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兼职教师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

2014-04-17季小菁

机械职业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示范校双师型双师

◎ 季小菁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育国家中职示范校核心能力的首要任务, 是提升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 也是挖掘国家中职示范校特色内涵的主要因素,其中,兼职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师资队伍“实践技能保鲜”的源动力,也是中职示范校教育“接地气”的领路人。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和社会越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 而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从当前来看,重点是搞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所谓“双师型”教师,简单来说就是指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具有在相关专业、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背景、经验的教师。 要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除了专职教师努力提升自身业务素质这一途径之外, 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便是引入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可以来自于其他院校,也可以是来自于企业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人员。

一、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必要性

1.是培育国家中职示范校核心能力的首要任务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0 所示范学校,使这些示范校成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创新、 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的示范。 实际上,国家中职示范校评选不是根本目的, 目的在于发挥中职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那么,作为那些被遴选为“示范校”的学校来说,到底怎样才能发挥“示范”的作用呢? 除了《通知》明文规定的评判标准之外,到底这些学校具备了哪些方面的条件使其能够在13000 多所学校中脱颖而出? 究其根本,是因为这些学校具备核心竞争力。 而要做好“示范校”建设就必须在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方面下大工夫,花大力气。 中职学校根本任务还是教学, 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工作人员。 在这一过程中,师资队伍作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实际引导者,必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双师型” 师资队伍是培育国家中职示范校核心能力的首要任务。

2.是提升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

我国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基本背景是社会转型过程中,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中等职业学校整体上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具体表现即是校企合作教育的观念淡薄、 教师缺乏工程实践锻炼和企业工作经历, 以及招生处于劣势地位,被社会视为“二流教育”,造成职业教育的“恶性循环”。 要提升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质量,重点在于实现办学模式的重大突破,搞清楚“办什么样的职业学校”和“怎么办职业学校”的问题,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历经多年改革尚未完全理清理顺的问题。 于是,改革办学模式的转变成为关键的突破口,要从原来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 要从原来单纯的课堂教学向课堂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转变, 要培养既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又具备强大的动手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这些理清楚了,中职示范校建设才有目标。 而为了实现这一转变,师资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从当前来看,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

3.是挖掘国家中职示范校特色内涵的主要因素

凸显特色,是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原始动力。中职示范校的遴选,国家提出了一些标准,并要求中职示范校要办出特色。 但是,在实践中很可能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大家都按照国家的标准来, 尽管标准里边有一些“自选动作”,但“千校一面”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如果最后都实现了完全的“标准化”,所有的中职示范校看起来都是整齐划一,分不出你我,那将是中职示范校建设最大的失败, 也不是中职示范校遴选活动的初衷。 因此,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必须要突出特色,在重视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要能够实现学校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要能够实现区域内专业资源库共建共享以避免资源浪费, 要能够在某些技术领域对企业的发展起引领作用。 这实际上是对中职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将自身建设成为中职示范校,真正发挥“示范”作用,就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这个特色既是相对于普通教育的, 但更多的是相对于其他中职示范校的,是属于某一中职学校自身的,在综合考虑了区域经济、社会条件基础上的特色。

二、兼职教师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中的作用

1.兼职教师是“双师型”师资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兼职教师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双师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快学校发展,中职示范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是刻不容缓。 但问题在于现有师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 而现有教师相当部分都没有在企业从业或锻炼的经历, 更谈不上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引领实践领域的技术进步等。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呢?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结合我国中职示范校的实际情况, 在中职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从企业引进专家人才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当然,中职示范校要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尽可能地将自身的教师打造成“双师型”教师,但这毕竟需要一个过程, 而且这些教师具备的技能与长期在企业生产建设一线工作人员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因此,在国家中职示范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从企业等引进的兼职教师将是师资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兼职教师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践技能保鲜”的源动力

实践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从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最扎实、最可靠的。 中职教育在课堂上、实验室、实训基地等都要向学生传递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中职示范校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实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以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兼职教师起了重要的作用。 兼职教师大多来自基层工作第一线,或者是来自于企业等,每天都要与活生生的实践打交道的领域。那些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人员容易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先发现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那些来自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则因为与实践接触紧密而更具有发言权。 因此,兼职教师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践技能保鲜”的源动力。

