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2014-04-16都金龙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21期
关键词:黑龙江垦区垦区现代农业

都金龙/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都金龙/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为了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党的领导班子提出了发展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思想和指示,因为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从垦区开始。相关的农业发展领导者要根据垦区的发展现状,以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规律来进行科学的指导,进而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垦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地介绍,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垦区;农业;现代化农业;趋势

现代化农业,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等目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其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要运用较为先进的设备和设施来对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改造,使得农业发展的各个要素和产品都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来进行经营与管理。同时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实现农业发展企业化的管理,同时农业也是一项具有较强服务性的产业,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符合社会的发展。在农业的发展中,形成现代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技术,打造新型的农业,对土地的产出率以及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强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进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现状

现如今垦区的农业发展主要由机械化生产朝着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向转变,对于其他地区的农业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另外产业化的程度不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也有限。农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气候的影响,自身的抗灾害能力不够。同时,垦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不够。所以,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

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可以稳定地保障京津沪、解放军三军、港澳地区和青藏甘宁四省区,国家大粮仓地位突现。垦区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农业机械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土地沟、林配套,单个地块面积大,适合大机械作业,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1.垦区社会建设缺失地方公共财政资金保障。黑龙江垦区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农工商综合经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多元市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具有区域性、社会性、经济性的社会经济区域,既承担着经济建设的任务,又肩负社会发展的责任。农垦企业特别是国有农场社会负担较重。农场小城镇不属于建制镇,故没有本级税费收入等行政权力,缺失地方市县财力支持,农场经营收入难以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支出,也难以形成保障垦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力体系。

2.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贡献率、研究开发经费支出、职工人均纯收入等指标上。如垦区的科技贡献率为67.3%,发达国家在80%以上;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明显不足等。

3.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能力较弱。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上。由于农场运营成本包括办社会成本比国外付出要高,且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力度明显大于我国,致使垦区粮食生产成本总体水平高于国外。

4.垦区粮食外运存在运输瓶颈。黑龙江垦区粮源分布集中、发运时间集中,每年销售季节,铁路运输极其紧张,受入关运力所限,车皮难求。仅以水稻为例,垦区水稻生产重点在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四个分局,2008年水稻产量168亿斤,其中商品粮160亿斤,需要发运2600个专列;按每天配8个专列发运480万斤计算,也需300多天才能运完,协调解决的难度很大。

5.垦区粮食仓储设施明显不足。黑龙江垦区粮食仓储设施不足,严重滞后于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仓储需要。垦区目前粮食仓储设施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仓储能力仅有80亿斤左右,亟待加强改造扩容。除交售粮库和加工企业以外,垦区还有许多粮食存储困难。如目前水稻仓储能力只有12亿斤;现有水泥晒场存放能力只有5亿斤,其余152亿斤完全是露天存放,个别农场在收获季节水稻全部露天堆放在晒场、田间,存在着严重的储粮安全隐患。

二、垦区发展现代化农业一些措施

(一)加强现代物质装备

加强现代物质装备,要重点装备现代化农业机械,综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农业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是农业机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作业都是靠机械设备来完成的。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二)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为了垦区农业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农业的产、供、销和加工包装,以及金融活动和技术指导等,都必须密切配合、及时调整、互相促进,以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律。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达到垦区人民共同富裕,单靠种植业不行,必须调整垦区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副产品就地加工增值、过腹增值。

(三)必须将科技进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也就是科学技术化。未来农业将是以现代科技及其应用技术装备起来的崭新产业。说到底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科技化。没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只有依靠科技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别在生物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发展的慢。

(四)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垦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现代农机装备为基础,以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投入,实现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充分利用方便的信息化网络与现代农机相结合,实现所有农业信息的共享,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实现农业信息化

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必须同时伴随农业技术信息化,未来垦区必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信息及其物化了的设备工具和生产资料来武装农业,运用包括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综合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三、结论

新形势下三农问题受到各阶层的广泛关注,现代化大农业也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垦区现代化农业在国家、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广大垦区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在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机械、现代化农业人才、现代信息化、现代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舞台中,必将创造辉煌的成绩。

[1]《精确农业技术与应用》承继成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

[2]《农业生产机械化》蒋恩臣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3]《精确农业》何勇等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猜你喜欢

黑龙江垦区垦区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黑龙江垦区预计粮食总产421亿斤
黑龙江垦区预计粮食总产421亿斤
哈密垦区棉花超宽膜1膜3行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垦区闹春耕
黑龙江垦区北安管理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博乐垦区引进黑绿豆种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