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4-04-17刘伟伟

关键词: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核心

陈 悦,刘伟伟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陈 悦,刘伟伟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的科学命题,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在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视域下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与途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念到现实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理论自觉;理论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原则;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立足于新的世情、国情、党情而提的科学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觉、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引领着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对促进价值观的和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在长期的共同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选择必然是建立在社会现实基础之上的。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依托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旧社会的解体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崩溃为先声,新社会的诞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为先导,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往往以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为支撑。”[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利用其工业文明进行扩张,使整个世界进入殖民体系时代,清朝抵御外来侵略的失败说明了封建的农业文明再也无法与西方的工业文明相抗衡。伴随着中华帝国的衰落,整个中国农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也产生嬗变,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性嬗变和封建文化的衰落。为开启中国的工业文明之路,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洋务运动的失败,让人们感觉到制度上的不足。辛亥革命的失败、帝制的复辟,使人们认识到中国需要全社会人格的觉醒,要破除保守的文化心理和顽固的道德意识。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觉醒,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仅把文化与政治相结合,而且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了文化上的自觉和政治上的自觉。

新中国成立后,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这一主题并没有停止,新社会的建立必然要求改造旧社会实现价值系统的转变,以及为经济、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寻求新的价值资源。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文化的深层变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利益分配格局的不断变化,使整个社会价值观、是非观等产生了强烈的动荡。为了适应我国当前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的要求,及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界面临的新的挑战,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居于我国整体社会体系的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和要求,决定着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方向,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所在。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人们意识行为、社会精神风貌及发展方向的灵魂,是关乎社会稳定和民族复兴的决定性因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根基。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结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也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应具备的政治品质。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背景之下的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现象,多样化的价值观相互冲撞,人们不可避免地出现信仰困惑或缺失、道德迷茫或盲从等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规范,多样化的价值观才能得到合理的引领与调适,人们的价值选择才有依可循。同时,建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夯实自己的思想基础,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化解社会矛盾,安邦定国的思想基础。“执政党要保证长期的执政地位,不能仅靠强制力来维持,还必须依靠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对执政党的忠诚、信仰、服从提供依据、引导和精神动力。”[2]“礼义廉耻”、“三纲五常”等思想是我国封建时期历经数代而形成的价值体系,它们从精神层面上维护了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稳定社会结构。西方资产阶级掀起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倡导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有力地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有助于人们形成思想认同和价值共识,使人们产生共同的理想追求与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求同存异、包容理解、团结协作地去化解矛盾、消灭冲突,避免人心涣散和社会混乱,保证社会的前进方向。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基本道德规范,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内在要求。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一直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家软实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与引领下,才能进一步拓展广度与深度,提升层次性和开放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着力于文明道德风尚的培育,积极引导公民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公民之间人际的和谐、人的心理健康的和谐。

二、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视阈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

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我们党在依据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对自己执政理论的觉醒与肯定。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利益分配格局产生相应的变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促使了多样化的社会价值取向,而多样化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增强社会群体的创造活力。但是,对这种多样化的价值观若不加以规范与约束,任其自由泛滥,必然会对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威胁。邓小平曾指出:“它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腐蚀人们的灵魂和意志,助长行行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潮泛滥,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3]为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第二,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也应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阶段,世界各国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决定着各国社会思潮中多种多样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体系的存在,这些国家和民族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与文明形式,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做出贡献。在经济、文化、科技全球化的今天,如果我们忽视世界范围内多样化价值观的存在,压制或排斥全球化价值观念的交流与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到我国各种社会观点的发表与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实现,既不利于民意的畅通,还可能把我们的主流思想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秉承开放性的态度,求同存异,既坚持本民族价值观的独特性,又吸取世界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成功经验。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宽阔的视野、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成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而且能更好地适应世界进步发展的潮流,从而进一步增强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自尊与自信,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人民群众为了改善自身生存、生产、生活条件所进行努力的结果,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是主体,掌握着主动性和能动性。改革开放以来,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政治体制的变革,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江泽民曾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4]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全体人民在文化创作上各展所长,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指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途径探究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都与其理论自信与自觉密切相关。强大的国家、兴盛的民族必然拥有与之相匹配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5]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成功,使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崛起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现象,而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发展及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相应的成果,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之相适应的应是中国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理论自觉和自信是一个不断超越、与时俱进的开放创新进程,它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中国实际推进理论工作的本土化,并在对外学术文化交流中充满信心,实现中国文化的世界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这一决策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对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如何有效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位并发挥其优势,就成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更加自觉、更加扎实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队伍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扩大其在日常实践中的宣传力与影响力。当今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加上国内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使得各社会阶层的思想观念都产生深刻的变化,为了维护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与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理论武器,其最本质的东西是观察和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同时,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卓有成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用它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民群众深刻理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且,也应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队伍的建设,各地可成立形式多样的马克思主义小组,以其专业的知识背景为普通民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讲,提高人民群众理解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

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发挥宣传部门的宣传教育职能,同时,要保证宣传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各种媒体、媒介的宣传作用,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和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学习氛围。宣传教育是人们接触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步骤,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要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彻底地为人们所接受,应依据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形式,多渠道、多方法、多形式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现阶段,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仍是人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这些传统媒体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报道,可以迅速便利地使人们了解到我们党和政府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要求,进而达到人们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手机、网络技术等新型媒体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与形式,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机会。网络中微博、微信等技术的发展在网络平台交流中加入回复功能,使人们可以在评论中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调动了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

第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需要建立健全政府管理机制和制度保障。加强制度创新,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人民的生活实践中去。首先,建立健全政府管理机制,引导各相关部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工作统筹于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去,把握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问题,高举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其次,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加强制度创新与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1]陈亚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5.

[2]江传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226.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86.

[5]陈始发.以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提升国家软实力与世界话语权[J].江西社会科学,2012(7):24-25.

[责任编辑:姜国峰]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Nuclear Value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ory of Consciousness and Confidence

CHEN Yue,LIU Wei-wei
(School of Marxism,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Jiangsu 212013,China)

"Buil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is the theory of confidence and consciousness of our party another important achievement,an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rxist scientific socialism theory system.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s the scientific proposition that based on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national condition and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built the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In the confidence consciousness of theory horizon,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way of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rom concept to reality transformation for it.

consciousness of theory;confidence of theory;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principle;approach

D089

A

1007-5674(2014)01-0096-04

10.3969/j.issn.1007-5674.2014.01.022

2013-11-23

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2318001)

陈悦(1968—),女,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刘伟伟(1988—),女,山东青岛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