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

2014-03-30梁宝桐

大众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章节心理学知识点

梁宝桐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3)

每一门学科的基础专业课程,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极为重要。《普通心理学》不仅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学基本知识体系和框架,还为以后其他的心理学分支课程的有效学习和应用提供根本保障。而且,从课程的教学计划来看,《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时数长,教学任务重,足以体现其在整个心理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1]。因此,《普通心理学》的教学质量优劣,与培养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的兴趣,学生是否具备心理学学习基本素养有着重要关联。

1 教学背景

自2008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招收第一批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方向)的学生开始,《普通心理学》已有五年的教学经验。广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应用心理学班级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25人。班级人数较少,易于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普通心理学》的讲授对象是本科一年级的学生,授课学生的普遍年龄为18~20岁,刚进入到大学学习,还没有摆脱中学生被动型的学习习惯,学习思维习惯依赖于教师和教材,缺乏自主思考的意识。且许多学生入学前对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只是模糊地觉得心理学可能很好玩,可以读懂人的心理,对心理学的了解和兴趣还是表面而肤浅的。此外,由于医科院校的背景,使得部分学生对于心理学的学习有着怀疑或消极的认识,认为医科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就业前景和师资力量等无法和医学专业比拟,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容易陷入迷茫。

针对学校和学生们的这些特点,在《普通心理学》这一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这第一门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心理学学习意识,并且让他们树立对学习心理学的信心,打好学科基础,为其后的延展课程的学习储备知识和做好准备,提高学习心理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上都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2 教改设计

2.1 根据课程大纲,合理有序地安排教学进程

本门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心理学》第4版教材。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这一教材结构慎密,内容体系完备,作为国家教委推荐的高校心理教材,适用于高校心理学专业的教学[2]。根据这一教材和新修订的版本,还有专业培养方案中对《普通心理学》5个学分,共80个学时的安排,以及各章节的侧重,教学进程安排为约4~5学时完成一个章节的教学。

2.2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的应用

如前所述,学生对心理学的认识可能停留在“好玩”、“神秘”的初步认识中,在第一节的课堂上,除多媒体课件教学,还应用图片、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展现形式辅助学生进入课堂,例如一些视觉、感觉的图片图像,有趣的情绪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认识你自己”这一心理学的核心思想,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历史和学说,建立心理学的理性和感性观念。并且,在其后的课堂教学中,亦尽量通过生动多媒体形式,多角度加强心理学的趣味性和应用性,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如在内容稍微刻板的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用几段科普式的生物纪录片,和内容比较容易延伸的第十章〈情绪〉,籍一个活泼有趣的情绪小故事,让学生更易于直观和感性地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教学效果显著。

2.3 参与型教学在课堂的应用

心理学课程的专业非常讲究实践应用,从第一门课就注重学生在课程的参与度,让学生离开座位,不再是单纯地听教师在讲台授课,能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的意识和提升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的思辨能力。在本门课程上,亦特意设计某一章节,让学生围绕此章节的内容做好资料搜集,于课堂上作为“小老师”分享讲解课程内容。

随着现时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咨询的随手可获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操作也越为可行。本次参与型教学选取的是略为抽象不易理解的第七章〈思维〉,将学生按本章小节分为6个小组,每组6~7人,每组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确立本组讲课代表等分工负责讲授一个小节。并且分组讲课作为比赛进行,与平时成绩挂钩,小组得分即为小组每人最后得分,要求每个组员都必须合力尽力展示。讲课任务提前五周布置,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到图书馆或网上找寻资料准备。实践证明,每组学生皆全力以赴,资料收集广泛完备,为支撑所讲章节的知识点和挑选训练本组讲课代表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除课件等多媒体讲课外,个别小组还自己制作图片海报,或剪辑几段影片,或排练一段小话剧来展现课程内容。学生的用功,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知识点和实例结合的精确,出乎意料。

随后,对每个小组进行点评并由教师讲解本章内容,亦纠正了学生的一些错误归类。学生经过课前的准备,课内展现,教师点评和再讲解,对课程内容掌握更深,知识点亦记忆更牢固。

2.4 情景教学法在课堂的应用

心理学教学强调理论和结合应用并进,故在课堂上,除了知识的讲解,与应用实例的结合是帮助学生强化理论认识的最佳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一些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对照心理学理论在相关人的成长中生活中,不仅提高学生对理论学说的认可度,同时也能培训学生的思辨习惯。如在第八章〈语言〉中,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家乡的方言和方言文化,比较中英文的发音和内涵等;还有在第十三章〈学习〉中,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分析什么是“高原期”。各种情景场景结合理论的创设表述,增进了学生的理论认识,让学生了解到平时没有去思考的情形,原来也有科学的解释。情景教学法的效果良好,也锻炼了学生多种的学习能力。

3 教学反思

几种教学法各有所优,能较好地帮助教师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检验教学成效的方式除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还有考试的整体水平。本门《普通心理学》的期末考试,题型均为主观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在各题有侧重和展现。从卷面反馈来看,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良好,运用得当。

此外,学生普遍反映,运用参与型教学和情景教学法的几个章节知识点记忆较为深刻,学生也乐于在这种互动多的教学方式里获取知识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辨能力。但案例分析题答题情况稍欠理想,除了学生长期形成答题的固定思维,习惯于照搬书本的知识点,未能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由于此案例选自第十四章〈人生全程发展〉中的案例——《天生一对》电影中双胞胎姐妹的性格和行为等个性形成发展,旨在说明遗传和环境对个体的塑造作用。因在课堂上未加以提及电影剧情,由于时间安排也未能在课堂上放映电影和布置学生观看,即使在考卷上已详述剧情,学生对剧情了解不透,导致无法有效对照知识点来答题也是因素之一。以上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完善,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更通俗易懂的场景,引导学生全面多样性地学习心理学知识。

[1]高承海,李霞.论普通心理学的内容与体系[J].甘肃高师学报,2010,15(4):110-111.

[2]彭聃龄,杨晖.打好基础 受用终生——“普通心理学”创建名牌课程经验[J].高等理科教育,2001,(1):17-20.

猜你喜欢

章节心理学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