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有兹岩千古著

2014-04-15郭鹰

福建文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岩洞王源龙岩

郭鹰

龙岩人对龙岩洞总有一种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情结,它是我们的根,是心灵家园,是古远的血脉之络。但它又像一个虚渺而遥远的梦,只在有月亮的晚上偶尔响起,虽然它一直和我们近在咫尺,只要静心聆听,甚至可以听到岩洞滴水的声音,滴答——滴答——,仿佛千年跳动的脉搏。

名字对于个人来说,无不寄托着长辈的美好祝愿和期冀;对于城市来说,则不仅记录一个城市的成长历程,更传承着这个城市的精神和希冀。

这里最早叫苦草镇,取名于晋朝太康三年(282年),即今龙岩市新罗区城区所在地。那应该是汉人最早南迁的一批,他们沿着九龙江上游,自东南而西北,来到这个草肥水美的世外桃源。苦草镇,多么像孩子的乳名。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名字,眼前仿佛全是绿油油的青草,草下就是汩汩而流的丰沛水源。有水的地方,就会有蓬勃的生命,有无尽成长的可能。据说早期中原迁闽先民,多对南地水土不服,而服食此地盛产的苦草后,神清气爽,故居民越聚越多。其实叫苦草镇之前,这里已有人类的踪迹。据郭启熹教授所著《龙岩古史掠影》中介绍:“1996年在适中镇中溪龙浦村出土四件旧石器,属于漳州文化类型遗存;1951年在登高山、天马山发现一批新石器及印纹陶器,距今有三千至五千年;至于距今两三千年的青铜器文化在龙岩各乡镇共发现42处。”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闽西重入中原版图,于晋苦草镇置新罗县,隶属汀州。在唐代宽阔的版图上,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名称——“新罗”。上世纪九十年代龙岩撤市建区时,设立唯一的新罗区。于是,中心城市既称龙岩,亦是新罗,历史似乎在这里交叉回环。时间就像一个圆,从公元282年到21世纪,历时千年,这块土地不断繁衍发展,最终我们又从起点去寻找它最初的意义。

当千年前的皇族后裔流落到这个南蛮荒凉之地,他们不仅看见连天的碧草、肥沃的牛羊、如玉带般迤逦而行的河流,他们还用火把照亮了一个比我们现在所见的要大很多倍的溶洞。在这里,他们惊喜地发现有青黄双龙纵横于石崖顶,不可计数的青白小龙纷然于云海水波之间嬉游,他们明白,是时候停下匆匆赶路的脚步了,是时候放下不断寻觅的目光了,这里就是归宿,就是安身立命之所。他们就是我们的祖先,最先从河洛中原南迁的龙岩人。

龙岩洞的横空出世,是一个惊艳,更是一个惊喜。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龙则是精神图腾。自然天成的龙洞,不可计数的青白小龙,这分明是上苍的恩赐与厚爱!多少人梦寐以求而不得之,还要凭空捏造,更何况,我们就有一洞自然天成的龙,它究竟蕴藏着什么?又如何才能不辜负这天赐宝地呢?唯有让“龙岩”这个名字永远镌刻心中,世世代代口口相传,才能不辜负上苍的厚爱!

为一座城市改名字,一定是深思熟虑、众望所归的。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就在新罗县治于苦草镇建立不久(唐《元和郡县志》),当地有识之士以龙岩洞内石纹如龙,潜伏待飞为由,派出代表,越过武夷山,出鄱阳湖,北上长安,郑重其事上书唐玄宗,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成功易名为龙岩县。

作家张惟曾在他的著作《龙岩洞寻龙记》中道出自己的疑惑:当年交通通讯如此不便,进京赶考都需要走上三年五载,若干年才出一个进士,偏居一隅的一个东南小镇改名字,居然还要千里迢迢奔赴长安,奏请皇上亲批,可见国家制度之严谨,唐玄宗之勤政励政。只可惜几年之后,他就开始全身心去营造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佳话而活活断送了煌煌大唐的社稷江山。所幸,这之前,他居然看到我们请求易名的奏折,居然还批准了,看来这一路还是很顺利的,否则再耽搁几年,他连早朝都不上了,哪里还会管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小镇易名呢?

