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娼传》主“情”说

2014-03-30张金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门阀士族岭南

张金桐,贾 可

(河北经贸大学 人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杨娼传》乃唐传奇名篇,作者,房千里。以往论者多据小说结尾“而杨能报帅以死,义也;却帅之赂,廉也。”的字样,贯其主旨以“义”与“廉”①,其实它是一篇写情小说。小说通过帅甲与其妻的婚姻现实触及了中唐时代门阀婚姻的痛处,同时又通过杨娼对帅甲的情与义的叙写,歌颂了下层妇女坚贞而纯朴的爱情。

门阀婚姻是门阀制度下产生的一种尚士族、重门第的婚姻。士族之间通过联姻以保持其传统的族望和门第,有利于维持其较高的社会地位。大致说来,它兴起于汉末,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发展为鼎盛期,至隋唐则走向衰落。唐代向以崔、卢、李、郑、王五姓为著姓,一般士族皆以能与之通婚为美事,否则即为终生遗憾。对此种风气,政府虽屡有禁止,但“望族仍为时所尚,……或载女窃送夫家,或女老不嫁,终不与异性为婚。”②唐代初期,士族门阀的政治势力还很强,高门士族之间的互相婚媾仍为时尚,王梵志诗云:“有儿欲娶妇,须择大家儿。纵使无姿首,终成有礼仪。”③至中叶,虽然旧士族的政治、经济势力衰落,而就男女婚姻而言,仍然是尚士族、重门第。直至唐末,有的人犹念念不忘“李郑崔卢,姓之名器。千古推高,九流仰视”④。门阀婚姻带给人们的罪恶是深重的,它不仅仅紊乱了社会秩序,败坏了风俗,而且给社会带来许多有婚无爱或者有爱无婚的矛盾症结,致使男女双方终身遗憾,严重压抑了人的自然情爱的发展,甚者酿成悲剧。如唐太宗女丹阳公主下嫁武将功臣薛万彻,薛愚钝而无才气,公主嫌弃他,竟数月不与之同席;唐宣宗女万寿公主将嫁,命择良婿。宰相白敏中奏选状元郑颢,郑正待婚门阀卢氏,不得已从君命,因此,深恨白敏中。结果,公主嫁后尤不执妇礼。《北里志》的王福娘每谈及身世,便悲泣不已,宴席间常常神色黯淡。据载:“福娘字宜之,甚明白,丰约合度,谈论风雅,且有体裁。”她看中了举子孙棨,只因二人不为“当色”,孙棨不得应允,福娘为此十分伤心。《杨娼传》中帅甲与其妻之婚姻犹上述门阀婚姻之悲剧。

《杨娼传》叙写一位长安杨氏妓女,她色美而有风度,且艳名极盛,为众多王公贵人所赏识。恰遇岭南帅甲,其妻乃皇亲国戚之女,对帅十分凶悍。因此,帅乃暗中出重金,削去杨娼之妓籍,并挈之任所据为侍妾。杨氏虽为娼妓,却生性聪敏,恪守妇道,不但对帅恭谨周到,与帅之感情甚笃,且与帅周围人的关系也很好。帅苦于其妻的妒忌,于他处设得房舍与杨娼偷偷往来。杨娼受到帅之专房之宠。后帅得病不起,思一见杨娼,但又惧怕其妻之凶悍,便以娼冒充为监军婢女以见帅。事情终于败露,帅之妻“拥健婢数十,列白梃,炽膏镬于廷而伺之”。无奈,帅赠遗杨娼许多财宝,并命家僮帮助她逃走。娼行之半路闻帅病亡讯息,乃尽还帅之宝物,且返帅宅设位而哭,并言:“将军且死,妾安用生为?”即撤奠身亡。小说在抨击门阀婚姻的同时,歌颂了当时下层妇女坚贞而纯朴的爱。帅乃“贵游子”“妻本戚里女”,可谓门当户对,这里虽然没有道出双方姓氏,但从其身份看,显然是一桩门阀婚姻。在这桩婚姻中,帅之情爱明显具有了中唐时代男女情爱的特点。与其妻,因门阀婚姻有婚无爱,其妻“遇帅甚悍。先约:设有异志者,当取死白刃下。”帅则是“惮其妻”“大恐”其妻,不胜其妻之苦。而此时,帅恰遇美色、妇德具佳的可人杨娼,这不仅使帅得到了失败婚姻的弥补、生理的满足,而且精神上也得到了莫大的慰籍。帅“削去娼之籍,而挈之南海。馆之他舍,公余而同,夕阴而归。而“娼有慧性,事帅尤谨。平居以女职自守,非其理不妄发。复厚帅之左右,咸能得其欢心。故帅益嬖之。”最终,杨娼还却帅送给她的一切财货,为帅设奠而祭,随即殉节而亡。娼于帅演了一出生死离别的情爱剧,而这一悲剧的基础乃帅与妻为一桩门阀婚姻!我们看到:帅虽贵游子,但视遇杨娼甚厚,其情亦笃;杨娼感帅而死之,其情亦哀。然作者及后来的许多学者于杨娼均誉之以“义”、以“廉”而不及情,似不得本篇要旨。

