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利时冲锋枪“第一”:维涅龙M1/M2冲锋枪

2014-04-11方丽

轻兵器 2014年7期
关键词:冲锋枪握把枪托

方丽

为武器国产化而选型

提到比利时武器生产商,人们不可避免的第一想法就是位于埃斯塔勒的FN公司。FN公司可谓是比利时最著名的武器生产商,其设计生产了很多世界著名的轻武器,如FAL突击步枪等,比利时国内几乎没有任何武器生产商能与其媲美。但是,比利时陆军在二战后进行国产冲锋枪选型试验时,FN公司却没有中选,最终独占鳌头的是位于埃斯塔勒的另一家生产商——列日精密仪器公司。

当年,比利时陆军宣布开展国产冲锋枪选型试验后,很多武器生产商向选型委员会提交了各自设计的冲锋枪进行参选。但这些参选的冲锋枪大部分都是在二战时期各种冲锋枪设计的基础上稍加改造而成,结构上并没有太多创新,因此纷纷在选型试验的第一阶段就遭到淘汰。一直坚持到选型试验结束的仅有4支冲锋枪,分别是位于布鲁塞尔的瑞珀斯金属公司设计的RAN冲锋枪、位于内松沃的因佩里亚公司设计的M.I.53冲锋枪、FN公司设计的一款改造型M1938A冲锋枪以及列日精密仪器公司设计的维涅龙冲锋枪。

这4支冲锋枪都具有设计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其中,附件最全面的设计当属瑞珀斯金属公司的RAN冲锋枪。该枪的设计者名为维托尔德·波鲁布斯基,他在设计冲锋枪的同时,设计了很多配用在该枪上的不同附件,包括各种膛口制退器、两脚架、折叠式刺刀,甚至还包括一个专门用于该枪的枪榴弹发射器。FN公司提交的冲锋枪是以意大利伯莱塔M1938A冲锋枪为基础设计的一款变型产品。因佩里亚公司提交的M.I.53冲锋枪则是以英国司登MKII冲锋枪为基础,将固定式枪托改为可伸缩式枪托而成。列日精密仪器公司提交的维涅龙冲锋枪与上述3种冲锋枪相比,虽然结构设计上并没有太多先进之处,但却最终战胜了其他竞争对手,被比利时陆军选定为制式冲锋枪。

维涅龙M1冲锋枪

维涅龙冲锋枪的设计师名为乔治·维涅龙,该枪的名称正是源自维涅龙本人的姓氏。维涅龙是一名比利时陆军退休军官,维涅龙冲锋枪是他所设计的第一款武器,此前他并没有任何武器设计方面的经验。比利时陆军选型委员会对维涅龙冲锋枪进行了广泛、全面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非常满意,将其命名为维涅龙M1冲锋枪,于1952年选定为比利时军队的新型制式冲锋枪,大量装备比利时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使用。

将维涅龙M1冲锋枪选定为制式冲锋枪后,其第一批量产型产品被指定在该枪的设计厂商列日精密仪器公司进行生产。不久之后,位于日罗库尔的阿森纳公司成为该枪的一个零部件生产商,为列日精密仪器公司提供维涅龙M1冲锋枪的零部件。列日精密仪器公司生产维涅龙M1冲锋枪一段时间后,为了加大产量,加快军队的装备速度,比利时军队决定为该枪再寻找一家生产商,最终选定了位于布鲁塞尔的电子及金属制造公司。此外,埃斯塔勒制造公司也被授权为该枪生产一些工程塑料制部件,如握把等。

维涅龙M1冲锋枪结构极为简单,采用9×19mm口径,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开膛待击。配用伸缩式枪托,枪托缩入时全枪长708mm。全枪看起来极为细长,但这样的细长设计能为射手提供550mm长的瞄准基线,可谓有利有弊。其枪管长305mm,枪管内刻有6条右旋膛线,全枪质量3kg,弹匣容弹量32发,射速620发/分。