以此洞而得名,龙岩成为全国唯一以“龙”命名的地级市。从此,这座以龙命名的城市开始了龙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龙硿洞、龙津河、龙门、龙州、龙泉、龙潭、龙腾路、龙门塔……“我是龙岩人”,这一叫,就是一千多年,谈吐间自有一种骄傲与气概。

龙岩洞原先分为前洞、中洞、后洞三个部分,洞洞相连,登临龙岩洞,就是亲近了龙头。传说它与几十公里外的华东第一洞龙硿洞是相通的,后者是龙岩洞的延伸和扩展。清县令王有容的《龙岩洞记》描述了当年龙岩洞的神奇景观:“洞内宽平,约略可容百余人,箕踞其中,有二龙附壁直上,色一青一黄,隐露头角,青者频于春夏喷水,错落有珠,人酌之,啾然如饮冰,壁间恍结烟霞,复有无数桃花缀之,如涛卷浪,六月皆寒,人不能久坐……”(民国三十四年《龙岩县志》)

龙岩洞曾经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自唐代以来游客甚众,留下不少诗词曲赋。如宋代诗人包承祚有诗云:“呜呼沧海桑田凡几度,惟有兹岩千古著,慎勿如僧鹞画龙等儿戏,点睛破壁便飞去……”; 明代诗人徐铣有诗云:“龙岩洞迹千年胜,鸳水人游第一回,敢信龙喷能作雨,却闻地奋已成雷……”总之,这里的一草一木,亭台楼阁,都曾是龙岩最负盛名的景观,是文人雅士呼朋唤友,吟诗作画的好地方。

龙岩洞曾经是龙岩人的福天洞地,寄托着人们对风调雨顺的希冀和祈求。但凡大旱之年,全城百姓就会前往龙岩洞祈雨,定是有求必应。明代名士王源《龙岩记》记录:“诸山坳水少,惟有一脉清冷,循山腋至庙右,渟溜一泓,号龙湫,遇旱,吏民祷雨辄应”; 包承祚诗云:“雨旸祈祷心彷徨,五日风兮十日雨,自天降康民乐康……”正因为有“龙”的存在,龙岩洞成了龙岩人心目中的定海神针,它护佑着全城百姓的安康,给百姓带来福祉。龙岩洞成为一个吉地,引得众人摩顶礼拜,香火极为鼎盛。

龙岩洞也曾遭过阻塞和破坏。王源的《龙岩记》里曾有这样一段记录:“源守潮时,章良驹往告曰:龙岩洞庙山崩壅塞,壮观无所,请复之。源曰:此庙既为一邑之宏伟壮丽,若听其荒墟,是邑名之所取诬,于是捐俸为倡……于是良驹蹴工除壅土,用石砌各台所院落,于大洞前左旧址重构正堂五间,馆宇、塑像、法器之类,比旧有加……”

章良驹是当年的龙岩县令。王源任潮州知府返乡时,就是由他陪同游览龙岩洞,并将他作的《龙岩洞记》镌刻于洞内石壁,使这一典章名篇得以留存于世。一位县令,需要管理多少纷杂事务,却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龙岩洞,时刻呵护着龙岩人的文化灵魂和生命,稍有壅塞,就牵肠挂肚,还特地跑去潮州告诉王源,王源一听也重视起来,连忙集资凑钱…… 这让我想起杭州西湖,西湖有今天,就是与一代一代杭州人,尤其是杭州父母官的珍惜和呵护分不开的,世世代代的清淤,疏通、治理、保护,从未停止过,因为一时的修复并不能阻止它衰败的命运。龙岩洞没有西湖那么幸运,随着我们行走的脚步越来越匆忙,越来越急切,龙岩洞从庇佑我们的吉地,渐渐被冷落,甚至被破坏。

经济的发展总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文革期间,这里建起一座水泥厂,从此,炮声隆隆,尘土飞扬,龙岩洞遭受灭顶之灾。原龙岩地区水泥厂为开采矿石,先后炸毁了龙岩洞的前洞、后洞,厂方欲继续炸中洞时,洞边崇圣禅寺、龙王庙的尼姑和居士极力阻挠,以及有关部门干预,才使中洞得以保存。但由于采石爆破产生冲击波,中洞大部分也因炸山而塌方,仅剩下洞口二三十平方米的活动区域以及通往前洞的小通道。以至于从小在后盂外婆家长大的我,都从未去过龙岩洞,只能与它隔路相望,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偶尔在报刊网络读到龙岩洞的消息,总有刀割般的心痛。

龙岩洞,你是否别来无恙?

