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高中政治“生本课堂”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2014-04-17曾能茂

教育观察 2014年17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笔者作业

曾能茂

(钦州市第一中学,广西钦州,535000)

生本,即以学生为本。这一理论以教育本体论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其本质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追求过程,主要是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自己学、自己讲、自己评价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学校最近几年在进行“生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讨。笔者经历了从怀疑到观望再到尝试和探索,最后课堂完全是按“生本课堂”的要求来完成的过程。自从在公开课中得到专家的认可后,更坚定了笔者的生本探索之路,通过生本课堂实践,加深了笔者对这一理念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笔者对生本教育的思考。

一、高中政治“生本课堂”教学案例片段描述与分析

(一)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还给你多个惊喜

下面是笔者在上必修(二)中《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的一个片段。本课的知识点: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学习。这是本课最后一个知识点,笔者让学生模拟采访本地人大代表的形式来加深同学们对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无论是主持人还是被采访者,都能积极参与、融入角色,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最后让学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思考:“假如你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应如何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课堂上学生就本地百姓最关注的问题进行大胆的联想,有说关于如何做好“一江两岸”工程造福于民的,有就如何加快对接东盟扩大开放项目提出建设性建议的,有的讨论内容专业性程度远超笔者的想象。总之,放手给学生一点空间,学生会还你多个惊喜。

(二)测验试卷和作业的讲评问题

对练习的讲解,也是“生本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以生为本?笔者是这样做的:学生测验或者作业,教师改完后,第一时间发回科代表,由科代表和各小组长统计各题的得分情况,然后分配任务。原则上,选择题由练习时出错最多的学生进行讲解。笔者要求这些学生所在小组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学习、解决问题,帮助犯错的学生找出错因、改正错误。在课堂上,错得较多的学生按预先分工轮流上台讲解习题。每一题讲解完之后,再就其他学生存在的不理解的问题进行回答和解释。解释不到位的可以由其他学生或者教师补充。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最大,学生能积极地思考和学习交流,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很有帮助。

主观题部分,由该题得分较高的一两个学生负责讲解,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思维过程。他们组织所在小组的全体人员一起研究,怎么讲才能讲得清楚、完整。这一过程有利于优秀学生向同学们展示思考过程,让其他同学可以借鉴并学习他们的思考方法。对讲得不到位或者不够深入的地方,教师当场给以补充。教师的作用只是“抛砖引玉”。学生们都喜欢站在多媒体大屏幕前对全班学生进行讲解,展现自己,其他学生也很认真地听,对发言正确的同学都以掌声肯定。如有谁发言不正确,同学们就会及时纠正。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引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小组间的竞争和小组的团队意识在这一课堂模式上都有体现,充分说明“生本课堂”很适合学生的学习,学生很需要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当然,在本节课上,部分学困生一直都很沉默,他们不善于表达,而只是倾听。这需要教师以后在教学中有意识去引导、不断地尝试,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很强的参与意识。

(三)充分信任学生,放手大胆让学生动起来

实施生本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完全放下思想包袱,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得到足够的自由发挥、自由创造。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尝试运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时,教师的角色应由“演员”变成“导演”。在学习必修(一)《征税和纳税》中关于个税的计算时,笔者就没有像以往那样按部就班地教学生如何计算个税,而是放手让学生预先计算,小组内一人懂得如何计算,全组人员一律要懂得计算,课堂上将叫学生展示演算过程。在前置作业布置完毕后,学生很开心地行动起来,不等教师提示,就开始小组合作、查资料等,有条不紊地计算、总结计算个税的方法。课上笔者还叫一学生在黑板上把计算过程详细地写下来,让同学们来点评。最后,教师进一步点拨各个小组:“知道某工程师纳680元个人所得税,他收入应该是多少?”本以为这个问题一定能难倒学生,可是,在分组演示下,各个小组先后得出了正确结果。本以为这个问题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可是当笔者真正放手之后,发现学生能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二、“生本课堂”的课后总结与思考

(一)生本教育,实现了双赢

1.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课堂上,学生以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了新的知识。他们极有成就感和自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中继续学习,学生会很放松,他们的潜能也容易得到激发,课堂就变得更“活”了。

2.师生的角色进行了互换

“生本课堂”解放了教师和学生,实现了双赢。生本教育和新课改理念都一致认为: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应尊重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以前在课堂上笔者说个不停,生怕学生学不会,现在笔者发现很多时候是教师“一厢情愿”地包办了许多事情,而且还极度渴望学生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是最后却没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二)带着困惑前行

高中学生每天都有很多学科作业和练习,甚至不少学生当天布置的作业都难以按时完成,又如何有时间去完成前置性作业?如果各科都有前置作业,那怎么办?该如何安排时间?如果对学生的评价只看成绩,而忽视过程的评价,如何有效地保证“生本课堂”的开展?学生会不会出现两极分化?能力强的经常得到发展,而能力弱的,发展就更困难了。对于一些基础差而且内向的学生如何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也是生本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 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笔者作业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