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系的分类、概念化和成因与相关语言现象分析
——关系与构式系列研究之二

2014-04-16印四海

荆楚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概念化历时构式

印四海

(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关系的分类、概念化和成因与相关语言现象分析
——关系与构式系列研究之二

印四海

(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文章从共时和历时、动态与静态视角,结合Langacker的扫描识解观,对关系进行了最基本的分类和解释,对表示状态变化的关系词和句给予了统一解释,用概念拓扑同化论解释关系的三元结构和概念化,并论述实体、关系和思想三者的区别与认知理据,揭示了表达思想构式的语义本质,通过对关系成因的研究,指出关系是否发生决定于关系参与者自身的性质(IF)和外部条件(EF);它们是构式得以形成和语言单位得以组构的客观基础。

关系;分类;概念化;构式语义本质;成因

本文对关系进行基本分类和阐释,阐明关系的概念化机制和关系成因。通过这些研究期望能对认知语法关系研究中的不足进行补正,增加语言学界对关系的系统了解,为关系研究本身和构式研究奠定一些理论基础。

一、关系基本类型与阐释

(一)共时关系与历时关系

如果从生态系统观看世界,事物处于共时关联中。共时关系指同一时间内事物间呈现的关系。从演变与进化观看,事物处于历时关联中。由于事物自身在演变中,其自身的状态或属性在不断变化,我们将同一或同源事物不同时期的状态或属性关联在一起,它们就会呈现出某种属性,如人“变老”、冰“融化”。这些状态关系相对于以前的状态而言。这种由于同一或同源事物的演变产生的状态或性质的变化就是历时关系。如下词表达的关系是历时认知的结果:到与离开(相对位置变化)、融化(固态到液态变化)、腐蚀(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出现与消失(有无变化或存在状态的变化)、死亡(生死变化)、更美(美丽状态变化)、增加(前后数量的变化)。

要了解历时关系,我们必须将反映事物历时状态的心理空间进行融合[1],建立共时性的融合心理空间,因为事物只有关联在一起,才会出现相对属性,因此建立共时融合心理空间,是人类形成和理解历时关系的心理机制。

(二)共时识解与历时识解

共时关系与历时关系的区别是,前者相对于同时存在的另一实体,而后者相对于不同时期的自我状态。但是,因为关系的相对性,我们对关系的认知是灵活的,相对物是可以变化的,因此,对同一事实,会有不同的识解,例如:

“他现在在外面”(He is away now)中的“在外”(away)表位置关系,它是相对于某一参照区域(如家)识解的结果,这种识解是共时识解。

对以上同一事实,我们可以表达为“他不在(家)”(He is not in),但它相对于以前的“He was in”状态而言,是历时识解的结果。为什么?

in和not in是二分对立体,是对in关系的肯定与否定二分分类。任何“无”(不存在)相对于“有”(存在)而言,是相对于“有”的一种存在状态。He is not in蕴含他的存在(在家)只能是过去(was in),因为它已经否认他现在的存在(在家),所以,He is not in是相对于过去的状态而言,是历时识解。

以上是从同一事物的状态变化认知域而言的。如果考察两个事物在方位上的相对关系,它们是典型的共时关系。

(三)静态关系与动态关系

共时关系又可以分为两类:

静态关系,即一事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所表现出的时间上稳定的属性,包括各种空间关系(如前后、高低、内外、附近、在外等)、属主—属性(如红、好、漂亮等)、等同和象征关系等。

动态关系,即一事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所产生的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属性,即动态反应或相互作用,如抓、学习。

(四)静态识解与动态识解

静态指事物间的关系或属性不随时间变化而变。从上可见,“他现在在外面”中的“在外”关系,是共时静态识解的结果,但对这同一种情景也可以做历时静态识解,形成“他不在或不在家”。历时识解反映经历了一定时间的状态变化,相对于过去呈现的稳定状态属性。

正如Langacker所指出的,任何动态关系也同时是随着时间而变的状态变化,因此,He is not in情景也可以做动态识解,其结果是“他已经离开了”(He has already left)。

根据Langacker的扫描识解观,历时关系静态识解与动态识解的差异是不同扫描方式引起的。历时关系的静态识解(如“He is in”)是非时序整体扫描(atemporal summary scanning)的结果,历时关系的动态识解(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是时序性扫描(temporal sequential scanning)的结果。