维涅龙M1冲锋枪在设计时参考了很多国外冲锋枪的成熟设计。该枪采用管状机匣,机匣为金属冲压加工而成。机匣前端右侧设有抛壳窗,抛壳窗右侧带有一个弹性防尘盖,平时防尘盖关闭以防止灰尘进入,而在冲锋枪处于待击状态时,该防尘盖被弹开,以进行抛壳。机匣后端带有一个后盖,采用螺纹螺接在机匣上。机匣后盖后端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枪背带环。弹匣槽位于机匣前端、抛壳窗的下方。弹匣槽顶端、机匣左侧设有一个长方形的枪背带环,与机匣后盖上的枪背带环配合使用可安装枪背带。弹匣槽左侧刻有三行铭文,第一行前端刻有“ABL”字样,代表“比利时陆军/比利时王国”的意思,“ABL”字样的后端刻有生产年份的后两位数字,如1952年生产的该枪即刻有“52”字样;第二行为该枪名称的缩写“VIG”字样,其后端为表示型号的“M1”字样;第三行则为一串6位数字的生产编号。弹匣槽的右侧刻有一个著名的比利时狮子的图案。

枪机设置在机匣内部、弹匣槽后方。枪机采用一整块金属切削而成,是参考英国斯登冲锋枪的枪机而设计,非常简单易操作。拉机柄为中间内凹的圆柱形,位于机匣左侧。拉机柄与枪机采用分体式设计,因此拉机柄在射击过程中不随枪机前后移动。

扳机组件与握把组件连接在一起,位于弹匣槽后方。该枪扳机设计与一般的武器有所不同,其不是采用通常的弯钩形扳机,而是将扳机设计为块状,扣扳机时将扳机块整体向后压即可。扳机护圈外形同样比较独特,其前端为一个三角形的钢板,连接在扳机组件的延长部。握把采用工程塑料材料制作,外形比较短小,握把前端设有手指凹槽,左右两侧护板上刻有细密的格子花纹,这些设计使握把更便于握持。保险位于扳机与握把之间,其外形呈水滴状,前窄后宽。保险前方刻有“A”字样,代表连发发射,后方刻有“S”字样,代表保险状态,下方则刻有“R”字样,代表单发发射。将保险扳向不同的位置即可在单发、连发和保险状态之间进行转换。此外,该枪握把后方还设有一个握把保险,其既可以锁定枪机,也可以阻挡扳机被扣动,只有握紧握把时,握把保险才会被解除,此时扳机才能被扣动。endprint

扳机组件/握把组件的前端卡在弹匣槽后方,后方通过机匣后盖与机匣固定在一起。扳机组件/握把组件后端设有一个极小的凹槽,将机匣后盖旋拧在机匣后端,此凹槽正好卡在机匣后盖内部进行固定。这样的设计虽然简单,但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拧开机匣后盖取出枪机时,扳机组件和握把组件会同时掉落下来。因此比利时陆军在为该枪配发的手册上明确指出,机匣后盖一定要拧紧。但实际上在连发发射时机匣后盖会变松动,这对射手来说非常危险,因为机匣后盖一旦松动,机匣组件/握把组件会与机匣脱开,但此时该枪仍然保持射击状态而无法停射,直到弹匣内的枪弹全部射空为止。为此,一些士兵在维涅龙M1冲锋枪机匣的尾端安装了一个自制的板簧,以防止机匣后盖在射击时意外松动。

维涅龙M1冲锋枪采用与美国M3冲锋枪相似的钢制双杆状枪托,两根钢杆的尾端向下折弯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抵肩板。枪托虽然细长,但非常坚固。握把上端后方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段中空的套管,枪托的两根钢杆即可分别插入到该套管中,以固定在枪身上使用。该枪枪托可伸缩,有3档位置可调,枪托处于第一档位置时全枪长809mm,枪托处于第二档位置时全枪长846mm,枪托处于第三档位置时全枪长887mm,但即使枪托处于完全缩入的状态,其仍然露出于枪外90mm以上。因此在狭窄的空间内,如在车辆内使用该枪时,大多数情况下会将枪托取下——这也正是枪托设计的巧妙之处——两根枪托杆顶端采用不同的设计,卸下后可以对枪械进行清洁保养时使用。其左侧枪托杆的顶端带有螺纹,可用于安装通条头刷,而右侧枪托杆的顶端为扁平状,最前方设有一个长方形孔眼,可安装清洁用的棉芯及布条等。

