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的比较

2014-04-10张文静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时效性媒介

张文静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

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的比较

张文静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

互联网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新型大众传播形式,与各种传统大众传播形式相比,它们之间存在着时效性、使用方式上和信息开放性等方面的差异。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平台,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大众传播形式,将其与各种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进行比较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互联网 时效性 开放性 使用方式

一、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在时效性上的区别

时效性是社会信息、知识在大众传播中一个考核大众传播质量、效果的重要标准。时效性包括两个方面的量的标准,“时”是时间,即一件事、一个新闻、一个知识技术自从产生到其被大众传播广大受众获得之间的时间段,也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事情最新动态和进展;“效”是效果,也就是大众传播所传播的信息为广大受众获得所产生的效果,这个效果主要是产生影响的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信息的社会效用依赖于信息在向社会广大受众传播的时间的长短,并且其产生社会的效用是有时间期限的,其社会效用价值的大小,与社会传播媒介组织在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向广大社会媒介受众提供信息的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

互联网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工具、手段、形式,可以为大多数大众传播媒介组织所利用,其重要特性就是其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这就可以提高其社会效率。传统的报纸、期刊、杂志和出版社等文字媒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或其他网站,向社会受众提供文字、图画信息,其内容也可以是迅即发生的,马上被这些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加工后发送至网上,被广大受众所获取。电视台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工具能够直接刺激受众的听觉和视觉的大众传播形式,与报刊、杂志和期刊这种文字相比,更具有即时性的时效性,那么决定其时效性的还应该是电视台这种传播媒介对各种信息的加工效率,但是电视台是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中最具有时效性的传播媒介组织,电视台经常进行现场直播这种传播形式,其时效性当然是即时性的。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向广大社会受众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时效性方面,与互联网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传统媒体是多样的,其时效性也是具有很大差异性。报纸、期刊和杂志等文字传播媒体,报纸的时效性最强,因为报纸大多数每天发行,第二天的报纸就可以刊登前一天的各种信息。而期刊和杂志的时效性就比较差了,这个时效性大多由其相邻两期刊物间隔的时间决定,这种刊物有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也有旬刊,那么间隔时间最长的季刊的时效性最差,所以这些刊物大多不刊登新闻信息,其刊登的大多是对社会现象的评论等其他信息,而不定期发行的书籍的时效性应该是最差的。另外,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时效性因事而定,其也可提供即时性的现场直播。

二、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在使用方式上的区别

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在使用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在所利用的平台上不同的。在传统的大众传播形式上,报刊杂志等文字媒体,主要是一种纸质媒体,其在形式上,无论是文字,还是图表、各种画面都是印在各种纸的上面,因为以文字为主,所以成为纸质媒体,这种大众传播形式,也决定了其优势,便于携带和多次阅读。传统的电台、电视台等电子媒体,其主要是大众传播媒体组织利用的平台是电台和电视台。而互联网这种大众传播形式,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其所利用的平台主要是设在美国等各国的根服务器以及与其相连的各个具有联网功能的电脑、智能手机等互联网设备。

其次,其所利用的技术上不同。报刊杂志书籍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文字形式,其所利用的技术主要是发明于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纸的制造技术,以活字印刷技术为主的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许多新型的印刷技术也在发明,例如激光印刷技术等。而电台、电视台所利用的电子成像、电子音频技术、电子传播技术等与电台、电视台有关的电子技术的出现也就是近几十年、百十年的事情。而互联网技术也就是从上世纪的1969年的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利用联网的电脑实现信息共享而出现的技术,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就是近三十年、二十年,甚至是近十年内出现的技术。

再次,大众传播的社会广大受众所利用的终端接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传统的报刊杂志书籍等一文字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传播媒介,大众传播的广大社会受众,其在获得这些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的终端设备,也就是这些媒体所发行出版的各种报纸、期刊杂志和各种书籍,这些终端信息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其信息都是通过把包含各种信息的文字印刷在各种形式的纸的上面。传统的电台、电视台要传播自己的信息,那么广大的大众传播的社会受众,其必须有接收这种信息形式的专业的终端设备,这些设备就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收音机和电视机。而现代的互联网大众传播形式,其终端设备是必须能够与网络连接的设备,包括有线的、无线的各种形式的电脑,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各种多媒体智能手机也可以通过无线上网技术,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那么各种形式的能够与互联网实现连接的电脑、多媒体智能手机、多媒体电视机等是当今大众传播中的社会受众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的最主要的终端设备。

三、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在信息的开放性上的区别

开放性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开放性可以是指开放性主体对所要开放的内容使其为社会受众获得的各种措施和形式,也可以是指这种要使社会受众获得的内容开放的程度,也可以是指让开放的内容获得的范围的程度。我们这里所谈的开放性是指作为信息开放的主体使其信息能够开放的程度和受众的广度。

