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资源促进地理教学成效提升

2014-04-07宁本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2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研究

宁本冉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江苏常州213011)

整合资源促进地理教学成效提升

宁本冉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江苏常州213011)

强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对地理教学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为地理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促进功能,重点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充分整合信息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生动效果;二是要充分整合传统刊物资源,丰富地理知识储备;三是要充分整合新闻时事资源,实现与时俱进;四是要充分整合乡土地理资源,强化学生直观感知;五是要充分整合生活信息资源,增强学以致用成效。

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开发利用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会陷入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困境。对这一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可以发现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发掘利用效果不佳是影响高中地理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方面,这一点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组织环节进行有效改进,从而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整合各种有助于教学成效提升的资源,让高中地理教学充满活力,有效促进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充分整合信息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生动效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及其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也得到了重视与普及,网络平台给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还是学生的学习活动,都体现出了较高的价值,尤其是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要点以及内容范围,将地理事物、地理信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展示,较好地推动了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教学成效的提升。首先,教师可以运用网络平台搜集与地理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源,与教材内容有效融合起来,将其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之中,这对于增强地理教学的魅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所选取的信息应当和教材内容结合较为紧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紧密,并且要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如图像、视频、动画模拟等,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科学、精炼地运用,将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发挥出来,降低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难度,将很抽象的知识可视化,从而有助于地理教学目标任务的有效完成。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与这一方面内容相关的信息,或者从网站中下载模拟动画演示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操作,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对地球圈层增加了解,这对于提高地理教学实际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二、充分整合传统刊物资源,丰富地理知识储备

学好地理学科,并非抓住了课堂就能够圆满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课余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地理书籍、刊物杂志,从中吸收更多的地理学科知识,丰富自己的地理学习储备,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成效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有目的地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地理刊物,例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的一些栏目比较适合学生阅读学习,《世界地理知识》《中国地理知识》《高中地理必修知识》等栏目的内容,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非常有帮助,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地理学习小报等形式将其摘录出来,帮助学生夯实地理学科知识基础。《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等刊物中也汇集了许多的地理学科知识,学生经常阅读这样的刊物,可以对提高地理学习积累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将一些刊物中出现的与地理相关的内容提炼出来,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加以体会,这对于活跃地理学习氛围以及提高教学成效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人口的数量变化”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诗句启发学生的思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样的诗句就形象地揭示了战争导致人口数量变化以及结构失调的问题,这样的运用典范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将各学科知识融合起来,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

三、充分整合新闻时事资源,实现与时俱进目标

人口变化、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研究范畴,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内容,时事新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在各种新闻资讯中学习、积累地理学科的知识,这也是学生增加地理知识积累的重要方面。例如我国在南海争端中较为瞩目的黄岩岛,其主权的确定就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相关。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大陆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等概念的含义,并结合我国的地理地貌,对黄岩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了其属于中国的结论,对菲律宾试图颠倒黑白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时事政治与地理学习有效融合起来,对于学生加深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关心时政的意识,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成效非常显著。再比如卫星遥感技术在国土部门的工作中得到了有效运用,对土地实际状况的调查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当前各地进行的卫星遥感督查秸秆焚烧工作,引导学生对卫星遥感的工作原理、运用价值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地理学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充分整合乡土地理资源,强化学生直观感知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紧密结合本地区地理地貌以及地理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直观地开展地理学习,将所学地理知识能够在实践运用中得到发挥,这既能够深化地理教学成效,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相对于地理教材的枯燥乏味,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则相对形象生动,学生能够从自己熟悉的家乡地理状况入手进行学习,好奇心更强。教师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区在地理地貌、植被状况、水土流失、气候情况以及工农业生产与矿产资源等方面内容,选取一些鲜活的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这对于提高地理教学的生动效果帮助较大。例如教师可以结合部分地区盐碱地改造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对盐碱地形成的原因、改造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学会创造性思考与解决问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当强化对乡土资源的分析研究,尽可能将其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以及专题研究活动之中,以此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研究综合能力。

五、充分整合生活信息资源,增强学以致用成效

人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地理问题,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学习研究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形象掌握。例如在工业布局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一些具体运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本地高烟囱企业一般都分布在城市的东南方向,师生可以就这一分布的格局进行讨论研究,从地理学习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究,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教师还可以结合各地区生活中的一些趣味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其中与地理研究之间的联系,更好地学习与把握。例如笔者用投影仪展示了中东沙漠地区阿拉伯人的建筑,一般都呈现出墙壁超厚,屋顶较高的形状,结合其所在地区地理条件研究可知,墙壁厚可以有效阻挡炙热阳光的照射,房顶较高是为了让屋内的热气上升到房屋顶部,这样就能够保证住人的下半截保持较低的温度,提高了宜居系数。在这样的研究中,学生学习理解的效果较为直观,学习的兴趣也较为浓厚,对人类生活适应地理环境的规律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掘各种资源,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1]张兆颜.对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30).

[2]姜张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有效应用[J].地理教学,2011(22).

[3]李宏伟.浅谈联系乡土实际充实地理教学内容[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6).

[4]沈云山.新课标下乡土地理教育初探[J].学周刊,2011(11).

编辑∕岳凤

宁本冉(1979-),男,江苏沛县人,本科,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乡土中国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