再举一些例子:“更美”,历时关系静态识解的结果;“变美”,历时关系动态识解的结果;be here,相对于说话者位置的共时静态位置关系;arrive,位置状态变化,即从原某位置变成在另一参照点的位置,是历时关系动态识解的结果,但gong和away是共时关系,两种不同识解的结果,gone蕴含go的背景[2]。

以上讨论遵循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思路:研究语言背后的认知结果、认知方式和认知规律,从而从认知角度给语言更深层的解释。

如上,我们从关系的共时和历时、动态与静态视角,结合Langacker的扫描识解观,对关系进行了最基本的分类和解释。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反映了对关系的新发现,特别是对历时关系及其识解方式的发现,能对表示状态变化的关系词给予统一解释,进一步充实了CG对关系的认识。

二、关系的概念化

人类是如何概念化和范畴化的?换句话说,人类的概念和范畴(包括其属性和结构)是如何形成的?现有三种主要理论解释:经典范畴理论、家族相似性理论和原型理论。学界充满争议。基于拓扑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对以上三种理论的批评,概念拓扑同化论[3](以下简称同论)提出了概念的三元结构、概念化机制和概念扩展机制。我们认为该理论能够对关系的概念化与概念结构给予合理解释。

关系具有怎样的概念结构?

根据同论,概念三元结构包括拓扑属性、拓扑变体和拓扑等效体。关系的三元结构如下:

关系的拓扑属性,是“使关系就是关系”的属性,即“一事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所表现的属性”,而不管这些事物和属性具体是什么,这是所有关系的拓扑同一性,是形成关系概念的同化视点;关系的拓扑变体,是形成某一关系的具体现象,如变老现象,即千千万万的人随年龄而变化的生理变化;关系的拓扑等效体,即关系的表征图式。三者构成同论定义的三元结构。

那么,关系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完型认知和拓扑同化使我们形成相对独立的实体概念单位,如树、房子、人等,然后,我们注意到实体单位之间会发生某种关联属性,如人与房子之间的“住”“建”“买卖”或人对房子意识到的“高”“漂亮”“在附近”等,这些就是关系。按照同论,人类能从许多称为拓扑变体的很不相同的具体现象中进行拓扑认知,识别其共同的、不变的、体现其本质的拓扑属性,看出它们是具有拓扑同一性的现象,这就是“拓扑同化”。例如,不管我们建房子的具体行为和所建的房子有多么不同,都被我们看出是“建房子”,而不是“拆桌子”。人类的拓扑认知本性使其将不具拓扑同一性的事物视为不同,这就是“异化”。同论中的“同”并非欧几里得几何学(Euclidian)的相同[4],即不是数学意义上的“值”相同,而是“变量”相同(CG中的认知域也是拓扑属性),具有拓扑学中的拓扑性,如房子概念中有功能(即容纳,但不管容纳的是人还是货物等)、形状和结构等使房子成为房子的认知域或拓扑属性。人类的这种忽视具体差异,获得反映事物同一性的拓扑属性,从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拓扑同化机制。

关系概念的形成过程遵循了拓扑同化机制。也就是说,拓扑同化这一内在机制使我们对所有关系进行抽象,形成体现所有关系本质的拓扑同一性,即“一事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所表现的属性”,它是所有关系的概念内核,是对关系最高层面的抽象(拓扑同化)。整个关系概念结构符合同论提出的三元结构,下位关系概念还有其具体的同化视点,或称定义性拓扑属性。据此,我们可以识别不同种类的关系,对关系进行更细致的分类。但不管什么关系,其最概括的拓扑属性是相同的,不变的。

以上我们按照同论解释了关系的概念结构及其概念化机制。这是关系研究中必须要搞清楚的方面。

三、实体、关系与思想

(一)实体与关系

我们对实体概念单位,如分子或桌子的认知内容常常包括成分或材料、时空属性、类属、功能、生态系统与生态位、行为或习性等等。这些概念内容属于CG中的百科知识,称为一个词或概念的语义结构,Langacker用Matrix(矩阵)表征。这说明了人类对事物认识的普遍方法论,即我们对事物的任何认识实际都是对关系的认识,或者说,人类总是通过关系认识实体。这与唯物辩证法的断言“科学认识的任务就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其本质和规律”是一致的。例如,成分是部分-整体关系中的实体结构成分;类属是范畴-成员关系中的范畴;行为或习性是相互作用关系。

