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枸杞叶资源的研究进展

2014-03-30温立香刘功德冯春梅苏艳兰韦茂新

大众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叶中枸杞含量

温立香 刘功德 冯春梅 苏艳兰 韦茂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1)

1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经济及科学的快速发展,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食物结构的改变,人们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单纯的吃饱穿暖不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如何吃好且吃的健康变成新的消费趋势。在这种新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消费心理背景下,茶叶工作者以及医学、营养专家在研究茶叶多功能保健的基础上,逐渐转向增加营养、药理成分的研究,并研制出多款特种保健茶,对人类健康起到很好的作用[1];同时市场的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保健茶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保健茶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的产业。

特种保健茶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消费市场上推出“杜仲茶”、“苦丁茶”、“菊花茶”、“绞股蓝”、“金银花茶”“银杏茶”、“牛蒡茶”、“甜菊茶”“灵芝茶”、等各类特种茶,对降低血压血糖、预防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补肝养肾、增强免疫功能、抗老防衰、益智健脑、健美减肥、增力耐劳、护肤美容、明目增视等有特殊的保健效果[2]。枸杞是我国一种药食同源的传统名贵植物,一直受到中外医学界和食疗专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对枸杞的药理作用研究已深入到抗癌、抗艾滋病等前沿,其应用范围也由过去单一的中医、中药等领域扩展到营养保健品、饮料食品等行业,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都是针对枸杞果实进行的[3]。事实上,除枸杞果外,其根、茎、叶、籽等都具有很好的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4],尤其是枸杞叶,研究表明枸杞叶的营养和一些药用成分比枸杞果实还要丰富,如枸杞叶中硒的质量分数高达92.81g,远远高于枸杞果实或其他富硒的药用植物[5]。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枸杞叶具有增强机体耐缺氧及免疫调节能力降血糖血脂等活性[6],以枸杞叶作为原料制成枸杞叶饮料和茶,长期食用不会有副作用,且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枸杞叶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也得到迅速发展。

2 枸杞叶的营养及活性成分

枸杞( Lycium barbarum)属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植物,适应性强,枝条易发根,易成活[7]。植株较矮小,果实1~2cm,为明亮的橙红色卵形或长圆形浆果,叶片稍小,卵形、卵状鞭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全世界大约有70种枸杞属分布在温带到亚温带地区[8],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北、西北,其他地区也有栽培。早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这里的“天精草”即为枸杞的嫩茎叶,统称枸杞叶,俗称另有“地仙苗、甜菜、枸杞尖、枸杞苗、枸杞菜、枸杞头”等[9],既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止渴、养肝明目、延缓衰老等功效,也可作为蔬菜栽培以食用。枸杞叶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效。枸杞叶无论在营养成分(如微量元素)还是活性物质组成方面,皆与枸杞果实基本一致,有些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甚至高过枸杞果实[3],说明开发枸杞叶与枸杞果实一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1 营养成分

据测定,风干的枸杞叶中营养物质丰富,含碳水化合物40%、粗脂肪3%、粗纤维7%;粗蛋白质含量高达14 %[10],高于枸杞果实,比稻米、玉米、小麦高 60%,是除大豆以外其他植物所不能比拟的;值得一提的是枸杞叶中蛋白质的含量与肉类等食品中动物性蛋白的含量相当,并且不含胆固醇,因而可能比动物性蛋白更具食用或药用价值。

2.2 胡萝卜素类

研究表明,枸杞叶中胡萝卜素也比较丰富,含量为4.3mg/100g[10],低于枸杞果实,但高于菠菜、番茄等蔬菜。类胡萝卜素降解后可以产生烟草特有的致香成分,如大马酮、紫罗兰酮等。瑞士学者从枸杞叶中分离到了大马酮的前体3-(2,4-二羟基-2,6,6-三甲基环己基)-1-甲基-2-丙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日本学者从枸杞叶中分离出 3-羟基-7,8-脱氢-β-紫罗兰酮。国外学者对枸杞不同部位中的枸杞甙Ⅰ、Ⅱ、ⅢI进行分析,发现这三种双萜类化合物仅存在于叶中,茎、根皮和果实中均未检测到,因而认为这三种枸杞甙是枸杞叶的特征性成分,可作为评价枸杞叶质量的指标[11]。蔡朝容[12]等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枸杞叶中色素进行了分离,并对β-胡萝卜素进行了鉴定。

