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力增值系数(VAIC)的真正含义研究

2014-04-10曾洁琼

价值工程 2014年8期
关键词:智力资本价值增值

曾洁琼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Pulic模型、智力增值系数(VAIC)和其与其他业绩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深入剖析了智力增值系数的真正含义。结果表明智力增值系数中的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与Skandia导航仪和智力资本研究界一般所定义的含义不同,并且VAIC不是用来量度智力资本的价值,而是量度智力资本所创造的价值,是一种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衡量价值创造的业绩衡量指标,是对现有的业绩衡量方法的补充。

Abstract: The true meaning of value added intellectual coefficient is analyzed in-depth through exploring Pulic model, value-added intellectual coefficient(VAIC)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VAIC and othe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llectual capital, human capital and structural capital in VAIC are different from their meaning of Skandia Navigator. Moreover, VAIC is not intended to measure the valu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but measure value created by intellectual capital. VA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 to measure value creation, is a performance measure, so it can complement the exis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ethod.

关键词: 智力增值系数;智力资本;价值增值

Key words: value added intellectual coefficient;intellectual capital;value added

中图分类号:C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015-02

0 引言

智力资本(IC)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驱动力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已被普遍接受,并广泛采用实证研究来验证和剖析其作用机理,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来源于问卷调查;二是来源于财务数据。

如果采用财务数据,主要使用Pulic教授提出的智力增值系数(VAIC),利用财务指标来计算智力资本效率系数,从而研究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

可见VAIC作为智力资本评价方法已达成了共识。但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而Iazzolino和Laise(2013)认为学者的批评主要是误解了VAIC中的人力资本(HC)和结构资本(SC)的含义,Pulic给的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术语与Skandia导航仪和智力资本研究界一般所定义的含义完全不同。那么VAIC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1 VAIC的由来

1.1 Pulic模型

在现代经济中,创造价值的知识投资已成为主要的竞争策略。知识是使真正的信念合理,提高个人采取有效行动的能力。因此,有效的行为,即实现目标的行为,是Pulic的知识概念的根本特征。

而企业通过行动获得的目标是实现价值创造,企业只有实现了价值创造才能生存和发展。那么如何衡量知识投资相关的价值创造呢。

由于工业经济的基本指标没有真正表明是否创造价值和创造多少,传统的业绩测量方法不适合衡量知识型企业的业绩。故Pulic使用增值(VA)作为测量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业绩指标。他认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类似泰勒处理体力工作一样的方法来衡量。并且认为VA是衡量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创造的最合适的指标,正如企业衡量每种工作类型的生产率的经典指标是劳动成本的增值一样。

Pulic遵循Skandia导航仪的分类模式对智力资本(IC)进行了分类,即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HC)和结构资本(SC)。但他做了一个语义转移,从根本上修改了Skandia导航仪中使用的这些术语的意思(Iazzolino和Laise,2013)。

首先,IC不是不同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组知识工作者。他指出:智力资本是作为有能力将知识转化并纳入到创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中的员工的代名词。因此,知识工人的成本是对HC的投资:投资当代经济的主要价值创造者。有投资就要有回报,就知识工作者而言就是衡量他们的生产率,即测量“智力工作效率”。

Pulic使用VA作为知识工作者所创造的价值的指标。衡量价值创造的操作工具是增值收益表。增值收益表用来衡量知识投资的价值创造。具体分析的逻辑方案如图1所示。

其中VA是智力劳动力每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是流量单位,与出现在Skandia导航仪中的IC(存量)不一样。HC不是Skandia导航仪描述的由员工拥有的特征,而是对知识型员工投入的资本数(工资、薪金、培训等)。

因此,SC不是Skandia导航仪中的无形资产的特征集,而是SC持有人得到的VA剩余,被作为使人力资源产生VA 的条件。SC是VA扣除HC上的投资的份额。不同于Skandia导航仪中SC的意思。

1.2 VAIC的计算

由Pulic模型可知其主要思想是维持增值收益表,其重点不是与Skandia导航仪一样量度IC的价值,而是量度由IC或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

构建测量知识型组织的业绩指标(工作效率和价值创造)。基本方程如下:

VA=HC+SC(1)

定义HCE=VA/HC,SCE=SC/VA(结构资本效率)。式(1)变为:

SCE=1-■(2)

式(2)中HCE表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由每个员工创造的价值(HCE)越高,结构资本持有者得到的VA部分(SCE)就越高。