显然,通过关系认识事物形成的概念是实体概念。实体概念的认知目的或焦点是认知事物自身,这就是CG理论中名词的profile(凸显)。

反之,如果我们不知事物间的关系,则将已经有所认识的事物关联在一起考察关系,因关系在相对之中显现。这是人类认识关系的普遍方法。

然后,通过拓扑同化认知,形成关系概念,其认知目的或焦点是关联性或相对属性,这就是CG理论中各种关系词的profile(凸显),参与关系的实体则成为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实体相对于关系才有意义,才成为实体,关系相对于实体而存在,因此,尽管关系词表达的概念凸显关系,其实体作为背景仍然是存在的。

从概念形成机制上看,通过概念化形成的概念是具有完型特征的概念单位(生态位),成为心智中的认知实体。同论指出,人类已经形成的概念会成为进一步概念化的基础,CG称为anchor[5],因此,先一轮概念化过程中形成的关系概念,如果被用来进一步考察其属性,即与其它事物的相对关系,它则成为实体,在心智中有其认知实体的地位。“绝对”地讲,作为进一步认知基础的任何概念化对象都可能成为实体,成为名词性成分的表达内容(包括所谓的名物化),因此,生产(PRODUCE,大写表概念)并不绝然作为关系使用,在考察它与另一事物,如丰富生活的关系时,生产,相对于与丰富生活的因果关系而言,就成了具有某种性质的实体,英语用production这一形式以示区分,而汉语因缺乏词汇形式的可变性,而采用同一形式。

Langacker指出:“The term‘entity’is employed in a maximally general way,and subsumes anything we might have occasion to refer to for analytic purposes:things,relations,boundaries,points on a scale,and so on.”[2]50(实体一词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使用,包括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为物体、关系、边界和量具刻度等的任何东西)。根据这一解释,关系是实体(属于实体,是一种实体)。Langacker是正确的,但这种解释却容易令人混淆,原因是他没有能够明确指出,关系相对于实体是关系。任何已有关系,相对于另一关系,则成为实体。

如上,本文给出了判断实体与关系的认知理据和方法。我们认为,这些理据和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语言学界长期有争议的词类形成机制与判断问题。简而言之,实体的词汇化形式是名词,关系的词汇化形式是关系词;词类的形成涉及两个层面,概念化和词汇化,二者都是概念化和词汇化的结果,它们共处于关系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不能孤立存在。也就是说,词类的判断是相对的,只有在关系生态系统中才能确定,这符合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基本原理。总之,词类的根源是概念化和由此形成概念生态系统,从根本上讲,概念化与概念生态系统,而非语言,决定词类。

(二)关系与思想

实体概念只是对事物本体的认识,不是思想,任何缺省了实体的关系也不是思想,只有至少含有“两个实体呈现某种关系”的认知,即关系的实体实现或明示了实体的概念核,才构成完整要素的思想,成为有意义的话语表达内容。思想是对事物间关系的认识,根据我们对关系的定义,实际上就是对事物相对属性的认识,概念核是其核心结构,语句描述的事实、现实、情景、事件或状态都存在这种概念核。很明显,思想的概念核成分与结构构成最抽象的思想图式,并成为构式的语义成分和结构,句子的语义是这种语义图式的具体展现(elaboration,instantiation)。

概念核也是一个关系微生态系统,有三个生态位,每个生态位只有在该系统中考量才有意义,这是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只有担任参与者的概念才是实体,由名词性成分表达,其它是关系,这是区分实体与关系概念的最简单原则。

思想是人以人的禀赋和形式对世界的“人化”反映。人类首先感知世界,获得直接体验,但最初体验是不可言说的,因为它尚未经过人类理性的相对考量和概念化。“一个词表达一个范畴(概念)”说明,先有概念化才有语言,不经概念化,无以言表。当我们说出“这张桌子是红的”时,我们已然进行了概念化,因为其中的每一个概念都是概念化的结果,而且,整个句子体现了一种构式图式(句型),也是概念化的结果。从上节我们对关系概念化的讨论可知,概念化体现人类对认知对象的拓扑认知本性和相关考量,体现“人化”理性。有了概念化,世界才可被言说。

思想是关系的实体实现,并成为语言的表达内容。那么,以上不仅说明了构式语义本质,也说明了思想、语义和语言需要经过概念化,概念化是语言形成的必要条件。

以上是我们从关系的视角形成的对思想和语言的最基本认识,也指导着我们对语言学的研究。

四、关系成因

事物间有什么关系?何以发生或呈现这些关系?这类问题是让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者魂牵梦绕的问题,例如,寻找和解释各种生物信息与疾病的关系是生物工程或生物信息学探索者终生奋斗的目标。如果按领域划分关系,有物理、化学、生物学、数学、社会与经济关系等等,即便是函数关系,也是一个广而深的探索领域。显然,发现学科内事物间新的关系并非语言学者的任务,语言学者的任务是在人类已经认识的关系和表达关系的语言基础上,寻找思想形成和表达思想的规律。关系在思想概念核中具有核心地位,其成因研究对语言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关日常关系成因的经验常识

