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孟頫与中峰明本之情愫*

2014-04-09张志良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德佛学佛法

张志良

(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浙江 湖州 313000)

一、相互景慕 开启交往门径

提及赵孟頫,人们只知其为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岂知其佛学造诣更为高深。与其同辈的高僧中峰明本将他一生中的所有举措概括为“以积劫之事系于真情”;赞赏赵孟頫以修行佛法为终极目标,至于其他功业,包括文学、艺术等等,如同路途中的游戏一样,只是方便施设而已。虽为一家之言,其实不无道理。这也与赵孟頫同中峰明本的密切交往有关。

明本曾于大德三年(1299)冬来到湖州弁山,在资福寺后之黄沙坑结庵居住,取名“幻住庵”。其时,湖州显贵闻达慕名登山,明本开示禅法,宣讲“参禅三要”之说。赵孟頫亦临场聆听。然明本在弁山未满一年,幻住庵尚未竣工,即离开湖州去了苏州。次年(1300),赵孟頫再登弁山,已是人去楼空。故作了《游幻住庵》诗:“禅居新结构,斧斤未辍工。双阁出尘嚣,六窗自玲珑。久矣厌城市,飘如脱樊笼……缅怀老尊宿,燕坐毗庐峰。尘缘苦未断,无由往相从。一宿返归棹,回望但青葱。”当时,赵孟頫还把自己所写的《佛法帖》交于后任庵主珂月禅师,托其转交明本。在《佛法帖》中,他既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阐述了聆听明本关于《参禅三要》之体会,深表景仰之情。该帖应该说是开启了二人正式交往之门径。

二、共磋佛学禅理 终成莫逆之交

大德三年(1299)到至大二年(1309),赵孟頫任江浙儒学提举,奔波于浙江、苏州等地,其时与明本多有往来。大德四年(1300),明本至苏州建平江幻住庵时,赵孟頫为之题写“栖云”匾额。据传,建造此庵时,冯海粟炼泥、赵孟頫搬砖、明本亲自塗壁,三位名人共建草堂三楹,为时人传作美谈。

明本在苏州居住了三年,常与赵孟頫往来,相互探求佛法。每次都以禅宗“明心见性”,以及“觉悟本来具足的清静佛性”为根本。论到真切之处,会“悲泣垂涕,不能自已”。足见其虔诚之心。大德五年(1301)春,赵孟頫为明本书写了由明本创作的《怀净土诗》108首,并题有“跋语”。其书作今见《式古堂书画汇考》。

大德七年(1303),赵孟頫与明本探讨“人性论”。明本以“防情复性”作答,指出:“防情”乃世间之学,即儒学,提倡有为;而“复性”则为出世之学,即佛学,讲究无为。二者间看似矛盾,实质“各秉善权而融会之,使二家之说不相悖”,即“儒佛相融”。这在当时确为颇具新意的观点。赵孟頫则深以为然,并身体力行之。

中峰明本与赵孟頫的交往,在《中峰和尚广录》的《为赵承旨孟頫对灵小参》一文中多有记述:“某记大德甲辰(1304),蒙贤夫妇相延于武林官舍;丁未(1307)秋,访公于霅城(今湖州)之新第;至大戊申(1308)复会于西湖;明年己酉(1309)再会于松雪斋。”足见二人交往之频繁。而且,每次交往之前后,二人均会有信函往复。如“复会于西湖”之后,明本为赵孟頫作了《勉学赋》,阐述了学道与才艺之关系。赵对此极为欣赏,立即书写一信并作赋以答,称明本之《勉学赋》为“暗室之薪烛,迷途之向导”。仰慕称颂,溢于言表。

延佑三年(1316),赵孟頫修书给在京的明本,讨教《金刚经》之大意。明本以《略义》一卷作答。而“公每见师所为文,辄手书,又画师像以遗同参者”。足见赵孟頫对明本的崇拜已达无以复加之地步。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存赵孟頫写给中峰明本的信函书札达21帖之多(其中“头帽帖”为管道升所书)。时间起于大德四年(1300),讫于至治二年(1322),前后长达23年之久。尤其是在赵孟頫人生的最后五年,竟达13帖之多。它们集中反映了赵孟頫晚年的家庭生活、思想动态,以及佛教信仰等详细状况。当然还有互赠茶叶、药品等礼物,相邀做佛事等友情往来。

晚年的赵孟頫深受病痛折磨,尤其是面临亲人的相继离世,精神倍受创伤。至大四年(1311)长子去世,他给明本写有“长儿帖”;皇庆二年(1313)幼女夭亡,他除了给明本两次写有“幼女夭亡帖”以外,还专门书写了《金刚经》一卷,请明本为其“说法转经”;尤其是延祐六年(1319)管道升夫人的离去,给其心灵以致命打击。他先后给明本写了“南还帖”“醉梦帖”“两书帖”等,抒发自己的无比悲痛之情。在为夫人举办丧事之中,赵孟頫多次邀请明本下天目山,为其爱妻超度亡灵;而明本亦往往有求必应。他得了重病之后,还给明本写了“俗尘帖”;在离世不足一月之际,又给明本写了“疮痍帖”。这些书札,无不反映了赵孟頫真实受用的心理所得,字字句句无不揭示了他对佛法禅理的深刻认知。

三、结 语

中峰明本是赵孟頫终身的良师益友。赵孟頫比明本年长九岁,而二人离世的时间仅为一年。他们二人的莫逆交往,远远超越了友谊范畴,实谓僧俗和谐相处、相互融洽探求之典范。

[1]湖州市文化艺术志编委会.湖州市文化艺术志[Z].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

[2][元]赵孟頫.松雪斋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3]纪华传.江南古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大德佛学佛法
大德歌·冬景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蕅益智旭对《论语》的佛学解读
最上乘的艺术,皆来自佛法
上任去任 皆莫放任——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积微善,成大德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