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医文献看“慢性肾衰病”名词规范化

2014-04-15陈帮明熊清玓

江西中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癃闭名词术语肾衰

★ 陈帮明 熊清玓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中医病名并非皆以症状命名,据病因定名、据病机定名、据病位定名、据临床特点定名、据发展趋势定名者,难以尽述。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命名方式有三[3]。

1 根据其症状命名为“水肿”、“癃闭”

1.1 水肿 《素问·水热穴论》:“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又称水、水气、水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数种,亦以五脏分类,为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等;《丹溪心法·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类:“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

1.2 癃闭 癃闭病名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灵枢·本输》称为闭癃;《类证治裁·闭癃遗溺》:“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

2 以病因命名的有“肾风”、“肾劳”、“溺毒”

2.1 肾风 《素问·风论》:“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炽,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素问·奇病论》:“有病庞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行不瘦,不能食,食少……病生在肾,名为肾风。”与西医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的神经系统表现有相似之处;《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害于言。”《中藏经》卷上:“肾风之状,但踞坐而腰脚重痛也”。

2.2 肾劳 属五劳之一,《金匮要略》首先提出虚劳的病名;《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王冰注《素问·评热病论》劳风一证时指出:“劳,谓肾劳也。肾脉者,从肾上贯膈,入肺中。故肾劳风生,上居肺下也”,提出了“肾劳”病名;《医醇賸义·劳伤》:“肾劳者,真阴久亏,或房室太过,水竭于下,火炎于上,身热腰痛。咽干口燥,甚则咳嗽吐血”。

2.3溺毒 《重订广温热论》云:“溺毒入血,血毒上脑之候,头痛而晕,视物朦胧,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呼吸带有溺臭,间或猝发癫痫状,甚或神昏痉厥,不省人事,循衣撮空,舌苔起腐,间有黑点”。

3 以病机命名的“关格”

关格:《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羸,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灵枢·脉度》“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故曰格,阴阳俱盛,不能相荣,故曰关格,不得尽期而死也”指出阴阳均见偏盛,不能互相营运的病机;《伤寒论·平脉法》对其脉象及临床表现进行了补充“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小便不通,格则吐逆”。

此外《灵枢·终始》、《伤寒保命集类要·关格病》、《医学心悟》、《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医贯》、《医醇剩义·关格》等对“关格”均有相关记载,内容不尽相同。

讨论:中医学历史悠久,从以上引用古籍可以看出中医肾病学各派众多,不同派别、不同医家对肾病的认识不完全一致,独特的学科语言和理论体系决定了它的名词术语与现代自然科学名词术语有着明显区别[4]。西医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程度和特点,临床表现也有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肌肉系统等多样性,而中医文献中的“水肿”、“癃闭”、“肾风”等病名,都只能从某一阶段或者说某一方面反映慢性肾衰竭的情况,不能全面准确的描述西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及与之对应的中医发病机理。由此可见中医名词术语规范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的正确的辨证论治,从而指导临床治则、用药、用方,为临床提供诊断的指导标准依据[5]。

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中医药术语标准工作更加重视,重点开展了中医学名词规范与审定和国家术语标准两方面工作,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就明确提出“慢性肾衰”之名,指出“慢性肾衰”即“病久正衰之肾衰”,临床自此以“慢性肾衰”为西医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规范病名。而我院自参加肾病协作组以来,始终以规范的“慢性肾衰病”作为相应的中医诊断,并以此为依据,指导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在学术上,积极参加协作组工作及相关会议,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广应用并努力开展古籍整理和规范化研究,为我们的学科建设,国内外交流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将来相关论著的出版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1]武士锋,杨洪涛.中医肾病文献研究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1):93-94.

[2]严惠芳,马居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研究与思考[J].陕西中医,2007,28(4):458-459.

[3]许吓毜.魏仲南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衰病经验总结[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

[4]许银珊,徐晖,刘清国.针灸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针灸,2007,27(3):233-236.

[5]曾仁宏.鼻部常见病症术语的规范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癃闭名词术语肾衰
《现代临床医学》名词术语书写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名词术语书写要求
《现代临床医学》名词术语书写要求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杨健武主任临证验案举隅
癃闭舒胶囊辅助治疗对良性前列腺增生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五苓散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经验总结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