可见,HCE=1是盈亏平衡点,标志着从价值破坏区(SCE<0)转为价值创造区(SCE>0)。具体有三种情况:①如果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1,VA不能覆盖工资和薪金(VA1,即SCE>0,就有价值创造,VA大于员工成本。

可见,HCE>1是企业生存所必要的。如果0

定义智力资本效率ICE为:

ICE=HCE+SCE(3)

将物质资本考虑进来,Pulic进一步构建了整体效率指标VAIC为:

VAIC=ICE+CEE(4)

其中:CEE=VA/CE是物质资本效率;CE是物质资本的账面价值。

可见,以增值收益表为中心的传统会计工具可用来测量知识工人的生产率和智力资本的效率。Pulic指出:类似于泰勒的体力劳动系统,引入的智力资本效率提供了知识员工生产率增长的基础。

2 VAIC与业绩衡量

2.1 HCE与传统的效率量度方法

Pulic认为基于EBIT(ROI、EVA等)传统指标无法突出HC对价值创造的实际贡献。这些传统指标会产生会计上的幻觉,因为较高的总资产收益率,并不意味着较高的价值创造。假设企业A和B,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ROA(A)>ROA(B)和HCE(A)

即,业绩测量的两个标准可以给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排名,即来自两种量度方法的信息是不同的。

HCE(A)>HCE(B)?圳≠ROA(A)>ROA(B)(5)

因此,不可能从价值创造(HCE)推出ROA,换句话说高HCE不能保证高ROA。基于VA的指标和那些传统的基于EBIT指标之间没有任何理论关系,EBIT与VA没有相关性,它并不表示价值创造的能力。仅依靠该指标,管理者无法做出最优决定。

但是,目前运用Pulic模型进行了许多计量经济分析,目的是检验传统业绩指标能被VAIC或其组件解释。但是,这些分析无法在VAIC和传统业绩量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一致的结论。因为Pulic从来没有认为VAIC是企业业绩的原因,没有建立HCE和ROA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HCE和ROA一样都是企业业绩的衡量标准。

2.2 VAIC和业绩衡量方法之间的关系

Pulic模型创建了IC研究和企业业绩测量研究之间的桥梁。从而丰富了有关价值创造的方面的文献。他认为,增值收益表能有效地用来测量知识组织的价值创造。

但是ROA和HCE不是量度相同的业绩维度。如果对企业业绩采用多标准的量度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以互相补充。将VAIC加入到其他传统量度方法,类似BSC或Skandia导航仪,每个标准捕获多维现实的一个方面。

下面具体分析两种不同角度的企业业绩量度指标:EVA和VAIC。这两个指标都是衡量价值创造的。但是衡量企业业绩的两个不同方面。其定义的公式为:EVA=NOPAT-WACC×K,VAIC=■+■+■。从公式看出,EVA和VAIC不是相互排斥的量度方法。EVA从股东的角度衡量价值创造,并且没有明确提及IC。而VAIC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衡量价值创造,并明确地考虑IC,将IC分成HC和SC。

这样,VAIC可放在BSC中财务角度或者学习和成长角度的指标集中。将VAIC纳入此角度可以丰富BSC的分析能力。

3 结论

本文探究了VAIC的含义,对Pulic模型和VAIC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①VAIC中的IC不是无形资产集,而是一组知识工作者。其中HC和SC也不同于IC研究界所给出的含义,HC是企业对知识员工的投资成本,SC是VA减去HC的剩余,是一个流量概念。

②VAIC通过以增值收益表为中心的传统会计工具来测量知识工人的生产率和智力资本效率。其重点不是衡量IC的价值,而是衡量由IC或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

③VAIC是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有效地补充了传统的业绩指标(例如EVA)。因此可以将VAIC纳入BSC、导航仪和无形资产监视器中来丰富他们的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Iazzolino, G. and Laise, D. Value added intellectual coefficient(VAIC) A methodological and critical review[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13,14(4): 547-563.

[2]Pulic, A. The Principle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Efficiency. A Brief Description, Croatian Intellectual Capital Center[J]. Zagreb, 2008.

