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宣翻译应以异化为主*

2014-03-31黄艳春

关键词:译作归化异化

黄艳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73)

外宣翻译应以异化为主*

黄艳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73)

基于翻译忠实和功能对等的原则,借助有关一般文化翻译的异化归化观,依据我国外宣翻译的目的,讨论汉语外宣资料中文化特色新词语的特点,提出并论述对它们的翻译应遵循的具体原则和策略:强调以异化为主,在实际的语料中也常取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策略,不得已时偶尔侧重于归化。这样的观点应该是我国外宣翻译之正道。

外宣翻译;文化特色词语;异化和归化

探讨我国对外宣传翻译,首先要弄清汉语外宣资料的语言特点:新词语多,且多为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式,即文化负载词语(culture-specific expressions)。这样的新词语究竟该怎样翻译,无疑面临的是个运用归化译法还是异化译法的问题。我们的观点是应当坚持首先考虑异化,其次再使用归化,又依据实际的不同语料,在很多情况下往往异化归化结合。同时必须强调,异化和归化的情况其实构成了一个连续体:两端分别是极端的异化和归化,其间有诸多不同程度的异化和归化,正中间则是二者的均等结合。在实际的翻译中,两个极端和中间状态总是极其少见。所以本文讲的异化、归化和二者结合,一般只是就其大致情况而言。[1]

下面分三点来讨论:一、外宣资料的语言特点:新词语富含文化特色;二、外宣资料翻译原则:异化为主;三、异化归化结合,或偶尔归化。

一 外宣资料的语言特点

外宣资料的语言特点是新词语多,其中又多为文化特色词语,这应该是无可争议的。鉴于本文的目的,主要讨论文化负载词语的翻译,所以在此着重看看具有文化特色的新词语。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现代汉语词汇几乎是日新月异的增生和创新。诸如“打工”、“上网”、“数码”、“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三讲”、“豆腐渣工程”、“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大跌眼镜”、等等。这些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当然是随着新事物、新技术、新观念的出现而“创造”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仿拟造词、比喻造词和借代造词。但在具体的词语中,这些方法往往多种并存,这里就不作专门讨论,仅分别略举数例。

仿拟造词,也就是当今模因论说的,利用已有的知识、语言单位——多半是具有文化特色的语言传播和模仿单位,亦称为“文化复制基因”,由人们的心理联想而复制出新的词语,甚至不断地被再复制、广为传播。[2]汉语中如语义上的仿拟,像以“上”和“下”为模因仿拟的“上岗”与“下岗”,仿拟“冷”和“热”而有“冷销”与“热销”“冷板凳”和“热板凳”等,模仿“优”和“劣”而有“优生”与“劣生”“优品”与“劣品”,由“公”和“私”仿拟的“公办”与“私办”等。还有格式上的仿拟,如由“大X大X”这样的四音节格式仿拟出“大红大绿”“大红大紫”,或由“小X小X”仿拟出“小打小闹”“小夫小妻”;再如由“酒吧”仿造出“网吧”“茶吧”,由“面的”而有“摩的”等。

比喻造词,指的是用表达事物形象的比喻构成新词,主要可分为四大类:(1)本体不出现,仅用喻体代指,并使之具有新的比喻义,如:窗口、闯红灯、怪圈、花絮、棒喝;(2)以喻体作中心词,前置若干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如“族”:打工族、追星族,“热”:追星热、考证热、评奖热;(3)新词语的中心词是本体,喻体作其修饰成分,如:烂尾楼、星火计划、龙头企业;(4)有的新词语一开始使用就是对某种事物现象的比喻说法,如:星语、鬼门关、踢皮球、剃光头。所有这些由于使用比喻的修辞而产生的新词语,尤其显得生动形象、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它们根植于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原发于老百姓的丰富想象,其文化特色多半非他国能比。

借代造词,即用借代修辞形成的新词新语,主要有:用事物的某一特征或标记指代该事物,用其某一独特的动作行为指代该事物,或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名,以专指代指通称,等等。如“巾帼”代指妇女,“红头文件”专指上级下发的指令性或指导性文件,“画圆圈”代指领导圈阅文件表示已过目同意某件事情,“爬格子”代指写作,“铁鎯头”由形容郎平进而泛指具有类似本领或作用的人或物,“菜篮子”指老百姓采购副食品和日常生活,“红包”代指公司等给职工发放的奖金,“山寨”源于广东话,用以指称平民快速仿造的品牌商品,甚至推广于类似的人物和精神等。还有“大锅饭”“国脚”“大团结”(人民币)等等。这样的借代当然也大多特别具有汉文化特色,表现了国人独特的心理取向和联想。

二 外宣资料的翻译原则

外宣资料中富含文化内涵的新词语是翻译处理的难关,但究竟该如何翻译成英语?是异化还是归化的好?为此,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我们所做的是什么样的翻译。可以公认,外宣翻译无疑充分体现着向世界如实推介中国文化,让外国人真正认识中国的传统和现实的特点。这样的特点既是我们的翻译的本质,也是其目的,而且它既要求忠实于原文,又要注重译文效果,即奈达所说的“功能对等”,或照顾“读者接受”,甚至“顺应读者”——当然不是无条件地屈从与读者。一般说来,传统的翻译忠实原则与时兴的“功能对等”“读者接受”原则,其实并不矛盾,恰如忠实反映现实或历史的原创作中文或外文,难道它们难以实现原作者预想的功能效果,或难以为原文读者接受吗?或者反过来,难道有什么读者喜闻乐见、功能效果很好的原作,它们并非忠实地反映了现实或历史吗?