枪管通过一个枪管固定螺母安装在机匣上,这种安装方式与德国MP40冲锋枪相似。在该枪设计之初,枪管上设有多条凹槽以利于散热,但在后来的量产过程中,为了简化生产而取消了枪管凹槽。枪管前端安装有与美国汤姆逊M1928冲锋枪相似的顶端开槽的膛口制退器。膛口制退器顶端上方设有片状准星,可与机匣后端的觇孔式照门配合使用。由于是用固定螺母将枪管安装在机匣上,因此有时过于匆忙,枪管安装时会被错误地向下旋转了180°。这种情况下该枪仍然能正常使用,但准星却朝下了。

维涅龙M1冲锋枪采用长条状弹匣供弹,弹匣由钢板冲压加工而成,容弹量32发,双排供弹,但为了避免发生卡弹故障,比利时陆军规定士兵仅能向弹匣内装填28发枪弹。维涅龙M1冲锋枪弹匣的设计几乎与MP40冲锋枪的弹匣完全相同,只是弹匣顶端稍长。此外,该枪弹匣只经过磷酸盐化处理,而不像MP40冲锋枪的弹匣那样经发蓝处理。为了向弹匣内装弹,特别为其配发了一个带有拇指圈的装弹器。

维涅龙M2冲锋枪

维涅龙M1冲锋枪自生产后,到1954年,其生产量达到21300支。之后,在该枪的基础上进行了小改进,包括将准星外部设置一个大型的准星护圈,用V形缺口式照门取代了原来的觇孔式照门,并且将连接抛壳窗防尘盖的弹簧簧力加强。改进后的枪被命名为维涅龙M2冲锋枪。而已经生产出的维涅龙M1冲锋枪大多数被回收改造为维涅龙M2冲锋枪,因此现在存留的维涅龙M1冲锋枪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在改造过程中,除了上述在结构上的改进外,还对弹匣槽左侧的铭文进行了改变,如第一行铭文中的“ABL”字样大部分被磨平,而第二行中的“M1”字样也被改为“M2”字样。

除比利时本国军队外,葡萄牙警察部队曾购买过一批维涅龙M1/M2冲锋枪,被称为葡萄牙维涅龙冲锋枪;爱尔兰共和陆军通过非法手段曾获得过一批维涅龙M1/M2冲锋枪。

维涅龙M1/M2冲锋枪还曾在非洲大陆使用过。1950年代,比利时独裁殖民政策的变本加厉使非洲比属刚果的抵抗更加强烈。为了镇压刚果人民的抵抗,比利时军队使用了大量维涅龙M1/M2冲锋枪。1960年刚果取得独立,比利时军队撤出刚果,但其使用的维涅龙M1/M2冲锋枪中有很大一批被留在了刚果,其中一部分被刚果治安队使用,还有一部分流传到黑市。刚果治安队使用的维涅龙M1/M2冲锋枪,在其弹匣槽右侧雕刻的狮子形象的下方加刻了“FP”字样。

维涅龙M2冲锋枪于1962年底停止生产,据称,总数达15万支左右。虽然停产比较早,但该枪一直在比利时军队中服役到1980年代中期才彻底停止使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冲锋枪握把枪托
丛林冲锋枪
当手枪遇上冲锋枪
冲锋枪创世篇
乌兹冲锋枪
乌兹冲锋枪
冲锋枪当自强
战术握把握持舒适性试验研究
弯枪托与直枪托
父亲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