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冲突解决策略

2014-03-30张盈田丽媛张涛

关键词:后现代冲突辅导员

张盈,田丽媛,张涛

(河北联合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师生冲突在高校管理及教学过程中是普遍存在而又不可避免的现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一个群体,也不可避免的会与学生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发生的冲突,主要集中在高校管理层面,故有其独特的内涵、类型,需要独特的视角来分析解决这一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冲突的内涵

一直以来,冲突问题都是一种复杂而又见惯不怪的现象。著名的美国社会学家乔纳森·H·特纳将冲突定义为“双方之间公开与直接的互动,在冲突的每一方的行动都是力图阻止对方达到目标。”美国社会学家克·芬克认为:“冲突是指不一致的目标、各自专有的利益、感情上的敌意、观点上的异议以及相互干涉。”将冲突这一概念引入高校教学管理之中,我们发现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冲突是师生之间由于制度制定及执行的地位、各种利益的分配、文化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产生的旨在控制与反控制并实现各自目的的互动工程。由此可见,冲突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与当事人有密切联系的一种关系。因此,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冲突可以界定为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师生之间由于角色、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的差异而产生的不一致、对立和互相干涉的互动过程。

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冲突的类型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与学生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稳定教育及其他各项教育指导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人员,这些工作的对象都是大学生。因此工作中就会出现各种类型的矛盾冲突。通过大量的辅导员日常工作研究,我们认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冲突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制度方面的冲突

制度规定着高校师生之间的权力和权利关系,高校的法治化管理离不开制度规范。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是贯彻执行学校各项制度的第一线工作人员,其贯彻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一些学生的利益,同时也存在制度制定的不完善或缺失,导致师生间的权责不平衡,这些都会导致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发生冲突,矛盾加剧的现象。

(二)利益方面的冲突

高校辅导员不仅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起到指导的作用,而且对大学生的评优评先、入党、奖助学金的发放、学期综合测评、勤工助学等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的这些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大多数辅导员与学生所处的角度不一样,必然会导致冲突的发生,而且这也是辅导员在工作中与大学生发生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文化方面的冲突

辅导员与大学生在文化方面的冲突也是其双方矛盾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一是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冲突。辅导员更多是主流文化的代表,而当代的大学生除了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大众文化、草根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多元性使得他们与辅导员的文化背景产生差异。其二辅导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生追求平等、民主的思想产生冲突。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崇尚理性状态的民主与平等,对辅导员的管理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四)价值观方面的冲突

辅导员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对大学生进行与之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辅导员的社会价值体系已经完整稳定,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已趋形成,但尚不成熟,两者评价对待事件、事理的标准难免会有不同。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教育中渗透着儒家文化,而且辅导员的工作任务中最根本使命就包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尽快完善他们的社会价值体系,来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而大学生是最具青春活力的一个团体,他们叛逆、追求张扬个性,其价值取向很多都是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即人们所谓的“非主流”价值观。两者在思想上会发生碰撞,甚至会发生冲突。

三、后现代视角下冲突解决的思考

(一)以人为本的制度擅变

后现代主义凸显了学生的个体性、主体性,注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将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不同的发展个体,并承认与尊重发展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强调了以人为本,这种差异性、以人为本的特性对现代教育管理制度中的同一性、标准化提出了质疑和反思,对于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擅变是一种触动。从遗传差异的角度,后现代主义在管理中强调注重个体差异的存在,关注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方面,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辅导员工作的具体服务对象。所以制度的制定需要管理者能够从个体差异、以人为本的角度,使各项制度更加规范、更具普适性、宏观性和可操作性。

(二)多元化思维下的文化兼容

现在主义文化强调标准化、一体化。后现代主义强调差异性、多元性、平等性,学生的丰富性、多元性、立体性可以在教育中凸显出来。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辅导员和大学生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这是最重要的,因为文化本身没有贵与贱、对与错的区别。如果他们对另一种文化能够由衷的尊重包容,冲突自然会钝化一些。其次,以尽可能平和、诚恳的态度争取到对方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再次,给彼此一些空间坚持自己所信仰的文化。没有必要有一方做出妥协。最好的方式是,各方都力求和谐,在彼此包容和妥协中实现多元文化思维行的文化兼容。

(三)对话基础下的利益矛盾化解

辅导员工作本身就应当是“正义的”与“平等的”,而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管理工作更应当强调沟通、对话与理解,要抛弃传统教育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的权威性,解除对学生主体性的打压。辅导员应当以一个引导者、示范者和合作者的角度参与到教育管理上作中,而当辅导员与学生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应该在师生间营造成一种师生平等、共同探索、相互沟通的氛围,辅导员积极引导,在双方平等对话的基础下,使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投入到利益冲突矛盾的解决过程中。在这样的辅导员与学生关系下,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得到保障,也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正确解决利益冲突矛盾。

(四)历史延续性的价值观完善

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和文化传统,注重设计的历史文脉,在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高校辅导员对于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应该注重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能够接触社会,完善其已有的价值体系。其次,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应当只局限在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上,更应当对学生的个体情感予以关怀,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与价值观、人生观构建。同时在当前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新媒体技术为众多学生所接受,那些来自国外的信息思想对大学生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具有自我思想、更加具有空间的去选择自己所信仰的思想文化,这使得当前高校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现状。在这样的形势下,辅导员应该吸收后现代历史延续性的特点,集古代优秀的价值观与现代的主流价值观相结合,为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完善做好指导性的工作。

总之,在后现代视野下,后现代教育思想为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冲突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辅导员应该借鉴后现代视角,超越后现代思维,吸取其合理因素,为学生工作能够和谐有序的发展提供保障。

[1]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11-212.

[2]刘琼.高校师生冲突及应对策略[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

[3]秧志强.和谐关系下高校师生冲突及其解决对策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

[4]李雪萍.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D].南京师范大学,2012.

[5]张卉等,师生文化冲突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7).

猜你喜欢

后现代冲突辅导员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90后现代病症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