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技员吉立斌:守住心里的这片田

2014-04-17李锦华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农技员农民

李锦华

海南三亚,国内著名的海岛旅游城市,有人喜欢这里的明媚阳光,有人喜欢沙滩旁的椰风海景,但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吉立斌来说,只有这里的茂密山林和富饶田地让他情有独钟。

吉立斌在1995年中专毕业时,放弃了最后一拨国家分配工作的机会,回到故里、回归农田。这选择源于他对家乡的惦念、对种植专业的热爱。从一个三亚市吉阳镇的黎族少年到农学专业毕业生,从学成归乡、投身种养,到成为村级技术员、镇级农技员,不论身边的朋友在海岛旅游经济浪潮中翻腾出多少美丽的浪花,他始终守着心里的这片田,用种养技术耕耘乡亲们的致富路,用汗水浇灌农业梦想。一路坚持,直到今天。

一辆摩托一双脚,串连全镇19个村

“从镇办公室出发,先到新村、安罗、博后村,再到中廖、大茅、罗蓬村,接着是红花、落笔、南丁等其他村,最后再回到办公室。”自2009年应聘为三亚市吉阳镇的编外农技员起,在完成了镇里的基本工作后,吉立斌一有时间便按照这个路线骑着摩托跑遍全镇17个村的田地。农民对他的熟悉正是源于这年复一年的“田间巡逻”,每天相伴40多公里的摩托车逐渐成为他的招牌。

1月16日,记者来到他的办公室,跟随这位“大忙人”一道经历了农技员普通的一天。吉立斌通常早上7点来到单位,拿上要填的表格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跨上摩托,便开始了一天的“巡逻”。乡亲们谁家地里的作物有异常,都会招呼他去看看。记者好奇,如此跑圈,一天能否跑完,吉立斌解释道:“经过这几年的培训和推广,现在大家都有经验了,不像前几年,问得确实比较多。”

吉阳全镇共有25284.7亩耕地,主要由33名安监员负责各自责任田里上市瓜菜的随机抽样与质量检测,吉立斌除了对安监员们每天上交的检测数据进行汇总,上报市农业局,还需要整理全镇农户种植情况表、常用农药使用记录表于每周五上报市里,以及负责每周从农贸市场或从常年蔬菜基地随机采集5到8个品种,150个样品进行检测,并记录摊主姓名、摊位号等信息,严禁不合格的产品销售。去冬今春,吉阳全镇累计抽检样品48129样,涉及全镇种植户2382户、8447亩瓜菜面积。

事实上,在2012年他还有自己的责任田需要抽样、检测,即每天采集35个以上样品进行检测,并及时做好信息记录,后来因为实在太忙,才于2013年将这部分工作交由其他同事负责。记者每次感叹他的工作量太大时,他都摆摆手说:“我们吉阳每个安监员都很辛苦,他们跟我一样整天泡在田头,只是我比较幸运被你们知道了而已。”

上午的采访结束后,吉立斌坚持要去看看海燕台风后国家补贴的化肥发放是否到位。接着,他又去了华之林园艺种植合作社指导建立生产记录,确认其做好档案管理,以便实施质量追溯制度。合作社的冯经理告诉记者:“吉立斌工作太认真了,比市里要求还要严格,一些涉及原则的事情,他甚至有点不讲情面。但是,指导我们技术、发放政府补助和物资的时候却一点也不含糊。”记者采访冯经理的时候,吉立斌悄悄地站在远处。

返回的路上,他特意要我们在南丁中村的一家农资店停留。“听说这里新开了一家农资店卖农药,这是需要申请经营许可证的,我不放心,来确认一下。”到了现场,看到店主用广告纸将化肥这一项内容遮挡,他认真叮嘱:“这个牌子最好还是换一下吧,没有卖我就放心了,但是从后面看还是能看到化肥的字样。”

下午6点多,吉立斌仍在打电话。采访了一整天,他的手机不停地响,平时每天会有接近100个通话记录,每月的话费需要400元左右。刚挂了电话,吉立斌不好意思地向记者解释:“明天市农技中心要来检查上市蔬菜的抽样安检工作,我跟他们沟通一下,本来应该是我带他们去,这样会方便很多。”记者的到来耽误了吉立斌一些工作,他心里十分着急。“其他同事找不到路吗?”记者问道,“主要是我对每个村的情况都比较熟悉,哪个村哪块地要收菜了,哪里要施肥了,我心里都有账,其他人需要打电话联系确定行程。而且我有一条自己规划的路线,可以比较有效率地跑遍19个村,省时间。”腼腆的他这时露出一丝笑意,这个路线是他这些年频繁跑村积累的得意之作。

冬季这3个月是反季节蔬菜成熟的旺季,也是农技员最忙的时候,吉立斌在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周五天都要按照这个路线跑一遍。

技术过硬,能种也会养

初次见面时,吉立斌极其腼腆、语速缓慢,尤其是记者问到他的工作成绩时,甚至会脸红,并偶尔语塞。但是当他与农民在一起,聊到蓟马、斑浅蝇、青枯病这些专业名词时,就变得放松、自然,还有些幽默。