2.3 维生素类

枸杞叶中的维生素主要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抗坏血酸四种,抗坏血酸含量为30mg/100g,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含量分别是 0.3、1.0、11.0mg/100g,远高于风干的枸杞果实[13]。尼克酸的含量比其它蔬菜高25倍多,是枸杞子的37倍。尼克酸是B族维生素中人体需要量最多的维生素,它不但是维持消化系统健康的维生素,也是性荷尔蒙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生活充满压力的现代人来说,尼克酸维系神经系统健康和脑机能正常运作的功效不可忽视。核黄素在机体中起着递氢的作用,并且是构成机体一些氧化还原酶辅酶的最重要成分之一。研究表明,枸杞叶中核黄素的含量高出其它蔬菜20多倍。

硫胺素又名抗脚气病因子、抗神经炎因子等,在体内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硫胺素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如米糠和麸皮)中,瘦肉、白菜和芹菜中含量也较丰富。据测定,枸杞叶中硫胺素的含量极为丰富,是白菜的10倍。枸杞叶中抗坏血酸的含量高于番茄、黄瓜和大白菜,是枸杞子的1.7倍。抗坏血酸参与体内多种反应(如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抗癌、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机体应激能力等功效[11]。

2.4 氨基酸类

杞叶含有多种氨基酸,囊括了所有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8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依次为72、59、12、68、58、87、51和 24mg /g ,含量均大大高于枸杞果实。孟协中[14]等研究发现枸杞叶氨基酸含量(占干重的 12%)高于枸杞果实(9%);枸杞叶中游离氨基酸较多,占氨基酸总量的24 %,有利于人体直接吸收[15]。

2.5 黄酮类化合物

枸杞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具有保护心脑血管,利胆保肝,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其总黄酮含量为19.2mg /g,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16]。较早从枸杞叶中分离出来的黄酮类物质有槲皮素和山奈酚以及它们的糖苷[17-18]。邹耀洪[19]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从枸杞叶中分离和制备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是 5 ,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黄酮(1),金合欢素(2),金合欢素-7-O-α-L-鼠李糖基(1→6) -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4),槲皮素- 3- O-α- L-鼠李糖基(1→6) -β- D-葡萄糖苷(芦丁)(5),其质量百分比含量依次为 0.0695%、0.0674%、0.0525%、0.0421 % 和 0.0487%,并以槲皮素为内标测定了它们在枸杞叶中的含量,用油脂氧化酸败测定仪测定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木犀草素是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孙化鹏[20]等通过对超声提取枸杞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研究乙醇浓度、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时温度四个单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单因素水平,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超声辅助提取枸杞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乙醇用量1:40、超声提取时间30min、超声时温度50℃。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时期枸杞叶总黄酮的含量,发现总黄酮的含量随枸杞叶生长而下降,结合枸杞果园生产探讨得出枸杞叶合理采摘时期为4月上旬和11月中旬。

2.6 生物碱

枸杞叶中含有甜菜碱、胆碱、阿托品、东莨菪碱等生物碱,其中甜菜碱的含量约为 14mg /g,大大高于枸杞果实。小麦麸是甜菜碱含量较高的食品,含量为13.39mg /g,枸杞叶中甜菜碱的含量与小麦麸相当,因此可以作为提取甜菜碱的原料[6]。甜菜碱是重要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体内的甲基供应体,具有抗脂肪肝、降压、抗肿瘤、抗消化性溃疡以及胃肠功能障碍等作用。枸杞叶之所以具有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肪肝等功效,主要与其含有甜菜碱有关。甜菜碱在食品行业可作为食品添加剂、杀菌剂、防霉剂和防腐剂,还可用来制造人造肉,对老人保健、儿童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开发前景广阔[12]。

