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美国高校教学理念给我们的启示

2014-04-16张爱朴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6期
关键词:评教汇报原则

◆张爱朴

作者:张爱朴,南京晓庄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语言学(211171)。

1 引言

2013年9月初,来自江苏51所高校不同专业的64位教师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派,来到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简称UVA)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双语教学培训。培训单位围绕英语语言培训和教学培训,开设了两门课和十余场讲座,培训目标主要是向学员传授教学技能、策略和培养学员课堂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学培训中,每个学员都在班上用英语开设了两次汇报课(presentations),一次是开学初个人做,另一次是培训临结束时四人小组合作做。为了客观评价学员的汇报,美方拟定了有效的评教原则。

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弗吉尼亚大学在连续26年评选中,在美国公立学校中排第2位,综合排名前25位。该校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本文试对美方的一些教学理念进行回顾,从而发掘出双方的异同,以对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美国高校课堂教学的理念

使用PPT,而不是PPT使用你Hinton来自英国,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目前在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任教。他做了一次讲座,题目是“如何使用PPT,而不是PPT使用你”。他认为PPT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教学的其他手段还包括拍照、绘简笔画、讲故事、学唱歌、播放视频、提问题、模型展示和课堂互动活动等。因此,教师不可过于依赖PPT,夸大其功效;同时在制作PPT时,要改变某些传统的做法。

他认为制作PPT要注意几个要点:1)图片胜过文字,不要把过多的文字放在PPT上;2)图片配合文字胜过图片本身;3)教师、图片、文字合起来胜过全部。这是为什么呢?他是这样解释的:你放PPT,如果PPT上的文字很多,学生要么只顾读PPT,无法认真听讲;要么只顾听讲,顾不上看PPT上的内容。此外,单张PPT幻灯上文字多,字体必然小,如果班级人数多,坐在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PPT上的文字,部分上课时精力本来就不充沛的学生很容易打瞌睡。

对于如何备课,他给出的建议是:1)先不要开电脑、手机,思考你应该讲什么,怎样讲,把他们都写在纸上,因为学生有许多可能性,而教师的可能性只有一个;2)要有初学者的思维模式(empathy移情),多换位思考;3)摸清讲课的根本目的,用5~6个词写下来;4)反问自己是否一定要用PPT、有无其他手段,即使使用PPT,授课中也要设计些与学生互动的活动;5)PPT上的文字避免使用Times New Roman体,如汉语宋体字,力荐使用无衬线的铅字(san serif),如ARIAL体,汉语黑体。

衡量PPT好坏的原则是:1)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2)是否真的能教给学生知识。

美方的评教方法和原则 第一次评教,成员有美方教师和培训班学员。听课人分成四组,每组四人。汇报完毕,每个汇报人分别去到四个小组,逐一听取大家的意见,美方教师还通过电子邮件把自己的意见反馈给汇报人。第二次汇报课的评价,都是美方教师做的,最后评价记录(打分)给汇报学员,两次都有课堂录像(video),学员可以在弗吉尼亚大学网站“UVACollab”上下载。

个人汇报的评价原则有四条,每条下有六个参数或款项(观众根据上述原则评价,如具备某一款,则打勾,否则将其空着)。

1)课堂导入:是否引起听众注意[参数,系勾选项,为节省篇幅,以下省略“是否(有)”];有回顾(与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有大纲;有目的;

2)课堂组织:有条理,合逻辑;讲课时过渡清楚;重申要点;有小节;自信;有趣。

3)互动(学生提问):时常检查;自始至终提些问题;复述学生的问题,并确认;发音准确;举例说明。

4)互动(教师提问):鼓励参与;提问有指导学习作用;教学能改善更高的思维技巧;对问题回应恰当;讲课声音洪亮;语速适当。

此外,听课人还要回答两个问题:这节课,哪些方面最有效?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合作汇报的评价也有四项原则,各项下面也有几个参数,评分采用5分制,最低1分,最高5分,共计75分。这些原则如下。

5)能体现美国教学技巧(15分):题目介绍有效;教学组织清楚;视觉手段有效。

6)能体现美国教学的互动技巧(25分):目光始终能与学生接触,并监控学生;能给听众足够时间提问;对听众提出的问题处理得体;能通过提问激发听众参与;能对听众做出友好、非评价性反馈。

7)能体现美国讲话技巧(25分):音量的高低足够适应教室的规模;说话富有表现力,抑扬顿措;讲话沉着、自信;讲课速度适中;听众一般能理解内容。

8)对学习的反馈(10分):是否作出努力(任务,积极参与);将项目培训和学校活动中的新知识有机统一。

上面的第二项旨在检查学员对第一项评价标准的运用或掌握程度,所以第5)~第8)项的内容部分蕴含于第1)~第4)项内容之中。

第6)、第7)计50分,占满分的66.7%,这表明美国人一方面较注重师生互动,另一方面注重教师的课堂交际能力。

上述评价原则体现出这样几个特点:虽小,但具体易操作,简洁而全面,侧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一句话:比较教与学的实效。美国的评价原则既可为听课人所用,也可作为学员准备汇报的参考。

