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素养内涵的界定:问题与对策

2014-04-17葛锦林

机械职业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界定职业技能内涵

◎ 葛锦林

在中国知网中,以“职业素养”作为检索词,以题名作为检索项, 可以检索到2500 多条相关学术文献,包括期刊论文、硕士学位论文等。 人们不仅研究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中等职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问题, 还涉及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升问题。 关于“职业素养”的研究专著、编写的教材也比较多。 如《职业素养提升》(宁焰等)《职业素养修炼》(梁枫)《职业素养基础》(杨千朴)《职业素养提升》(杨俭修等)《安身立命之本: 职业基本素养》(刘兰明等)《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毛庆根)《基本职业素养》(马蜂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通用读本》(朱芹)《通用职业素养训练》(史晓鹤等)。 从众多已有的职业素养研究文献看, 人们关于职业素养的内涵界定存在范畴界定模糊、概念交叉混淆、内涵层次含混、特征认识不一等问题。 在此,我们将列举已有的主要内涵界定,以期进一步明晰职业素养的内涵,为走出概念模糊、混淆、错乱的境地寻求对策。

一、职业素养内涵界定存在的问题

仔细研读已有职业素养研究文献, 人们关于职业素养内涵界定太多、太杂,概念交叉混淆,内涵层次含混,让人无法适从。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范畴边界模糊

当前,人们对于职业素养内涵的界定比较多,有些研究者的界定,确实非常有道理,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 但人们领略到另一研究者的界定时,又容易感到茫然。 目前几乎是一位研究者给出一个概念界定。在此,我们列举一些研究比较深入的内涵界定,以便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职业素养的内涵, 进行更加深入研究探索。

人们对职业素养的界定, 比较集中于 “综合品质”的观点,但对综合品质的内涵表述并不一致,存在差异。 如肖润花(2013)认为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定, 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个体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的综合品质。 包括职业道德、 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高绣叶(2013)认为职业素养是学生在工作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等。 左卫青(2012)认为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 庞捷敏等(2013)认为职业素养个体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童革(2013)、闵清等(2011)也认为职业素养是“综合品质”。 他们虽然都倾向于“综合品质”,但有的认为是“职业活动”中要求的,有的认为是“工作过程”中要求的,有的认为是“工作环境”中要求的。

而蒋乃平(2012)、王存国等(2010)认为职业素养属于“综合素质”。 张琼(2012)认为职业素养属于“心理特征”。 王红岩(2012)认为职业素养属于“行为规范”。 陈鑫(2013)认为职业素养是属于“品质和能力”。 许亚琼(2010)认为职业素养属于“品质的集合”和“职业世界要求”。 罗箭华(2012)认为属于“素质和修养”。 宁焰等(2012)认为职业素养是属于“个性特征和行为能力”。 朱芹等(2012)认为职业素养属于“品质和修养”。

杨千朴(2009)认为职业素养是特点人群成为一定职业的合格劳动者,在一定人文知识、科学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活动的领悟力、生产服务流程、工艺原理、行业规章、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方面所进行的勤奋学习与涵养锻炼的工夫, 以及在所有这些方面已达到的水平。 沈文英(2008)认为职业素养是通过学习和锻炼,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即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和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 其所界定的范畴非常广泛,与其他研究者界定得差别较大。

综观这些概念界定, 不能说某位研究者对概念界定存在明显不当或错误。 但是,当我们把这么多职业素养界定的概念罗列在一起时,呈现千姿百态,让人感觉眼花缭乱、不是滋味。 尽管有些概念界定非常接近、相似,但让人感觉我们对职业素养的概念界定是这样随意、随便,更不要说在概念界定以后列举的职业素养包括的具体素养内容了。 上述职业素养概念的界定, 大部分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学术文献中, 而且好几项是同一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而给出内涵不同的界定。

2.概念交叉混淆

(1)职业素养与职业基本素养。 杜新安(2012)在总结多位研究者的基础上提出职业基本素养, 认为职业基本素养是在众多的职业素养中最为基础的、最为核心的素养。 包括道德品质(诚信意识、公德意识),职业态度(敬业、务实、坚持、团队),职业能力(执行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 张金磊(2013)认为职业基本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等。 其中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是隐性素养,职业技能是显性素养。 刘明兰(2008)、马蜂等(2012)认为职业基本素养包括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意志品质、进取心、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等。 所以,在研究中,有人把某项素养认为是职业基本素养,也有人认为是一般职业素养,而且对职业基本素养内涵认识不一致。

