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4-03-31张军建刘艳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张军建 刘艳霞

[摘要] 目的 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分析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进行眼部筛查,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根据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贫血、酸中毒、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以及输血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515例早产儿眼部检查发现82例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产儿出生体重以及吸氧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筛查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胎龄;出生体重;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2-61-03

最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但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率的发生率也在提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目前针对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暴露在高氧环境后在相对低氧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说明与接受氧治疗有关[1]。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因素可能与早产儿的体重、性别、贫血、输血史、低血糖以及胎龄等因素有关,本研究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7例,女188例,胎龄25~36周,平均(32.9±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kg的有118例,1.5~2.5kg之间的有352例,大于2.5kg的有45例。出生后给予吸氧的有392例,无呼吸机吸氧的有123例,详细记录早产儿的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吸氧情况、贫血以及输血史等信息资料。

1.2 方法

所有早产儿在眼部筛查前先进行扩瞳,方法如下:检查前1h给予早产儿5g/L的托吡卡胺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2滴,分2次滴完。然后再用5g/L盐酸丙美卡因给予早产儿表面麻醉。拉开眼睑,在暗室中进行眼底检查。检查中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以及28D凸透镜进行眼底检查,应用巩膜压迫器详细检查早产儿眼部视网膜周围的病变情况。根据国际上对于早产儿视网膜分类标准详细记录患儿的信息资料。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能够制定较好控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对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早产儿眼部检查后的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并根据记录的早产儿的性别差异、出生体重差异、胎龄差异、吸氧差异、贫血差异、输血史差异、肺炎差异、酸中毒差异以及低血糖血症差异等进行影响视网膜病变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

515例早产儿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有82例,病变发生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剩余的2例视网膜病变患儿手术后效果不理想,但是病情控制的较好,不会严重恶化等。

2.2 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单因素分析情况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见表1。

2.3 视网膜病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视网膜病变是由Terry首次报道提出的,曾经称之为晶体后纤维增生症。早期认为是早产儿放入保温箱中吸入高浓度氧造成不可逆性视网膜病变,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以及眼球萎缩[2-3]。目前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根据现在视网膜研究报道,胚胎在6个月左右视网膜的血管增生显著,8个月时达到鼻侧锯齿缘[4-6]。因此早产儿的视网膜还没有发育完全,而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的早产儿的视网膜周围无血管区域越大。随着早产儿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例如贫血、呼吸暂停以及肺炎等症,需要给予早产儿高浓度吸氧,就会抑制早产儿视网膜血管的生长,停止吸氧后血管区的纤维血管组织迅速增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严重的会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导致失明。根据国外文献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报道,胎龄、出生体重、输血、人工通气、母亲的妊娠年龄以及呼吸窘迫等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7]。国内文献则报道胎龄、出生体重、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输血、肺炎以及呼吸窘迫等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8-9]。本院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选取大量早产儿样本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和吸氧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最密切。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早产儿失明的关键性因素[10],因此要实行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度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针对出生体重较低的早产儿,随时关注体重变化情况,尽早做好眼底筛查,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小红,郭瑞,尹东明,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536-1539.

[2] 刘鹤南,朱颖,陈晓隆,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3):291-293.

[3] 王雨生,张自峰,李曼红,等.西安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初步结果[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2):119-124.

[4] 罗黎力,陈大鹏,屈艺,等.早产儿218例视网膜病变筛查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4):1058-1060.

[5] 钟晖,陈剑,张国明,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致病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10,31(2):174-177.

[6] 王洪格,田景毅,张静静,等.山东省济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29(12):1131-1134.

[7] Vanderveen DK,Mansfiel TA,Eichenwald EC.Lower oxygen saturation alarm limits decrease the severity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J].JAAPOS,2006,10(5):445-448.

[8] 储昭节,王雨生.我国大陆地区近20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概况[J].中华眼科杂志,2012,48(2):179-183.

[9] 陈璐,郑微,王超英,等.早产儿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J].眼科研究,2010,28(9):873-877.

[10] Modrzejewska M.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pathogensis and prevalence[J].Ann Acad Med Stetin,2006,52(1):67-72.

