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2014-03-31曾玉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实训科学实验

曾玉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数学系,湖南 长沙 410205)

一 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于1998年进行专业改革与调整时,在数学学科下新增加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整合了原来的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运筹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等专业,是以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为基础,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的理科专业。该专业名称“新潮”诱人,资金投入不需要太多,在高校普遍扩招的形势下,许多学校顺应潮流办起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这一新专业的设置,不仅为我国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带来新的契机,也很好的适应了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趋势。

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我国高校本科专业中一个相对较新的专业,很多高校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着实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专业师资缺乏、实验实训室及实习基地不足等诸多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和探索,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促进专业的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二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以湖南省为例,全省几乎所有的本科院校均办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把握好数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加强数学建模、数学软件应用、计算机编程、数值试验、信息系统开发等实践能力的培养。[1]为此,很多高校针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大胆改革和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订教学计划,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实践教学时间,加快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实践教学特色化建设等[2][3][4],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优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办初期,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实践实习流于形式、整体规划不清等问题。近年来,很多高校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不断改革和研究,但探索研究的绝大部分都是针对实践教学的某个环节或针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的,实践教学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体系、不够深入,明显滞后于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5]在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和探索。

2.实践教学缺乏支撑平台。部分高校对专业实践教学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设备和手段比较落后、实践教学方法陈旧。在课程设置上,实践课一般从属于各门相应理论课程而不单独开课,验证性的内容偏多,与实际问题直接相关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偏少。在专业教材方面,相当一部分教材偏重理论、轻实践,特色不鲜明,实用性不强。校企工学结合还缺乏更广阔的思路和经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普遍缺乏开放性,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是看得多,做得少,缺乏足够的动手实践机会。

3.实践教学师资严重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专职实验教师及“双师型”教师数量相对较少,根本不能满足实践教学任务的需要。这样,实践教学任务的相当一部分是由理论课任课教师承担,这些教师本身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普遍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尤其缺乏在企业一线从事具体实践项目的经历,因而很难有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找准适合自己的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才是必然之路。我校是一所升格不久的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小学师资,作为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的高校举办非师范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有关实践教学方面可照搬现用的研究成果极少,但其他高校的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几年来,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树特色”的办学理念,克服了种种实际困难,不断探索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三 高师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1.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分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接触实际问题获得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校作为一所高师本科院校,首先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学校的自身定位和实际情况,从办师范专业到进一步兼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不断开拓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强化实践类课程,增加实验课程的比重,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按照“基础性、提高性、综合设计性”阶段递进的原则,构建了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这个体系由四个教学模块平台组成,它们分别是:以外语应用、计算机应用、普通话训练和军事训练为主体的基础实践教学模块;以实验课、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实训为主体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以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块;以学科竞赛、大学生数模竞赛活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主体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块。在此基础上,对四个模块进行整体设计使之有机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实践教学体系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对于那些有志从事小学教育的学生,不仅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还可参加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为将来从教打下基础。这样,既能实现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又能保证所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需求。

2.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搭建实践教学平台。首先根据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需要,按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从修订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入手,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来考虑。对实践的教学环节和课程模块进行了重新设计,要求实验和实践教学累计学分占总学分的25%以上,其中毕业实习8周。进一步完善了包含实验教学大纲、毕业论文(设计)大纲、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及实习教学大纲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材尽量选用近三年编写的国家、省部级获奖教材、规划教材及重点教材。对演示性、验证性、基础操作性实验进行整合、精简和提炼,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通过更新实验内容,改造、拓展、丰富原有实验项目的形式,增设与学科发展相联系的新知识、新内容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大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从培养方案上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每期每年不断线。

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通过对校内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并积极引进相关企业和社会优质培训机构的资源,着力建设专业实践教学三大平台:基础实践平台、个性化实践平台和校外实践平台。基础实践平台强化基础训练,满足该专业学生基础实践教学的要求;个性化实践平台的功能是依据该专业学生的专业兴趣,满足学生进行课外科技创新、自主研究的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校外实践基地的功能是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满足面向行业和就业的实践要求。几年来,我校陆续建立了2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同时,依托长沙市优秀的信息产业资源,与安博长沙牛耳教育、北京堂学堂长沙分公司和长沙软件园等机构合作,建立了3个相对稳定、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3.整合师资力量,打造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有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6]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对于一般的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尤其是师范院校,应用型师资相对缺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因此,应以专业为平台,整合各方面的师资力量,倾力打造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切实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通过“设岗定编、专兼结合”的方式,稳定实践教学队伍。 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实践教师待遇,鼓励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进实验室,鼓励理论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我校规定新引进的理工科硕、博士教师,必须先在实验室工作一年;凡晋升高一级职称的理论课教师,必须要有指导学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经历。二是主动“走出去”,鼓励实践教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进修和培训,譬如轮流安排实践教学教师到相关企业或实习实训基地挂职锻炼,使他们掌握实际工作需要的最新理论以及运用理论解决实

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三是想办法“请进来”,聘请一批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在实训基地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实践教学老师,邀请他们来校上实验实训课,开展专题讲座,介绍一些实用技术和前沿技术,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结 语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目前,对于高师院校如何办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逐步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实际问题。

[1]牛文琪等.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20-122.

[2]蔡贤资等.农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289-291.

[3]谢祥云等.探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J].大学数学,2008,(4):103-105.

[4]段复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23):8.

[5]周富照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1):103-105.

[6]刘伟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192.

猜你喜欢

实训科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