据此,简言之,忠实于原文,包括功能效果与原作对等,以及读者易于接受,不言而喻应当是我们的外宣翻译的根本原则。这也就是兼顾原作和读者的双向服务原则,而且一般情况下我们责无旁贷地必须竭尽全力遵循这一原则。双向服务虽然绝不矛盾,但要真正兼顾好,实现二者的最佳统一,却在实际的翻译中往往很难做到——尽管能够做得很好,或基本能够做到的也不乏其例:

网吧:internet bar;茶吧:tea bar;窗口:window;怪圈:strange circle;国脚national foot;绿色食品green food,等等。细究起来,这些例子其实有的本来就是从英文仿拟而来的,亦即通过异化翻译而引入中文,如“网吧”、“茶吧”之类。还有的很可能是中英文几乎同时创新的,孰先孰后很难考证,如“窗口”与window。此外还须注意,即使这类翻译,也非绝对单一对等,如“绿色食品”还可译为food to be no pollution and best before,或food free from pollution;“国脚”也可译为national kick,或football players on the national team;“红包”可以是red packet,或译作red paper containingmoney as a gift,bribe or kickback等。而像“怪圈”在“麦田怪圈”中变成了crop circle,或drop circles,“怪圈形成”也译作circle formations,即原文中“怪”的语义没有对应译出。

双向服务兼顾统一的困难,表明英汉语言及文化之间存在着难以完全弥合的差异,针对这样的事实,我们的翻译该如何处置?也就是说,这里往往有个偏向于“忠实原文”还是“读者接受”的问题,即究竟是侧重于异化还是归化的二难选择。在此,黄振定提出的“大体原则”应该是值得借鉴的:

一、能够异化尽量异化,特别是“整体鉴赏性翻译”——富有鲜明文化内容的文学艺术作品——更应主要采取异化,或尽量采取异化程度大的译法。二、异化的结果不能使译文读者根本不知所云,如stand on one’s knees译作“站在膝上”。三、万一不得不归化时,其结果也不能使译文读者感到原语中也有其自身文化特点的东西,如林琴南译出的“拂手而去”之类。四、如若原文中具有文化特色的语句,在其上下文中或对于某个翻译目的来说,其实并无特殊的文化意义,或可以不传递独特的文化信息,而只是原语一种惯常的一般性使用,那也可以归化。[3]

他强调的是不同于归化论的异化原则,看似主要就文学艺术翻译而言,但我们的外宣翻译虽不是“整体鉴赏性”的,却有着向外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特色的根本使命,其目的是让英文读者了解、接受异于他们的陌生事物。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主张:外宣翻译的原则是异化为主——当然是大致的、主要特征为异化,同时避免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4]88略举几例:

麻将风:Majong wind;铁鎯头:iron Lang head;武侠热:martial arts hot;高等教育“211工程:the“211”Project for higher education;双百方针:Two Hundreds Policy;五讲四美:Five Stresses and Four Points of Beauty。思想改造:ideological remoulding;等等。甚至像早已有过的音译(可说是极端的异化)一样(如,饺子:jiaozi;“四书”:Four Books;秀才:xiucai,),新词语的音译也多了起来:北大:Beida;普通话:putonghua;关系:guanxi;等等。甚至出现了这样的音译:

中文:“红头文件”的出台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

英译:“Hongtouwenjian”came out with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此译仅看“Hongtouwenjian”,外国读者肯定一头雾水,但根据上下文他们应该不难了解到,这是中国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事物——尽管很可能不像解释性的翻译“documents with red headlines”那样语义明确;但那又会失去原文的通俗流行意味。在此还须消除唯恐老外不懂的担忧:他们不是连putonghua,guanxi都可接受吗?