从信息开放的量上说,互联网具有其它大众传播媒体所开放传播的信息的含量上的无比大的优势。传统的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中,报刊、杂志、书籍等以纸质文字为主要形式的其信息容量是非常有限的,一份报纸的信息只是几万字,少的甚至也就万把字,多者一般不会超过十万字,而一本期刊杂志,其字数也就在十万字左右,而一本书,其信息容量一般不会超过一百万字;而电台、电视台的信息容量也是很有限的。而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无限的,并且每时每秒都还在迅速地增加,其上面不仅有文字信息,也有图像、音频和视频信息,当今的像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也是以互联网作为主要的平台。

从和大众传播媒体组织所提供的信息的受众范围来看,互联网具有最大、最广泛的开放性。报纸、期刊杂志、书籍这些以纸质为媒介的文字媒体信息,其所达到的社会受众是非常的有限的,就是当今在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人民日报——来说,其所能达到的社会受众也是有限的,人民日报的订阅者,大多是我国的各种政府机构和各个企事业单位,民间订阅人民日报的非常少,而一个地方性的报纸,其所能达到的受众就更少了。而有的期刊杂志的订阅者就更少,有的内部杂志订阅者只是小范围内部的人员,而电台、电视台其受众范围亦有限,并且其信息具有时间性、易失性的特性,其信息所能达到的受众更加有限,也只有非常重要的新闻,电台和电视台才会采取滚动反复播放的形式。而互联网只要受众拥有信息的终端接收设备,而现在的具有上网和多媒体功能的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使更多的大众传播的社会信息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信息获取平台获取几乎任何上传网上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首先是形式多样,不仅有文字的、图像的,也有各种音频、视频信息,并且这种信息不像是电台、电视台所提供的信息就有时间的易失性特征,而是具有永久性。

总之,互联网在与各种传统媒体相比中,无论在信息的量上,还是信息的受众上,都拥有其他传统媒体不可相比的开放性。

四、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在其他方面的的异同

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相比,其具有大众传播方面所具有的许多共同特性,但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形式都需要各种的媒介组织。所谓媒介组织就是指专门从事收集加工为大众传播各种信息活动以满足社会信息需要的社会单位或群体,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的报刊、杂志、书籍等都是大众传播的媒介,如果只有这些媒介,没有了专门从事各种信息收集加工和进行有目的传播的媒介组织,那么社会上广大受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是这些媒介组织利用这些媒介,有目的、有对象地向社会广大受众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不同主要是各种具体的大众传播形式的媒介组织是不同的,报纸这种信息大众传播形式的媒介组织就是报社,期刊杂志就是期刊杂志社,书籍大多是由各种出版社提供的,电台、电视台这种大众信息传播形式的媒介组织就是电台、电视台。而互联网这种大众传播形式的媒介组织就是那些上网的,或者以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信息的受众提供各种信息的媒介组织。

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都向社会大众传播的受众提供各种各样的媒介产品。其媒介产品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这种信息的内容、形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报刊、杂志、书籍所提供的信息主要内容有新闻性的,也有各种社会知识、文学作品等,其形式主要是以纸为其载体的文字、图像信息,而电台提供的主要是声频信息,而电视台主要是提供视频信息,而互联网无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当今所有的信息形式,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各种传统的大众传播形式,其都需要媒介受众。媒介受众就是各种媒介信息要达到的对象,既包括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接受群体——图书和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互联网的网民,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信息活动中参与者和对话人。把信息按照信息的传播者的意愿迅速传递给广大的传播者希望传播到的对象,也就是媒介受众,是各种媒介组织进行信息收集、加工的根本目的,其所不同的是其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形式所要达到和其所能达到的受众是具有非常大的不同的。

互联网与各种传统媒体大众传播形式都是在科技的进步下发展起来的。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一些技术的被发现,那么当代各种信息的大众传播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但是,不同媒体的大众传播形式所利用的技术是不同的,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其必将有新的大众传播形式的出现,传统的大众传播形式也会得到改进。

五、结语

互联网是随着上世纪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进步而出现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今非常重要的大众传播形式。互联网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之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异同,我们比较其异同,其目的就是使我们理解它们之间的相同性和差异性,以便我们更好地获得我们所需的各种信息。并且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这些既存的重要的大众传播形式会得到更好的改进,也可能出现新的大众传播形式。

[1]邵培仁.媒介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徐耀魁.大众传播新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4](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5](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方正.大众传播在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G206.3

A

1009-8534(2014)04-0070-03

2014-05-10

张文静(1983.6—),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学。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时效性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视觉文化视阈下武术传播媒介研究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腐报道中的大众传播媒介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兽医防控的时效性
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研究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