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基层医疗工作中的作用

2014-04-01张文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全科医护人员医疗

张文选,杨 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1191)

健康教育是具有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的社会教育活动,是通过专业人员或其他信息传递手段,帮助个人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危险因素、促进健康发展的过程[1]。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生活习惯,以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患者教育( 即病人教育),是一种以病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影响其生活行为的过程,患者教育是与医护人员密切相关的健康教育[2]。

健康教育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生活行为的桥梁,也是一种治疗方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健康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疾病谱的变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的日渐增多,慢性疾病已成为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大威胁。据统计,目前我国死亡总人数的80%是死于慢性病。医学模式的转变将向以自我保健为主的模式发展,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密切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疾病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因此,健康教育在整个医疗卫生体系中需要常态化发展,并将成为今后医疗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基层医疗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011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的主要工作就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以家访的形式上门服务(包括建立医疗档案),以提高治疗准确度,负责居民健康时期、疾病早期及疾病后期( 经专科诊疗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 的照顾。所以,健康教育是全科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众健康需求的增加,基层医疗的公平性、经济性与可及性日益显现,健康教育将贯穿全科医疗的全过程[3]。

在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健康教育,不仅对疾病的防控、治疗、护理、康复等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而且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消除和缓解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改变与疾病有关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了解治疗的过程及危险性,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可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密切医患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掌握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设施利用率。

2 基层医疗工作中健康教育的方式

基层医疗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是以预防为导向的治疗和照顾。如何在基层医疗中实施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通过居民到社区卫生机构接受服务,或医护人员上门服务( 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然后根据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调查、健康体检、义诊等服务。基层卫生机构要根据辖区人群的构成情况,区分一般人群与重点管理人群( 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建立责任医生制,明确每名责任医生的服务范围、服务人群,做好定期回访工作。

2.2 提供健康教育信息及举办健康咨询讲座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医务人员通过电视、报纸、宣传册、板报等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 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设定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根据环境、气候、季节的变化,刊登常见病、流行病、多发病的病因、防治和护理等知识。

2.3 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 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实施健康教育的总体计划和针对个人的患者教育计划。这里重点说明具体到每一位公民的个体健康教育计划。健康教育是建立在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基础上,明确健康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才能获得健康教育的效果。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患者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了解程度,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4],有的放矢,加以疏导。根据患者的特点、角色变化、环境改变以及心理状态,医护人员改变医疗护理方式、方法,以适应各种层次患者的需求[5]。

2.4 采取合理的患者教育形式 患者教育应采取多种形式,可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人群的共性问题进行教育。语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简捷的方式之一,具体可采用“一对一”教育或分组教育模式。分组教育即是将同类疾病的患者组织起来,针对共同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组织患者讨论、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等。对不同的人群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少儿应采用直观形象、带有趣味性的方法,对老年人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强调,文化程度高的可采取书面说明及征求意见的形式,慢性病多采用集体教育或电话教育,以教会自我护理和预防保健措施为主[6]。

2.5 结合临床合理开展医院健康教育 医院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医护人员可通过指导患者或其家属正确用药、日常护理等方式开展具体工作,由于针对性强,收效显著[7]。医院健康教育应在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及时说明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目的,讲解配合治疗的相关知识,避免疾病复发和并发症。医院健康教育在形式上可分为门诊教育和住院教育。

2.5.1 门诊教育 顾名思义就是在门诊过程中针对病人实施的患者教育。门诊具有病人流动性、差异性大的特点,因此要求针对性强、语言精练、通俗易懂,并侧重于结合地域、时节等常见病等开展教育。主要包括候诊教育、接诊教育和健康处方。①候诊教育:针对病人在候诊期间迫切需要了解某种疾病的心理进行健康教育。此时可向病人及家属传播一些科学卫生知识和保健措施,以减轻他们候诊过程中的紧张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诊治。②接诊教育:指在诊疗过程中,针对病人或家属最关心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耐心说明,起到指导、安慰作用。③健康处方:通过发放有针对性的宣传资料,让患者通过自己阅读获得与疾病有关知识,对病人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用药注意事项等给予嘱咐指导。

2.5.2 住院教育 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医护人员对患者比较了解,临床治疗中应准确把握患者及家属的健康需求,适时开展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病人的特点,将健康教育分为入院教育、住院期间教育和出院前教育等几部分。手术病人可分为术前教育和术后教育两部分,结合不同治疗阶段,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指导[8]。①入院教育: 主要包括患者入院时,对其介绍病区环境、有关作息及探视制度,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以帮助其尽快熟悉住院环境,配合治疗。②病房教育:注意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入性,主要包括病人所患疾病的发病病因、机制、并发症、治疗原则以及饮食、用药、检查、休息等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③出院前教育:包括出院后的康复、保健等有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所患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病情现状,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降低再住院率。

3 健康教育在基层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1 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但非典、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等“杀手疾病”的普遍存在,都说明公民预防疾病的能力不强、健康观念和保健意识淡漠,尤其社会对农村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地区政府未把农村健康教育列入政府规划,财政支出比例较低。目前,亟须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使健康教育成为解决当代农民公共卫生问题、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3.2 健康教育方式单一 由于人体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也使人们所患疾病因人而异,疾病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方案也不能千篇一律,教育形式要有针对性,教育内容要因人而异。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教育,是健康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9]。

3.3 实施者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专业技术知识是实施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健康教育的保障。目前,我国多数医学院校还未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多数医疗工作者没有系统地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因此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既缺乏相关的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又缺乏人文关怀与交流沟通的技能培训,已远不能满足个体患者的需求[10]。因此,我国要成功实施健康教育,必须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的能力,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还要加强心理、伦理、营养、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4 小结

医学是“预防与治疗疾病的艺术和科学”,健康教育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已成为系统化整体医疗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医疗卫生占据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最大份额,所以健康教育工作在基层医疗中的快速发展,将使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整体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工作中的主要角色,进一步增强全科医生健康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全科医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服务机制,提高全科医生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推动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迅速开展。

质效优良的健康教育应当是一个医患互动过程,健康教育要与患者健康需求相结合,要大力普及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重点开展城乡居民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使患者对健康教育有足够的理解和重视,才能较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最终达到预期的健康目标,提高全体公民健康水平。

[1]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

[2]黄津芳.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指南[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0.

[3]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院出版社,2005:12.

[4]Editorial. Enhancing the patient position in the world of health care:Contributionsfrom the EACH conference 2010 in Verona[J].Patient Educ Couns,2011,84:283-286.

[5]Ishikawa H,Yano E. The relationship of patient participation and diabetes outcome for patients with high vs low health literacy[J].Patient Educ Couns,2011,84:390-394.

[6]朱明霞. 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策略[J]. 护士进修杂志,1998,13( 6):62

[7]万长秀,周 凤.临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实施现状调查. 护理学杂志[J],2004,19(7):75.

[8]程丽萍,李 荣. 门诊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03,18(11):819.

[9]黄敬享. 健康教育学[M]. 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5.

[10]Cousin G,Mast MS,Roter DL et a1.Concordance between physician communication style and patient attitudes predicts patient satisfaction[J].Patient Educ Couns,2012,87:193-197.

猜你喜欢

全科医护人员医疗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