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生命发展的高校人本化德育探析

2014-04-09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人本化个体道德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近年来,不少德育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在深刻反思并积极探索高校德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他们认为,高校德育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个体生命感受与体验是导致当前高校德育实效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极力倡导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德育课堂。诚然,德育的主体是人,其主要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教人学会以谋生为目的的工具性知识,而是促进主体获得能够适应价值多元时代的健康生命观和积极的道德意识、道德素养以及道德能力,唤醒个体追求生活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动力,帮助个体追求内在于人的、有道德意义的世界。

一、对当前高校德育的反思

(一)德育目标层次性不强,个性化缺失

明确各级各类德育目标,区分不同德育目标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才能更好地增强德育针对性、提高德育实效性。目前大多数高校德育目标明显存在不适应大学生既有道德水准所呈现的多层次、多规格特征,盲目追求既定德育知识。教育者仅仅满足于特定价值观念的传授和道德准则的遵从,忽略个体生命发展的多元价值观念。这完全不符合德育自身规律和大学生不同年龄群体的身心特点,导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如同工厂流水线上规格统一的批量产品一样。同时,大学生也感叹学校德育的统一性、理想性以及高标准的目标设定早已脱离现实生活,感到德育的沉重与遥不可及。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主张张扬学生个性,使其生命自由发展,是现代德育思想发展的普遍思潮。“培养和谐的个性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德育最直接的目的。”[1]

(二)德育内容偏重知识化,脱离生活世界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决定了内容的层次性。目前高校德育内容除偏重道德知识的传递、忽视道德品行的培养及个体德行问题严重外,更是不区分高、低、中年级对象的心理特征和品德形成规律,缺乏由浅入深的有序性和循序渐进的递进性,难以做到对症下药。乃至有人悲观地认为,大学教育虽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能力,但是并没有相应提升不同年龄阶段大学生该有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准,相对于中学阶段而言,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可能提高了,但道德行为表现却没有什么长进,甚至存在少部分大学生德行不如中小学生的现状。高校德育在这样一个由学校主导,但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网络媒体和交流平台涌现的封闭性和开放性并存的社会大环境里,德育一线教师却大都严格遵守上级的指示和教科书的要求,唯上、唯书、唯课堂[2],却很少能够唯实、唯心、唯生活。

(三)德育方法上强调灌输,忽视体验和感悟

当前大多高校仍然采取硬性灌输的道德教育方式,盲目照搬学科教学方案,而忽视特定教学情境中活生生的“人”[2],忽视人的不足与差异,忽视对学生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淡漠了对人心智的开启。学生能够死记硬背地通过德育课程考试,却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时手足无措,甚至通过寡言、自闭、自杀等方式来逃避现实世界。如果说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层次的明确是提高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多样性就是实践德育目标和内容的有利支撑和保障。圣哲先贤和许多德育工作者都曾研讨过 “道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不可教,杜威也认为道德不可教。但是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尤其是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需要正确积极引导的关键阶段,道德知识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是需要教师去教的。因此杜威说 “关于道德的知识可以教”,然而杜威接下来又提出 “但通过一个报告就能让人变得高尚是不可能的,德性只有体验方可形成”,我们的高校德育正是缺乏这样一种生活和生命的体验与感悟。

二、促进生命发展的高校人本化德育理论内涵

“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性、发展性教育。”[3]同样,“现代德育是以人为本的德育,就是要突出人,突出主体,突出主体的发展,促进人的革命。这是现代德育的精髓。”[4]反思当前高校 “去生命化”德育范式的种种困境,笔者以为,促进生命发展的高校人本化德育应努力从生命维度对高校人本化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进行重新审视和更新。

(一)从 “人”出发,尊重生命主体:高校人本化德育的关键所在

人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5]。高校人本德育理论强调尊重生命的主体地位,强调一切的道德教育应从 “人”出发,最后旨归与生命。生命的有限性和独特性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脆弱的、独一无二的,只有经历了后天的社会化过程,通过不断自我超越,努力改善自身外部环境,并从意识、精神、智慧、价值等层面更加完善内在世界,生命本体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本化德育是以人为主体,通过教与学,在人与人之间实现道德思想的转换和新的道德能量的生成。

(二)以生活为根基,遵从生命特性:高校人本化德育的基本内容

每个人是以生命的方式存在的,生命的积极活动构成人的生活。马克思也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6]。回归生活其实质就是要回归德育的本来面目,回归到人的现实和具体的状态。因此,使生命自由生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应该是生活。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之中才能可教、能教,学生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才会觉得真实、亲切,才能懂得道德意义的存在。高校人本化德育要以生活为根基,使德育植根于生活之中,充分注重德育社会生活环境对个体生命影响的重要性。

(三)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情感:高校人本化德育的主要途径

以人为本,就是要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体现在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上。德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理性的,也是有感情的,感情决定着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着思考的结果。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以理服人。因此,德育尤其要重视情感因素。从思想认识到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都应当融入情感。高校德育强调情感的作用就是要强调德育中的沟通、传递、感染、分享、强化、放大、动力、激励作用,即关注大学生的生存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生命价值;要培养大学生挑战苦难,磨炼人的生命意志;帮助他们具有认识美的觉悟、追求美的理念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激扬生命活力,促进生命全面发展:高校人本化德育的最终目标

