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德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2014-04-10孙力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德育工作中学生

孙力

(宿城第一初级中学安徽·宿州234000)

浅谈在德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孙力

(宿城第一初级中学安徽·宿州23400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者试分析在加强对青少年德育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要性以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途径。

德育 社会主义 价值体系 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传媒的发展,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当代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社会思潮信息纷繁复杂,稍不留心就会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既是一个整体,又可以分开来解读,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渗透于中学德育工作中,可以切实增强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实施。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德育课堂之中

初中的思想品德课、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是引导学生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主渠道。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针对中学生不同年龄段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要改变那种单一说教、灌输的方式,创设各种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情境,在合作交流中受教育。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把知识传授与理论普及结合起来;还要建立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内核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资格认定机制。让广大中学生品尝到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喜悦。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各类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之中

在开展重大节日活动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运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学习雷锋的活动中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结合学生特点,不断创新载体,抓实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教育,实施“五进”、“四入”的措施。“五进”即“八荣八耻”进班级、进活动、进课堂、进教材、进网络。“四入”即推进“八荣八耻”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积极组织诚信考试、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认识,陶冶情操,使学生知荣明耻。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高尚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无私无怨”的奉献精神,鼓励学生践行“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组织开展健康有趣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积极引导广大中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阶段可以说是学生最躁动不安的一个时期,也是各种心理负担最为沉重的一个时期。要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观察世界,客观冷静地分析社会现象,用平和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待人接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整合多方德育工作力量,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水平

学校政教处(德育处)和共青团组织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力量。要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总体思路,不失时机地开展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健全各级部的学生会组织,成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协会,并结合《中学生守则》及《行为规范》开展各种有效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充分发挥关工委的作用和离退休老同志的优势。鼓励关工委开展旨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活动,请老同志宣传党的辉煌历程,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他们为中学生讲传统、作报告、上党课、上团课。以重大节日庆典为依托,开展征文、演讲、绘画、科技等活动;举行“知荣明耻”为主题的签名仪式,组织“文明在我身边”承诺签字仪式,使学生思想灵魂受到洗礼,立志为民族复兴勤奋学习。鼓励老同志积极做好资助特困学生工作,对“留守学生”开展帮扶活动,精神上给予爱护,生活上给予关心。切实掌握的“留守学生”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思想问题。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组织,开办好家长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引领,转变广大家长的育人观念。教师能做到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至少家访一次,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学生在校表现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后进生或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及时进行家访,建立后进生转化档案和成长袋,及时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各种问题。加强与社区及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配合,整合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注意做好亲情教育,把孝悌教育作为亲情教育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孝悌,学会感恩,组织开展“给父母写信”,为家里做件事等活动。积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作用。校园媒体包括校报、校刊、校园网、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栏、社团刊物、黑板报等等。这些媒体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德育工作的载体,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载体。要引导负责校园媒体编辑的师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支柱,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办好栏目、节目的自觉性。挖掘、宣传学校优秀文化,及时展示学校德育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系列化、制度化成果。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师生,正确的舆论引导师生,弘扬素质教育主旋律,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呐喊助阵。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中学德育工作之中,既要充分发挥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学科、进教材;又要利用好各种活动载体,润物细无声;还要整合好各方面的德育工作力量,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导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G631

A

1009-8534(2014)04-0176-02

2014-03-28

孙力(1965-),女,安徽萧县人,宿州市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教务员。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德育工作中学生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