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

2014-04-03唐莘尧张建人凌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主观幸福感

唐莘尧张建人凌辉

2013 年,中央电视台关于“幸福”的街边采访,让幸福感这个词再一次成为网络热门搜索词。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种综合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关于幸福感的研究涉及很多职业领域,其中教师幸福感的研究占了很大比例。从主流的研究结果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令人担忧[1],在学校内部以教师所带班级考试排名情况进行考核,外界往往同样以升学率来评定其工作能力,因此给教师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导致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由此可见,工作压力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造成重要影响。工作压力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2-3]。工作压力越大的个体,其幸福感就越低。同时,应对方式作为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变量,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增强对幸福感的体验[4-5]。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考察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状况和特点,并构建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和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系模型,为提高教师幸福感与教师心理健康干预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南省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19份,有效问卷1555份(77.02%)。其中男性435名(28%),女性1119名(72%)。

1.2 方法

1.2.1 综合幸福问卷(MHQ)由苗元江编制。问卷分9个维度共有50个项目。采用7级计分。MHQ各维度既相关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可根据研究目的与对象选择不同维度综合或单独使用。通过各维度分的评价,以区别幸福感不同维度的变化。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

1.2.2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由程俊玲,石林等编制。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压力源,第二部分是压力反应,第三部分是总体压力感。本研究取该问卷第一部分压力源进行评定。教师压力源共8个维度36个题目。问卷分5级评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达到了测量学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7-8]。

1.2.3 应付方式问卷(CSQ)由肖计划等人编制。问卷分6个维度共62个题目。各个量表的分值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4个反向计分)。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6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是: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6=0.72[9-10]。

1.3 统计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录入及相关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本特点表1显示,已婚教师在职业幸福和总体幸福得分上要显著高于离异的教师。无论是总体幸福还是在分维度上,衷心喜欢这一职业或是把它当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原因得分,特别是高于那些仅仅把教书育人当成谋生手段的教师。

2.2 幸福感、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幸福感与工作压力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与幸福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压力的得分显著正相关,其他的应对方式则与幸福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压力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见表2。

表1 教师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s)

表1 教师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s)

注:*P<0.05,**P<0.01,下同

52未婚(n=298)25.66±3.6015.82±1.9720.52±2.48离异(n=44)24.82±3.8414.61±2.1019.48±2.43 F 1.1714.01**5.03**工作原因谋生(n=269)23.47±3.8413.87±1.8818.39±2.45喜欢(n=351)26.92±3.1116.47±1.9221.50±2.11实现人生价值(n=141)26.76±3.2816.33±1.9921.26±2.18既然选择就要做下去(n=685)25.01±3.4514.88±1.9919.70±2.30不愿离开工作环境(n=109)25.25±3.5415.26±1.8720.03±2.31 F 24.57**47.31**39.44综合幸福职业幸福总体幸福婚否已婚(n=1213)25.34±3.6315.09±2.1519.96±2.人口学变量**

表2 幸福感、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r)

2.3 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假设的中介模型是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幸福感,按照中介作用检验的步骤对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表3显示,压力对幸福的负向预测效果显著。在A、C模型中相应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对幸福感有正向的预测效果,并在压力与幸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0.90%、15.30%;而B、C、D模型中相应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则对幸福感有负向的预测效果,但同样在压力和幸福中只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为15.30%、15.10%、15.20%、15.50%。

表3 应对方式在压力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婚姻状况、工作价值观差异本研究结果发现,把教书育人仅当做谋生手段的个体体验到的幸福感最低,显著低于把教书看成是爱好,因为喜欢才去做的个体。谋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属于最基本的需要,简单易得。若教师把教书当成换取报酬的手段,那么就很容易陷入单一重复的教学过程,缺乏新意,从而钝化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阻断幸福感的获得[11]。相反,如果教师把教书这一过程当作享受,是为了完成自我实现,那么就会产生教学欲望,就算受到阻碍,感受到压力,也会勇敢面对,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完成每一次的教学工作。

邢占军发现从整体上看城市居民中无婚姻生活群体的主观幸福感高于有婚姻生活群体[12]。但在本研究中却发现,已婚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显著高于离异的教师,这一结果又与William、李艳兰的研究结论相一致[13]。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邢占军研究的是城市居民,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人,而本研究只是针对中小学教师;再者邢占军主观幸福感的概念范围要广于本研究中的职业幸福感。

3.2 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压力对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13]。在本研究中也发现压力直接对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也通过应对方式对其产生影响。由模型还可以看出,压力对积极应对(解决问题、求助)有负向作用,对消极应对(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有正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中介系统中,应对方式是重要的协调变量。面对工作压力,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教师会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14-15],可能原因是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调节教师的情绪状态,建立有效的应激模式,使其在遇到压力时可以及时缓解,减少或制止把消极心理带到课堂上面,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僵化课堂气氛的情况,从而提高其职业幸福感。而消极应对方式倾向于负面的指向和回避,反应了教师们企图从认识上或者是行为上绕开应激源,目的是忽视压力的存在,但压力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失,也许只是进入了潜意识,影响教师教学情绪,导致幸福感降低。

[1] 曾抗.中学教师幸福感研究-学校文化管理的视界[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2] 张国礼,边玉芳,董齐.中小学教师教学素养、工作压力、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2,19(4):89-92

[3] 李玲,沈勤.不同类型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85-1287

[4] 张建人,黄懿.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6):629-631

[5] 王黎华,明廷华.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609-610

[6]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7] 石林,程俊玲,邓从真,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的编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10):37-39

[8] 程俊玲,石林,邓从真,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3):27-30

[9]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10] 王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9-115

[11] 林丹.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背后-“生活方式”抑或“谋生手段”的教师职业观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7(6B):46-50

[12]邢占军,金瑜.城市居民婚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6):1056-1059

[13] 李艳兰.自我效能感、婚姻调适、职业压力与中小学班主任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3):363-365

[14]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5):240-246

[15] 陈灿锐,申荷永,高岚.应对方式:希望与幸福感的中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72-175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主观幸福感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三秦百姓的“幸福感”怎么样
后印象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