(收稿日期:2013-11-09)

[摘要] 目的 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分析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进行眼部筛查,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根据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贫血、酸中毒、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以及输血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515例早产儿眼部检查发现82例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产儿出生体重以及吸氧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筛查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胎龄;出生体重;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2-61-03

最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但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率的发生率也在提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目前针对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暴露在高氧环境后在相对低氧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说明与接受氧治疗有关[1]。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因素可能与早产儿的体重、性别、贫血、输血史、低血糖以及胎龄等因素有关,本研究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7例,女188例,胎龄25~36周,平均(32.9±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kg的有118例,1.5~2.5kg之间的有352例,大于2.5kg的有45例。出生后给予吸氧的有392例,无呼吸机吸氧的有123例,详细记录早产儿的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吸氧情况、贫血以及输血史等信息资料。

1.2 方法

所有早产儿在眼部筛查前先进行扩瞳,方法如下:检查前1h给予早产儿5g/L的托吡卡胺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2滴,分2次滴完。然后再用5g/L盐酸丙美卡因给予早产儿表面麻醉。拉开眼睑,在暗室中进行眼底检查。检查中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以及28D凸透镜进行眼底检查,应用巩膜压迫器详细检查早产儿眼部视网膜周围的病变情况。根据国际上对于早产儿视网膜分类标准详细记录患儿的信息资料。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能够制定较好控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对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早产儿眼部检查后的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并根据记录的早产儿的性别差异、出生体重差异、胎龄差异、吸氧差异、贫血差异、输血史差异、肺炎差异、酸中毒差异以及低血糖血症差异等进行影响视网膜病变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

515例早产儿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有82例,病变发生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剩余的2例视网膜病变患儿手术后效果不理想,但是病情控制的较好,不会严重恶化等。

2.2 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单因素分析情况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见表1。

2.3 视网膜病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视网膜病变是由Terry首次报道提出的,曾经称之为晶体后纤维增生症。早期认为是早产儿放入保温箱中吸入高浓度氧造成不可逆性视网膜病变,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以及眼球萎缩[2-3]。目前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根据现在视网膜研究报道,胚胎在6个月左右视网膜的血管增生显著,8个月时达到鼻侧锯齿缘[4-6]。因此早产儿的视网膜还没有发育完全,而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的早产儿的视网膜周围无血管区域越大。随着早产儿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例如贫血、呼吸暂停以及肺炎等症,需要给予早产儿高浓度吸氧,就会抑制早产儿视网膜血管的生长,停止吸氧后血管区的纤维血管组织迅速增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严重的会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导致失明。根据国外文献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报道,胎龄、出生体重、输血、人工通气、母亲的妊娠年龄以及呼吸窘迫等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7]。国内文献则报道胎龄、出生体重、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输血、肺炎以及呼吸窘迫等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8-9]。本院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选取大量早产儿样本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和吸氧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最密切。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早产儿失明的关键性因素[10],因此要实行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度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针对出生体重较低的早产儿,随时关注体重变化情况,尽早做好眼底筛查,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小红,郭瑞,尹东明,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536-1539.

[2] 刘鹤南,朱颖,陈晓隆,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3):291-293.

[3] 王雨生,张自峰,李曼红,等.西安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初步结果[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2):119-124.

[4] 罗黎力,陈大鹏,屈艺,等.早产儿218例视网膜病变筛查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4):1058-1060.

[5] 钟晖,陈剑,张国明,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致病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10,31(2):174-177.

[6] 王洪格,田景毅,张静静,等.山东省济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29(12):1131-1134.

[7] Vanderveen DK,Mansfiel TA,Eichenwald EC.Lower oxygen saturation alarm limits decrease the severity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J].JAAPOS,2006,10(5):445-448.

[8] 储昭节,王雨生.我国大陆地区近20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概况[J].中华眼科杂志,2012,48(2):179-183.

[9] 陈璐,郑微,王超英,等.早产儿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J].眼科研究,2010,28(9):873-877.

[10] Modrzejewska M.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pathogensis and prevalence[J].Ann Acad Med Stetin,2006,52(1):67-72.