三 异化归化结合,或偶尔归化

上述异化中其实已见异化为主又略带归化的例子,如武侠热:Martial arts hot;五讲四美:Five Stresses and Four Points of Beauty。前译没有了原文的“侠”字之意,后者把“讲”释为“强调”,“四美”外还加了个“点”的意思。再有,“走出去”战略:“go global”strategy;开放型经济:the open economy;也许可以说归化的成分又多了些。因为前者若译为“go out”strategy,显然并未真正传达原中文的意思:“走出去”不是个笼统的“出去”,而实际上就是“走向世界”,或“使经济全球化”。后者若译为“the open-typed economy”,反而读来累赘,typed一词在英文读者看来完全可省去。

下例中三个斜体的中国政治特色词组的翻译,前两个可说是异化,最后一个就不得不归化,甚至完全是解释性的了。但原文的意思似乎舍此很难忠实传达,或会使译文读者不明白。

中文: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英译:Wewillsupport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CPPCC)in performing its functions centered on the twomajor themes of unity and democracy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political consultation,democratic oversight,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delibe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stateaffairs.

像“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明显。”一句,一般译作:Remarkable results were achieved in improving the Party's style ofwork,upholding integrity and combating corruption.是将原文的两个词组拆成了“改进党风”、“鼓励廉正”、“惩治腐败”三层意思,分别解释性地译成英文。这也可算是归化程度较大的翻译。再看一例:

中文: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英译:Wemust keep to the orientation of serving the people and socialism,uphold the principle of letting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and maintain close contact with reality,life and the public.

此例情况较为复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翻译也基本上属于解释性的,对于最后三个中文词组,则是按照英文习惯作了简化处理,属于结构上的归化。

可以公认,上述译例都是很好地结合了异化和归化,既忠实再现了原文的本意,又是英文读者清楚明白、易于接受的。而且就以往的翻译实践来说,很可能这样的结合统计数要多于偏重异化的翻译——我们的理论原则当然不能屈从于经验数据。至于侧重于归化的翻译,那应该说还是偶发不多的情况。

让我们看看不得不以归化为主的例子。如,“他们会为高薪的职位而跳槽。”译作They would be wooed away by offers of higher salaries.这里首先是整个句式归化成了很自然地道的英文。若照直译作They would jump to positions with higher salaries.(英语woo作主动时无法表达“跳槽”“换工作”之意),显然不够地道。或者说,既然英文中有类似“跳槽”这样形象的现成说法,也不妨对应替换,反正译个jump虽有“跳”的意思,却怎样也不好用英文jump trough之类。还有像“网民”译作Netizen或Net citizen,英文原来只有前者,意为“网络族群”,即为集合名词;而汉语“网民”则是个分析性组合,可单称或群称,Net citizen则模仿了汉语的分析性,集合性的内涵没变;尽管有这样细微的差异,这里的对应换译还是不失为佳译。

但诸如“半斤八两”几乎完全归化为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应该说是此外别无良策,或异化为half jin and eight liang,老外肯定觉得莫名其妙。再有像“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如果译为Cadres should talk about politics.老外也会很难理解,所以只好归化为Cadres should be politically minded(aware),或者Cadres should give prominence to politics.还有如,豆腐渣工程:jerrybuilt project;从基层提升的:up-from-the-rank;打白条:Issue an IOU;替考者、枪手:ghost examinees;文明乘车:take buses in line with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而不是take buses civilizedly之类;街道妇女:housewives in the neighborhood,而决不能译作streetwomen(在街头出卖色相的妇女)。诸如此类的近乎完全归化的翻译,当然主要是为了照顾英文读者的接受,而不得已为之的,但即便如此,它们还是很忠实地传达了汉语原文的本意——比简单的异化、往往是死板、诘屈聱牙、不知所云的异化要好得多。

总而言之,我们的外宣翻译强调以异化为主,这无论如何只是个具体的翻译原则或策略问题,它必须服从于一般翻译的根本原则:忠实原文,与原文功能效果对等,以及读者易于接受,亦即坚持同时服务于原作和读者的根本原则。[5]103舍此是无法完成对外推介中国文化和现实的任务的。我们的这一观点和以上附有较多实例的探讨,希望有助于我国外宣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1]王仁强.论异化与归化的连续体关系[J].现代外语,2004(2):49-55.

[2]何自然等.语用三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45-146.

[3]黄振定.翻译学论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74-275.

[4]Gentzler 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Lo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5]Nida E 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E.J.Brill,1969.

责任编辑:李 珂

Foreignization as the Major Strategy in Chinese-English Publicity Translation

HUANG Yanchu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410073,China)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translation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with the help of the concepts of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of translation in general,and in the light of the purpose of Chinese-English publicity translation,firstly it discusses some features of new culture-specific expressions in publicitymaterials,then suggests and illustrates the specific principle and strategies as well for Chinese-English publicity translation.Lastly,it puts emphasis on foreignization,and aluay adapts the combination of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as well as domestication occasionally.This should be the rightway for Chinese-English publicity translation.

Chinese-English publicity translation;culture-specific expressions;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H315.9

A

1674-117X(2014)01-0157-04

10.3969/j.issn.1674-117X.2014.02.030

2013-05-24

湖南省科技厅课题“提高外宣翻译质量研究”(20102k3075)

黄艳春(1979-),女,江西永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讲师,留德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译作归化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what用法大搜索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