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化技术翻转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探索

2014-03-30

大众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计算机中职信息化

黄 惠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柳州 545616)

现今国内外信息化环境程度越来越高,在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未来的工作环境必然是信息化的环境,而作为培育职业技术人才摇篮的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面对新的挑战,迎难而上。信息化教学是势在必行的,为了推进信息化教学,国家已经开展了多年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今年更是增加了新的比赛项目——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可见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最近这两年,热门的微课、MOOC慕课等新兴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拉开了翻转课堂的序幕,使得教学碎片化,对传统教学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而计算机基础课本来就不太容易吸引学生,面对这样的挑战,作为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教师又该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翻转呢?以下是笔者做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1 运用信息化技术翻转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研究现状

目前网络期刊和论文文献等文献资料中,针对信息化对教学的影响的论著比较多,研究得也相对深入透彻,但对于如何在计算机基础课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翻转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找到专门的研究著作,在这个方向上的探索,是具有很大的空间的。

2 运用信息化技术翻转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需求分析

计算机基础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所有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这也是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直至今日,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多采用教师讲解、演示操作,学生模仿操作或者完成一项任务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较简单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有很多学生在计算机课上想尽办法玩手机、利用机房设备上网聊天、玩游戏。

学生学情的变化,教育环境的变化,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要有层次,要因材施教,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等等。面对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爱动手完成有趣的实践的学生团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的教学手段亦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现今教师的教学需求,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学生接触网络学习资源的频率更高了,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教学设计方法得当,还能翻转课堂教学,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的飞跃,开创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新局面。

3 运用信息化技术翻转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实施途径及方法探索

要翻转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必须从设计思路到实施过程都要有全面考虑和布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的课堂内外衔接,课前课后呼应。下面以一堂求职简历封面的制作为例,举例说明运用信息化技术翻转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实施途径及方法:

3.1 依据信息化教学环境,做好教学设计,搭建信息化环境

一个好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在进行教学设计前,首先要了解自己学校的信息化设备条件,包含了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比如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机房有屏幕投影设备、音响设备、教师机和学生机,有网络、教学资源盘、电子教室屏控软件等可供使用。了解清楚自己上课地点的信息化设备情况后,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当次课的教学效果,又要考虑整个教学的连贯性和统一性,例如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当中,word模块的教学可以设计任务为制作求职简历,设计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资源搜集资料完成简历的制作,其中求职信的撰写涉及了排版的相关知识,简历封面制作涵盖了图文混排的综合知识,求职简历表对接word表格的编辑和制作知识。

设计了教学内容,还要搭建信息化环境,可以建立一个QQ学习群,以提供学习指导和安排;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常规小组建立小组讨论群,方便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任务;可以建立论坛,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建议,帮助教学改进教学;可以申请云盘、微盘或者云协作平台,实现资源的无限共享等……

3.2 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进行课前学习指导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点,然后学生进行练习操作,以便掌握操作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但是课堂效率不高,资源运用不充分,可以将课堂完成某项任务需要用到的知识点,提前制作成微课教学视频,或者动画操作视频,放到学习Q群共享、云盘等平台上,通过群发布功能布置学生预习内容,学生便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课前学习,针对知识点进行提问,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答疑。学生进行了课前学习,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前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3 运用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在课堂上进行任务驱动教学

完成了课前知识点学习的指导后,为了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课堂主要用来完成指定项目操作任务。教师可以通过云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任务布置,例如利用云盘、微盘,教师资源盘、Q群共享等功能,将教师教学和学生完成任务的任务书以及需要的资源进行共享,方便学生的检索和使用,同时,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在网络中搜集到的资源补充进来,供所有同学一起使用,扩大信息量。有了资源共享平台,学生就能更好的使用公共资源,完成课堂设定的任务。

3.4 通过云协作平台等信息化技术,创建学习小组交互的环境,促进交流学习

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任务的布置后,学生小组就要进行分工和协作完成任务了,小组学习创建讨论组等方法后,可以实现讨论网络化、无界化,小组成员不仅可以面对面的交流,更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讨论范围扩大,并且展现文字或者音频记录,形成课堂成长的良好记录,使小组成员更好的交流学习。

通过google云协作平台等云计算功能,能够将小组的资源和作品保存到云端,进行协同工作,更好的传递资源,修改作品,共同完成任务。

3.5 作品作业展示平台信息化,展示方法多样化

以往课堂上,教师通常会讲学生提交的作品作业选择两三份,通过投影或者屏幕控制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观看,学习成果的展示手段单一,而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作品作业展示的多样化。例如可以将小组作品上传至Q群共享文件,供各小组进行观赏,也可以将作品利用截图工具截图下来,发到QQ、微博、博客、论坛等等信息平台上,供其他人进行欣赏评价,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小组的提升。

3.6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评价

课堂上请几个同学起来评价,然后教师简单的点评的评价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学需求了,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评价。比如在一次图文混排的教学中,布置了学生制作求职简历封面,小组完成作品后,设计了几种展示作品成果的方式,作品展示后,学生进行自主观看,对照教师分发的评价细则进行网络评分,同时对作品的几个评价点在Q群投票应用里设计了分类投票,学生根据作品呈现的效果选择投票,根据柱状图即可了解作品在不同评价内容中受欢迎的程度,同时,在论坛设置了对本次教学的评价讨论,征集学生的意见,以改进教学。这样的评价渠道,学生感到非常新鲜有趣,乐于参与,同时,评价体系设计涵盖了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不但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保存,更是通过柱状图等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对学生的触动非常大。

3.7 强化课后提升功能

信息化技术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翻转,不仅体现在课堂内,还体现在课后。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有层次的针对学生情况进行课后线下辅导,在线答疑,布置了提升的任务,小组课后自主完成,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合作学习,提高能力,课后作品的提交和展示、评价都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将课堂教学有效延伸,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实现教师再身边的功能,小组工作随时随地化。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仅实现的课堂教学的翻转,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教学水平和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通过网络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如何整合资源共同完成任务,这也是职业教育中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的培养渠道和方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领域中,甚至延伸到其他学科的教学,都值得教师做更多的探索和创新,革新教育方式方法,开创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1]杨兆华.例谈创设教学环境,使信息化技术教学回归生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2):37-38.

[2]吴茂连.Blog——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利器[J].中小学电教,2006,(12):42.

[3]傅晓玲.浅论信息化背景下的职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师的自我提升[J/OL].http://www.lwlm.com /jichujiaoyu/201402/ 719442.htm,2014-02-01/2014-05-20.

[4]李文剑.提高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之反思[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3):28-30.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中职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计算机操作系统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