(收稿日期:2013-11-09)

[摘要] 目的 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分析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早产儿进行眼部筛查,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根据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贫血、酸中毒、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以及输血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515例早产儿眼部检查发现82例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产儿出生体重以及吸氧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筛查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胎龄;出生体重;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2-61-03

最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但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率的发生率也在提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目前针对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暴露在高氧环境后在相对低氧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说明与接受氧治疗有关[1]。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因素可能与早产儿的体重、性别、贫血、输血史、低血糖以及胎龄等因素有关,本研究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7例,女188例,胎龄25~36周,平均(32.9±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kg的有118例,1.5~2.5kg之间的有352例,大于2.5kg的有45例。出生后给予吸氧的有392例,无呼吸机吸氧的有123例,详细记录早产儿的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吸氧情况、贫血以及输血史等信息资料。

1.2 方法

所有早产儿在眼部筛查前先进行扩瞳,方法如下:检查前1h给予早产儿5g/L的托吡卡胺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2滴,分2次滴完。然后再用5g/L盐酸丙美卡因给予早产儿表面麻醉。拉开眼睑,在暗室中进行眼底检查。检查中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以及28D凸透镜进行眼底检查,应用巩膜压迫器详细检查早产儿眼部视网膜周围的病变情况。根据国际上对于早产儿视网膜分类标准详细记录患儿的信息资料。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能够制定较好控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对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早产儿眼部检查后的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并根据记录的早产儿的性别差异、出生体重差异、胎龄差异、吸氧差异、贫血差异、输血史差异、肺炎差异、酸中毒差异以及低血糖血症差异等进行影响视网膜病变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

515例早产儿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有82例,病变发生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剩余的2例视网膜病变患儿手术后效果不理想,但是病情控制的较好,不会严重恶化等。

2.2 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单因素分析情况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见表1。

2.3 视网膜病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视网膜病变是由Terry首次报道提出的,曾经称之为晶体后纤维增生症。早期认为是早产儿放入保温箱中吸入高浓度氧造成不可逆性视网膜病变,最终导致视网膜脱离以及眼球萎缩[2-3]。目前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根据现在视网膜研究报道,胚胎在6个月左右视网膜的血管增生显著,8个月时达到鼻侧锯齿缘[4-6]。因此早产儿的视网膜还没有发育完全,而且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的早产儿的视网膜周围无血管区域越大。随着早产儿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例如贫血、呼吸暂停以及肺炎等症,需要给予早产儿高浓度吸氧,就会抑制早产儿视网膜血管的生长,停止吸氧后血管区的纤维血管组织迅速增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严重的会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导致失明。根据国外文献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报道,胎龄、出生体重、输血、人工通气、母亲的妊娠年龄以及呼吸窘迫等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关系密切[7]。国内文献则报道胎龄、出生体重、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输血、肺炎以及呼吸窘迫等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8-9]。本院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选取大量早产儿样本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和吸氧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最密切。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早产儿失明的关键性因素[10],因此要实行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度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针对出生体重较低的早产儿,随时关注体重变化情况,尽早做好眼底筛查,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小红,郭瑞,尹东明,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536-1539.

[2] 刘鹤南,朱颖,陈晓隆,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3):291-293.

[3] 王雨生,张自峰,李曼红,等.西安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初步结果[J].中华眼科杂志,2010,46(2):119-124.

[4] 罗黎力,陈大鹏,屈艺,等.早产儿218例视网膜病变筛查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4):1058-1060.

[5] 钟晖,陈剑,张国明,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高危致病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2010,31(2):174-177.

[6] 王洪格,田景毅,张静静,等.山东省济南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29(12):1131-1134.

[7] Vanderveen DK,Mansfiel TA,Eichenwald EC.Lower oxygen saturation alarm limits decrease the severity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J].JAAPOS,2006,10(5):445-448.

[8] 储昭节,王雨生.我国大陆地区近20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概况[J].中华眼科杂志,2012,48(2):179-183.

[9] 陈璐,郑微,王超英,等.早产儿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J].眼科研究,2010,28(9):873-877.

[10] Modrzejewska M.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pathogensis and prevalence[J].Ann Acad Med Stetin,2006,52(1):67-72.

(收稿日期:2013-11-09)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