2.7 多糖

枸杞中研究较多的是水溶性的枸杞多糖(LBP),研究表明LBP是由酸性杂多糖、多肽或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糖肽结构[21],近年来,关于枸杞果、枸杞叶及枸杞多糖的抗衰老作用已得到诸多证实[22]。陈敏等[23]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间桑叶、茶叶及枸杞叶的多糖含量并进行比较,枸杞叶粗多糖样品含量随 7、8、9月时间推移而增长,这是植物体内有效物质积累所致。枸杞叶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品,安全性好,无副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它具有降糖的功效,降糖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或复合多糖。王海宽[24]等通过对枸杞水提取物及提纯的枸杞多糖对经羟基清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提纯的枸杞多糖(浓度为16.22mg/ml),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枸杞水提取物,并且二者的羟基清除能力略低于同浓度的Vc溶液。

2.8 矿质元素

研究表明枸杞叶中灰分含量为 24%,矿质元素含量非常高,枸杞叶含有Ca、Na、P、Mg、Fe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枸杞叶中 Fe的含量较高,是枸杞果实的10倍,比绿茶还高。枸杞叶中不仅含有上述矿质元素,而且含有Mn、Zn、Co、Se、Cu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李红英[25]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宁夏枸杞叶茶中微量元素含量与乌龙茶、茗香、观音王、黄山毛峰、龙井茶、东海龙舌6种茶叶中微量元素锌、铁、硒、镁和钙的含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宁夏枸杞叶茶中铁和锌元素含量较丰富。

2.9 其他物质

枸杞叶中还含有很多其他的活性物质,如甾醇、水杨酸、柠檬酸、苹果酸、酢浆草酸等有机酸以及次黄嘌呤、胞苷酸、尿苷酸等核酸降解物。80年代法国的Duperon等人对茄科植物叶的甾醇物质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枸杞叶中含有甾醇、异岩藻甾醇、油菜甾醇、胆甾醇等5种甾醇,其含量为叶干重的0.02%,其中以游离形式存在的甾醇又占总甾醇量的75%,以酯形式存在的占18%,以糖苷形式存在的占7%。还有2%以酰化糖苷形式存在[13]。另外,经测定,生长于“世界稀土之都”——包头近郊的野生枸杞叶中氧化镧、氧化铈的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0.5、0.6ug/g,稀土元素 La有预防、改善主动脉硬化的作用,铈盐可用于治疗海洋性眩晕和妊娠呕吐,还可用作伤口消毒剂[11]。

3 枸杞叶的功能探究

近年来,科研学者不断探究枸杞叶的药用功能。徐静[26]等人探讨不同浓度枸杞叶含药血清( LBL)对长波紫外线(UVA)辐射致人真皮成纤维细胞( HSF)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得出结论:不同浓度LBL对UVA 损伤的HSF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BL的抗氧化作用及促进细胞增殖活性有关。张慧芳[27]等探讨宁夏枸杞叶、枸杞果柄及不同产地地骨皮水煎剂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说明一定剂量的宁夏枸杞叶、枸杞果柄及不同产地地骨皮水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李晓莉[28]等以枸杞、人参、银杏叶和天麻水提取液不同剂量分别饲喂小白鼠14天,进行密闭缺氧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均延长了小白鼠存活时间。其中,枸杞(10g/kg),延长 67.3%;天麻(1.5g/kg),延长 30.5%;人参(0.5g/kg),延长 27.9%;银杏叶(0.5g/kg),延长10.1%。结果显示:4种水提液可以不同程度地缓解缺氧对机体的损害,这对于研究高原耐缺氧功能新食品有一定意义。王根军[29]等观察枸杞叶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采用单盲、 随机、对照方法,将268例复发性口疮患者分为治疗组134例,采用枸杞叶治疗;对照纽134例,采用牛黄解毒片治疗,2组均连服7日观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4%。可见,枸杞叶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满意。王莉[30]等人通过试验探讨枸杞叶茶水煎剂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宁夏枸杞叶茶煎剂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4 枸杞叶保健茶的加工

