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机制下英汉句子顺序象似性的对比研究及翻译新视觉

2014-04-10朱英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英汉句法主语

朱英

(贵阳医学院外国语教育系贵州·贵阳550001)

哲学机制下英汉句子顺序象似性的对比研究及翻译新视觉

朱英

(贵阳医学院外国语教育系贵州·贵阳550001)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而人们的思维又受到深层的哲学机制的影响,本文从中西方哲学的起源谈不同的哲学思想对不同语言在句法顺序上的差异影响,并通过分析这种差异,把其运用到翻译教学中,以促进翻译教学。

哲学机制 顺序象似性 对比研究 汉译英教学

一、引言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体现人类对客观现实的认知能力。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而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思想表现为理论思维的形式,而人们的这种思维模式则通过不同的语言单位或语言形式得以体现。本文试图从哲学决定思维,从而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的层次进行对比研究,并把其运用到翻译教学中,为翻译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觉。

二、中西方不同的哲学机制

(一)中国语言的哲学机制

中国哲学萌芽于先秦时期,受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哲学从一开始就体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强调从整体上来考虑问题,侧重综合性和辩证性;后来融合道家“中庸之道”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哲学重视主观出发的体悟性,以主体的自我精神为一切的出发点,通过主体的冥思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在这种体悟中表达对客体事物的认识。哲学起源和思想决定了哲学的方法是对整体的直觉、体验和领会,讲求的是顿悟、体验、修身、养性、践履。

(二)西方的哲学机制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而古希腊特殊的地理资源环境让人们形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思维倾向,决定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向对自然知识的追求和立足于自然及社会进行理性探索的轨道上。强调的是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侧重的是“天人相分”的思想。哲学家们研究的是自然本体和人的认识,体现人是理性的动物,揭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讲究的是实证和思辨,所针对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强调人对客观事物的征服、改造和利用。和中国哲学的方法不同,西方的哲学方法则要求分门别类,注重逻辑分析,强调因果关系,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不能颠倒的,从某种前提出发,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从已知推未知,从而得出确切的结论。

三、英汉句型顺序象似性的对比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也即是说,语言符号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象似性。王寅在《象似性与语言世界观》一文中,把语言符号象似性定义为: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本文笔者所用到的顺序象似性指代的是语言单位在排列的顺序上与人们思维的顺序是相似的。英汉语言的基本句序是一致的,即“主—谓”结构,但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两种语言在具体的句法结构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根本上说,英语是一种曲折语,其句法是一种形式句法,研究英语句子的构造要从形式入手。而汉语是一种孤立语,缺乏形态标志,其句法是一种语义句法,研究汉语要直接从其语义功能入手。下面通过大量的例子来对其语序进行对比。

(一)英语重主语,汉语重主题

受哲学思想的影响,英语国家的人们强调主体的含义,故在句子表达上除祈使句以外,主语是必不可少的;而汉民族注重的是对具体事物的感知,一般都是先把内容说出来,再作出安排,注重的是主题的含义,故不需要一定出现主语,看下面的例子:

例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英文则表达成:

f one has long-term considerations,he will find trouble at his doorstep.这里中英文都是又由两个分句构成,但在第二个分句上面,中文表达不需要出现主语,而英文则必须要,否则句子就不完整。再来分析下面的例子。

例2:武松沉吟了半晌,便出门去,径投县里来;开了锁,去房里换了一身素净衣服,便叫士兵打了一条麻绦,系在腰里;身边藏了一把尖长柄短背厚刃薄的解腕刀,取了些银两带在身边。这段话共有9个分句,但只有一个主语“武松”。英文版本:

Wu Song was silent for several minutes.Then he left and returned to his quarter.He unlocked the door,went in,and changed into clean sober garments.He had a soldier make a hempen rope which he tied around his waist and concealed on his person a thick-backed and sharp-edged knife.He took some silver and went out.译成英文后,原来的九个分句被断为四个完整的句子,主语分别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来替代,加了连接词and/then,还用了一个定语从句,表达原文的含义是层层递进,由主到次。

(二)英语句子结构紧凑严密,句式单一;汉语则比较松散,句式多样

受思维方式的影响,英文属于形合语言,句子中的词语或成分之间通过连接词、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来表达含义,故长句较多,结构复杂,往往从句里含有从句。汉语属于意合语言,讲究的是意义的连贯,句式多样,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等句型常见,句式词句整齐对称,往往不用关联词来连接,句中的语言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例3:有一个奇怪的现实我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显然欧洲人普遍有着对乡村生活极大的热情和对自然景观有着极大的热爱,但欧洲城市糟糕的天气却给这种对诗情画意的追求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不难看出,句子的表达简练明快,多用流水句,叙述是横向铺叙,层层推进。

It is a curious fact,of which I can think of no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what enthusiasm for country life and love of natural scenery are strongest and most widely diffused precisely in those European countries which have the worst climate and where the search for the picturesque involves the greatest discom fort.

