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以美国、德国为例

2014-03-31夏小华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人才

夏小华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将其看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环节之一。各高校也广泛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逐步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完善。但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尚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观念、行动、角色还是目标等方面都暴露出很多问题,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及时加以解决,否则将会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难以为国家培养出“引领性”人才。

一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观念:创业与创新有无联系。

当前,我国高校对开展创业工作意义的认识大多基于就业方面的考量,因而提出“以创业促就业”“先就业再创业”等诸多口号。大家普遍认识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有必要鼓励毕业生通过创业途径实现就业,并通过创业来提供更多的岗位改善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因而创业与就业联系密切,谈到创业自然会联想起就业。正因为如此,教育主管部门提出要引导部分高校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社会服务这一职能,建设“应用型高校”。将创业与就业相联系,符合创业内涵本身之要义,因为创业蕴含着“创造职业”之意蕴,况且在一定程度上,创业确实能够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困局,因而高校普遍接受这一观点。将创业与就业相联系本无可厚非,但如把这一观点当做创业教育目的的全部,显然不够全面,甚至顾此失彼。

美国和德国也非常重视高校创业教育,他们起步比我们早,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他们认识到创业虽然与就业相关,但重要的是创业与创新之间联系更为密切,如若忽视两者之间的联系,创业的视野和层次都会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并且创业一旦与创新相联系,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这一点从两国对大学类型的划分就可看出。他们将大学划分为教学型、研究型和创业型三个类别,并且创业型大学一定是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有些国外学者又将创业型大学称为“创业型研究型大学”。反观我国的应用型高校一般是新建的或者是办学历史较短的高校。这就注定了国外的创业型大学会在研究创新的基础上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引领性”人才;而我国的应用型高校则必然会注重社会需求开展创业教育,培养社会“适应性”人才。

正是因为将创新与创业相联系,美国的大学已然成为国家和企业的智库,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源;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驱动下,美国也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中心。德国大学的发展亦是如此。德国是第一次学院革命的发源地,秉承洪堡理念的德国“研究型大学”成为19世纪世界各国学习的对象。但是后来,一批后起的工科大学关注于创新创业教育,发起了二次学院革命,并得以迅猛发展,大有超越这些研究型大学的趋势,迫使这些研究型大学走上“创业型大学”的发展道路。当创新创业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接受并实践时,德国的高校同样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诞生了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一大批“创业型”大学,引领和支持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2.行动:内涵与外延孰重孰轻。

国外对高校创业教育行动的研究比较深刻,主要有“行动内涵”和“行动外延”两个方面。一是德国高校的关于行动内涵的研究和实践。德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行动依然保存着洪堡理念传统,偏向于非功利性,将创业教育视作大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他们看来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除了开设相应的课程体系外,还应该将其渗透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甚至从学生入学之时就应启动创业教育。如,慕尼黑工业大学在1998年采取了入学倾向性测试,测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据此建议学生选择最适合的特定的学习课程,以利于他们在入学之初就能针对未来的职业而进行科学的生涯设计。德国大学的创业课程并非仅仅局限于狭隘的创业知识传授,他们非常重视训练学生有关本专业的职业面向所需要的跨学科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他们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不仅如此,德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继承了他们的传统,重视哲学伦理、社会科学、人类文明相关人文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欣赏并接受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学会用企业家高效率的方式学习和工作。德国的大学相信,如果充分挖掘创业教育的内涵,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创业教育,即使他们以后不直接从事创业活动,在大学培养的这种企业家精神和办事风格也会让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二是美国高校关于行动外延的研究和实践。美国高校深受新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他们认为高校应该私有化,这样高校就能够有更多、更自由的空间与工商业、企业之间发生更为深刻的联系。他们认为,大学也如同企业,大学的管理者其实就是经营者,目的是怎样为学校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校长被称为首席执行官,教授则成了知识工人,大学变成了学术资本集团。在这种功利主义理念的指导下,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必然关注学校以外的东西,以谋取大学的科研能与企业、政府的项目发生联系并且联系密切,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即使是专业教育,美国的高校也要求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告诉学生如何使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创造,如何将思想形态下创意变为行为形态下的创业。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在参与教师的创业项目中,学生的创业意识会自然而然地得以启发,创业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也因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美国的创业型大学的周边往往成为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诞生了硅谷这样一些高科技产业园区。

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始了创业理论课程,启发学生创业意识,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也有一些高校尝试开始了实操类虚拟课程,教授学生创办企业的步骤,规避创办企业的风险等等;还有一些高校将创业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结合起来,让学生走进企业,感受管理好企业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概而言之,当下我国高校的创业课程偏重于功利性,主要解决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如同美国那样,与政府和企业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创业教育的外延没有很好地拓展,学生创业训练的平台不够。当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更显欠缺,没有将创业与专业联系起来,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