枸杞叶有良好的保健功效,而枸杞叶茶是发挥枸杞叶功效的最简单方便、最怏捷有效的方法。枸杞叶茶具有健胃、护肝补肾、抑制肺结核、消除便秘、缓解失眠、调理低血压、贫血,治疗各种眼疾与口腔炎症,并且可以护肤养颜,长期饮用,更是可以治疗体质虚寒,增强抵抗力,能够起到一定改善体质的作用。目前市场上枸杞叶产品主要包括类,一是以枸杞叶为直接原料,按照绿茶、红茶等茶叶加工工艺制成的枸杞叶茶类产品;二以枸杞叶为主要原料,复配其他药用植物等制成复合保健茶类;三是以枸杞叶为直接原料或主要原料,浸提后单独或复合其他茶类的茶汤制成枸杞叶茶饮料类产品。

4.1 枸杞叶茶的加工工艺研究

枸杞的嫩茎叶经过加工可制成枸杞叶茶,陈振林[11]等参照传统绿茶制茶方法研究枸杞叶茶加工技术,主要工艺流程为:原料精选——清洗——沥干——晾干——杀青——摊晾——揉捻——烘干——冷却——检验——包装——成品。杀青是制作枸杞叶茶第一道关键工序,枸杞茶杀青有两种方法,炒青和汤煮杀青法(烫青法)。由于枸杞叶比较嫩绿,在炒青过程中,须将枸杞叶在烧红的锅底内翻炒5min~7min,保证炒青的温度在100~110oC之间。煮汤杀青法就是将枸杞叶置于90~100oC的热水锅中烫煮1~2min后迅速出锅(依据原料的老嫩等情况),并立即投入冷水中浸泡冷。

郑立红[31]等按照鲜叶精选——清洗——沥干——晾干——杀青——摊晾——揉捻工序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枸杞叶茶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工艺的最佳温度100℃,平铺厚度1.0cm,烘干时间60min,微波干燥的最佳功率540W,平铺厚度1.0cm,烘干时间6min,将两种干燥方法所得枸杞叶茶作比较其中微波干燥处理的枸杞叶茶色泽较绿,口感较好,营养成分较高,有利于获得高品质的枸杞叶茶。冶爱军[5]等研究了枸杞叶茶的制作工艺,得出结果枸杞叶茶采用处理烫青和炒制为最佳制作工艺,同时在研究匀浆悬浮发酵法制作枸杞叶红茶过程中,得到结果: 在发酵温度35℃的条件下,发酵 90min,悬浮液质量浓度设为 27mg/mL时,发酵叶黄红色到红色,红茶品质较好[32]。

张敏[33]等人以枸杞鲜叶为原料,参照乌龙茶制作工艺探讨不同杀青方式(漂烫杀青、蒸气杀青、微波杀青)和杀青条件(杀青投叶量、杀青时间)对枸杞叶枸杞叶茶感官品质的影响。主要工艺流程为: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结果表明:鲜叶直接以蒸气杀青有利于保留枸杞叶茶类黄酮、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等活性成分;杀青条件以杀青叶量500g、杀青时间2.5min处理形成的枸杞叶茶感官品质最好。

4.2 枸杞复合保健茶的加工

枸杞复合保健茶是以枸杞叶为主要原料,有时配以其他的药用植物如人参、甘草、菊花、连翘、银杏叶等,根据它们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搭配研制不同类型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保健茶。主要工艺流程为:枸杞叶——精选——热烫——护色——破碎——浸提——粗滤——澄清——精滤——调配——均质——脱气——灌装——杀菌——冷却——成品[34]。范铮[35]等人利用菊花、枸杞、甘草、沙参、连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取它们的气味、滋味、有效成分之长,并选用果葡糖浆、蜂蜜等为添加剂,通过合理配伍,生产出气味调和、口感柔和、体态稳定的复合饮料。