农学专业毕业的吉立斌,在学生时代就燃起了钻研种植技术的热情。上学的时候,吉立斌被同学们戏称为校长的“家里人”,因为好学、踏实,他每周五晚上都会被校长邀请去家里吃饭。直到今天,他在专业上有什么问题,仍然会请教老校长,有次校长亲自把相关书籍送到了他手中,这让吉立斌感动坏了。

所有的感动与支持都化作他钻研农技知识、为农民服务的动力。“全镇的农民遇到种植技术问题都会找吉立斌,因为在技术员里这块儿他最懂。”吉阳镇农业服务中心的谭主任告诉记者。

“你不要太贪心啦,这么粗的枝条上最多结三颗芒果就可以了,现在结太多,水肥跟不上,就会掉果了,不用担心。”吉立斌在芒果园仔细看完后,帮董恩章分析掉果的原因。“肯定担心啦,海燕台风过后,刚长起来,好不容易挂了果,又掉了一地。芒果一年只能收一次,这满地掉的都是钱哦。叫你来看过,我才能放心。”董恩章拉着吉立斌的手说。“没事,没事。”吉立斌笑呵呵地安慰他,“不过啊,你也不要松懈,水肥一定要跟上,还有啊,你这剪枝还是不行,今年再剪的时候叫我过来给你修修。”吉立斌的耐心与负责一点也不输给他的专业技术。

除了芒果园,董恩章还于2011年末成立了三亚迅发山地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一年可出栏2万只,每只价格在60至70元之间。三亚市酒店消费量较大,经济效益很不错。“要说起养山鸡的想法,这最初还是模仿吉立斌做起来的。”2009年之前,董恩章在吉立斌那里学习养殖山地鸡的技术,鸡苗也是吉立斌带着他从五指山购买的。他的规模越做越大,但遇到不懂的问题,吉立斌仍然全心全意帮他解决。

“山鸡好斗,有段时间‘啄癖闹得很厉害,我实在不知道如何驯化山鸡的好斗性,就请教吉老师。”吉立斌在一旁听到了董恩章与记者的谈话,有点不好意思:“你不要老师长、老师短嘛,大家都是一样的,相互学习啦。上次看到你圈的地盘有点小,密度太高容易打架,其实饲料配比不合理、缺乏维生素等原因也会引发‘啄癖,包括一些疫苗应激反应都可能是原因。”吉立斌一谈到种养技术就会变得很主动。“他就是这样,只要是他懂的,都特别愿意分享,从来不会藏着掖着不跟我们讲,我一般有问题都喜欢找他,一个电话就来了。”董恩章的言谈间流露出对吉立斌的信任和依赖。

紧追不舍,为了乡亲们的收益

有时候,吉立斌的专业能力也会受到现实的挑战。

田独村的陈老伯已经种了十几年苦瓜,2013年的苦瓜特别奇怪,叶子发皱,而且总也不长新枝,吉立斌也被难住了。采访中,他告诉记者心里惦记那片苦瓜,“不知道现在长得怎么样了,想去看看”。

中午没有休息,吉立斌便来到陈老伯的苦瓜地,看到有些好转,他才稍稍放心。“您觉得吉立斌的专业能力怎么样?”记者问陈老伯,“很好啊,平时一般的问题他都能解决,这次的状况有点怪,他已经及时帮我们联系市里专家来看了,之后他也经常来看看。”对于自己也无能为力的情况,吉立斌会迅速向上级部门寻找支持,尽快为老乡解决难题。“他一般来得快,走得也快,既不抽烟,也不吃饭,连口水都不喝,直接去田里,解决完问题就走了,就怕给我们添麻烦。”陈老伯担心记者对吉立斌有误解,极力解释。

吉立斌遇到问题紧追不舍的劲头在很多年前已经显现一二。毕业后的第三年,他种了30多亩辣椒,也带动了一些其他农户加入种辣椒的队伍。因为自己懂技术,收成还不错,但那年辣椒的收购价却掉得离谱。种之前1元1斤的辣椒,收获时变成了1毛1斤,这次让他亏到了连老鼠药都买不起的程度。

看到自己与乡亲们辛辛苦苦干一年,却赔了工夫还搭钱,吉立斌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为了打开心结,他决定跟着收辣椒的货车跑一趟。起先他担心是中间商压价太狠,来到长沙批发市场一看,这里才3毛1斤。收购商也满腹怨言:“昨天还5毛1斤呢,我们算上油钱,跟你一样,白干!”看到这一幕,吉立斌的心结才打开。

市场价格的波动让他明白,农民不能只种一样,一定要发展立体式的种养组合模式。1997年,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三亚市发动农民种植芒果。当时任村农技员的吉立斌,依靠自己的专业优势,从自家亲戚开始,反复向农民介绍芒果的经济效益。如今,全村大部分农户都种有芒果,较好地改善了收入状况。直到现在,吉立斌还在鼓励乡亲们种完芒果树,要在树下散养山鸡、幼猪,粪便回收入沼气池,沼液再还田作肥。

