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 科学监管 不断提升银行业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2014-04-17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银行业改革服务

高 飞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监管局,吉林长春 130000)

深化改革 科学监管 不断提升银行业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高 飞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监管局,吉林长春 130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并作出了部署。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准确把握政策导向,落实中央关于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新要求,监管引领辖内银行业深化改革,改进服务,防范风险,有效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运行效率;服务能力;银行业

一、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全省银行业机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金融政策和各项监管要求,着力防范风险、着力改革创新、着力加强服务、着力提升竞争力,有力支持和促进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银行业“底线”意识不断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省银行业守住了风险底线,总体风险保持了较低水平。2013年末,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继续“双降”,分别比年初减少13亿元和下降0.9个百分点。一是有效防控重点领域风险。着力加强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的管控。强化平台贷款风险监管,全年到期平台贷款偿还情况和资产质量总体平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要求,清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平稳运行。二是着力化解法人机构突出风险问题。吉林银行加快了历史问题处置进度。高风险农合机构并购重组取得新成效,全年共处置高风险机构9家。农合机构主要监管指标持续提升,2013年末全省农合机构不良贷款率比2010年末下降14.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提高6.2个百分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严守市场定位,实现了稳健经营。

(二)银行业改革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转型、服务水平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银行业发展转型实现新突破。统筹推进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辖内法人机构制定并完善了过渡期内分年度资本充足率达标规划。指导改进绩效考核方式,发挥绩效考评对合规经营与科学发展的导向作用。深入推进银行业机构改革。农合机构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吉林省农联社完成了市(州)稽核审计中心设立工作,农信社股份制改造力度加大,全年有4家农商行开业、3家获批筹建。继续按集约化原则组建村镇银行,全年有7家村镇银行开业,6家获准筹建,2013年末我省已有3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邮储银行二类支行改革稳步推进。域外机构引进有了新成果,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长春分行已获银监会批准筹建。二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水平再上新台阶。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主动加大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深入推进,有效担保物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权”抵押贷款、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以及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稳步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得到进一步改善,监管部门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调动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会同地方政府搭建合作平台,提高了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和覆盖面。2013年全省银行业贷款稳步增长,全年新增1535亿元,同比多增507亿元,增长16.6%,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贷款增速超过存款,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在有力地支持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银行业经营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年利润比上年增长12.9%,实现了自身稳健运行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全省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进一步强化,基础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在全省银行业机构的全部网点组织开展了“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共接待消费者281万人次、各类媒体报道1726次,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质,提高全社会对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的重视程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同时,也应看到在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我省银行业还面临新的挑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从宏观层面看,短期内我国经济面临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金融领域还面临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完善市场化退出机制“四改并举”,金融领域风险的复杂性、隐蔽性和传染性不断增强,引发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有所增加。从我省情况看,银行业的应变能力、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科学发展、合规审慎经营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同质化竞争和经营管理粗放问题还很突出;创新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还需持续提升;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管控难度增加;属地法人机构突出风险问题还需深入解决。

二、促进银行业提升发展质效、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我们要按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各项要求,围绕银行业改革发展任务目标,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统筹推进银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和发展转型,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一)提高主动性,积极推进改革创新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要“向改革要动力”。要以深化自身改革、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为己任,以科学的改革举措,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一是深化银行业治理体系改革。改善绩效考评,完善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推进子公司制、事业部制、专营部门制、分支机构制改革,完善业务治理体系;加强集团并表全面风险管理,强化集团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管机构监督责任,完善风险治理体系;巩固行业协会自律机制建设,强化服务和救助功能,完善行业治理体系。二是落实银监会关于银行业对内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渠道和方式,注重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组改制,让投资入股的民间资本有更多的话语权,引入更灵活的民营机制。三是推动业务产品创新。按照“栅栏原则”、“普惠原则”和“驱动原则”,加强产品、服务和制度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四是继续深化机构改革。稳步推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改革,深入推进股份制改造,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改制;引进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调整主发起行持股比例,创新管理模式,推进股权、人员和产品的“本土化”。按照银监会部署,推动辖内政策性银行改革。

(二)强化针对性,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主动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运转效率和质量。要做好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两个方面工作,将新增的以及盘活的贷款优先用于产业结构调整、“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坚持绿色信贷原则,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项目。要按照“普惠”原则,创新服务方式,降低经营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公平性和可获得性。继续改善小微金融服务,深化机制建设,加大信贷倾斜。强化服务“三农”责任意识,保持涉农信贷总量持续增长,重点增加对粮食生产等的信贷投入,突出对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和现代种业的金融支持,着力加大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继续推进大型农机具抵押、农民种粮补贴资金担保、土地收益保证贷款等业务试点;扩大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规模;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试点,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业务,探索建立配套的资产处置机制。推动建立服务可得、价格合理、竞争适度、发展持续、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村金融体系。利用技术手段和便捷方式解决好银行基础服务、特殊群体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岗”和普通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等问题。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金融消费者的柜面服务满意度。要通过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等,减少客户排队。对年迈老人、重危病人等存在特殊困难的群体,要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特事特办,实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满足城乡居民最基本的存取款服务需求。

(三)保持连续性,有效防范各类风险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切实锁定和防范化解风险。我们要按照保证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的要求,审慎合规经营,并分类施策,锁定存量风险,管住增量风险。要加强信用风险防控,做好不良贷款监测和坏账处理,真实反映资产质量状况,及时暴露和处置风险资产,防止风险集聚和后延。继续按照“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原则,审慎稳妥地缓释平台贷款风险。坚决贯彻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严守信贷关口,严控信贷增量,防控产能过剩风险。加强属地法人机构风险管控,全力推动主要法人机构历史包袱处置,在改革中化解农合机构风险问题,加大推进高风险机构处置力度,进一步强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位,确保合规稳健运行。做好影子银行、理财和信托业务、案件、流动性、信息科技等风险的防控。同时,加强合规审慎文化建设,强化职业操守,健全内控合规制度,有效提高执行力,夯实风险防控基础。

(四)提升有效性,加强监管自身建设

金融愈发展,监管愈重要。要大力推进监管改革,简政放权,还权于市场,让权于社会,放权于基层。要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全面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要有效发挥非现场监管功能,用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系统、风险预警系统,着力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水平,增强风险监管的前瞻性。要深入做好现场检查的组织实施,科学确定检查项目,提高专项检查比重,做到高风险高频率、低风险低频率;要整合现场检查功能,集中检查力量,扩大检查队伍的参与面,提高专业性;深化信息系统在现场检查中的应用,提升检查效率和精准度。要严格落实优化市场准入各项要求,继续提升行政许可工作质效,切实履行好深化银行业改革开放的监管责任。■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cientific Supervision and Improve Banking Efficiency and Service Ability

GAO Fei

The CPC party's eighteen plenary session request "perfect fi nancial market system" and made the deployment. This year is the start year to deepen the reform, in the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the banking regulatory departments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policy, implement the new requirements on bank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leading their banking supervision to deepen reform, improve service, to guard against the risk,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 ciency and service entity economy.

Effi ciency; Service Capacity; Banking

F830

A

1009 - 3109(2014)02-0001-03

(责任编辑:何昆烨)

高 飞,男,汉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猜你喜欢

银行业改革服务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改革之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