4.3 枸杞叶茶饮料加工

枸杞叶茶饮料类产品是通过浸提、护色、调整成分等加工成枸杞叶饮料类的产品。陈玲[9]等对枸杞叶清茶饮料的配比、浸提条件、防沉、护色工艺及风味进行研究,确定了枸杞茶清茶饮料的生产线,工艺路线为:枸杞叶茶茶汁提取——茶汁护色——茶汁的防沉淀处理——口感调整——澄清处理——杀菌。崔振华[36]等将枸杞鲜叶经过热烫、果胶酶处理和过滤,制备成枸杞叶提取液,绿茶按茶水比为1∶250的比例制备成茶汤,枸杞叶提取液、绿茶茶汤和纯净水以 1∶5∶6的比例调配,调整甜味剂白砂糖为30 g/L,酸味剂为1.2 g/L,成为酸甜适口的枸杞叶复合绿茶饮料。陈玲[37]等对茶汁的提取和发酵阶段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了枸杞叶茶保健酒酿制工艺,确定最佳工艺为:茶汁与枸杞汁比例为 7:3,调整发酵醪液pH值为5,5 ;酵母菌EC为1,发酵温度控制在24℃±2℃,经过明胶0.1g/L、皂土1.5g/L混合澄清处理,枸杞叶茶保健酒感官品质最佳。周建华[38]等以枸杞叶为原料,开发研制具有保健作用的枸杞叶饮料及枸杞叶茶。研制了两种饮品的生产工艺,并对其护色方法及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5 展望

枸杞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可望成为新的营养源。其含有较丰富的Ca、Fe、Se、Mn等矿物质,可以作为人体微量元素的来源,尤其是高Ca含量有望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补钙食品;生长于富含稀土元素环境的枸杞叶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也较高,可尝试将其用于开发具有预防主动脉硬化等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枸杞叶中富含的胡萝卜素和甜菜碱,可以作为重要的食品添加剂;枸杞叶含有的紫罗兰酮、大马酮前体等致香物质,可以考虑开发成天然食品香精、香料;另外枸杞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有的成分含量很高,从中发掘、筛选、提取天然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当然,食品质量与安全是食品工业的生命线,只有确保枸杞叶提取物或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理功能和安全性,才可能开发具有特定保健功效的食品添加剂、配料或功能性食品。

我国青海、宁夏、陕西、内蒙古等中西部省区是枸杞的主要分布和生产区域,加强枸杞叶资源的研究、开发与深加工力度,增加枸杞叶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我国是世界枸杞原料与产品的主要生产、销售和消费国家,研究枸杞叶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营养保健功效,开发枸杞叶食品添加剂、配料与功能性食品,对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范曼.保健茶的功能及其发展前景[J].茶叶通讯,1995(1):42-44.

[2]张育松,陈洪德.保健茶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考古,2001(2):42-44.

[3]张小波,高治军,翟惠敏.枸杞鲜叶茶开发利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5):114-116.

[4]张惠玲.枸杞的综合开发与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2):223-227.

[5]冶爱军,刘建平,余昆.枸杞叶茶制作工艺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3(1):54-56.

[6]马婷婷,张旭等.枸杞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1(13):194-196.

[7]陈红伟.枸杞栽培及综合利用[J].四川农业科技,2002(3):25.

[8]Fukuda T,Yokoyama J,Ohashi H.Phylogeny and biogeography of the genus Lycium(Solanaceae):Inferences from chloroplast DNA sequences[J].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2001,19(2):246-258.

[9]陈玲,余昆等.枸杞叶清茶的制作工艺研究[J].饮料工业,2013,16(3):16-18.

[10]陈振林,黄永艺,莫显瑞.杞叶保健茶的研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5(9):166-168.

[11]张华峰,杨晓华.杞叶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0.31(2):369-372.