3.兼职教师是“双师型”师资队伍下职业教育“接地气”的领路人

兼职教师同时也是“双师型”师资队伍下职业教育“接地气”的领路人,对中职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这实质上还是回到了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或者目的这一原始的问题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的,如果说普通教育在于为学生夯实完整的知识基础的话,那么,职业教育则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门手艺,是一种专才教育。这些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在某一岗位领域上就是一个人才,他们掌握着这一领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 这一目标必然要求中职学校,特别是国家中职示范校日常的教学工作要紧密结合人才需求单位的要求来开展,不能闭门办学,不能纸上谈兵,更不能轻视实践,轻视动手能力。

三、国家中职示范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兼职教师作用的策略

1.开门办学,认识兼职教师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闭门办学、 闭门造车,而必须充分认识校外资源的重要性,以一种开放的理念来管理学校。 我国遴选中职示范校的标准之一就是“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0%以上,设定比例本身并不是目的, 目的在于确保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相得益彰,共同提升中职示范校的教学效果。 所以,中职示范校在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兼职教师的作用。 兼职教师尽管从人事档案上看并不是中职示范校的正式成员,但是,兼职教师往往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操作能力, 又对实践领域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敏感。 将这些人员引进到师资队伍中来,由他们向学生讲解知识,往往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要点,也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 开门办学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愿意与人交流、愿意取他人之长的胸襟。 打开了学校的大门,打开了管理人员、教师心灵上的大门, 中职示范校才能够更好地与其生存于其中的环境融为一体。

2.校企合作,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

师资队伍建设是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校企合作则是获得兼职教师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提升引进的兼职教师的质量, 中职示范校要开展稳定的校企合作。 稳定的校企合作指中等职业学校与相关企业共同制定、 实施、 评价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或接受职业技术培训,聘用和培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在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 实习实训基地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方面开展的制度化的、 持久的、 深层次的合作行为。 合作企业的选择是个双向的过程,学校要选择企业,企业也要看是否适合与学校进行合作。 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 中职示范校要确定一批高质量的合作企业, 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使双方尽快地互相了解,然后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改进、实验实训等方面更好地合作。

3.制度管理,充分发挥兼职教师作用

国家中职示范校在引入兼职教师之后, 还要通过健全制度来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首先,要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定,对兼职教师的职责范围、绩效考核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兼职教师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多的是在实践教学领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这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遥相呼应,互相配合。 相对来讲,兼职教师在实践领域更有优势,那么,自然应将其安排到实践教学中。其次,对兼职教师开展绩效管理,客观地衡量其工作绩效,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来确定兼职教师的薪酬。当然,本着人性化的原则,学校对工作达标的兼职教师要提供优厚的待遇, 对表现优秀和突出的兼职教师进行公开表扬,以便起到激励的作用,既鼓励了其他的兼职教师,也鼓励了校内的专职教师。

4.专兼互动,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中职示范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还要实行专兼互动,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聘请兼职教师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 更是为了在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最终达到提升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素质的目的。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中职示范校致胜的法宝,但是,要完全靠自己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需要一个过程,要达到中职示范校的建设要求难度较大, 而一个便捷的途径便是从企业聘请人才。 把这些人才聘请进来之后, 要在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之间构建制度化的沟通平台,比如,每两周一次的教学交流、每个月一次的课程观摩等,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可以交流心得。专职教师要多多学习兼职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学习兼职教师如何更好地处理实际问题的技巧等。 专兼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 不仅有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还有助于现有专职教师素质的提升,为中职示范校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王真真.关于中职“示范校”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1,(2).

[2]陈静.浅谈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3]崔发周.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12,(27).

[4]段心词. 我国中职示范校的重任及其建设策略[J].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

猜你喜欢

示范校双师型双师
红领巾示范校
茚旺高中“五措并举” 建成省级党建示范校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从“特色示范校”看音乐中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