许多学者认为《杨娼传》乃房千里有感而作。房千里,字鹄举,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文宗大和(827—835)初年登进士第,累官国子博士,后因事南贬,随即游历岭南。房氏能诗善文,曾待罪寓居庐陵,作《庐陵所居竹室记》以寓意。事情是这样的:在房千里游岭南时,结识了进士韦滂,并通过他得到一个十九岁的赵姓小妾,二人相得甚欢。当房氏要离开岭南返回北方时,二人极为眷恋依依不舍,无奈只得相约以中秋为期,在图相会,并契以诗寄情。结果,房行至襄州(今湖北襄阳)遇到朋友许浑前往岭南,房便将赵氏托付给许浑照顾,许也应诺。许浑一到岭南便准备让人给赵氏送一些生活用品,可是,一打听,赵氏已经与韦滂相好了。对此,许浑不仅感到意外,而且十分为难,因为他和韦、房都是好友。想对房说这件事,怕伤了与韦的情谊,不说,又怕辜负了房的托付,无奈之际,他决定以诗代报,用诗婉转地向房说明这件事。许浑诗说:“春风白马紫丝缰,正值蚕眠未采桑。五夜有心随暮雨,百年无节待秋霜。重寻绣带朱藤合,却认罗裙碧草长。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房获知此事后,其伤心难过的情绪可想而知。这件事载于《云溪友议》卷上《南海非》和《唐诗纪事》卷五一,开篇即称引:房千里博士《初上第游岭徼诗序》云云。恰《杨娼传》所写人、事均是房氏在岭南的见闻,故研究者一般认为房氏叙岭南帅宠妾杨娼持节殉主,是感于《初上第游岭徼诗序》所云之事。“这就是房创作《杨娼传》的根本动机,也是他在小说中极力赞美杨娼的真正原因。”⑤或许这些研究是正确的,可是总免不了给人一种就事论事的感觉,而且以往的学者也大多是推测,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掩饰小说本身所蕴含的写“情”的意义。鲁迅先生即说“此传或即作于得报之后,聊以寄慨者欤”⑥,李剑国教授说“不必定作于襄州闻报之后,要在大和中也。”⑦照本篇主旨看,剑国教授的说法似乎更为恰切,如此,它更能与中唐时代抨击门阀、赞美下层妇女忠于爱情的小说合拍,也或许更接近小说作品的本意。

小说结尾写道:“夫娼,以色事人者也,非其利则不合矣。而杨能报帅以死,义也;却帅之赂,廉也。虽为娼,差足多矣。”对于作者将杨娼的行为归结为了“义”和“廉”,而没有言及“情”原因,李剑国教授批评说,是“以纲常名教为准绳,未得杨娼之意”,是“男权社会的观念”⑧批评精到之至。此乃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一个通病。

注释:

①如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杨娼传》即持这种观点;李宗为的《唐人小说》,中华书局2003年版写到,杨娼“与岭南帅的关系也不是爱情的,……她的自杀,不是殉情而是殉主”,等等。

②《资治通鉴》(卷二00),“显庆四年十月”,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③《全唐诗补逸》(卷2),《王梵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④《唐代墓志汇编》(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401页。

⑤《古代小说鉴赏辞典·杨娼传》,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⑥鲁迅:《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⑦⑧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 524、525页。

猜你喜欢

门阀士族岭南
忆岭南
门阀政治传统与陈朝的王朝建构
从赵郡李氏南祖房善权支几方墓志看唐代士族的中央化
南北士族协调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史学的特点
雨岭南
不辞长作岭南人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为何这么牛气?
天下第一行书
浅析西晋太康年间门阀势力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