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困境与突破

2014-03-31杨红香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学报专业性办刊

杨红香

(山东农业大学 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山东 泰安 271018)

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与专业性:困境与突破

杨红香

(山东农业大学 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山东 泰安 271018)

高校社科学报为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报本身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学术拼盘”式的综合症。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的现实与专业性要求的矛盾由来已久,这一困境的出现既有其制度性方面的原因,又有其现实性的制约。高校社科学报要走出困境,既需要其内生性的自我突破,也需要外生性制度变迁的推动,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转型和变革。

高校社科学报;综合性;专业性;转型

长期以来,社科类学报为我国文化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这一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社科学报借据高校的人才优势,在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推动学术研究、展示研究成果的功能,为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千刊一面”的重复性和“学术拼盘”式的综合症,特别是后者,在学术界饱受争议。

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有余而专业性不足的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2003年教育部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试图在五年内推出20家左右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校学术期刊[1],一方面提高国内高校社科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带动非入选社科期刊向专业化转型。“名刊工程”的推出,说明管理部门已经发现高校社科学报存在的过度综合性的问题,并且已经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但“名刊工程”所涉期刊少,对于众多的高校社科学报而言,如何从综合性走向学报应有的专业性,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路程。高校社科学报的过度“综合性”现象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尤其是在2011年《光明日报》刊登了系列文章“高校学报出路何在?”之后,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问题的集聚到社会的呼应,高校社科学报的所谓的综合性问题,已走到了必须改革的时点,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学术界和政府尚未做出清晰的变革路径。作为从事高校社科学报工作一员,作者在本文中将对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和专业性进行分析,从制度和现实两个层面剖析高校社科学报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提出从内部进行突破的内生性改革路径和从外部进行突破的外生性改革路径,以期对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借鉴,以保障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健康发展。

一 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与专业性

社会各界在关注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的同时,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历史的纵深,从“前世”和“今生”来审视这一问题,同时也明确了高校社科学报向“专业性”转型的未来之路。

(一)高校社科学报综合性现实

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和我国高校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科研、学术发展的产物,必然要受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2]。19世纪末20 世纪初,随着我国大学的出现,高校学报作为科研与文化思想阵地也随之诞生,由于这一阶段的学报少,高校学报自然具有综合性特点。在这之后我国经历战乱、建国和文化波折,随着大学的起起伏伏,高校学报从文理相分到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定位,奠定了我国高校学报的基本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推动下,高校学报也进入了繁荣期。除了一些专业性期刊之外,多数学校的学报进行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划分。随着数量的增多,高校学报的趋同性和综合性的弊端日益显现,这一现象在社科版中尤为明显,多数社科学报为了照顾学校内的各个人文社科专业,走起了“综合”路线,文史哲、政经法,学科门类齐全。乍看起来,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科间的交流,但实际上由于版面有限,撒胡椒面的做法难以避免[3],最终沦为学术“拼盘”,一时间饱受社会各界之诟病。

高校社科学报的这种“全、散、小、弱”的现象,是与政府对其不准确的定位有很大的关联性。教育部办公厅1998 年发布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将高校学报定位于“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既然学报是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刊物,自然要立足本校,为本校服务,展示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水平。随着我国高校综合性方向发展,那么为本校服务的社科学报自然也要跟随往综合性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了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格居。2002年教育部将高校社科学报的定位改为“高校主办的,发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如果按照这一界定,那么高校学报在内容上完全可以脱离服务于本校的宗旨,但面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性藩篱和习惯性路径,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制度设计,仍然难以改变高校社科学报重综合、轻专业的弊端,“全、散、小、弱”的现象仍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二)高校社科学报专业性要求

高校社科学报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自然不能以学术拼盘的形式存在,而应该走专业化之路。此处的专业性是相对综合性而言的,意为学术型刊物应以某一专业为主,反映这一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专业动态,只有这样,才能为这一专业的研究者所认可。

也就是说,高校学报要按照学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依其各办刊单位的条件和能力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实现学术期刊的专业化要求。在这方面,台湾的大学学报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以台湾大学为例,其属下共办有26个期刊,其中人文艺术11种,社会科学11种,自然科学3种,人文学1种,各个期刊分属不同的领域,走专业化之路,而且每种期刊每期发表论文少而精,一般每期五篇左右,每篇论文所占版面较多。如果没有高质量的稿源,期数可以压缩,宁缺勿滥。这样可以有效地保障论文质量,增大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应该注意到,专业性并不完全否定综合性。从科学研究的规律上来看,绝大部分研究应归于专业性研究的范畴,正是由众多学者在各领域的专业性研究,才支撑起科学研究的大厦。综合研究同样重要,但以专业性研究为基础,在数量上也要远远小于前者。学术期刊作为反映科学研究的窗口,自然也要按照这一比例进行设置。因此,专业期刊应该占据学术期刊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才能适应和满足科研的需要[4]。也就是说,有大量的专业性的期刊作为踏实的基础,才能形成少数的综合性期刊。但是现实情况却形成了倒金字塔的局面,高校社科学报综合性期刊多,专业性期刊少,形成了与专业研究及学术需求的背离。

二 高校社科学报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矛盾与困境

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的现实与专业性要求的矛盾由来已久,这一困境的出现既有其制度性方面的原因,又有其现实性的制约。

