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14-04-10顾银君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育者时代政治

顾银君

(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顾银君

(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自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新途径;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效果。但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和教育方式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自媒体时代应通过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建立平等关系、加强自媒体交流平台建设创新教育方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等措施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自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探析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媒体信息的形成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三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6.18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从2012年底的74.5%上升至81.0%,手机网民的规模保持持续增长。而高校的大学生是上网人群的主要力量,手机更是由于其灵活性、私密性与实时性成为了大学生传播媒体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也就意味着,高校大学生是自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颠覆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文化、交往方式、生活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充分把握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变化,有效应对自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自媒体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其概念最早出现在2002年Dan Gillmor对其“新闻媒体3.0”概念的定义中,“1.0”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old media),“2.0”指新媒体(new media),“3.0”指自媒体(we media)。首先对“自媒体”释义的是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利斯的研究报告,二人提出: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1]。当前以微博、贴吧、论坛、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已经成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自媒体因其传播迅捷、内容丰富、环境开放、平民性的特点俨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交流方式。凭借这些特点,自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自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新途径

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作为象牙塔的塔尖教育中的精英,他们对知识、信息及新鲜事物的接受及运用走到了时代的前列[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形式如开会、谈心、听讲座、看报纸等,这些形式陈旧、效率较低、信息渠道单一的传统载体难以再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信息需求。而自媒体主要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传播信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自媒体环境中的传播者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言论的出发点多样化、覆盖面广,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往往接触更多的信息。自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获取知识、拓宽视野的新途径,因此,高校应积极利用这个新渠道和手段,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引导学生在获取信息时能去伪纯真,切实使自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二)自媒体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效果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加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特殊的关系,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一般不会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媒体一改传统的“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灌输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共享双向交流的模式,尊重了学生表达、张扬个性的权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教育者的中心地位,改变了单向被动的教育形式,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能够减少学生顾虑,使他们更自由地、诚恳地、真实地抒发情感、表达意见,拉近了教育者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加强了交流沟通的力度和针对性,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3]。另外,采用自媒体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程序更加简洁,教育内容也更容易被接受,通过微博、微信、QQ等与学生们加好友、加关注能及时地了解掌握他们的关注热点、思想动态,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问题

自媒体时代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冲击着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与教师在其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和分析这些冲击,为作出适应性的对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冲击

由于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式经历重大变化。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教育者通过不断的知识积累与学习,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掌握“话语权”。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学识,将学生们所不了解的时事政治、经济形势等一系列深刻复杂的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用生动的课堂内容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也能够让教师赢得教育对象的尊重与敬仰。

但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主体的多元性,改变了传统的“单项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学生们了解信息的速度加快,渠道增多,表达“话语权”的空间日益增大,教育者的主导优势正在被打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育对象很可能在某一方面的知识会超过教育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念正在逐步加深,削弱了思政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威性。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教育对象的思想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当时的信息来源与社会环境相对单纯,教育对象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同质化现象,因此教育对象对于教育者的认可度高。

然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教育对象的心理与思想并不仅在教育者的教导下逐渐形成,自媒体环境也产生了较大的作用。自媒体传播的割裂的碎片式信息频率高、节奏快,简短直接、容易流于表面,他们若对自媒体过度依赖,容易导致情感缺位、认识偏差,不利于教育对象的沟通交流、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在接受信息与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可能容易形成片面的思想与情绪,导致个性化的出现。尤其以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心理都日趋成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之前或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思想观念,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的难度,甚至容易触发教育对象的逆反情绪,给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挑战

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主要是单向的、确定的、无变化的传播,政府、权威媒体与学校控制着信息传播的主导权,由于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教育者掌握着“话语权”。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教育工作者组织实施,通过形势与政策课、主题班会、社会实践、个别谈心谈话等方式进行,从而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然而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单线传播的方式已经被彻底取代,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扩散式的传播方式正在逐步形成,教育对象可以通过多样的渠道了解到信息。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的主要群体,对于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并不会表现出抗拒,反而会比传统教育者接受的速度更快,因此也会更加轻松地掌握信息传播的方式。因而,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校园舆情的监督就会变得举步维艰,收效甚微,校园舆情的不确定也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自媒体时代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的对策

自媒体时代的新兴技术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自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的思想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潮流,改变教育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研究自媒体背景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方式方法。

(一)建立平等关系,淡化中心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在传统教育活动中,依靠外力塑造出来的权威形象在现今时代正在被快速瓦解,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势必加快了瓦解速度。教育者要在自媒体时代的浪潮当中站稳脚跟,必须要学会解放思想,摒弃传统教育者的过分尊严,与学生亦师亦友地沟通,让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相对平等的关系基础上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更好地完成整个教育活动。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当教育对象提出质疑时,不应进行一味地打压式教育,应该给予理解和疏导。

(二)顺应时代发展,创新教育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毋庸置疑,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已使其成为网络信息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争之地。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加快完善自媒体的使用和管理,创新教育方式。高校可以出台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网络舆情引导制度,加强学校、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的建设,创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提供管理信息、教育素材等信息的汇集空间,传播贴近大学生热点主题,吸引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充分发挥自媒体强大的舆论导向作用,帮助当代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近年来,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发布的快捷和信息量的庞大,对知识体系还未成熟的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影响。这就要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包括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质疑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4]。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能自主地检测所获信息的质量,加以筛选判断和重组,提取有营养的信息,从而免受不良文化、错误观念所导致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加有效的学习教育者所倡导的知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周晓虹.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新闻界,2011(4):20-22.

[2]王丹.机遇与挑战:自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学理论,2013(30):370-372.

[3]吕杰,徐静.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2):72-76.

[4]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G641

A

1009-8534(2014)04-0124-03

2014-04-18

顾银君(1987-),男,江苏江阴人,助教,硕士,从事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教育者时代政治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