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年内复发的乳腺癌临床特点分析

2014-04-01陈俊妮林少民

海南医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腋窝阴性局部

陈俊妮,袁 波,林 洁,林少民,王 奋

(海南省人民医院放疗科1、胃肠外二科2,海南 海口 570311)

·临床经验·

5年内复发的乳腺癌临床特点分析

陈俊妮1,袁 波2,林 洁1,林少民1,王 奋1

(海南省人民医院放疗科1、胃肠外二科2,海南 海口 570311)

目的 分析5年内复发的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寻找影响复发的可控因素或不可控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在我院治疗后复发且资料完整的30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分期、治疗方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治疗规范与否等特点。结果 30例复发患者中胸壁复发18例;3年内复发26例;不规范治疗占30例复发病例的63.3%。Her-2过表达型占复发的43.3%。早期乳腺癌复发病例中Her-2过表达型占57%。结论 3年内容易出现局部复发,复发部位以同侧胸壁多见,因治疗不规范病例多,无法反映TNM分期与复发的关系。不规范的综合治疗及Her-2过表达型是乳腺癌局部复发的高危因素。

乳腺癌;复发;高危因素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本文分析30例复发患者的复发因素,并探讨如何减少乳腺癌复发,提高生存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乳腺癌复发患者共计54例,均为女性,其中有完整资料者30例,年龄23~67岁,中位年龄为41岁,其中年龄<35岁8例,>35岁22例;按照UICC乳腺癌分期,Ⅰ期2例,Ⅱ期13例,Ⅲa期6例,Ⅲb期2例,Ⅲc期7例。T分期为T1期11例,T2期13例,T3期4例,T4期2例;N分期为N0期8例,N1期9例,N2期6例,N3期7例。组织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21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髓样癌1例,基底细胞样癌1例,黏液癌1例,乳头状癌1例。免疫组化分子分型中,luminaA型(ER和/或PR阳性,Her-2阴性)5例,lumina B型(ER和/或PR阳性,Her-2阳性)9例,Her-2过表达型(ER和PR阴性,Her-2阳性) 13例,三阴性(ER和PR阴性,Her-2阴性)3例。初次治疗时均无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均以外科切除病理活检或细针穿刺细胞学确诊复发。

1.2 治疗方法 30例患者治疗方法均涉及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30例患者均采取了手术治疗,其中改良根治术24例,保乳术6例。30例均有化疗指征,而实际化疗者28例,其中规范性化疗16例。20例有术后放疗指征,而实际放疗者9例。30例患者根据年龄、是否绝经及免疫组化结果均进行了规范的内分泌治疗。本文中不规范治疗包括:①化疗方案不适合,没有根据乳腺癌危险因素分级选择合适的方案;②化疗疗程不足,不满6或8个;③化疗间隔时间过久,致使放疗延迟;④有化疗适应证,但未行化疗;⑤有放疗适应证,但未行术后放疗。

2 结果

2.1 复发时间 30例均为5年内复发,其中有3例局部无复发(有2例在术后2年内发生远处转移,有1例于术后第5年出现远处转移),其余27例为局部复发,其中1年以内复发7例,1~2年内复发9例,2~3内复发8例,3~5年内复发3例。3年内复发共计26例,占总复发的86.7%,3年后复发占总复发的11.1%。有3例复发同时发现远处转移,有5例复发后1年内出现转移,有1例复发后1年半出现转移,有1例复发3年后出现转移。

2.2 复发部位 在随访期间有13例出现远处转移,远处转移部位为肺、骨、脑、肝及同侧胸膜下,27例局部复发部位涉及同侧胸壁、同侧乳腺、同侧腋窝、同侧锁上及下颈部、对侧腋窝、对侧锁上区、对侧乳腺。在局部复发中,同侧胸壁复发有18例,同侧锁上区复发6例,双侧锁上区复发2例,同侧腋窝复发2例,对侧腋窝复发2例。

2.3 不规范治疗与复发的关系 根据NCCN指南中的治疗标准,30例均有化疗指征,20例有术后放疗指征。本组30例患者中采取规范化综合治疗者11例,占36.7%,不规范综合治疗者19例,占63.3%。其中,有化疗适应证但未化疗或者化疗不规范(即化疗方案不规范、疗程不足、化疗延时)者14例,占复发的46.7%,占不规范治疗的73.7%。有放疗指征但未放疗的有9例,占复发的30%,占不规范治疗的47.4%。由此说明,不规范综合治疗可能是导致本组30例患者复发的关键因素。

2.4 TNM与复发的关系 30例复发者TNM分期分别为T1N0M0期2例,T2N0M0期5例,T3N0M0期1例,T1N1M0期4例,T2N1M0期3例,T3N1M0期1例;T4N1M0期1例,T1N2M0期2例;T2N2M0期2例,T3N2M0期1例,T4N2M0期1例,T1N3M0期3例,T2N3M0期3例,T3N3M0期1例。将30例复发患者根据不同N分期分别分为两组,即:①T1/2N0M0组7例与T3/4N0M0组1例;②T1/2N1M0组7例与T3/4N1M0组2例;③T1/2N2M0组4例与T3/4N2M0组2例;④T1/2N3M0组6例与T3/4N3M0组1例。在同N级别组,T1/2组比T3/4组例数多,考虑与T1/2NXM0治疗不规范有关。因不规范治疗的19例病例的分期分布为:T1/2N0M0组有4例与T3/4N0M0组1例,T1/2N1M0组4例与T3/4N1M0组1例,T1/2N2M0组4例与T3/4N2M0组1例,T1/2N3M0组4例与T3/4N3M0组0例,即:T1/2N0~3M0组共计16例,占不规范治疗的84.2%。因此,加强规范化治疗是减少复发的关键措施。该研究因治疗不规范例数过多,无法反映TNM分期与复发的关系。