[3]朱永华,王健姝.智力资本——现代企业发展新的驱动力[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4]王华,庄学敏.论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融的企业经营管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VA=HC+SC(1)

定义HCE=VA/HC,SCE=SC/VA(结构资本效率)。式(1)变为:

SCE=1-■(2)

式(2)中HCE表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由每个员工创造的价值(HCE)越高,结构资本持有者得到的VA部分(SCE)就越高。

可见,HCE=1是盈亏平衡点,标志着从价值破坏区(SCE<0)转为价值创造区(SCE>0)。具体有三种情况:①如果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1,VA不能覆盖工资和薪金(VA1,即SCE>0,就有价值创造,VA大于员工成本。

可见,HCE>1是企业生存所必要的。如果0

定义智力资本效率ICE为:

ICE=HCE+SCE(3)

将物质资本考虑进来,Pulic进一步构建了整体效率指标VAIC为:

VAIC=ICE+CEE(4)

其中:CEE=VA/CE是物质资本效率;CE是物质资本的账面价值。

可见,以增值收益表为中心的传统会计工具可用来测量知识工人的生产率和智力资本的效率。Pulic指出:类似于泰勒的体力劳动系统,引入的智力资本效率提供了知识员工生产率增长的基础。

2 VAIC与业绩衡量

2.1 HCE与传统的效率量度方法

Pulic认为基于EBIT(ROI、EVA等)传统指标无法突出HC对价值创造的实际贡献。这些传统指标会产生会计上的幻觉,因为较高的总资产收益率,并不意味着较高的价值创造。假设企业A和B,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ROA(A)>ROA(B)和HCE(A)

即,业绩测量的两个标准可以给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排名,即来自两种量度方法的信息是不同的。

HCE(A)>HCE(B)?圳≠ROA(A)>ROA(B)(5)

因此,不可能从价值创造(HCE)推出ROA,换句话说高HCE不能保证高ROA。基于VA的指标和那些传统的基于EBIT指标之间没有任何理论关系,EBIT与VA没有相关性,它并不表示价值创造的能力。仅依靠该指标,管理者无法做出最优决定。

但是,目前运用Pulic模型进行了许多计量经济分析,目的是检验传统业绩指标能被VAIC或其组件解释。但是,这些分析无法在VAIC和传统业绩量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一致的结论。因为Pulic从来没有认为VAIC是企业业绩的原因,没有建立HCE和ROA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HCE和ROA一样都是企业业绩的衡量标准。

2.2 VAIC和业绩衡量方法之间的关系

Pulic模型创建了IC研究和企业业绩测量研究之间的桥梁。从而丰富了有关价值创造的方面的文献。他认为,增值收益表能有效地用来测量知识组织的价值创造。

但是ROA和HCE不是量度相同的业绩维度。如果对企业业绩采用多标准的量度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以互相补充。将VAIC加入到其他传统量度方法,类似BSC或Skandia导航仪,每个标准捕获多维现实的一个方面。

下面具体分析两种不同角度的企业业绩量度指标:EVA和VAIC。这两个指标都是衡量价值创造的。但是衡量企业业绩的两个不同方面。其定义的公式为:EVA=NOPAT-WACC×K,VAIC=■+■+■。从公式看出,EVA和VAIC不是相互排斥的量度方法。EVA从股东的角度衡量价值创造,并且没有明确提及IC。而VAIC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衡量价值创造,并明确地考虑IC,将IC分成HC和SC。

这样,VAIC可放在BSC中财务角度或者学习和成长角度的指标集中。将VAIC纳入此角度可以丰富BSC的分析能力。

3 结论

本文探究了VAIC的含义,对Pulic模型和VAIC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①VAIC中的IC不是无形资产集,而是一组知识工作者。其中HC和SC也不同于IC研究界所给出的含义,HC是企业对知识员工的投资成本,SC是VA减去HC的剩余,是一个流量概念。

②VAIC通过以增值收益表为中心的传统会计工具来测量知识工人的生产率和智力资本效率。其重点不是衡量IC的价值,而是衡量由IC或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

③VAIC是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有效地补充了传统的业绩指标(例如EVA)。因此可以将VAIC纳入BSC、导航仪和无形资产监视器中来丰富他们的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Iazzolino, G. and Laise, D. Value added intellectual coefficient(VAIC) A methodological and critical review[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13,14(4): 547-563.

[2]Pulic, A. The Principle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Efficiency. A Brief Description, Croatian Intellectual Capital Center[J]. Zagreb, 2008.

