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当代中国发展观念的理论实质及其范式前提探讨

2014-04-17崔秋锁

关键词:实质范式马克思

崔秋锁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当代中国发展观念的理论实质及其范式前提探讨

崔秋锁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观念必须深入反思的实质问题。探讨当代中国发展观念的理论实质及其范式前提,从根本上说,是要实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和思维方式的历史转变。其实质,是要转变传统教科书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和阐释的自然主义哲学范式和客观主义思维方式,确立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范式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其关键,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事实思维与价值思维之双重思维向度。按照马克思的社会观念和发展理论:社会生活和人的存在、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现实的人与其社会生活之间的存在和展现、活动和方式、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表现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目的,不是自然界,也不是所谓神,而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出发点和目的的人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意味着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中心、目的和实质,社会发展则是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形式、手段和条件。

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哲学范式;思维方式;以人为本

所谓当代中国发展观念,在其主要意义上说,其实也就是关于发展目标、发展实质、发展要求与发展方式等方面观念的有机统一。用科学发展观的话来说,那就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从现代发展理论来看,这里不仅存在着一种目标、核心、要求和方法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实际上也蕴含着一种更为深层的内在关系问题,那就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当代中国发展观念,不仅是要解决社会生活各领域和各方面之间现实关系的直接协调问题,更是要关注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理想关系的合理建构问题。然而,就通常认识而言,人们却往往只是关注前者,而常常忽视后者,至少是对后者问题缺乏从哲学层面的深入思考和理论探究。这就使得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仅仅停留在一般现实操作层面,而缺乏应然层面的思想深度和理论高度。事实上,社会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观念必须深入反思的实质问题。然而,对此问题的合理解决,不仅取决于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历史观念是否正确,而且决定于人们的哲学范式及其思维方式是否合理。为此,本文试图从发展哲学层面,以哲学范式的根本转变和思维方式的历史转换为前提和基础,对当代中国发展观念的理论实质问题作以理论探讨。

一、前提是哲学范式的转换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通常所谓发展理念,不仅是一种社会理论,而且是一种历史观念,更体现某种哲学理念。不言而喻,当代中国发展观念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其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的社会发展观念,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理论为其哲学前提、历史观基础和发展理论根据。然而,问题在于,究竟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思想内容和理论实质到底是什么?对此问题,人们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同观点和理论分歧,而其实质则是哲学范式及其思维方式的不同或对立。在此背景下,探讨当代中国发展观念的理论实质问题,首先所面临和要解决的一个思想观念问题,就是其本身的哲学前提、历史观基础和发展理论根据问题,其实质是要实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理论之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和思维方式的历史转变。