2.5 分子分型与复发的关系 根据免疫组化进行分子分型:Lumina A型5例,占复发的16.7%;Lumina B型9例,占复发的30%;Her-2过表达型13例,占复发的43.3%;三阴型3例,占复发的10%。其中11例规范化综合治疗中,Her-2过表达型有8例,三阴型有2例,Lumina A型有1例。由此提示,Her-2过表达型是局部复发的高危因素。30例中存在放疗争议且未放疗者有6例,分期分别为T1N1M0期3例,T2N1M0期3例。其中仅1例在术后第5年复发,而其余5例均在术后2年内复发,且分子分型均为Her-2过表达型。此亦提示:对于全乳切除的T1/2N1M0期,若Her-2过表达,容易在短期内局部复发,可以考虑行术后放疗。

2.6 不规范治疗的原因 根据我院2010年12月24日正式成立乳腺癌专科的时间,将30例病例分为两组:A组,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23日期间首次入院治疗,B组,2010年12月24日至2013年2月28日期间首次入院治疗。19例不规范综合治疗中,有17例发生于乳腺癌专科成立之前,占不规范治疗的89.5%。分析导致不规范治疗的原因,考虑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差、首次手术治疗的外科医师未能准确掌握乳腺癌化疗及放疗适应证,未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后续治疗指导。

3 讨论

乳腺癌复发包括同侧胸壁或区域淋巴结复发,其中以同侧胸壁复发多见,复发时间以3年内多见。该组研究中同侧胸壁复发占所有复发病例数的66.7%,局部复发时间多在3年内,3年内复发占总复发的86.7%,且复发病例多在1年左右出现远处转移。这与国内相关报道相似[1]。

引起复发的因素较多,现已研究证实[2]:年龄≤35岁、原发灶大、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Her-2高表达、ER及PR阴性,为复发的高危因素。此外,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术后有无规范的化疗及放疗都是影响复发的关键因素。该研究中不规范综合治疗有19例,占63.3%,成为该研究病例复发的主要原因。

局部复发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肿瘤体积越大复发率也就越高,但该项研究的27例局部复发中以T1/2居多,T1/2N0~3M0组共计16例,占不规范治疗的84.2%。这一现象反映了患者及医师对T1/2期治疗不够重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首诊医师未能准确掌握乳腺癌化疗及放疗适应证,未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后续治疗指导。因此加强乳腺癌专科建设,有助于规范乳腺癌的治疗,减少因不规范治疗导致的局部复发。

在引起复发的危险因素中,不规范的手术、化疗及放疗属于可控的因素,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肿瘤细胞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属于不可控因素,需要在临床中进行识别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不同,其生物学特性亦不同。Her-2阳性是乳腺癌局部复发的高危因素[3]。30例复发病例中Her-2阳性的有21例,占70%;11例规范化综合治疗中,Her-2过表达型有8例,因此,Her-2过表达型是乳腺癌规范化综合治疗病例复发的高危类型。30例复发病例中,早期(分期T1/2N0~1M0)病例14例,而Her-2阳性(包含Her-2过表达型及lumina B型)的有11例,其中Her-2过表达型有8例,占早期乳腺癌复发病例的57%。由此可见,除了肿瘤体积大、淋巴结转移多之外,Her-2过表达型是早期乳腺癌(pT1/2N0~1M0)局部复发的高危因素,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4]。因此,对于根治术后的早期乳腺癌(pT1/2N1M0),Her-2阳性、ER及PR阴性的病例,建议行术后放疗,以减少局部复发,此观点在其他研究中亦有报道[5-7],在NCCN指南中为强烈建议[8]。而对于Her-2阳性、ER及PR阴性的根治术后分期为pT1/2N0M0的早期乳腺癌是否需要术后放疗,需要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

综上所述,要减少我省乳腺癌的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必须规范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对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筛选具有复发高危因素的乳腺癌,给予个体化治疗,并在3年内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复发。

[1]周力恒,殷文瑾,陆劲松,等.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部位复发转移的风险分布[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2):124-127.

[2]Clarke DH,Martinez AA.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ho are at high risk for locoregional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fter consetwative surgery and radiotherapy:a review article for surgeons,pathologists, and radiation and medical oncologists[J].J Clin Oncol,1992,10 (3):474-483.

[3]Voduc KD,Cheang MC,Tyldesley S,et al.Breast cancer subtypes and the risk of local and regional relapse[J],J Clin Oncol,2010,28: 1684-1691.

[4]Wo JY,Taghian AG,Nguyen PL,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iological subtype and isolated regional nodal failure after breast conserving 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10,77: 188-196.

[5]温 戈,张玉晶,祝喻甲,等.分子分型对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乳腺癌患者局部或区域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3,22(2):89-93.

[6]王淑莲,余子豪,李晔雄,等.T1~T2期伴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作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9,18:291-294.

[7]张玉晶,孙冠青,陈 娟,等.腋窝淋巴结1-3个转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生存的预后研究[J].癌症,2009,28: 395-401.

[8]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Inc,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breast cancer(version 3.2012)[EB/OL].For Washington:NCCN,2012[2012-09-10].http://www.nccn.org/professional/physician_gls/f_guidelines.asp.

R737.9

A

1003—6350(2014)18—2726—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8.1069

2013-11-20)

陈俊妮。E-mail:chenjunni2008@163.com

猜你喜欢

腋窝阴性局部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常按腋窝强心又健体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常按腋窝 强心又健体
局部遮光器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