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型脑钠肽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监测价值

2014-04-14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3期
关键词:心衰血浆心功能

郭 松

(贵州省余庆县人民医院,贵州 余庆 564400)

B-型脑钠肽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监测价值

郭松

(贵州省余庆县人民医院,贵州余庆564400)

【摘要】目的研究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值在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诊疗中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153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慢性心衰组(91例)和非心衰组(62例),采取荧光酶标记的免疫学方法,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浆BNP值并比较。结果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浆中的BNP值含量明显高于非心衰组,并且BNP含量与心功能不全(CHF)的程度呈正相关性,BNP含量越高,CHF越严重。讨论揭示患者处于不同心衰阶段相对应的标准BNP值,该标准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诊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检测血浆BNP含量的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关键词】B-型脑钠肽;慢性心衰

慢性心衰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原因是心肌细胞收缩能力的减弱引起的循环功能紊乱,目前认为,冠心病是心衰患者的主要潜在病因,其中由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衰最多。许多疾病终末阶段都会发生慢性心衰,早期的诊断对于控制病情和降低病死率非常重要。诊断慢性心衰的主要根据是如核素显影、胸部X线检查和超声波心动图等摄影学方面的检测手段,但由于慢性心衰的一些特征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诊断时易被忽略,延误患者病情。因此,近几十年众多学者对心血管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慢性心衰患者血浆中的BNP含量会有所升高,因此BNP在慢性心衰的诊疗中有极重要的临床意义,许多临床医生已经越来越重视血浆BNP的检测。本研究意在探索血浆BNP含量在指导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诊疗中的重要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确诊为慢性心衰且均未进行过手术治疗的91例患者,设为慢性心衰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4.5±6.9)岁,其中男性43名,女性48名。按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分类,11例Ⅰ级患者,18例Ⅱ级患者,29例Ⅲ级患者,33例Ⅳ级患者。选取同时期62例非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3±4.2)岁,其中男性29名,女性33名。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方法

患者发生疼痛后,24h内取血样,并马上采用荧光酶标记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BNP值,具体方法:将采集的血样保存在含EDTA钾的试管中,防止血液凝固,再用FIA8000系列免疫定量分析仪器(检测时必须用与之配套的专用测试盒)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浆BNP含量。

1.3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慢性心衰组受检者血浆中的BNP值含量明显高于非心衰组,数据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BNP含量与CHF的程度呈正相关性,BNP含量越高,CHF越严重。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血浆BNP值的比较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血浆BNP值的比较分析(±s)

表2 不同阶级血浆BNP值比较分析

3 讨论

BNP在脑、脊髓、心、肺等组织中均有分布,研究发现人类心脏组织中的含量远高于脑组织,并且左右心房中的BNP含量最高,心室含量只有心房的1%-2%,但其分泌量却占外周血中BNP总量的60%。

BNP由32个氨基酸构成,有种族差异性,属于均有一个17-氨基酸二硫化物环结构的利钠肽家族。心肌分泌的BNP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是氨基酸的前体形式,在心肌收到刺激时前体会在相应酶的作用下分裂成由76个氨基酸构成的无活性的NT-proBNP和由32个氨基酸构成的有活性的BNP。

BNP主要作用于肾脏的集合管和肾小管,抑制钠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增加肾小球滤过率,进而使钠的排泄量增加,参与血容量、血压以及电解质和水平衡的调节,同时通过减少肾素、醛固酮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分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拮抗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分泌而产生利钠、利尿、扩血管作用。另外,BNP基因被敲除的动物,其心室的多个部位会发生纤维化,BNP作为来自自身心肌细胞的抗纤维化因子,可能在心室重塑中起作用。

但血浆BNP值只是单独作为非损伤性、简洁、迅速的临床指标之一,太过绝对化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过于轻视又会防碍患者尽早接受治疗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要正确对待两者。要以心肌合成BNP的机制为基础,通过随机的临床试验方法,揭示不同疾病相对应的标准BNP值,针对不同病症和目的确立个性化治疗模式。

目前,在慢性心衰患者诊疗过程中,BNP已被确立为一种独立诊断标准和新型生化指标应用于临床,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心衰等级标准,BNP值<80ng/L为无心衰者,95-221ng/L为Ⅰ级患者,221-459ng/L为Ⅱ级患者,459-1006ng/L为Ⅲ级患者,≥1006ng/L为Ⅳ级患者。

BNP的研究由最初用于判断预后及快速诊断到人工合成应用于临床治疗并表现出非常良好的临床价值共经历了约20年的历程。随着对BNP逐渐加深的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其临床应用价值:BNP可使肺循环阻力、PCWP和体降低,心输出量增加,良好的利尿作用并可以改善处于围术期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且其只有轻微的副反应。与传统的治疗药物相比,脑钠肽是机体自身合成的,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所以其临床应用前景是非常诱人的。但该药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时间还不足3年,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董庆峰,刘培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与心功能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1(20):78.

[2]王嫘,范姝丽,孟馨.B型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与老年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 10.1726-1727.

[3]马锦玲;朱平;郭园园.老年男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相关抗原125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期刊论文].Chinese Journal ofCardiovascularMedicine2011(01)doi:10.3969/j.issn. 1007-5410.2011.01.003

[4]龚厚文;罗兴林.BNP,NT-proBNP检测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期刊论文].西南军医2010(01)doi:10.3969/j.issn. 1672-7193.2010.01.052

[5]毛福青;吴明星;何穗.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期刊论文].医学临床研究2010(02)doi: 10.3969/j.issn.1671-7171.2010.02.042

作者简介:郭松,1974年生,男,汉族,贵州余庆人,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方面的工作。

Monitoring value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during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GUO Song
(Yuq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Yuqing 564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monitoring value of plasma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level during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MethodsA total of 153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HF group(n= 91)and non-CHF group(n=62).Plasma BNP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fluor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CHF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lasma BNP level than the non-CHF group, and the BNP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CHF.ConclusionPlasma BNP level vari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CHF,which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F.Th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lasma BNP lev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operation,high specificity,and high sensitivity.

【Key words】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hronic heart failure

猜你喜欢

心衰血浆心功能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