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

2014-03-3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助竞争力

董 婷

(宿迁学院 科技处,江苏 宿迁 223800)

一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民办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投资具有社会性。民办教育的办学实践和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离不开有效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多方面,如教育和经营活力的竞争、校内外活动的竞争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缺乏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保障,民办高校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靠经济手段,在相关制度建设上,可以将“类似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管理形式”建立起来。依据民办高校运行的实际情况,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把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定义为:在战略整合其所属资源及潜在优势等的过程中,运用和公办高校不同的运作机制进行运作,同时对行动体系进行有效构建和实施的能力。[1]

二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构建中的制约因素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

1985年我国开始进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但改革结果表明:政府并没有管理民办高校的实践经验,在惯性的推动下,旧的高校管理体制依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作用,目前,我国仍没有建立起民办高校的独立管理体制。这就给民办高校的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1.民办高校缺乏宏观管理机构。我国现阶段并没有设立对民办高校进行专门管理的部门,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的管理是混杂在一起的,民办高校的特殊性没有引起社会的充分重视。这就缺失和弱化了民办高校的宏观管理,导致民办高校的无序运行发展;2.政府和民办高校关系不清。政府在处理民办高校的具体问题上有时约束不力,有时又会过度干预,影响到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此外,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出了从加强管理走向依法管理的要求,但是社会仍然没有充分尊重民办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比如,教育行政部门并没有很好地检查、审批民办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广告,也没有严格控制民办高校颁发学位、文凭等行为。在内部管理方面,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实行的主要制度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制等。民办高校并没有对董事会和校长的职责进行规范的划分,校长的教学行政权经常受到董事会和董事长的干预,或校长的权利过于集中,很难监控,在这种情况下董事会和校长就失去控制学校重大决策的力度。《民办教育促进法》虽然明确规定了校长的责任,但是却没有对其责任进行规范的划分,造成校长无法发挥自身的权威和作用,最终导致内部管理混乱。[2]

(二)政府资助、引导政策缺失

目前政府以立法的形式资助民办高校已经成为世界大部分国家所采用的方式,具体资助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经费、政策等方面的资助等,为民办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政府也能够通过资助民办高校,有效调控民办高校的发展,使民办高校在国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长期缺乏与民办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曾是民办高校长期的运行状态。民办高校投资者的利益在当时的立法状态下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对民办高校办学条件的完善及资金的再投入造成严重的制约。2002年,我国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但是该部法律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资助规定,只是规定了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可以采用经费、对闲置的国有资产进行出租或转让等扶持民办高校,同时该规定中的扶持并不是硬性的,扶持的对象也不具有普遍性,一定程度上只是表明一种态度。在实际的操作中,公立高校才是政策资助的主要群体,民办高校几乎得不到有效资助,甚至还要向政府缴纳所谓的“管理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引导政策是极为缺失的。[3]

三 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完善各种资源整合机制

积极增加对民办高校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1.建立健全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努力创新团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聘任一批优秀的教学和管理人才。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实现用人标准透明化,创建良好的用人环境,最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2.建立符合实际的薪酬制度,同时保证所建薪酬制度的公平性。为学校做出贡献的教职员工积极给予其物质或精神奖励,从而激励全校师生有效培养并积极发挥其创新意识。3.有效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将有效的考评晋升制度建立起来,建立的依据应该是业绩能力。同时对考核的标准进行细化,促使考核程序规范化,运用自评、互评和上级评定等形式对不同岗位教职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等进行全方位的、客观的评价,然后依据评价结果对工作业绩良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工作业绩欠佳的员工进行警告或处罚;4.将高校的财力、物力资源吸纳机制构建起来。长期以来,人力和物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向银行大量贷款是许多民办高校的趋同思路,但是该方法并不能有效解决学校的资金问题,因此民办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新的资金筹措方式,而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将高校的财物力资源吸纳机制构建起来无疑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和措施。[4]

(二)大力提升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1.将民办高校敏捷的市场反应机制建立起来。民办高校努力的方向应该始终使自己拥有市场,民办高校对市场变化的探查和应对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其生存和发展。在适应市场的具体层面上,民办高校应该严格依据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进行调整,对学校专业进行更新设置,从而将科学、高效的技能训练提供给学生。在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应该依据人才规格要求。因为民办高校拥有自己市场的重要标志是——培养的学生受到社会的极大欢迎;2.将优质服务供给机制构建起来。由于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因此民办高校应该树立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给予学生应有的权利。为学生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切实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出发,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用优质的服务去弥补民办高校资源和技术的不足。比如,提供给学生校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较快较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保证在所有这些服务中都必须可少,同时全体教职员工还应该自觉行动,将这些服务提供给学生。使育人能力机制建设得到显著提升。一些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只看重学校的规模效益,而轻视了学校的质量效益,育人质量和水平的能力建设严重缺乏监控保障,对学校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民办高校应该积极努力,将能动自主的育人机制构建起来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有效完善;3.实施严格规范的过程管理,将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构建起来。民办高校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实施严格规范的过程管理,最终将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构建起来。[5][6][7]

(三)推进民办高校组织文化建设

民办高校师生员工的一个共有价值体系就是大学精神,包括办学风格、人文精神等。大学精神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孕育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软环境,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在自身发展中依据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有效选择各种优秀文化元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抽象出这些优秀文化元素,并在长期的实践中认真积淀,从而将大学精神成功构建起来,最终达到显著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同时,民办高校还应该对本校的组织文化建设进行切实有效的推进,将民办大学的精神塑造出来。比如,在塑造创新精神这一方面,民办高校要想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就必须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创新和调整。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均属于民办高校的创新内容,但是校园文化创新却是民办高校创新的核心和精髓。精神动力由文化提供,是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等的重要组成部分。[8]师生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偏好受到校园文化价值观的直接影响,因此民办高校应该积极重塑校园价值观。民办高校管理人员应该从战略高度将校园文化建立起来,并对其进行不断创新,从而为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健康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12,(7).

[2]马士斌.战国时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学海,2010,(5).

[3]李光辉.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体系重构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3).

[4]施鲁莎.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

[5]苟兴旺,薛惠锋.寇晓东.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校竞争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6).

[6]郑家成.大学核心竞争力本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6).

[7]杨东平.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观念障碍[J].民办教育研究,2011(1):3-4.

[8]杨西,孙振球.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进展[J].现代大学教育,2009,(4):25-26.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资助竞争力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