按经验常识,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事物自身的性质决定关系。

例如,人和投影仪都没有“粘性”,所以,人和投影仪之间不能有“粘与被粘”关系,因此,“这个学生粘在投影仪上”不成立;投影仪没有情感属性,所以,人与之不能发生“恋爱”关系,因此,“这个学生与投影仪相恋”不成立;如果要移走某物体,我们会根据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和重量等以及人类自身的特性,分别形成如下关系:抓、提、扛、推、车载等。

这就是说,事物的特征决定我们的行为,或者说,决定我们与事物间的关系。概而言之,人类随时根据对象(性质)调整关系,面对不同性质的对象,形成各种社会、经济和自然关系。顺便言之,神经科学发现,动物负责根据对象确定适当行为反应的神经元是标准神经元(Connonical Neurons)。这一发现至少说明反映人类行为的动态关系有其神经科学基础。Lakoff对语言神经科学有着多年的系统研究,这在国内有专门介绍[6]。

事物自身的性质决定关系,这是我们的经验常识,只不过,对这一常识,需要修正的是,事物自身的性质与关系是否实际发生,这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并非所有关系都是由事物的自身性质必然决定,因为关系的实际发生还受别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成为关系发生的条件,因此唯物辩证法认为,具体关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也就是说,事物性质往往只是关系形成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例如人的具体行为反应往往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就语言的象征关系而言,语音的自然属性只是必要条件,具体语音和语义间的象征关系,具有或然性、任意性和规约性。

(二)自然关系形成的自然科学解释

对自然界许多关系科学发现能说明“事物自身的性质与其所能发生的相互关系有密切联系”。

物理学和化学常识告诉我们,原子间的电荷特性决定它们之间具有相互吸引关系,并形成性质各异的各种物质;分子的结构特点与性质决定分子间的吸引关系,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物理结构和性质的物质。

有关颜色属性的形成,物理学的解释是,事物的物理化学结构决定其对光线的吸收与反射,被反射的一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人的视觉神经,人就感知到一定的颜色,所以,颜色属性的形成决定于一系列事物(颜色属性的属主、光线、眼睛和神经系统)的性质。

但关系是复杂的,人类还在不断寻找事物的关联性及其原因。许多自然关系,如时空属性,由确定的相对事物决定,具有确定性;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和运动,如果环境条件,如温度、气候条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能够被科学精确预测。复杂关系,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具有随机性或混沌系统效应(如蝴蝶效应),而人参与的关系,由于人的意志影响,还具有目的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间的关系都要依赖于特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变化,关系的性质和方式也将发生变化。但不管什么关系,必然受到其参与者自身性质(内因)的制约和调控,这决定了关系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如上研究与语言学有着重大关系。Yoshimura&Taylor认为,世界知识不仅在决定得体性和可解释性方面起关键作用,而且在决定语言表达的语法性方面起决定作用[7-8]。

关系成因属于自然之理。如下逻辑已经十分明晰:探讨某事物能否发生以及为什么能发生某种关系就是探讨相关构式怎样以及为什么能够形成的客观基础,也就是探讨某词能否以及为什么能进入某构式的客观基础。换句话说,论元结构形成的理据与关系成因有密切关系。如上涉及构式组构的深层物理机制(属于世界知识),即物“理”是决定构式概念结构的本源因素。我们认为,不懂这些,在对认知和语言深层本质的理解上就缺少了重要一环,甚至可能陷入极端的语言决定论中。

例如,船因为自身和外部原因有一个自然状态属性,即“沉”(关系),这种自然属性使我们形成“船沉没”概念和相应的构式。如果我们的认知焦点不是船的这种属性,而是根据因果关系,聚焦这种属性呈现的内因(IF,如漏水),我们会形成有关“船沉没”的因果概念和相应构式:如果内因成为表达这一思想的主题,则必然成为构式的主要论元。关系(沉)是构式链接成分,链接参与者,即关系是构式的必然成分。最后通过符号化规约,英语的一种因果构式产生了:A leak sank the ship.