所谓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和思维方式的历史转变,首先意味着对“传统教科书哲学”所代表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及其思维方式的反思与批判。这里所谓“哲学范式”,简要说,就是指一种哲学思想的根本理论模式和基本研究模型,它由其本身的多种理论要素和多重思维向度的有机统一所构成;而所谓“思维方式”,则是指一种哲学思考、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基本观点与研究、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传统教科书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解释,主要以斯大林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所撰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蓝本和依据。因此,了解和把握“传统教科书哲学”,必须从根本上了解和把握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按照斯大林的理解和解释:“它所以叫作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1]显而易见,这里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唯物论和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区分开来,而且实质上也将其自然观和社会观、世界观和历史观、自然运动和社会发展在自然主义观点基础上混为一谈。通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文,其思考、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模式和思想逻辑,完全是按照对自然界及其自然现象的理解和看法来推论社会观点和历史观点,亦即“既然自然界、自然现象是……,那么,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也是……。”[2]由此可见,它所坚持的根本理论模式和基本研究模型,完全是一种用“自然唯物论”和“自然辨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进而又将这种自然观和世界观推广应用到社会生活和历史领域,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社会发展理论也变成了一种自然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和社会发展观念。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如此理解和解释,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的自然主义哲学范式和客观主义思维方式,而其实质则在于它不了解或者说忽视了马克思哲学之“时代精神表达”的哲学观、“以人为根本”的思想前提、“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改变世界”的本质特征。由此,它也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如下结果:它虽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其所谓世界只是人所面对、与人对立的外部世界,因而哲学在它那里也就变成了只是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普遍规律的知识体系,完全忽视了哲学本身反映时代精神和表达人的目的需求的价值维度;它虽然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自然为本原观念为派生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论的方法,然而,它却将“社会存在”即社会生活本质,仅仅归结为实体性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亦即所谓“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完全忽视了马克思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实际上坚持 “以人为根本”,亦即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前提、基础和出发点;它尽管专门论述了辩证法的四大特征,但是,由于它却不懂得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因而它也就从根本上忽视了辩证法之主体的、实践的维度及其“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忽视了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对现实世界的变革与改造,忽视了主体对现存事物及其现实状况的否定和批判;它虽然坚持和强调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但是,由于受其本身哲学范式和思维方式的局限,因而它不得不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完全归结为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决定和支配的自然过程和必然结果,甚至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生过程,“不是人们有意的、自觉的活动的结果,而是自发地、不自觉地、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的”,[1]450从根本上忽视了人在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它虽然也谈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谈到新兴阶级的自觉活动,谈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但是,由于它把社会发展史从根本上视为“是生产的发展史、是各种生产方式在许多世纪过程中依次更替的历史、是生产力和人们生产关系的发展史”,而“生产的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1]443-444又是自发地、不自觉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其所谓人民群众及其自觉活动和社会革命的历史作用,至多也只是实现“社会历史规律”亦即“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一种环节、要素、工具和手段。由此可见,就其哲学范式及其思维方式而言,《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质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和解释为一种自然主义哲学范式和客观主义思维方式。而这种哲学范式和思维方式,则为传统教科书哲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使之理论化和系统化。

“传统教科书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和解读的局限和失误,从根本上说,不仅在于其自然主义哲学范式和客观主义思维方式,而且源于其本身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及其理论实质的简单化理解和片面化解释。在它看来,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对象主要是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哲学虽然包含着深刻的辨证法思想,但它本身却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费尔巴哈哲学反对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这种唯物主义却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并且在历史观上仍未跳出唯心史观的窠臼。因此,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历史任务,就是要批判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而拯救其中 “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坚持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而否定其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其理论实质和伟大意义,就在于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这种理解和如此解释,虽然在对德国古典哲学关系意义上其结论并没有错,但是,由于它不了解旧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和“解释世界”的哲学范式,在于不懂得真正现实的、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活动及其哲学意义。因而,它也不可能真正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实质和深刻意义,正在于它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变革了传统哲学之“本体论的思维方式”,用“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范式”取代了传统哲学之“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范式”,进而它也不了解,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和哲学范式的历史转换,马克思才在哲学上实现了伟大变革,并以此为基础才实现了唯物论与辨证法、自然观和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传统教科书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解读,非但没有揭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实质和真正意义,反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西方传统哲学之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和解释世界的哲学范式中来理解和解释,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降低到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的理论水平,并使之陷入德国古典哲学思考问题的概念框架之中。在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哲学范式中,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认为,整个现实世界的本体和基础是物质世界及其客观规律,而人只不过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实体构成要素并遵循其客观规律而生存;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则认为,现实世界的本原和本体实质上是某种精神世界及其理性法则,人应当按照精神世界的理性法则而生活。正像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将人视为整个“自然界”及其“自然过程”的一种特殊自然存在物一样,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也将人看作是所谓“精神世界”及其“理性法则”的某种环节、工具和手段。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哲学,实际上坚持一种“自然物质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则在本质上奉行一种“精神观念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二者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各不相同,甚至彼此对立,但它们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并无实质差别。两者都奉行和坚持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和解释世界的哲学范式。这种外在于并脱离开“现实的人”之抽象的“自然物质本体论”和“精神观念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以及单纯解释世界的哲学范式,其要害不仅在于其哲学范式及其思维方式的单向度思维和心物二元对立,而且在于它忽视了“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及其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将人本身抽象化、实体化、工具化和手段化。这些缺点和局限,恰恰正是马克思哲学变革所要反对和批判的理论对象,同时也是其着力所要解决和处理的哲学问题。

