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抓机遇 扎实工作努力开创衡水水务发展新局面

2014-04-02衡水市水务局局长邢荣利

河北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衡水市水务节水

□衡水市水务局局长 邢荣利

2013年衡水市水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省水利厅大力支持下,以民生水务为重点,以地下水超采治理为突破口,大胆开拓,锐意进取,在民生水利建设、地下水超采治理、重点水利建设、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2014年是实现“十二五”水利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将以水务工作的总体思路为指导,围绕全年任务目标,全面、扎实开展工作,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继续为衡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1.2013年取得的成绩

1.1 民生水利建设成绩突出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投资1.51亿元,新建水厂8座,扩容水厂45座,解决了50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创造了单年解决人数之最。桃城、阜城、安平、武邑实现了整县推进,桃城、安平实现了联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成投资1.49亿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铺设低压输水管道280万m,渠道衬砌4.45万m,在全省第一个实现了全覆盖。阜城、饶阳分获河北省“海河杯”竞赛一、二等奖;深州市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1,受到了水利部检查组好评。市财政投入1.5亿元,实施了滏阳新河、班曹店渠截污导污工程和迎宾湿地公园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市区水景观和人居环境。

1.2 地下水超采治理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节水压采是衡水市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工程。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崛起的总要求,抢占先机,提早谋划,顶层设计,配合水规总院编制完成了《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衡水市河湖连通规划示范市编制大纲》等,正在编制 《衡水市水生态修复暨河湖水系连通规划》,为超采治理、河湖连通、水生态修复提供依据。成立了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有关科(处)长和各县市区水务局长为成员的地下水压采综合治理暨水生态修复工作领导小组,为节水压采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1.3 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步伐加快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筹集上缴资本金1.13亿元,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可研报告专项审批程序全部完成,初步设计第一、二、三设计单元全部通过专家审查,阜景线、饶安线先期开工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积极推进骨干河道治理项目前期工作,涉及17个项目总投资2.72亿元,其中8个项目初步设计已通过省厅审查,其余项目的可研报告省已批复。加快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省水利厅已下达投资计划的5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今年汛前全部完工。衡水湖近期综合整治、灌区续建配套工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主城区基础建设等其他重点水利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1.4 防汛抗旱工作扎实有力

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旱情监测预报及时,抗旱服务保障到位,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科学利用微咸水,新建咸淡混浇井组300组,全市累计保有量达到1.26万组,控制面积250万亩,年节约深层淡水约1.5亿m3;全年抗旱浇地1480万亩次,为衡水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扎实开展防汛大检查,强力推进河道清障工作,共清除树障7.8万棵,垃圾6.3万m3;防汛物资储备不断充实,市级物资储备达255万元,县级达775万元;防汛抢险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现有机动抢险队221人,群众性抢险队27.1万人,确保了安全度汛。

1.5 水资源管理稳步推进

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5项指标分解和实施方案经市政府批复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管理办法由市政府印发。全市工业新增取水户发证率达到10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至22.5m3/万元。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和水资源论证等工作,从源头遏制高耗水项目上马。编制完成 《衡水市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报告》,为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创新完善“一提一补”节水调控机制,并在农业灌溉、农村生活节水方面加大推广应用,试点村节水率均在20%以上,亩均节水40m3。2013年“一提一补”节水机制荣获第三届全国农业节水科技三等奖。

1.6 水环境整治成效明显

大力实施外流域调水,先后从黄河、卫运河、岗黄水库向衡水湖及周边河渠水系、农灌区引水,累计引蓄地表水约3亿m3,为衡水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景观用水提供了水源供给,为2013年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创造了良好水环境。积极谋划濮阳引黄、引卫运河、引王快水库等项目,千方百计增加外调水量,减少地下水开采。实施了滏阳新河深槽退污还清、滏东排河浮萍治理、滏阳河市区段综合整治等,市区水环境不断改善。滏阳河水利风景区被正式命名为省级水利风景区,成为首批省级水利风景区之一。

1.7 水务改革不断深入

推进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落实水利项目资金筹集政策,从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资金2617万元,比去年增长2倍。不断创新服务机制,以乡镇为单元,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管理与服务体系,全面完成57个水利站建设。建立健全机井管理机制,成立衡水市机井监督管理处,逐步封闭开采深层承压水的机井,严禁新打地热井。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行政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为100%。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各县市区涉水事务一体化改革与管理。

2.2014年工作思路

2.1 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

2014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实现“十二五”水利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水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水利厅治水兴水、为民惠民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强势开局、跨越赶超,提前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要求,抢抓发展机遇,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把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力推进节水压采治理项目实施,着力加快水生态修复暨河湖水系连通规划顶层设计,大力开展市区水系连通节制工程建设与污染治理,努力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推进水利科学发展。任务目标:实现压采深层地下水2.5~3亿m3;解决3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具备年引长江水3.1亿m3的能力。