[12]蔡朝容,陆文泽,黄静.枸杞叶中 β-胡萝卜素的分离与鉴定——薄层层析法[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4):112-114.

[13]何进,阎淳泰,章继华.枸杞叶成分研究进展及产品开发展望[J].农牧产品开发,1995(9):26-28.

[14]孟协中,胡向群,张桂兰等.枸杞子和枸杞叶化学成分的研究-第 2报-杞枸子和杞枸叶中氨基酸[J].中药通报,1987,12(5):42-44.

[15]Kim S Y,Lee K S,et al.Taste and flavor compounds in box thor(Lycium Chinese Miller) leaves[J].Food Chemistry,1997,58(4):297-303.

[16]雍晓静,刘钢,张境.应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枸杞叶总黄酮的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148-150.

[17]Harsh M,Nag T N.Flavonoids with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arid zone plant[J].Geobio,1988,15(1):32.

[18]Philippe Christen,Ilias Kapetanidis.Flavonoids from Lycium halimifolium[J].Planta Mediea,1987,53(6):571.

[19]邹耀洪.枸杞叶的黄酮类化学成分[J].分析测试学报,2002,21(1):76-78.

[20]孙化鹏,钟晓红,张珉.超声提取枸杞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2009,9(14):2645-2648.

[21]如克亚加帕尔,孙玉敬,钟烈州等.枸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13,13(8):161-169.

[22]苗珍花,于建春,等. 枸杞叶及枸杞多糖对快速老化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2):117-129.

[23]陈敏,林淑芳,邵爱娟.桑叶、茶叶及枸杞叶粗多糖样品的含量分析[J].2008,14(8):6-7.

[24]王海宽,赵新淮.枸杞有效成分分离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1(105):12-14.

[25]李红英,吴东.宁夏枸杞叶茶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其它茶叶的比较[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8,25(4):34-36.

[26]徐静,穆静,徐武清.枸杞叶含药血清对长波紫外线损伤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3):317-322.

[27]张慧芳,黄燕,杨红霞.宁夏枸杞叶、果柄及根皮降血糖作用的初步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08,29(4):23-26.

[28]李晓莉,刘嘉麟,张声华.枸杞、人参、天麻、银杏叶耐缺氧效应的比较研究[J].食品科学,1999(2):18-20.

[29]王根军,尚孟学,倪方利.枸杞叶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2,24(1):13-14.

[30]王莉,李治芳,杨涓.枸杞叶茶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2753-2754.

[31]郑立红,郭建业,杜彬等.不同干燥方法对枸杞叶茶品质影响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2,12(10):149-154.

[32]冶爱军,刘敦华.枸杞叶红茶的工艺制作研究[J].食品工业,2013,34(4):121-122.

[33]张敏,何俊萍,何义.不同杀青工艺对枸杞叶茶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技,2009,34(11):63-66.

[34]周建华,邵在菊,张在国.枸杞叶饮品的开发及生产工艺[J].饮料工业,1999,2(1):35-36.

[35]范铮,强根荣,王海滨.复合保健茶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24(6):105-106.

[36]崔振国,孟跃军,徐桂花.枸杞叶复合绿茶饮料的研制[J].食品工业,2013,34(7):339-41.

[37]陈玲,余昆,徐桂花.枸杞叶茶保健酒的研究[J].酿酒科技,2013(4):77-79.

[38]周建华.枸杞叶饮品的开发及生产工艺[J].饮料工业,1999(1):35-36.

猜你喜欢

叶中枸杞含量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压滤后盐泥中的盐含量和水含量
HPLC法同时测定蓝桉果实中两种marocarpal型成分含量
芪红水煎剂化学成分的HPLC-FT-ICR-MS快速表征与HPLC多成分的含量测定
宁夏六月枸杞红
枸杞到底是怎么养生的?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
木菠萝叶中水溶性黄酮苷的分离、鉴定和测定
正交法优选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20CrNi2Mo钢中的Al含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