(一)制度性困境

从政府层面来说,期刊审批制及其严格的进入壁垒,是导致高校社科学报走到今天的制度性诱导因素。从理论上来讲,如果没有这些外部的制约条件,可能会出现一些专业性、权威性的学术期刊,各个学术期刊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展开竞争,优胜劣汰,这样自然会形成对高校社科学报的冲击。通过这种外部的挤压,形成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但遗憾的是,目前的管理体制尚难形成对这种“垄断”的冲击,因此短期内这种局面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我国现有的职称晋升制度、学术考核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目前高校社科学报这种“全、散、小、弱”的局面。我国目前的职称晋升制度对论文的发表有一定的要求,无论是教育系统的职称晋升还是社会其他各界的职称晋升,都需要论文的支持,这是非常庞大的社会需求。另外,研究生毕业、学术课题结题也有发表论文的要求,这些学术考核制度,给个高校社科学报提供了优质的制度土壤,也同时使得他们无心变革和转型。

(二)现实性困境

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轨迹,也是我国高校发展的一个影射。高等学校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趋同性、综合性等弊端。目前,各个高校都试图办成综合性大学,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大幅增加。受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办学成本的影响,目前各大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急剧扩张。

作为与高校相伴生的高校社科学报,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难以回避这种“趋同性”、“综合性”的现实。目前,由于社科类专业的迅速扩张,我国高校社科类教师普遍工作量大,从学术水平和科研条件来说,较自然科学类专业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科期刊稿源的质量。由于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急剧扩张,造成这一领域教师工作量大,影响了论文的数量。由于高质量稿源的匮乏,加之特色稿件数量偏少,导致高校社科学报在栏目设置上,更多的是来料加工,造成特色栏目特色不明显[5]。

从管理体制上来看,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社科学报都是作为高校的一个部分,从人员编制到办刊资金,都来自于学校,按照财权与事权对等的原则,自然要求学报为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学报编辑部办刊思路是服务学校,其学术独立性是有限的,在照顾各个学科均衡发展的同时,难免就会把学报办成大杂烩,从而形成现在的综合性有余而专业性不足的居面。

三 高校社科学报的突破

高校社科学报要走出困境,既需要其内生性的自我突破,也需要来自外部的外生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只有这样,才能经历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6]。

(一)内生性突破

内生性突破就是从学报自身做起,通过对学报自身的定位校正,逐步由综合性期刊转向专业性期刊。也有一些高校的学报,长期以来一直秉持自己专业性办刊思路,得到了学术界的尊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50年来,一直坚持突出教育心理研究特色,发挥文史学科优势,注重学术标准和理论思维,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山东大学的学报《文史哲》,突出基础理论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面旗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突出人类学研究;安阳师范学院的《殷都学刊》突出甲骨文研究等等,这些学报长期以来连续发表相应领域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形成了十分明显的专业特色,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7]。

随着学术界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定位的质疑,一些高校的学报的主办者也在逐步觉醒,并在一些领域做出了一些突破。一些行业学校学报,针对自身行业特点及其学术专长,调整办刊思路,反映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性的学术问题,如《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依托三农研究中心,近年来侧重于“三农”问题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国际经贸探索》自创刊以来长期关注粤港澳经济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好评。还有一些学报结合学校所在地域特色,开展了一些反映地区特色历史文化方面的栏目,如《重庆三峡学院学报》针对三峡库区人文特色及移民和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探索。另外还有《湖南大学学报》针对当地具有深厚地方特色的岳麓书院以及传统文化研究进行深入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的《齐鲁学刊》的针对儒家文化研究的研究[7]。这些各具特色的高校社科学报,逐步办成各自领域地学术园地,成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先导者。

另外,为了促进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转型,提高其学术影响力,从2003年起教育部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意在提高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质量,推动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转型。这种来自政府推动、高校联合办刊的方式对于入选期刊来说,可能会逐步转型,但受制于体制制约以及门户之见的隔阂,能走多远,目前尚难预料。但对于游离于“名刊工程”之外的绝大部分高校社科学报而言,还需要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首先从设立“特色栏目”做起,逐步进行专业化转型,来呼应这种变革。

(二)外生性突破

正如前文所述,高校社科学报综合性有余而专业性不足的现象,有学报自身的因素,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的制约,如何突破制度的张力,则需要政府制度方面的重新调整,也需要相关部门的管理者的智慧。

我国期刊实行的是审批制,其审批权隶属于新闻出版总署,而学报的业务管理隶属于教育部门。但教育部无法单方面主动变革高校学报体制,而新闻出版总署也无法有效地介入高校学报的具体办刊事务[4]。这种管办分离的格局,从制度层面决定了对高校社科学报的改革需要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和解决我国高校其他问题一样,亟需新的制度供给。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期刊审批制对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制度约束下的严格地进入壁垒,也把一些有能力和有实力的潜在地进入者挡在门外,造成事实上的高校学术期刊的“垄断”。因此,改变配置刊号的资源方式,优化高校期刊结构和布局,将市场机制引入到高校学报办刊过程中,增加学报期刊的竞争性,使现有的高校社科学报“做大做强一批、整合重组一批、停办退出一批”,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校社科学报摈弃早已习惯了的综合性期刊的办刊和管理模式,回归到适应学术要求的办刊之路。

[1]姚申.反思和创新:关于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发展前景的若干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07,(4).

[2]徐毅.高等学校学报综合性探究[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1999,(2).

[3]姜朋.高校学报出路何在?[N].光明日报,2011-03-29.

[4]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5]程俐萍.农业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策略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2002(6).

[7]罗曼菲,王国莉.高校社科学报特色专栏模式述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3).

G213

A

1673-2219(2014)06-0187-03

2014-01-10

杨红香(1977-),女,山东梁山人,山东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编辑,研究方向为高校学报的编辑与出版。

(责任编校:王晚霞)

猜你喜欢

科学报专业性办刊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
高校理科学报特色栏目编辑培养途径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创设与发展
数字化新时代文科学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2015年会在中井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