[3]朱永华,王健姝.智力资本——现代企业发展新的驱动力[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4]王华,庄学敏.论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融的企业经营管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VA=HC+SC(1)

定义HCE=VA/HC,SCE=SC/VA(结构资本效率)。式(1)变为:

SCE=1-■(2)

式(2)中HCE表示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由每个员工创造的价值(HCE)越高,结构资本持有者得到的VA部分(SCE)就越高。

可见,HCE=1是盈亏平衡点,标志着从价值破坏区(SCE<0)转为价值创造区(SCE>0)。具体有三种情况:①如果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1,VA不能覆盖工资和薪金(VA1,即SCE>0,就有价值创造,VA大于员工成本。

可见,HCE>1是企业生存所必要的。如果0

定义智力资本效率ICE为:

ICE=HCE+SCE(3)

将物质资本考虑进来,Pulic进一步构建了整体效率指标VAIC为:

VAIC=ICE+CEE(4)

其中:CEE=VA/CE是物质资本效率;CE是物质资本的账面价值。

可见,以增值收益表为中心的传统会计工具可用来测量知识工人的生产率和智力资本的效率。Pulic指出:类似于泰勒的体力劳动系统,引入的智力资本效率提供了知识员工生产率增长的基础。

2 VAIC与业绩衡量

2.1 HCE与传统的效率量度方法

Pulic认为基于EBIT(ROI、EVA等)传统指标无法突出HC对价值创造的实际贡献。这些传统指标会产生会计上的幻觉,因为较高的总资产收益率,并不意味着较高的价值创造。假设企业A和B,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ROA(A)>ROA(B)和HCE(A)

即,业绩测量的两个标准可以给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排名,即来自两种量度方法的信息是不同的。

HCE(A)>HCE(B)?圳≠ROA(A)>ROA(B)(5)

因此,不可能从价值创造(HCE)推出ROA,换句话说高HCE不能保证高ROA。基于VA的指标和那些传统的基于EBIT指标之间没有任何理论关系,EBIT与VA没有相关性,它并不表示价值创造的能力。仅依靠该指标,管理者无法做出最优决定。

但是,目前运用Pulic模型进行了许多计量经济分析,目的是检验传统业绩指标能被VAIC或其组件解释。但是,这些分析无法在VAIC和传统业绩量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一致的结论。因为Pulic从来没有认为VAIC是企业业绩的原因,没有建立HCE和ROA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HCE和ROA一样都是企业业绩的衡量标准。

2.2 VAIC和业绩衡量方法之间的关系

Pulic模型创建了IC研究和企业业绩测量研究之间的桥梁。从而丰富了有关价值创造的方面的文献。他认为,增值收益表能有效地用来测量知识组织的价值创造。

但是ROA和HCE不是量度相同的业绩维度。如果对企业业绩采用多标准的量度方法,这两种方法可以互相补充。将VAIC加入到其他传统量度方法,类似BSC或Skandia导航仪,每个标准捕获多维现实的一个方面。

下面具体分析两种不同角度的企业业绩量度指标:EVA和VAIC。这两个指标都是衡量价值创造的。但是衡量企业业绩的两个不同方面。其定义的公式为:EVA=NOPAT-WACC×K,VAIC=■+■+■。从公式看出,EVA和VAIC不是相互排斥的量度方法。EVA从股东的角度衡量价值创造,并且没有明确提及IC。而VAIC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衡量价值创造,并明确地考虑IC,将IC分成HC和SC。

这样,VAIC可放在BSC中财务角度或者学习和成长角度的指标集中。将VAIC纳入此角度可以丰富BSC的分析能力。

3 结论

本文探究了VAIC的含义,对Pulic模型和VAIC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①VAIC中的IC不是无形资产集,而是一组知识工作者。其中HC和SC也不同于IC研究界所给出的含义,HC是企业对知识员工的投资成本,SC是VA减去HC的剩余,是一个流量概念。

②VAIC通过以增值收益表为中心的传统会计工具来测量知识工人的生产率和智力资本效率。其重点不是衡量IC的价值,而是衡量由IC或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

③VAIC是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衡量企业业绩的指标,有效地补充了传统的业绩指标(例如EVA)。因此可以将VAIC纳入BSC、导航仪和无形资产监视器中来丰富他们的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Iazzolino, G. and Laise, D. Value added intellectual coefficient(VAIC) A methodological and critical review[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13,14(4): 547-563.

[2]Pulic, A. The Principles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Efficiency. A Brief Description, Croatian Intellectual Capital Center[J]. Zagreb, 2008.

[3]朱永华,王健姝.智力资本——现代企业发展新的驱动力[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4]王华,庄学敏.论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融的企业经营管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猜你喜欢

智力资本价值增值
海西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基于“免疫系统”论视角构建内部审计促进商业银行价值增值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