2.2 工作重点

一是加快完成水生态修复暨河湖连通规划顶层设计和2014~2017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和地下水超采治理是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略,也是衡水市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要把握机遇,抓紧与水规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由中科院院士、水利部、水规总院及省内权威水利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对上述规划进行全程指导,尽快完成规划审查及批复工作。

二是下力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省已明确2014年先期在以衡水为试点的黑龙港流域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围绕2014年可利用水源石津干渠、位山引黄、引卫南运河三大受水区,实施河渠坑塘扩容整治及水系连通工程、灌区建设及蓄引提水源工程,恢复和发展灌区面积94万亩;在土地流转现代农业、蔬菜林果等集中种植和产业化、规模化区域,全部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采取调整种植结构、退耕还林还湿和农艺节水等措施,对地下水超采进行综合治理。

三是继续抓好民生水利建设。在人饮安全方面,继续发展规模化联村集中供水,投资1.75亿元,新建水厂5座,扩容水厂40座,解决3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在农田水利方面,继续抓好新一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申报、跑办工作,年内完成第5批重点县建设任务。在农桥建设方面,完成饶阳赵留吾桥、安平东长堤桥等19座农桥的重建、维修任务。在引蓄水方面,抓好衡水湖、滏东排河、滏阳新河和滏阳河及市区水系引蓄水工作,积极协调省水利厅及其它有关部门,增加衡水市生态用水和农业灌溉引水指标。在微咸水利用方面,扎实推进咸淡混浇、管道输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新建高标准井组300组。

四是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第一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进度,市县两级抓紧筹集好剩余1.37亿元资本金,按时上缴河北水务集团;推进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建设,抓紧完成前期工作和征占迁任务,实现全面开工;各县市区要谋划好融资渠道和方式,落实地表水厂及配水管网工程建设资金,加快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确保2014年底与水厂以上工程同时建成通水。第二加大骨干河道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加快滏阳新河衡水湖段综合整治工程等在建工程进度,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第三抓紧完成衡水湖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可研报告及生态影响报告、环境影响报告等要件的审查批复工作,并按项目建设程序报送国家发改委立项。

五是着力加强城市水务建设。实施市区水系截污导污退污还清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雨污分流工程,加快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将城区污水导入污水处理厂,营造良好水环境。积极做好市区防汛工作,对积水严重的路段和排水管道加大清淤改造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内涝损失,确保市区安全度汛。加强水务融资工作,争取与央企、省企具有专业水务投资能力的公司达成合资合作协议,为水务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按照《衡水市市区自备井关停方案》,精心组织,依法实施,做好自备井关停与管理工作。通过市场化手段,完成滏阳河上游段建设5处便民服务设施,为市民百姓提供更多便利。

六是努力提升水务保障能力。继续推进城乡供水、用水、节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回用一体化改革,形成“一龙管水”的格局。加强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完成市级和各县市区综合执法队伍组建工作。加大收费力度,用好各项收费政策,将水利建设基金、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土地收益计提农田水利资金足额征收。按照省水利厅安排部署,加快构建河道现代管理体制,不折不扣完成河道划界立桩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督察专员制度,提升水务保障能力。

3.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1 提高认识,抢抓发展机遇

衡水地下水严重超采问题引起了中央和省高度关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水利厅领导相继来衡,就农业节水和地下水漏斗区治理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指导。衡水市委、市政府也把地下水超采治理作为推动绿色崛起、生态振兴的重要工作之一。李谦书记强调,要抓住国家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试点的机遇,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大力实施生态恢复工程。我们要把握这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抓好以节水压采为重点的各项水务工作的开展。

3.2 突出项目,加快前期工作

水利投资最终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断强化“水利工作项目化”观念,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围绕国家和省优先支持、重点推进的节水压采、水系连通、河道治理等民生领域,精心包装,加强项目储备。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制,优化整合设计力量,做深做实基础工作,加强与发改、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协调沟通,主动对接,争取支持,缩短支撑要件审批时间。

3.3 狠抓管理,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

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 “四制”,认真落实《关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下大力实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确保工作成效。完善水利资金管理制度,强化资金使用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切实解决重建轻管问题,重点抓好人饮安全、农桥闸涵等工程运行管理,明确责任主体,落实专职管护人员,确保工程建设好、运行好,发挥最大效益。

3.4 注重考核,健全监督考评机制

继续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水利工作,实行内外双轨考核机制。在内部实行全员绩效考核,通过调优绩效目标、细化分解责任,对科室和个人的目标任务进行量化分解,健全考评机制,用制度传递压力,用考核激发工作热情,营造“人人有压力、个个挑担子、层层负责任、处处争先进”的氛围,促进各项工作高效运行。在外部推行监督检查和效能问责,加强工程建设督查,定期发布督查通报,对于措施不力、行动迟缓的实行效能问责。

3.5 改进作风,推进工作落实

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改进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不断深化理想信念、党的宗旨教育,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以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来评价业绩,以苦干实干、勇于开拓的硬作风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猜你喜欢

衡水市水务节水
坚持节水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衡水市博物馆藏民国时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
衡水市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衡水市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