和需求。而且原生态音乐在内容的表达上还具有即兴性,例如在苗族传统节日“跳花场”中,除了内容是表现男女恋爱以外,人们演唱的歌曲都十分口语化,歌词形式灵活,大多随口而来,即兴性很强。

2.音乐形式多样。原生态音乐是内容与形式的一种完美融合,其音乐形式具有多样性,有独唱、对唱、合唱、一人唱众人和等多种形式,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变的戏曲电影《刘三姐》就表现了独唱、对唱、合唱等对歌的多种形式[2]。

3.以真声为主。原生态音乐是使用最淳朴的声音和曲调通过呐喊、演唱等方式来表达歌唱者的情感,讲究“声音、情感、文字、韵味、表达”,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价值。

(二)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改革

民族声乐最早起源于表达辛勤劳动的民间歌谣,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的三百多首民间歌谣得到广泛传诵。到封建时期有国家成立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唐代中期,政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机构来管理音乐的制作并收集音乐作品,从而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这使得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大量的文化遭到破坏,这个时期形成了三种主流创作方式:反映知识分子郁闷和愤怒心情,美声风格十分明显;城镇小调,用于表现实际的物质生活内容;反映抗日救国和革命运动的大众歌谣。到现在,中国民族声乐不仅延续了以往的风格,还吸收了西欧的美声唱法,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对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3]。

二、原生态音乐对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意义

(一)顺应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历史潮流

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是人类所共有的文化遗产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之间不同的表现形式所决定的,创作的源泉来自于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具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相较于汉族文化而言更具其独特的色彩。每个民族按照自己本土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方言等创造了极具本土特色的原生态音乐,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演唱风格,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声乐艺术,能够诠释各个民族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原生态音乐本身就能够加强互相之间的文化认同感,我国原生态音乐作为一种生活形式和情感思想的表达和记录,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还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离不开原生态的传统音乐,只有给予原生态音乐足够的尊重,加强对原生态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才能促进我国民族声乐创作的革新和持续不断地发展[4]。

(二)拓宽了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民族声乐多元化的道路被大大拓宽。民族声乐借鉴了西欧美声的唱法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得到观众们的喜爱。美声唱法的“学院派”强调专业并标准的唱法,其音色、唱法和风格等方面区别不大,形成了具有相对固定模式的流派,磨灭了民族声乐的个性,而原生态音乐的地域性和乡土性决定了原生态音乐在地域范围内的风格迥异,其历史性和民族性又决定了其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原生态音乐一方面彰显了民族个性,体现了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原生态音乐没有统一的唱法,具有个性化的特点[5]。原生态音乐的不可复制性是其最大的生命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要发展就必须从原生态音乐着手,借由原生态音乐的多元化局面来全面丰富整个民族声乐的发展,我国民族声乐要发展,就必须借鉴原生态音乐的技艺手法,结合具体的表现形式增加原生态音乐的亲和性,从而摆脱模式单一的窘境。

(三)为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提供方向

民族声乐的基础就是传统的声乐艺术,而原生态音乐来自于真实的生产生活,表达了在某一时代某一民族的具体文化特征和情感思想,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且具有多民族,这决定了中国原生态音乐风格迥异,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民俗文化大有不同,建立在原生态音乐基础的上的民族声乐可以通过学习并融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乃至不同历史时期的原生态音乐的精华和魅力所在来提升自身,依据原生态音乐的巨大潜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可供深度挖掘的潜力。

三、从原生态音乐看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

(一)音乐教育走向多元化

可以说,文化背景造就了民族声乐的多样性,民族声乐的创作和演唱都离不开文化背景,因此,我国民族声乐的教育需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对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一方面要传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学习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化长处,把单一的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变为多元化的学习方向,从而开阔视野。与此同时,音乐教育还应该尊重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体现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让学生全面了解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从而培养具有多种演唱技艺并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的高素质音乐人才。我国民族声乐的教学要加大对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地域性划分和专业的不同增加适当的民族声乐课程,让学生对于本民族的原生态音乐加以了解,学会歌唱本民族的原生态音乐甚至创作符合本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音乐作品,既能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深入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6]。