毫无疑义,在本源关系上,马克思哲学承认自然界对于人及其实践活动的先在性,承认客观存在和感性世界对于人的主观思维和意识观念的根源性和制约性,它强调人类社会及其历史进程具有其内在规律并受这种规律的制约,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等等。然而,对于马克思哲学而言,这只是其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唯物论前提和理论基础,而不是其思想实质和本质特征。就后者而言,马克思哲学实际上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解放”[3]和“人的解放”[4]的理论学说,是一种为实现“自由个性”[5]亦即“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6]而“改变世界”[2]57的实践哲学。对此,马克思在谈到新旧哲学之间的本质区别时曾强调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7“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2]75而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哲学本身不仅包含着面向事实本身、立足客观现实、关注社会生活、揭示历史规律的“事实思维向度”,而且更强调解决现实时代问题、反映自己时代精神、表达主体目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理想的“价值思维向度”。从表面上来看,这两种思维向度似乎存在某种矛盾和彼此冲突,但是,就其实质而言,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范式及其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之中,它们之间却是内在统一的。正是这种双重思维向度的内在统一,才体现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范式及其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哲学范式的根本转换和思维方式的历史转变,根本问题就是要确立“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改变世界的哲学范式”,转变“传统教科书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和阐释的单向度思维和片面化观点;而其关键则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事实思维”与“价值思维”之双重思维向度。这种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范式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及其双重思维向度,不仅为正确理解与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了合理哲学范式和正确思维路径,而且为深刻揭示和理论把握当代中国发展观念的理论实质提供了正确哲学理念与合理范式前提。

二、当代中国发展观念的理论实质是人的发展

通常所谓社会发展,主要是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和要素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历史发展,它们分别从不同方面为总体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方式、形式、手段和条件等。不言而喻,这是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当代中国发展观念首先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然而,如果将社会发展仅仅等同于此,那么,社会发展理念本身就只是一种形式发展理论和片面发展观念。因为它只是看到了构成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存在形态和外在因素,而忽视了社会发展本身的存在前提、价值主体和内在实质,亦即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事实上,正是后者构成前者的主体、出发点、目的和归宿,前者则不过是后者的对象、条件、工具和手段。换句话说,所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和要素,实际上都只不过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存在形态、外在条件和工具手段,只有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存在前提、价值主体、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因此,只有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才能从前提、主体、出发点和目的维度揭示社会发展的奥秘、实质和根据。

从马克思的社会观念和发展理论来说,社会生活与人的存在、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内在统一关系。谈到“社会生活”,马克思曾强调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56。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7]“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8]针对黑格尔把个人与国家抽象地对立起来的错误,马克思还指出:“特殊的个体性是人的个体性,国家的各种职能和活动是人的职能;……‘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它的胡子、它的血液、它的抽象的肉体,而是它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3]29对于“人类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则进一步强调:“‘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9]由此可见,社会生活和人的存在、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现实的人与其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之间的存在和展现、活动和方式、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表现之间的关系。

这意味着:社会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只有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主体和目的,不是“自然界”,也不是所谓“神”或“上帝”,更不是所谓“绝对精神”和“自我意识”,“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8]人是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的能动主体,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则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活动形式;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实质,社会发展则是人的发展的工具和手段;社会实践的方式和形式是人作为社会主体实现自己目的的方式和形式,而社会发展过程则是人通过自身实践活动来实现自身目的、自身本质和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此意义上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6]在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中,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物质关系之间的联系是这样,人们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文化关系之间的关联也同样如此。由此而言,社会是人的社会,只有人才是社会生活的真实主体;历史是人的历史,只有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在实质。换言之,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是人实现自身的目的、本质和发展的交往形式、历史方式、社会条件和实践手段,只有人才是社会生活及其历史发展的现实内容、内在实质、真正目的和最终归宿。

