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

2014-04-13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刘国峰付艳慧

财政监督 2014年23期
关键词:内部化经济效益成本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刘 欢 刘国峰 付艳慧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刘 欢 刘国峰 付艳慧

企业内部控制旨在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企业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经营理念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而经营风险的增加必将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环境引发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不容小觑,将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质量迫在眉睫。本文旨在通过加强全面管理内控的实施,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以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环境成本内部化

一、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2010年4月26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内控规范体系的基本建成。其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一直备受关注,基于财政部会计司2012年6月提供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其总体执行情况良好。70%左右的企业都对内控体系有了一定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已执行的企业中90%能够按照要求正确执行。鉴于此,为了确保内控实施良好现状继续维持并进一步使其效果显现,我们必须加强内控风险管理。报告显示有14.39%的企业实施内控规范体系的原因和动机是国家强制规定,8.61%是为了满足境内资本市场的要求,1.97%是为了满足境外资本市场的要求,71.96%的企业是为了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财政部会计司,2012)。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选择实施内控是为了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即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内控实施势在必行,一些企业以财务内控为主,其根本目标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使股东价值最大化;而一些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如金融类企业和部分央企已实行了合规内控或风险内控,其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指导政策,达到国家法规要求进而实现经济效果。在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国家指导方针的现状下,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全面管理内控似乎更合乎国情,更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环境引发的内部控制风险不容小觑

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关键要素,对企业潜在风险的评估与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准确判定决定着企业的整体决策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随着我国各种环境法规的出台及绿色会计的普及,环境引发的企业风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内部控制体系的初步执行,使得环境风险的评估变得更加必要且重要。由于我国环境会计的起步较晚,基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传统财务会计往往忽略了环境成本,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使得企业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利用已成为现状。会计准则中或有事项对此做出了要求,要求企业针对很可能影响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或有事项进行确认或披露,这就包括了企业对环境污染所导致的预计负债的确认,比如说石油开采行业设备的预计弃置费用。如果我们不对环境引发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则很可能导致未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急剧下降,这就会导致内部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根基。其包括组织结构、权责分配、战略发展、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而作为内部控制一部分的企业社会责任无疑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必经之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发展已成为低碳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为国家产业振兴做出贡献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在上市公司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果企业主动披露环境信息,增加企业运作的可见度,不仅能塑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而且能为其在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中争取有利机会。

三、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不容忽视

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全面管理内控已经成为了全球内控的趋势。为了求得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已成为了提升企业形象、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的又一大法宝。当然高污染企业会遭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产品生产过程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企业对社会公众产生负的外部效应,政府为了保证公众利益必然会加大监管力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不得不考虑环境带来的潜在成本,将其内化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中。环境问题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在社会资源与经济效益之间寻求动态平衡,进而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又一焦点。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不具有排他性,但存在竞争性,这就使得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被任何人无限制地获取,进而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环境的外部性是指企业以自身经济利益为核心的生产行为可能会对社会环境产生负的外部效应,即损害社会公众的集体利益,这恰恰就是传统财务学核算的弊端。而环境会计恰恰是对企业行为的一种规范和一种鞭策激励制度,能够通过把环境成本内化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当中,影响其最终的利润和企业价值,使其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保投入,进而降低社会总成本,增加社会总收益,使企业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因此环境会计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一种实现手段。这与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既能体现企业遵循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良好形象,又能实现长远经济效益和效果。尤其是基于普锐斯效应,人们往往对数据的敏感度较高,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到企业的成本中,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呈现出来,可能对企业的影响更大,这将会促使企业改变其行为方式,通过采取措施,改进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四、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建议

控制活动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一,遍布企业的各经济业务流程及经济事项。首先,基于风险控制角度,上下游企业间的环境成本控制成为了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市场份额的法宝。一般来说,企业的环境成本包括保护成本、检测成本、外部失效成本和内部失效成本(黎富兵,2012)。为了控制企业的环境成本,提高企业的控制效果,在采购和销售时要特别关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可能产生的环境成本,通过将其纳入企业的成本核算,衡量其真正的经济效益的高低,进而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其次,基于内部控制的社会责任角度,企业必须维护生态平衡,而为了实现剩余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降低对环境的治理成本及可能面临的各种罚款。为此,企业要加强控制措施,严格控制上游企业输入的原材料,在实现性价比最优的情况下保证质量,严格杜绝质次价优现象的发生。在企业的具体内部控制制度中规定采购员的职责权限,必须与审批权限相分离;还要保证询价与确定供应商的职责分离制度,避免一人控制大局的内部控制失效现象。对于销售来讲,大多数企业只顾销售不顾后果,认为产品离开企业那么企业对产品的经济责任就消失了,这种不负责任的思想就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短视行为。企业必须与上下游企业间处理好合作关系,签订保证书或其他相关条款,保证流经企业的产品不具有毁灭性的环境破坏性,对环境的污染要在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范围内,产品寿命终结后还要保证其后续处理得当,可以统一回收,也可以当面告知顾客或在说明书中强调其危害性,提高公民的警觉度,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样既可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经济效应还能通过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此外,通过对环境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对潜在的环境成本进行计量,以成本数据的方式呈现可以使企业在开始决策前将可能的经济效益与未来的环境支出相比较,通过成本效益的权衡,做出更加科学的经济决策。这就涉及到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的权衡,我们要保证在内部控制适度的情况下达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此成本不仅包括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会计核算成本,还包括为了控制环境成本企业采取的各种控制活动的成本,包括采购与销售环节的员工工资成本,内部控制的监督成本及造成环境污染后企业的环境治理成本等。

五、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效果

基于普锐斯效应,将环境成本内部化能提高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及社会公众对环境的关注程度,在思想意识层面提高企业员工对环境成本的敏感度,营造良好的环境成本控制氛围,在注重提高股东财富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效益,促使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其次,基于内控角度将环境成本内部化能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财务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传统财务学向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的现代财务学转变(施平,2010)。同时将环境成本内部化还能提高高污染产品的成本,使其市场竞争力下降,销路不畅,长期以来会使其市场份额下降进而最终退出产品市场,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变和优化。

1.财政部会计司.201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Z]。

2.黎富兵.2012.论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效应[J].会计之友(上旬刊),8。

3.施平.2010.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学:困境与出路[J].会计研究,11。

4.吴德军、唐国平.2012.环境会计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J].会计研究,1。

5.周守华、陶春华.2012.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

(本栏目责任编辑:郑洁)

猜你喜欢

内部化经济效益成本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实现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阻力及对策分析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研究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