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建筑的造物思想探析

2014-04-06叶劲松

关键词:礼制中和观念

叶劲松

(湖北经济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为世界现存的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建筑,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高超的技术工艺和完善的建筑体系而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彪炳数千载。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物质载体,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赋予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灵魂与品格。自秦汉以来,儒、道、释思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头脑之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中和之美”的美学标准、“三纲五常”的礼制尺度等造物思想对古代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些思想观念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气质、美学意蕴和精神品格。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是中华民族五千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既是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又是方法论。“天人合一”的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一直贯穿在中国建筑漫长的发展历程之中。

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两大哲学流派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与渗透。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天道本体说”道出了人与自然的根源关系,强调了感悟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精神契合。庄子作为老子的主要继承者,进一步发展了天人观念,《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庄子“天人合一”观念的基本思想。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提出“畏天命”,“唯天为大”,为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奠定了基础。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把心、性、天连为一体,提出了自己的“天人合一”思想。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董仲舒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儒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在《春秋繁露》中明确提出:“事应顺于名,名应顺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道家“天人合一”的核心在于“道”,“道”即自然,主张人合于天,追求出世脱俗,返璞归真,讲求无为、恬淡和虚静。儒家“天人合一”虽然也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注重人伦教化,认为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不自觉的合一,其重心在于“推天道明人道”、“推人道达天命”。

“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所产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无论是在城市、宫殿、村落、宅院、寺庙的建设上,还是在园林等的修筑上,都充分显示出先哲们对“天人合一”的生存理想、生态观念和人居智慧的不懈追求,体现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至高理想与生命精神。

中国古代的建筑师们从建筑选址、环境利用、景观布置和风水星象等方面均体现了对“天人合一”建筑理念的尊崇。《吴越春秋》中记载伍子婿“相土尝水”而选城址:“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孔子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注意在自然山水之间寄托自己的情趣,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融在一起,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宁静的理想境界。古代的村落、寺庙或依山,或傍水,或二者皆具,少林寺庙、武当道观依山而建,周庄古镇、同里古镇依水而建,凤凰古城、皖南宏村则依山傍水而建,追求“枕山、环水、面屏”的有利环境,充分利用山势、地形、水系等环境因素而达到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在自然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还用人工修建水塘、建筑物、街道等形式来加以弥补。

徽派建筑是“天人合一”的完美体现,其“五岳朝天,四水归堂”的建筑理念是“天人合一”的最好注解。高低错落的五叠墙或马头墙表达了“五岳朝天”的观念,将“五岳”纳入建筑设计之中,是“天人合一”造物思想的具体运用。徽派建筑“四水归堂”的天井形制和“终身平静”的厅堂陈设,以水流象征滚滚财源,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表达了徽商聚集财富的理想与追求,这一形制一直沿用至今。“天人合一”是徽州古建筑的灵魂,“四水归堂”是徽州古建筑的内涵,“粉墙黛瓦”则是徽州古建筑的外在表征。

中国的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都将自然美和建筑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山水、花木和亭台楼阁、厅堂美榭、书画楹联等景观精心布置,情景交融,妙趣天成,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营造理念。“借景”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段,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互融的高超艺术手法。古代建筑的门窗,多为镂空形态,既可采光、通风,又可“借景”。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李白的“天回北斗挂西楼”诗句便是“借景”这一手法的精彩写照。风水星象是我国建筑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风水学理论在阴阳、五行、八卦和元气等学说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风水学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看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明清时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象来建造的,故宫又名紫禁城,它是按照三垣、二十八星宿来建造的,紫禁城的建设把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中和之美”的美学标准

“中和”观念在中国古代审美形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最重要的美学概念之一。“中和”观念在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逐渐转化为中和、和谐的美学思想,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中和之美”是“中和”观念进入审美意识转化而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审美形态。