这一构式也是对关系成因的一种概念化结果:内因致事物的属性呈现。我们认为,表达思想的构式都围绕“事物—属性”展开,也就是说,思想围绕关系形成,语言围绕关系成句,此句展现关系及其成因。上例说明,首先是因为船的自然本性,然后因为人的认知(包括概念化),最后才有语言。探讨关系成因,让我们更“懂”语言。

五、结语

睿智的Langacker创立的CG在语言学的许多方面有着深邃的见解,但对关系的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对关系进行了最基本分类和解释。分类的好坏体现研究的成熟度和深度,道理是,一个好的分类系统必须体现:(1)穷尽性和细致性。穷尽所有分类对象,统筹兼顾,细致到满足分类目的的层次;(2)分类标准的统一性。不同分类层次有不同的分类标准,但同一层次,标准要统一,不可交叉重叠;(3)最小分类子系统原则。好的分类系统必然是最小、最简洁但能包括所有分类对象的系统。但是,因为语言的交际功能、识解、次范畴化等认知机制,使得关系可以融合、缺省和分化等,其复杂性使得本文还无法对关系进行彻底的系统分类。本文仅做最基本分类,其目的是配合本文对关系进行概论性的本体论研究。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依赖概念化过程,而人类如何对认知对象进行概念化,从而形成概念或概念结构,这是探讨概念化过程的一个关键问题。概念拓扑同化论揭示的正是概念化机制。本文第二节用同论简单解释关系的概念化,说明关系的三元结构,这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关系本体。

本文第三节论及实体、关系和思想,指出三者的区别、判断方法与认知理据。关于思想,由于很复杂,通常不敢贸然下定义,但如果没有定义,对语言学来讲,是不正常的,因为语言的一个基本功能是表达思想,如果不知道思想是什么,情何以堪!本节并没有讨论学界对思想的研究与定义,这虽然离题不远,但研究量太大,非本文重点。我们只是在思考关系时,逻辑自然扩散到对思想的认定。概而言之,我们从关系的视角,大胆将思想定义为“反映事物的相对属性,是关系或概念核的实体实现”,这等于揭示了表达思想构式的语义本质,是最抽象层面对句构式语义的认识。

第四节重点说明三点:(1)事物间关系实际是否发生要依赖于特定的条件;(2)不管什么关系,必然受到其参与者自身性质(内因,IF)的制约和调控;(3)关系的实际发生、内因和条件(外因,EF)三种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对于熟悉唯物辩证法的国人而言,这些根本不是新观点,但少有人意识到它们与语言学的重大关系:关系成因属于自然之理,自然之理是构式形成的客观基础和概念化内容。

我们认为,对构式的任何语义和语法分析必须回归到如上基本认识上。

本研究致力于从关系的视角,为统一、科学解释相关语言现象提供并证明我们力所能及提出的观点,重点在语言学基础理论层面。国内语言学界少有此类基础研究。我们认为,在没有坚实基础理论的领域,局部性的具体现象研究多具备前科学性质,只有深层的本质问题解决了,表层的具象问题才会迎刃而解,本研究正是这种观念下的尝试。

[1]FAUCONNIER G,TURNER M.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2]LANGACKERRW.CognitiveGrammar[M]// GEERAERTS D.Cognitive Linguistics:Basic Readings.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6:29-67.

[3]印世海.概念拓扑同化论[J].外国语,2012,(5):46-53.

[4]TALMY L.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1[M].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2000.

[5]LANGACKER R W.Subject-Auxilliary Inversion[R].ICLC-12全体会议专题报告,2013.

[6]LAKOFF G.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 Press,2007.

[7]YOSHIMURA K,TAYLOR J.What Makes a Good Middle?The Role of Qualia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cceptability of Middle Expressions in English[J].English Languiage and Linguistics,2004,8(2):298-321.

[8]高秀梅.英语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1):13-23.

[责任编辑:陈如毅]

H0-05

A

1672-0758(2014)04-0073-06

2014-04-15

荆楚理工学院校级课题“概念拓扑同化论与若干语言学理论问题研究”(SK201206);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语言组构原理与机制”(13g439)

印四海(1961-),男,湖北仙桃人,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法、计算语言学。

猜你喜欢

概念化历时构式
汉韩空间关系表达式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量词“只”的形成及其历时演变
常用词“怠”“惰”“懒”的历时演变
对《红楼梦》中“不好死了”与“……好的”的历时考察
古今字“兑”“说”“悦”“敚”历时考察
行政法的概念化——法律保护还是规制进路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语言概念化和时间图景的历史性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