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生物实验教学

2014-04-07赵大梅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课程多媒体实验教学

赵大梅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江苏 扬州225800)

生物是一门围绕着实验建立起来的学科,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生物实验教学部分却是生物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薄弱点,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由于实验教学质量不高而造成的“拖后腿”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大刀阔斧地对现行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用黑板做实验”

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各种考试尤其是高考的压力在不断地压迫着每一位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以考试“马首是瞻”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实验活动没有纳入考试范围,导致生物实验在考试大潮下备受冷落。在很多教师看来,依靠讲实验、背实验就能够足以应付考试过程中的实验部分考察,而无须花过多的精力去开展各种生物实验,这样就导致生物实验教学中“用黑板做实验”的现象普遍存在着。

2.片面强调验证性实验

在高中阶段,大多数的实验都属于验证性的实验,这也是高中阶段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掌握生物规律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开展生物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虽然我们肯定验证性实验的价值,然而,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生物实验还有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能力的任务,而相对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却难以保证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过多的开展验证性实验,会封闭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3.实验过程中教师“一手抓”

在新课程理念下,之所以非常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因为这一能力体现的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从实验的准备、实施到最后的总结归纳,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考察和训练,而要想实现实验教学的这些教学效果,必须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实验活动的时候往往“一手抓”地帮助学生从头到尾准备妥当,学生只须按照教师事先制定的方案,提出的要求,做一个“提线木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身的能力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导致实验教学的价值大量丧失。

4.过分依赖多媒体工具

如今,多媒体工具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教学活动中,其中也包括实验教学。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生物实验可以弥补很多传统实验方式的不足,对于优化实验教学效果非常显著。然而,有些教师却在使用多媒体工具的时候不懂节制,过分依赖多媒体,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常常以录像或者实验演示课件来替代生物实验,学生只能用眼“看”实验,而无法用手做实验,导致实验能力的欠缺。

面对高中实验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呢?

二、优化生物实验教学的策略

1.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

在应试思想的影响下,无法为考试加分的实验活动始终备受冷落,从而导致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总是裹足不前。因此,要想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活动,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实验课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楚它与理论课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肯定生物实验在辅助理论讲解,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质方面的价值,让师生充分认识到认真开展实验活动的必要性,这样对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验证已知的知识,探索未知的知识是生物实验活动的两大价值功能体现,然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大多数的教师往往都较为重视运用实验的验证功能,在开展生物实验的时候多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而对实验的探究性功能却很少挖掘,导致学生这方面实验能力的缺失。为此,教师在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挖掘实验的探究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中的探究活动。例如,笔者在讲到“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实验时,就给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用来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制作临时装片:为什么盖玻片和载玻片要用纱布擦拭干净?如果擦拭的不干净,是否会影响到实验观察的效果?为什么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的是清水,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滴的却是生理盐水?取材时能否取用洋葱鳞片叶外表面上的薄膜?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引导,可以有效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也就成为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的过程,而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探究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有诸多益处。

3.努力提高学生实验活动的参与度

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应当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准备、操作实施、结论分析这样几个环节,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所开展的实验活动中,学生根本无法充分接触到这样四个环节,而是一味地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实验方案进行,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实验活动相对被动,参与积极性很低。在实验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越高,越有利于实验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实验参与度,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实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改变教师过去“一手抓”的局面,这样的实验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渗透实验”之前,就让学生思考一下能不能用其他的材料替代课本实验中用的“玻璃纸”,结果有的学生想到了纸,有的学生想到了纱布,还有的学生想到了鸡蛋膜。在学生的各种提议中,大家纷纷进行了尝试,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论结果如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明显高过以往,并且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活跃,从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4.恰当选用多媒体工具辅助实验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工具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潮流,但无论如何,多媒体都不应当成为我们开展生物实验的主要形式,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工具来辅助实验教学。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时,从洋葱的培育,到取根、解离、漂洗,时间跨度往往较长,学生很难形成较深的印象,从而导致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出现各种问题。为此,笔者在开展实验活动之前,先利用多媒体工具把整个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用动画课件的方式展示出来,通过这种试听体验,给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再开展实验活动就顺利很多。

5.积极开展课外实验

课堂实验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主要形式,但如果我们把实验活动局限在课堂之内,会大大限制实验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影响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在生物实验中,有一些实验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和观察,同时又不是很复杂,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完成,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把学生引向课堂以外,积极开展一些课外实验。例如,为了说明“植物具有顶端优势”这一现象,笔者就带领学生一起到校园观察各种植物枝条还有顶芽和侧芽的长势及大小并寻找规律,学生通过这一简单的室外实验观察便能够充分了解到植物端优势的存在及形成原因。这种课外实验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观察实验的机会,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不容乐观,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实验教学地位较之于以前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很多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实验教学的改革。相信在新课改的契机下,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实验教学一定能不断得到优化,更好地向素质化的方向前进。

[1]金邦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文理导航(中旬),2010年05 期.

[2]李静珂.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年第11 期.

[3]潘华海.浅谈如何设计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年15 期.

猜你喜欢

新课程多媒体实验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