德育目的不在于单纯是对德育规范的识记和德育知识的获得,更在于引导个体选择和建构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升人生的信念和境界,是个体生命更高价值的道德追求。人的发展是生命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德育是为人服务的。因此,高校人本化德育是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从人的本性出发,尊重人的需要和人性的自由发展,关注人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同步发展,维护个体生命的整体性,以实现人的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品格,通过激扬生命活力,最终展示生命的存在与力量。可以说,人本化德育在起点上应直面人的生命,在结果上应追寻人及其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三、促进生命发展的高校人本化德育实践路径

(一)贯彻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指导思想

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的变革使得作为社会个体存在的人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社会角色之间的联系更加宽泛和系统,同时,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个体正在逐步由依附走向独立。因此,高校必须确立 “人——主体”的德育思想,通过人性化的德育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对 “道德”的认识由规范、约束和灌输转向为自我提升、自主超越的层次上来,不仅要提升学生个体德性,还要激励学生主体在生活实际中多参与、多交流、多实践,在个体德行上充分展现自身道德素养。只有兼顾德性与德性均衡和谐发展的人性化、人本化德育指导思想,才是能够促成个体道德向生活和生命积极回归的高校德育的重要趋势。

(二)德育内容生活化,促进大学生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道德教育是一种内化过程,它以人的生命为主体,以人的社会属性为依托,离开了人的现实生活就不可能滋养德性。高校人本化德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心态,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生活中加强培养和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学会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1.应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促进生命和谐发展

有人形容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为“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爱国主义,大学讲文明礼貌”,这种大、中、小学德育内容倒挂的总结虽然较为绝对,但是充分说明了高校德育内容设置明显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既有知识水平的现状。发展心理学强调,个体品德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等规律。个体生命的成熟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以及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学生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也各不相同。若不分对象搞 “一刀切”,势必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因此,德育对象的层次性与差异性要求德育内容要明确对象,高校德育必须遵循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统一发展。

2.要提升高校德育学术品位,满足生命需求

所谓德育教学的学术品位,即德育理论课应该遵循大学课堂的教学规律、把握大学生思维的特点,使德育教学具有探索性和学术性。在传递德育理论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参与探索知识的活动,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思想性、实践性和学术性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改变德育单向灌输的教学弊端,倡导 “德育教学自由”的理念,进而能够营造宽松活泼的道德学术环境,以满足大学生们渴求得到理性与发散思维训练的心理需求。

3.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紧张,职业选择越来越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活动乃至精神生活。深入开展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体现了高校德育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建立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高校应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时刻关心学生的职业设计和职业选择。大体上可以以 “入学接受就业指导——在校接受职业规划培训——毕业前接受就业指导”的思路和模式,全程教育,多方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来说,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要建立学校领导统筹、主管部门牵头、职能部门配合、院系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第二,加强就业形式和政策的宣传,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感教育[7];第三,就业指导与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共同协调,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等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四,院系可成立学生组成的就业服务社团,充分利用多人多信息渠道优势,拓宽就业服务网路范围;第五,组建专门咨询教师团队,提供个人就业指导咨询与规划的过程中重视择业心理辅导,全面提升学生就业技巧;第六,应积极维护学生择业中的合法正当权益。

(三)完善学校德育途径,倡导生命发展的多样性

1.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培养积极人生品格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个体品质,预防负面情绪情感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它包括积极情绪、积极情感、积极意识和积极人格特质等。因此,高校德育应把重心放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上,重视、强调人性的积极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与体验,激发和强化学生对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自我决定、乐观、智慧等积极人格特质,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

2.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因势利导

网络是当代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随着微博、微信、公共论坛等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成熟和推广,使得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点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将互联网看成是获取知识、交流情感、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个性心理等影响深远。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发挥大学网络文化的优势是当前高校德育创新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网络德育在发挥大学生作为网络高知群体的主体性的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教育。此外,还应精选规范网络内容,组织形成强有力的网络道德教育;实行双向互动,开展网上平等对话,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制订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提高教育者的网络技术水平,发挥网络德育的优势等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使大学生个性化发展

大学生社团是自觉组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多样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类型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需要和爱好,是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大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重要载体。高校可以实施社团导师制,为每一个社团配备相对应导师,鼓励教师指导社团活动,并采取切实措施,如将教师的指导活动折算成教学科研工作量。其次,还可以充分利用学分制的优势,设立大学生创新学分制,将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科研转化、创业活动和突出表现等纳入创新学分的范畴[7]。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有指导性的校园社团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竞争意识的创造,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活动风气,为大学生优质健康品德的形成构建良好环境。

(四)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德育评价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因此,高校德育需要不断创新高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强调评价过程化和多元化,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再是优秀与否的唯一依据,更应注重大学生生命成长中的收获、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发展潜力,把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品质与素养、实践与探究、科技与创新、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等五方面要求结合起来,对学生做出贴切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

探索促进生命发展的高校人本化德育之路,必须在指导思想、内容界定、实践途径以及评价举措上着手,要通过贯彻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指导思想,设置生活化的德育课程,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教育及社团教育等完善学校德育途径,倡导生命发展的多样性,最后还应建立与以人为本相适应的德育评价制度,兼顾德育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举措,以发挥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以促进学生主体的终身发展和生命的优质发展。

[2]朱华.基于生活的生命型德育教师角色诠释[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5-128.

[3]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13.

[4]傅显捷,范云峰.高校主体性德育与大学生德育自我教育[J].西南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80-85.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72.

[6]李琳.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3):80-81.

[7]皮蒂里姆﹒A,索罗金.爱之道与爱之力:道德转变的类型、因素与技术[M].陈雪飞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

猜你喜欢

人本化个体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面向人本化的高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人本化研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