西方主张“一分为二”的哲学观,认为事物包含两个方面,二者是矛盾对立的,在斗争中相互转化。中国古代先哲们则崇尚“一分为三”的哲学观,认为世间万物有由阴、阳两极和中和三者组成,其中两极是片面的、暂时的,而“中和”是根本的、理性的和永恒的。老子主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观念,他认为阴、阳二气相交产生第三种中和之气,中和之气产生万物。子思在《中庸》中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中和”,强调位置的守中、行为的适中,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是对立的两个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反映在思维模式上也就是合二为一、对立中求统一的思想。子思认为“中”是天下的大本原,“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能够达到“中和”,那么天地方能安处其位,万物才能成长发育,生生不息。儒家、道家对“中和”观念的理解各有侧重。总的说来,儒家的“和”就是“中和之美”,而这种“中和之美”在孔子那里主要是指伦理道德中的和谐之美。道家的“和”表现为“道”,即“天”的和谐运行,道家把“天”置于人之上,重“天”而轻人。

“中和”、“中庸”观念是儒家学说的根本大法,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和”被作为一种造物尺度、一种审美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中国古人常追求中庸、谦和、温顺的君子之风。在建筑上,则表现为讲求对称、均衡、整齐、协调、模式、规范、四平八稳等形式法则,不求外显而求内涵,建筑的群体组合、空间结构及人与建筑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平易、含蓄而深沉的中和之美。

中国古代建筑以“中和”为美,追求居中、尚中的建筑思想,以中为贵。《荀子·大略篇》中有“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说法,《吕氏春秋》中也谈到“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北京故宫建筑群严格按照“尚中”观念来进行设计布局,突出体现在对中轴线的强化与运用上。从故宫最南端的永定门开始,向北直达景山的地安门,有一条约长7公里的南北中轴线,它既是故宫建筑布局的中轴线,也是古北京城的中轴线。中轴线贯穿南北,建筑物左右对称,秩序井然,呈现出中正严谨、规范有序的中和之美。

三、“三纲五常”的礼制尺度

礼教作为儒家的正统显学,几千年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借用,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子产说:“夫礼,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尹定邦先生在《设计学概论》中谈到:“礼制作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至高无上的官方等级规范……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群之观念与行为的由内部到表层的同构关系;同时,也将设计理论和实践最大限度地统摄在这个庞大的体系当中,使得古代设计的技术因素诸如形制类型、功能结构和标准以及色彩、造型、意境等美学因素都无不为阐释这一秩序和规则之超于稳定性、一贯性,并体现出独特的风格与特定的美感。”

中国传统造物观深受封建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因而特别注重造物的象征意义与等级观念。从居室、舟车、衣冠,一直到各种日用器具都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礼”,即“藏礼于器”。礼教推崇“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和尊卑秩序,对古代建筑的空间布局、比例尺度、风格样式、材质色彩等有着直接影响,进而形成了一套严苛的建筑礼制与等级区分,达到分等级、明尊卑、维秩序的作用。《春秋典》中对城市的等级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城)天子九里,公七里,侯五里,子男三里”。《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对周代城邑建设体制、礼制营建制度及城邑规划制度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记述,整个王城的空间格局充分体现出尊卑贵贱的礼制思想。中国古建筑中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功能上、视觉上的要求,而且是依照“礼”的尺度而建,《礼记》中就有多处记载,如堂阶制度,“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唐六典》还对建筑空间结构和装饰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仍通作乌头大门……”。

古代中国是一个礼制的社会,建筑的伦理化、秩序化成了建筑追求的目标,反过来,其效应又因建筑的礼制化而得到加强,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使等级化和礼制化的建筑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鲜明特色之一。如古代宫廷建筑,通过中轴对称布局,层层门阙、殿宇、庭院联结成庞大的建筑群,其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体现了封建宗法礼制和帝王权威,把封建“君权”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中国古代建筑的方位朝向也严格遵循着礼制等级和尊卑秩序,居中面南为尊,面东西者次之,面北者最低。北京故宫建筑群和北方四合院的布局均体现这一等级和尊卑原则,这种布局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根据封建宗法和等级观念,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均有明显的差别。中国古代建筑是“三纲五常”伦理道德、封建礼制、宗法制度等的物化与精神样态。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中和之美”的美学标准、“三纲五常”的礼制尺度等造物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思想观念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文化气质、美学意蕴和精神品格。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的物化载体和观念注解,是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艺术瑰宝,值得我们去继承、研究和创新。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张国庆.中国古代美学要题新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5]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礼制中和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免疫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后豚鼠、家兔与猪的血清中和抗体相关性研究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健康观念治疗
在幽深与高古中追寻中和之美——读段朝林中国画作品有感
“三月庙见”说平议——兼谈对古代礼制的理解方法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