(2)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许亚琼(2010)认为职业素养是对职业能力概念的提升和深化, 使职业能力培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重新得到人们重视。 职业素养作为个体的心理特征,是一种“元能力”,是调控人们运用职业能力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职业能力决定了能否完成工作, 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工作质量。 “元能力”概念是借用心理学中“认知”与“元认知”的概念。 认为具备职业素养的人往往会给顾客愉悦感及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认同感。 这里容易让人感到把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混在一起。

(3)职业基本素养与职业特有素养。陈宏武(2013)将职业素养分为职业基本素养和职业特有素养。 认为职业基本素养是现代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养, 对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发展终身起作用(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等);职业特有素养是相应职业岗位(群)工作必备的素养(如企业岗位中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参与管理意识),它是从业者生存与发展的核心素养。 这里内涵交叉,“基本”不“基”、“特有”不“特”。

(4)职业显性素养与职业隐性素养。 张琼(2012)将职业素养分为显性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创新能力)和隐性素养(道德意识、职业认同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独立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吃苦意识、竞争意识、抗挫折意识等)。而且认为显性素养是专业素养, 隐性素养是非专业素养。 童革(2013)认为职业心态、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属于隐性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属于显性职业素养。

3.内涵层次含混

当前,人们对职业素养包含内容的分类非常多,其中不乏互相矛盾的说法。 比较典型的有:一是有些研究者将职业素养高度概括后再细分。 如闵清等(2011)将职业素养分为职业理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知识、职业技术)。 强调职业理念是职业素养的精髓和根本,属于“德”的范畴;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基础,属于“才”的范畴。 王存国等(2010)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术、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职业情感(职业兴趣、职业美德、职业意志),职业习惯。 同时列举“大树理论”,认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是一棵树的根系,而职业技能是枝、干、叶,一棵树要想枝繁叶茂首先要根系发达。 梁枫(2012)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 职业态度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操守、职业信仰。 另外,许亚琼(2010)将职业素养分为“与具体工作任务相联系的职业素养”和“与日常职业情境相关的职业素养”。 董刚(2012)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归属感、职业知识和技能、职业行为习惯三个核心因素。 蒋乃平(2012)认为职业素养分为公共职业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岗位职业素养。 金渝琳(2012)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

当然,有些界定将职业素养划分得非常细,如肖润花(2013)认为职业素养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品德素养、职业理想),心理素养(进取心、抗挫折能力、意志力),专业素养(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行为素养(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责任心),社交素养(交际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杨千朴(2009)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通识、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尊严、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 宁焰等(2012)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和职业能力等。 既有先天遗传因素,更有后天的学习、锻炼和修养的成果。

从这些职业素养包含的具体内容看, 人们对职业素养内涵研究比较深入,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内涵层次含混不清,如谁包含谁的问题,谁与谁并列的问题。

4.特征认识不一

许亚琼(2010)认为职业素养具有养成性、情境性、统整性特征。 杨千朴(2009)认为职业素养具有规范性、综合性、实践性。 马蜂等(2012)认为基本职业素养具有普适性、稳定性、内在性、发展性。 宁焰等(2012)认为职业素养具有职业性、相对稳定性、合成性、可扩展性。 肖润花(2013)认为职业素养具有职业性、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和发展性。 从这些职业素养的特征描述来看,对职业素养到底有哪些特征,人们的认识并不清晰。 同时对已经列出来特征,到底是不是职业素养的特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职业素养内涵界定的对策