3 美国教学理念的启示

信息化时代,美国高校教学理念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笔者认为,启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合理使用PPTHinton的经验表明,仅凭文字不是最有效的方法,要辅助于精选的图片。他断言,通常情况下,在上课开始的30秒内,学生就会做出选择,或睡觉,或听教师讲课或干其他事。如何解释这一现象?一些研究材料表明,高校学生进校后,生活领域、交往范围大大扩大,体力、智力、心理的发展趋于成熟,教学中对教师的直接依附性减弱(朱菊芳,1995)[1]。因此,高校课堂教学导入得好坏极其重要。如果一开始把大量文字材料放在PPT上展示给学生,很可能会“吓跑”部分学生。

张中美(2013)[2]认为,国内教师制作PPT存在一些误区:如为了PPT而PPT,把PPT当成视觉版教科书等。Hinton说“教学不等于提供信息”,提示虽然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知识能否最终为学生了解和掌握,在于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优秀的教师之所以受学生欢迎,就是因为学生从他/她那儿获取了知识,而蹩脚的教师尽管也完成了常规教学,但这只是过程的结束,至于这个过程催生何种结果,学生是否真的学到了要求掌握的知识,就难说了。因此,Hinton的教学不等于传递信息,就是要求不可片面强调课堂教学的大容量,也不是搞照本宣科。

钱伟长先生曾说:“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把获取和处理知识的能力传给学生。”[3]笔者在美国听到这样的传说,一位来自北大的哈佛大学的学生说:“在哈佛一个月读的书,比在北大一年读的都要多。”这从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国内高等教育的缺憾。20世纪80年代初,教师把要讲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记笔记,这还可理解,因那时不是数字化时代,学生手头资料奇缺。今天若仍然把大批量文字材料放在PPT上,只会徒增学生的视觉负担,因为学生只要通过3G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立马可以查到所需的信息。正确做法是PPT上放授课要点,而教师必须充分熟悉教学内容,备课充分是教好课的前提。

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国内高校的一些评价原则,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所制订的评价原则一般比较笼统,不便操作。如某高校的评价方法包含以下五个部分。

1)教学态度(15分):治学严谨,举止端庄,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学生;恰当进行课堂纪律的管理;课前教学用具准备充分,教学内容熟悉。

2)教学内容(31分):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讲授系统有条理,逻辑性强;不照本宣科,信息量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概念、原理、知识点阐述清楚;重点突出,难点分析透彻;教学内容渗透前沿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有自己的见解。

3)教学技能(10分):教态自然,语言规范,简练生动,音量适中,使用普通话;板书板画设计合理、规范,或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4)教学方法(25分):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选择和使用符合教学内容需要、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课堂设计合理,讲练结合,运作灵活;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程度,并精心指导,对存在的缺陷和偏差,能及时有效地纠正;能开展师生交流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对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5)教学即时效果(14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双基落实,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反应面广。

6)教学特色(5分):在课堂教学方面具有创造性,特长、特点鲜明。

上述评价原则不像教学评价原则,倒像是从教育学书上抄来的。看它的特点:字数过多,足有四百六七十字,而美国评教的两项原则都控制在230字左右;国内评教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共计56分,占总分的56%,教学效果仅占14%,教学态度占15%。从以上统计数据看出,国内更偏重教学内容和方法,至于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真正从教师那儿获取了知识,是次要的。这样一来,国内的一些高校难免出现这类现象:学生爱逃课,即使上课也是应付,怕考勤不及格。因此,笔者认为上述评教原则对教师有误导,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为了应对评教,教师会把精力花在授课内容上,而不是想方设法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效果,使授课得到学生的欢迎。

对比美国的评价原则,他们十分注重师生互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国内的评教原则过于笼统,不便于操作,如“不照本宣科,信息量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何谓照本宣科?按照《精编成语词典》的解释:“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拘泥于书本,缺乏创造性。”然而,“拘泥”“创造”都是主观性极强的词,往往十个人会有十种判断,因此这样的评教的原则值得商榷。

4 总结

本文围绕PPT的使用和评教问题,讨论了美国高校教学理念及其启示。笔者认为PPT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应合理使用,不可夸大其功效;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只有多数学生参与,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设计些互动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管理部门应综合考察目前评教原则的功效,并作适当改进,使评教真正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朱菊芳.高等教育学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0.

[2]张中美.大学课堂PPT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120-121.

[3]钱伟长.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J].群言,2003(10):16-20.

猜你喜欢

评教汇报原则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