同样,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不仅是一种 “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社会发展理论,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目的和标准的人的发展理论。对此,针对以往将社会发展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旧发展观念,当代“新发展观”的提出者和倡导者弗朗索瓦·佩鲁指出:“发展同作为主体和行为者的人有关,同人类社会及其目标和显然正在不断演变的目的有关。”[10]因此,“无论如何需要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并指出每个人以及整个人类多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方向。”“必须牢牢记住,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自由,是所有发展形式的主要动力之一。这种个人的发展和自由能够在每个人所赞成的和在其各种活动中所感受到的各种价值范围内充分实现他们的潜力。”[9]175因此,“为了一切人和完整人的发展就理应是政治家、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一致接受的目标。”[9]4这表明,在现代发展理论看来,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内在实质,不是别的,而正是人本身,是人的生存和人的发展,是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开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实际上都不可能产生和存在,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只有将社会生活及其各方面发展与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其成果用于改善人的生活和实现人的发展,社会发展才能体现出自己的真正价值和真实意义。

由此而言,社会发展的实质其实就是人本身的发展,以此为本质和根据的社会发展理论,本质上就是人的发展理论。所谓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归根到底不过是现实的人通过其实践方式和社会形式来实现人本身的全面协调发展而已。在这里: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经济形式和物质基础;政治活动和政治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政治方式和政治条件;精神生活及其文化发展,是人的发展的观念表达并提供价值引导;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为人的发展提供民生保障和服务体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则是人的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生态基础。总之,现实的人及其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实质,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发展的形式和表现。正像在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人类学中,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等,都只是人性圆周的扇面、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一样,在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及其发展,归根到底都不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形式、实践方式和现实表现。只有从现实的人本身及其历史发展要求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社会生活各领域、各方面、各要素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否则,所谓社会发展,也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其本来价值和应有意义。

由此,我们也可以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何以将“以人为本”作为其核心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0]不言而喻,“以人为本”,是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坚持、继承和发展。但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又何以成为党的根本宗旨?这里,实际上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根据和理由。一方面,从政党学说来看,它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本质所决定的。《共产党宣言》早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283而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285另一方面,从发展哲学理念和社会发展理论来说,正在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实质、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社会发展则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形式、手段和条件。正是以此为前提和基础,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内涵和真实意义。

然而,不仅如此。就科学发展观本身的实质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而言,它也体现了人是主体和目的、社会是方式和形式的根本观点。按照党的文献的阐释:“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0]14这里,所谓“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都可以看作是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方法;而所谓“核心是以人为本”,则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实质与核心,亦即强调整个社会发展都要坚持“以人为根本”,亦即以人为主体和中心,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以人为标准和尺度,以人为根源和根基,以人为本体和根据,以人为前提和基础,以人为内在实质和根本核心。换句话说,在科学发展观中,不论是作为第一要义的“发展”,还是作为基本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或是作为根本方法的“统筹兼顾”,归根到底,都要以我国人民的生存、发展、利益和幸福为核心和目的,都要为这个核心和目的服务。一言以蔽之,“以人为本”之所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实质,根本原因就在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中心、目的和实质,而社会发展则是现实的人之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形式、手段和条件。

[1]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

[2]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0.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10]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

[责任编辑:姜国峰]

B2

A

1007-5674(2014)01-0079-05

10.3969/j.issn.1007-5674.2014.01.018

2013-11-25

崔秋锁(1952—),男,山西万荣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伦理学基础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猜你喜欢

实质范式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