英文在表达思想时,开门见山陈述(fact),然后借助于英语特有的词汇关系代词(which,that, where)进行空间搭架,把各个子句有机结合起来,具有明显的结构性。

再来看中文其它句式的特点及对应的英文版本。

例4:不知苦中苦,哪知甜中甜?

If you have never tasted the bitterness of gall, how can you know the sweetness of honey?

例5:物极必反。

Once a certain limit is reached,a change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s is inevitable.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汉语表达习惯于取消各分句之间的语音停顿,让它们紧紧挨在一起,略去原来分句的一些词语,让它们简略一些,但英文却不能这样表达,其句子结构必须遵循固定的主谓模式。

(三)动词出现的频率不同

前面说了,西方人注重的是逻辑分析,侧重的是“由一到多”的思维,句子结构要求严谨,因此句子主要是以主谓为中心,

英语中,名词、介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表达能力强,在句中活跃,而汉语中动词的使用频率则较高。

例6: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这是一个典型的英语句子,看起来似乎很长,实际上是个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语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一个谓语is compounded。全句共有9个名词,用5个介词连接起来,而动词只有一个。句子首先指出,农村社会处于一种与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然后用介词短语说出原因:远离城市,交通工具缺乏,通讯工具不足。译成中文则是:

由于距离远,又缺乏交通工具,使农村社会与外界隔绝,而这种隔绝,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而变得更加严重。

翻译过后,抽象名词有的译成动词,有的译成形容词,全句用了四个逗号,一个句号。这样就可以一层层、一点点地把事情交代清楚,整句语气从容不迫,符合汉语的叙事方法。

例7: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比较富有的工业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议,试图确定在改善世界贫穷地区人民生活中应当首先做哪些事情。

在词句中文句子中,连续用了动词“举行、试图、确定、改善、做”,短短的两句话,就出现了五个动词,但是翻译成英文后:

A conferenc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icher industrialized states was held in Washington,attempting to identify priorities for improving life among poor areas of the world.句中只有一个谓语动词“held”,而且用了被动语态的形式来表达,其余的就相应用现在分词、不定式、动名词来表达,最后一个动词“做”则直接通过语义表达出来,而没有出现在相应的英文句中。

四、对比研究下的翻译新视觉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语言之间有很大的对比性,通过对比研究可以认识语言之间在表达形式上的区别。本文的分析是集中在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象似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为我们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学生明白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语言表达的差异,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所用的语言具有不可对应的表达形式或词汇空缺。而翻译实际上就是语言重构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实现句子之间的转换。在汉译英的教学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老师要让学生转变思维模式,变传统的中国的哲学思维为西方的思维;还有就是掌握两种语言在句法表达上的差异,在重构过程中尽量按相应的语言表达习惯来对译,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所谓的Chinglish.

五、结束语

翻译的过程就是语言间的重构过程,其目的就是实现句子结构之间的转换。在不同的哲学观下,中西方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从而影响到语言的表达,这刚好使得语言之间的对比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探讨英汉句法在顺序象似性方面的差异,并把其运用到翻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1]何其莘,仲伟合,许均.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2.

[2]刘彦生.中西方哲学源头差异比较[J].天津大学学报,2005(4).

[3]李艳,郑江莲.英汉句法结构的对比与翻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2).

[4]邱小玲.英汉思维差异在句子结构上的体现[J].池州师专学报,2003,17(5).

[5]谈秋桐.中西哲学思维方式之比较[J].法制与社会,2012.

[6]王铭玉,宋尧.符号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

[7]张培基,喻云根.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0:9.

H 315.9

A

1009-8534(2014)04-0062-02

2014-05-13

朱英(1978.1—),女,贵州织金人,贵阳医学院外国语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猜你喜欢

英汉句法主语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英语中的虚主语“it”和汉语中的虚主语“他”异同之比较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