今年春天,冥冥之中的牵引,我终于与朋友们一起,第一次拜谒龙岩洞。

通往龙岩洞的路那么近,过龙津河东风桥,东行四里许就到了。通往龙岩洞的路不算艰难,蜿蜒而上,有如火如荼的驾校实训场,有香火很旺的龙泉寺庙,很热闹,也很嘈杂。站在开阔的平台俯瞰龙岩城,高楼鳞次栉比,大路纵横交错,高铁穿城而过,车水马龙,人潮如涌……不禁想起王源《龙岩记》中描述的龙岩景色:“西望县治,市井繁华,楼阁高低,馆宇参差,长虹卧波,红绿相映,天晴欲曙,遥见城郭川原尽白……”唯有文字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唯有文字焕发的魅力能千年万载。深深感谢这篇仅有一千七百余字的文采斐然的散文佳作,不仅为我们恢复了当年龙岩洞的原貌,也让我们得以了解几百年前龙岩城的美丽风采。

转身,眼角一瞥,我不经打个寒噤,那个呈月牙形的洞口,像一双阅尽沧桑的眼睛,正在不远处安静地望着我们。踏着杂草丛生的小径,像是踏进时空隧道,那幽深的黑色洞口,会将我引领进怎样一个既熟悉又陌生,既神秘又高贵的世界呢?请允许我带着瑰丽的想象,带着如萤的灯火,打破山洞清冷的沉寂吧。第一眼,我就看见了横贯于崖顶的黄龙,龙身为塌陷的洞口截为两段,青龙在另外一端,龙首赫然,龙身却深埋在因为采挖石灰矿而堆积在洞口的泥沙中,早已不见“青白小龙纷然,不可计数”之貌,虽然有思想准备,我的心还是随着这些碎石破碎一地。与塌陷的面积相比,埋没于石块中的摩崖石刻更令人痛心。据张惟估计,至少有80%的石刻已被彻底损毁,他说:“这些对研究龙岩历史,价值重大,很多在清朝编修的《龙岩州志》中,都没有收录。”此外,原先散落于山中的一些建筑,也早没了踪影。仅存的宝贵的摩崖石刻,除了明代名士王源和王有容所作两篇《龙岩洞记》石刻之外,还有中共早期领导人邓子恢的一篇《游龙岩洞记》。当年的他,正是以这篇文章语惊四座,考取龙岩县第一公费留学日本,回国后联结俊杰,时人称为龙岩八骏之首,后来更是在闽西大地引领红色风暴。我轻轻地抚摸着这些文字,仿佛在与龙岩洞对话,对话千年兴衰沧桑的悲欣交集。

其实,一直以来,许多民众对龙岩洞的修复十分关注,时常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来到龙岩洞,有识之士们不断奔走相告,也有民间组织的募捐。最可贵的是洞边崇圣禅寺、龙王庙的尼姑和居士们,他们的耳朵眼睛时刻不离龙岩洞,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倾巢出动,甚至不惜性命,他们是龙岩洞最有力的保护者。可喜的是,水泥厂早已被勒令关闭了,政府也已将龙岩洞的修复摆上议事日程。宏大的中心城市规划蓝图上,这里将建成龙岩洞公园,作为一个文化主题公园。

天元重叠/气象参差/山洞崇幽/风烟迅远/以兹蒹素/难具丹青——龙岩洞,我龙岩人的福天洞地!但愿长年庇护,换得万年长存,这方圣地能继续和它的子民一起开创未来、守望明天。

责任编辑 林芝

猜你喜欢

岩洞王源龙岩
意林2019年12月
由王源三重身份观其《左传评》之评点内容
童迷黑白秀
旅途探险记之岩洞惊魂
龙岩:“三色”发力 崛起提速
龙岩全面推进“九措到户”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游金水岩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