1.选择内涵界定的思路

对于如何界定职业素养,从众多的内涵界定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同的人,认识、经历、经验不同,对职业素养的内涵界定肯定不同。 我们界定职业素养的最终目的,是研究如何培育职业素养、提升职业素养、修炼职业素养,一个人从事具体工作应该具有哪些职业素养, 而不是仅仅了解掌握职业素养的概念。 所以,借用王坤庆在《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第1 版)一书的观点,研究“什么是教育”比研究“教育是什么”要更可行、更有意义。 因为研究“什么是教育”,是更多地要求人们回答自己所认同的教育是什么, 而不是要求所有人同意某个人说的“教育是什么”。 这样关于教育问题的思考可能会获得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所以沿着“教育是什么”的思路走下去,我们的研究道路只能越走越窄,而循着“什么是教育”的思路走下去,也许我们会得到一些前人所没有得到的东西, 或者已有的说法可以求得更加完整的证明。 因此,他主张人们思考教育问题要换一种思路, 即由 “教育是什么”转向追问“什么是教育”。 那么对于职业素养的界定,是否可以换个角度,从“职业素养是什么”转向“什么是职业素养”。 我们面向企业、面向学生、面向学校、面向社会,找寻那些学生应该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东西, 努力实现在合适的时间、 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在各行各业,从业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千差万别,不是一两个词、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 与其我们把职业素养的范畴边界界定得自认为一清而楚, 等着后来研究者推翻、修正或更替;还不如采取开放的心态,让每个研究都有机会把自己研究得出结论属于职业素养范畴的内容逐步地、慢慢的放进来,让大家给予认同或不认同。 职业素养内涵的研究将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充实。 事实上,当我们看到一个个“职业素养是什么”的界定,其实还是很模糊的感觉。 而当研究者列举出一个个属于职业素养范畴的内容时, 我们才真切地感到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2.明晰核心概念的方法

对于职业素养内涵的界定,如果我们按照“职业素养是什么”思路进行,这是采用归纳的方法进行研究, 假设自己已经研究掌握了职业素养的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形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 事实上,我们对职业素养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因为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变化、科技在进步,社会各行各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如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等,所以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不是我们可以预先考虑周全的。 即使我们千方百计想考虑周全,也是无能为力的。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对职业素养内涵的界定,我们要按照“什么是职业素养”的思路进行,这是采用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 我们只给出“职业素养”的概念,对于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可以众说纷纭,让人们都来思考什么是职业素养,哪些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把这些认为属于职业素养范畴的具体内容研究透彻, 寻找提升的途径。 比如我们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责任心、自信心、执行力、创造力属于职业素养范畴,那就积极思考如何提高这些素养,而不再紧紧拘泥于职业素养是 “品质与修养”“素质与修养”“品质与能力”“个性特征与行为能力”,还是“综合品质”“综合素质”“行为特征”“心理特征”。 每个研究者通过研究哪些属于职业素养的范畴, 特别是研究与具体行业、具体岗位密切联系的职业素养,来深化人们对职业素养的认识,积极寻求获得别人的认同,而不是让所有人认同某一个人关于“职业素养是什么”的观点。 这样的思路要开阔得许多,研究的成果可以更加丰富,研究的深度可以更加透彻。

3.明晰内涵层次的划分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 人们更多地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 职业意识、 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 但事实上,对职业素养的内涵,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或者仅此不能让人们真正理解、掌握在具体的从业过程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因为这些还只是比较抽象的、概括的。 现实经济生活涉及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是不同的,因此,对职业素养内涵的层次划分,需要细化到具体的行业、职业、岗位,企业提供的具体产品、具体服务。 当然,这会导致人们对更加具体的职业素养认识的困境。 因此,我们要主动吸收行业组织研究的从业人员职业素养要求,典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如计算机行业,可以关注微软、联想等知名品牌企业对员工的素养要求;家电行业,应关注索尼、海尔、长虹等知名品牌企业对员工的素养要求。 这样,我们将把职业素养的具体化更贴近实际,提高应用性、针对性、实效性。 事实上,很多知名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炼出了非常具体的员工职业素养要求,而且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 如微软公司——诚实守信,公开交流,尊重他人,与他人共同进步,信手对客户、投资人、合作伙伴和雇员的承诺,对结果负责。Google 公司——坚决不做邪恶的事情,专注解决客户问题,坚决以网络全体利益为首。海尔集团——真诚到永远。申通快递——提供快速、准确、安全、周到的服务,客户满意。

[1]肖润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内涵体系建设[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

[2] 高绣叶. 基于职业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实践教学功能初探[J].成人教育,2013,(11).

[3]左卫青.浅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J].财会教育,2012,(4).

[4]庞捷敏.以职业活动模式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

[5]杨千朴.职业基本素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沈文英.论高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鸡西大学学报,2008,(6).

[7]杜新安.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课题内容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26).

[8]张金磊.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教育评论,2013,(3).

[9]许亚琼.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职教论坛,2010,(25).

[10]陈宏武,陈鑫.全人教育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3,(11).

[11]张琼.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2,(21).

[12]闵清,黄晓初等.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1,(6).

猜你喜欢

界定职业技能内涵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挖掘习题的内涵
高血压界定范围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