3.角色:高校应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国外创业型高校创业教育实践一般体现为“官—产—学”螺旋结构。官、产、学分别代表着政府、产业和大学,联系这三个主体的平台分别为产业园、研究中心和孵化园。大学在这一螺旋结构中承担着自身的职责,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必须考虑产业和政府的需求,否则就会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科研和教学资源的浪费。大学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实践模式,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了产业和政府的信任,因而获得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以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为例,他们认为大学在国家层面创业实践中承担的职责有两个,其一大学是研究中心,即围绕国家和企业的需要开展研究,并帮助、督促教师尽快缩短向企业出售技术产权的时间,以让技术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其二大学是人才培养基地,即为企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的技术人才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拥有知识和技术的创业性人才。他们十分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大学仍然应该视知识和技术创新为使命,应该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应该如企业那样直接从事经营活动。换句话说,大学出售的应该是知识和技术产权,而不直接从事企业管理和产品经营。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即使是与其关系密切的硅谷,斯坦福大学也没有以任何实体的方式介入硅谷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反观我国高校,很多学校凭借自己的科研优势,成立了自己的校办产业,不少教师也拿着自己技术专利直接创办企业。这样会分散教师的精力,不仅影响学校和教师的科研再生产能力,也影响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造成学术职能和商业价值的冲突,得不偿失。高校在创业环节中,应该清晰自己的角色职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4.目标:适应性人才和引领性人才哪个重要。

适应性人才就是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为现有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显然,适应性人才欠缺的是对未来、未知行业的知识创新和职业创造能力。如果我们仍然局限于就业需要的创业教育,那么可以培养出一批适应性创业人才,他们也能模仿性地,或简单创造性地创办餐馆类服务业企业或加工制造业企业。但这与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期望尚有差距,他们希望高校能够为提升国家层面的产业层次,改善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做出贡献,他们期望高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引领性创业人才,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国外的创业型大学绝不满足于培养适应性人才,他们坚持学术创业为己任,着力培养引领性创业人才。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在两名毕业生Bill Hewlett 与David Packard于1938年成立惠普公司而首开创投风气之后,斯坦福就成为硅谷光芒四射的创业传奇里最为重要的一环,并相继孕育出包括Sun、Cisco、Yahoo、Google在内的一家家闻名于世的高新技术企业”。[1]根据该校“公共关系部门的统计,整个硅谷至少有5000家公司,追根溯源,其创业者都和学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斯坦福对于学生创造性思想的培养和塑造,推动着每一个勇于尝试、梦想改变的年轻人成为创新道路上的开拓者。”[1]

二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国内高校应该把握机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创业型高校的经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开展好创新创业教育。

第一,在创业教育观念上,要始终坚持创业与创新相联系。具有学术性和专业性的创业实践项目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所创办的企业往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高校可以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低层次的创业项目投入一定的精力,但不应该仅仅关注于其并为其付出太多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主动将专业、学术创新与学生的创业项目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和学术大胆地进行技术革新创新,并及时帮助他们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诞生更多的如中国科技大学的讯飞科技集团那样的高科技的企业。

第二,在创业教育行动上,要特别注意内涵和外延并重。当前,我国高校都在注重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应该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注重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创业教育理念,在校园内营造“全员创业教育”氛围,不能将创业教育行动简单地理解为在编制计划中设置一个组织,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几个创业学分,开始几门创业课程。创业教育应该属于素质教育范畴,绝非设置学分和开始课程那样简单,这种把素质教育学分化和课程化的做法,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此外,还要借鉴美国的方式,不断拓展创业教育的外延,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强调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社会服务属性,力争使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更接地气,避免高校学术资源的浪费。

第三,在创业教育角色定位上,要清晰自己的职责。当前,我国高校大多坚持“产学研”方式进行创业教育,“学”和“研”分别指教学和科研,其主体都是高校,“产”是指“产业”,即高校要与产业相联系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坚持“官—产—学”螺旋结构,政府、企业和高校均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主体。并且,很多高校已经发展成为国家重要支柱性产业的研究基地,美国的一些高校甚至成为军工企业的技术支持者和专利提供者,他们当然会获得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我国高校必须主动融入到国家层面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中,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优势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也必然会得到更多的外部支持。但高校同时也要克服贪大求全的思想,应将校办企业交由市场去办,着力于技术创新,不应舍本逐末,在企业管理和产品营销方面消耗太多精力。换句话说,高校应该成为技术和专利的转让方,而不是产品的直接提供者。

第四,在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上,要致力于培育引领性人才。当前,我国高校存在着同质化倾向,大学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着趋同问题。适应性人才应该是高职类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培养目标上不应自降层次,而同高职教育或应用型本科高校混为一谈。很多时候,我们一谈到大学生创业就会自然联想起开饭馆、宾馆之类的低层次创业项目。也正因为如此,很多研究型大学对创业教育不屑一顾。如果从学术和技术创新层面看待创业教育,如果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引领性人才,就可以破除研究型大学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当然,培养引领性人才绝非一蹴而就,需要从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大学角色定位等多种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虽然艰难,但确实是研究型高校所应承担的使命和责任,也是中国研究型高校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

[1]严飞.斯坦福:让自由之风劲吹,财富中文网,ttp://www.fortunechina.com/column/c/2013-02/16/content_144695.htm.

猜你喜欢

研究型大学人才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才云
《大学》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