职责没有范围,农民所需就是责任所在

“没有吉立斌,就像断了我的一只手臂。有的人是出岗不出情,但他人到情到,在用心给吉阳农民做服务。”谭主任告诉记者,吉立斌承担了很多职责之外的工作。一通又一通的求助电话,正是老百姓对吉立斌的认可。

采访的第二天,记者跟随吉立斌来到南丁村的常年蔬菜基地。老鲁远远地看见他便挥手招呼,这个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大哥已经在三亚种了5年蔬菜,他告诉记者:“我们原来就是瞎种,在阿斌的指导下,我的收入提高了30%。更重要的是,他帮我申请了河道整治,现在雨季也可以种菜了,常年蔬菜补贴也拿到了。”原来,老鲁的菜地靠近河道,一到雨季就遭水漫,去年海燕台风引发的水灾将田头的板房都冲垮了。吉立斌看到他们的情况,便通过镇里向市水务局、农业局申请了河道整治工程。“明年就好了,我也全年都能种了!”正午的骄阳下,老鲁笑地眯起了眼。

吉立斌的电话又响了。“农户在催玫瑰苗,我们去趟玫瑰谷吧?”性格温和、始终保持微笑的吉立斌此时眉头紧锁、步履匆忙。三亚市为鼓励农户种植玫瑰,出台政策向农户提供70%的购苗补助,但是如今农民的地已经整平2个月,玫瑰苗却仍不见踪影。原来圣兰德公司一直等不到市林业局的正式文件,无法开展与农户签订协议、发放种苗等工作。“这得尽快向上级反映,地荒着农民着急。”跟经理沟通完解决办法,吉立斌着急忙慌地走出圣兰德公司。

正像吉阳镇副镇长林尤回所说,“我们镇的农技员即是农产品质量安监员,又是检测员,还是农业生产指导员”。吉立斌的工作内容林林总总,很难界定清楚。中廖村的麦永生对吉立斌充满感激。海燕台风给他的合作社造成不小损失,但是不知道国家有灾后化肥补贴的他由于没有申请,并没有领取化肥的资格。吉立斌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做出调整,将化肥送到他的田头。麦永生当初修建田头结构板房时,遭到市执法局叫停,也是吉立斌为他协调,向上级单位说明并非盖楼,才得以顺利建成。

由于工作踏实、反应及时,农民对吉立斌的需要渐渐超越了专业的界限、职责的范围。只要是农民所需,他都认为是自己的责任。

做人做事,自然真实就是最美

在车上,记者打趣吉立斌:“你这么忙,你妻子肯定不高兴吧?”他说:“这几年对家里的照顾确实少了点。儿子小时候跟我亲,现在似乎跟他妈妈更亲了。”

采访接近尾声,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吉立斌答应带我们去跟他的妻子聊聊。来到吉阳市场,走进农副区,在地上的一推青菜中我们看到了坐在小凳上闭目休息的黎月娟。看到记者,她连忙整了整头发。

“累了吧?早上几点出来的?”记者问她。“5点,不累,他比我累。”一直捂嘴笑的她不好意思地指指旁边的吉立斌。“你整天守在这里,家务谁做呢?”她依旧不好意思地捂着嘴,在吉立斌的鼓励下,她说:“都做,他做饭比较好吃。”记者又问:“他这么忙,一个月才挣1500元,你支持他做农技员吗?”这次她主动点点头说:“支持。他愿意做就做。”蹲在旁边的吉立斌拍拍妻子的肩膀,含糊不清地说着:“感谢好老婆!”说完,俩人同时脸红了。

记者发现,吉立斌鬓角不易察觉的白发与妻子的白发相呼应,显示着这家人的共同特点:同样的腼腆,同样的清瘦体形,同样的宽容理解。黎月娟告诉记者,吉立斌每天早上5点都会送自己出摊,吉立斌告诉记者,为了弥补对家庭的亏欠,他会主动做些家务。这个腼腆、温和的黎族男子在采访中多次流露出细心体贴的一面,难怪结婚十二年,夫妻二人从未吵过架。

“种之前,要培训,生长期,要服务,收获时,要检测。”吉立斌把专业知识奉献给农田,把耐心交付给农民,把时间花在了工作,把真情留给家乡,当然还有家人。记者始终不明白是什么让他这么心甘情愿地忙碌。高收入?他没有;权力地位?他也没有。可能就是帮到农户时的成就感,也可能就是在作物被种下、发芽、成熟、收获的每个阶段,他所感受到的喜悦!

这就是三亚市吉阳镇的最美农技员——吉立斌,再忙再累只为守住心中的这片田!记者问他什么是最美?他说,自然、真实就是最美!

猜你喜欢

农技员农民
农技员带头——中化碧邦助力 共建美丽乡村
农技员培训的探讨与革新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产业调整给予基层农技员的工作思考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