(二)保护民族声乐的文化基因

我国的民族声乐随着改革开放而取得了深入的发展,西方声乐艺术给中国民族声乐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盲目借鉴西方声乐艺术却导致了本民族的声乐艺术难以提升。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具有非常丰富且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以及诞生在各种民族文化基础上的原生态音乐,我国民族声乐要发展就绝对不能脱离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民族声乐文化基因的载体就是原生态音乐。原生态音乐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础上的,蕴含着各个民族不同的方言和不同的民俗文化,是人民集体的智慧结晶,我们要发展民族声乐文化,就必须对原生态音乐进行传承。从世界范围来看,印度和日本对于国家本土民族文化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保护,因而印度音乐和日本音乐至今仍然受到群众的广泛喜爱。尤其是日本,国家对传统音乐给予扶持,并积极引进外来音乐艺术,国内传统音乐和国外音乐和谐共存,相互促进,让人一听到其音乐就能想到其文化风情。

我国原生态音乐融入了各个民族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通过音乐表现了各族劳动人民在劳作和休息时最真实的状态和情感。原生态音乐的创作和各民族的本土生活密切相关,每个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都可以作为原生态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创作素材。民族个性文化是民族个性音乐发展的根本,我国民族声乐要发展就必须保护民族文化基因,对原生态音乐加以重视。

(三)传统性与融合性并重

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吸收来自于国外的声乐艺术的长处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完善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传统性与融合性并重,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一味模仿。

中国传统的原生态音乐的内容是对当时生活现状乃至文化现状的描述,属于典型的雅俗共赏性质,既适合艺术家欣赏也适合普通的劳动人民欣赏。中国民族声乐继承了原生态音乐的特点,吸收并发扬了传统民歌、说唱和戏曲的演唱艺术精华,通过不断改变表演形式、完善表演技巧,从而让我国民族声乐更加丰富多彩。

美声唱法的“学院派”太过强调唱法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导致模式单一,无法从中表现出中华民族丰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不仅要学习外来音乐文化的长处,更要保护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精华。因为,所谓的多元化发展就是要让民族声乐朝着表现中国传统声乐的民族风格的方向和借鉴西方声乐艺术表现出的融合性方向发展。总的来看,对于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和西洋声乐文化,我们都不能一味地肯定和否定,我国民族声乐虽然具有很多的优点,但也有很多的不足,西洋声乐艺术可以帮助突破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不足,为完善我国声乐艺术提供助力。

四、结语

民族声乐是整个时代的财富,一方面它需要我们传承已有的声乐艺术经典,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结合新的声乐艺术进行改革创新。面对全球文化的多元化,我国民族声乐也应该在保护和传承原生态音乐的基础上,对原生态音乐创作的文化背景、唱法进行揣摩并创新,使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内涵更加丰富,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引进新的唱法和技巧,使我国民族声乐表达更为完美,为我国民族声乐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共进提供条件,从而真正拓宽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道路,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1]张芦菲,林远.试论民族声乐的学习与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9(8):329.

[2]杨忠,刘文.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困境与出路[J].前沿,2009(13):13-25.

[3]陈亮萍,郭海.论民族声乐发声方法及技巧[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5-40.

[4]马迪.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5-28.

[5]孟新洋.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1(1):23-27.

[6]李智萍.谈当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0(6):129-131.

[7]姜华敏.论民族声乐的多元化走向[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3):37-40.

[责任编辑:薛柏成]

From Original Music to Se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Vocal Music

WANG Zhi-xin
(Vocal Music Department,Shenyang Conservatory,Shenyang,Liaoning 110004,China)

National vocal singing art is based on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folk songs,opera singing and the western bel canto,absorb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national art of singing.Simpl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music and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sense,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develop its scientific nature,nationality,art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original ecology music;national music;diversification

J6

A

1007-5674(2014)01-0119-03

10.3969/j.issn.1007-5674.2014.01.029

2013-11-28

王志昕(1980—),男,吉林图们人,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原生态声乐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原生态静宁苹果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