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语专业学生“渗透式”批判性思维培养*——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例

2014-03-30吴新红吴新丽禹逸群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值日批判性

吴新红,吴新丽,禹逸群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南娄底 417000)

论英语专业学生“渗透式”批判性思维培养*
——以《基础英语》教学为例

吴新红,吴新丽,禹逸群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南娄底 417000)

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普遍较差,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发展。重视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已成为广大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已成为英语专业教师的重要职责。英语专业教师应整体规划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合理布置课外任务,以利于英语专业学生“渗透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渗透式”教育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必须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已成为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普遍较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的现实,英语专业教师又该如何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必备的批判性思维呢?

1 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及意义

1.1 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也叫评判性思维或思辨能力,是“对于某种事物、现实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作出主张的思考”[1]34,包括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独立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的思维活动,其基本要素包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评价能力。批判性思维是批判精神和批判技能的统一体。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将批判性思维列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列为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并将此目标写进了会议重要文件《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在一个迅速变革的世界中,高等教育需要有新的观念和模式。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担社会责任。近30年来,批判性思维培养已成为西方大学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受此影响和启示,国内批判性思维培养也逐渐受到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的长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性任务之一。

《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2001)曾指出:我国的外语专业长期以来不重视人才的思维能力培养,与其他文科专业相比,外语专业毕业生在逻辑思维和条理性方面表现较差,缺乏较强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显现出令人担忧的“思辨缺席症”和智性不足[2]9,“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成为“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3]25。文秋芳也指出“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普遍过分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语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维功能。输入的语言信息……不容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文化知识体系;交际所涉及的思维活动也很可能缺乏挑战性,不足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4]79长期以来忽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造成“外语专业毕业生人文基础很差,批判性思维能力很弱。”[5]243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差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2 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质疑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反思,而反思是一切创新的起点,从而最终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第三,有助于学生在信息社会海量信息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明智判断,而非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这一点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尤其重要,能使学生避免不加判断全盘吸收外来文化。此外,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还有助于他们获得独立自主地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有效应对日新月异社会的各种挑战。

2 “渗透式”批判性思维培养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版)第四条“教学原则”中指出:专业课程教学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教师作为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该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整体规划。教师从确立教学理念、确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到设计每一个教案及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安排乃至课后作业的布置,都应做到胸中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费克米兰曾说:“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取决于老师是否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刺激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环境”。因此,英语专业教师应借用课堂教学平台,充分利用教学材料,灵活组织多种课堂教学活动,巧妙启发,循循善诱,激发学生思考、质疑、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兴趣,加强显性课程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作用,最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只有这样从宏观到微观自始至终目标明确,才能实现教学培养目标。

《现代汉语辞海》解释“渗透”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渗透式”教育,即教育者凭借各种方式和手段,营造实现教育目的所需条件和氛围,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教育者所期待的变化,最终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方式。“渗透式”教育的特点是“润物细无声”,让受教育者经过长期熏陶后实现教育者所期待的结果。在确定培养英语专业生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后,教师应整体规划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师可结合自己任教课程特点,利用课堂教学活动和布置合理的课外任务以实现“渗透式”教育,开展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笔者在过去两年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经过2年的“渗透式”教育,学生批判性思维有了明显提高。下面笔者以教《基础英语》时如何用“渗透式”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为例,以抛砖引玉。

2.1 布置的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常规任务

做值日报告。许多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内容因教师要求不同而不同。笔者教《基础英语》布置学生做值日报告的要求是:(1)内容必须和所学内容相关;(2)必须限制在5分钟以内;(3)必须有PPT辅助;(4)PPT上只能显示最关键的信息,意即PPT上的信息只起主题提示作用,学生不得照念PPT;(5)不得出现知识性错误和拼写错误。这五项要求在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首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搜集相关信息的能力,学生在搜集资料时,必须对资料作出正确判断,哪些是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并且只选择合适在5分钟内完成的内容。其次,学会如何做好PPT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如选择适合主题的背景模版,如何利用字体大小和颜色突出重要信息,保留哪些关键信息去掉一些次要信息等都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再次,学生上互联网搜查信息时,面对海量信息,不仅要学会选择包含相关信息的资料,还要排除筛选可能包含错误信息的资料。实践证明,这种值日报告让学生很受益,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评论同学的值日报告。每次值日同学做完值日报告后,笔者会任意喊一位学生对值日学生的值日报告作出评价,或要求值日学生任喊一位同学来评论值日报告。评价的模式也做了大致规定,先给出笼统意见,即对值日报告的整体评价(好、一般或者差)。然后,给出具体的意见,把理由一条一条地列出来。这种即兴评论除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形成自己的判断,避免盲从他人;有利于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论证说理,表达意见;最后,有利于学生认真听他人的值日报告,并最终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虽然每次喊起来评论的学生人数有限,但受益的是全班同学,因为没有人愿意被喊起来却无话可说,从而逼着自己去组织语言和观点。久之就会增强对事物做出独立判断的能力。

2.2 组织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往往是就开放式问题进行讨论,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的限制,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和内容灵活布置小组讨论话题。小组讨论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基础英语(四)第四单元A View of Mountains讲述了长崎遭遇原子弹袭击后,整座城市夷为平地,只留下几座光秃秃的山。作者通过描述一系列细节讲述战争的残酷,希望全世界人们热爱和平,从此远离罪恶的战争。在学完文章后,笔者要求学生尝试翻译文章的标题,由于对文章内容和主题都很熟悉,学生很快给出了许多版本。如“唯见青山”、“唯见孤山”、“只见群山”、“唯见荒山”、“山殇”等。在全部列出这些标题后,笔者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哪种翻译更好。有的学生虽然知道参考书上的翻译是“唯见青山”,大胆地指出“唯见青山”不合适,因为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尘土一定会把整座山都覆盖,不可能再有绿色;有的学生认为“唯见孤山”没把英文标题里的复数翻译出来,有信息缺失;有的学生认为“山殇”好,能渲染战争的悲剧性,很有文学味;有的则从翻译对等角度出发认为“山殇”不合适,因为英文标题有四个单词,而汉语翻译只有两个字,字数就不对等;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唯见荒山”最好,认为字数相等,意义基本相同。虽然学生最终并未就哪种翻译最佳达成统一意见,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就在质疑参考书上的译文、指出某种翻译的不足、为自己的翻译阐述理由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提高,这远比教师直接给一个参考译文有意义得多。

分组辩论。辩论是一种高层次的思想交流、碰撞活动,在辩论中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说理能力,辩论还能锻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合适的材料和辩题要求学生进行辩论。基础英语(一)第六单元 Is an Only Child a Lonely Child?讲述了为人父母者处于选择生一个还是生两个的进退两难的困境。在学完课文后,笔者安排学生就It’s better to have only one child/two children任选一个立场分两组进行辩论。由于学生对此辩题内容并不陌生,而且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已经了解较多的相关知识,辩论展开非常顺利。虽然谁也无法说法谁,但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妙语连珠,反应敏捷,碰撞出了许多智慧火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明显提高。

2.3 有利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作业训练

议论文写作。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也可以帮助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笔者在教基础英语的过程中,常结合课程内容布置写作议论文,如基础英语(三)第二单元“A Company Man”讲述了在公司工作的Phil因过度劳累死于办公室的故事,学完此文后,布置了学生写题为“Work to Live or Live to Work”的文章,通过写作,学生深刻反思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进一步认识到平衡工作(学习)与生活之间的重要性,并认真思考自己将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写读书报告。写读书报告虽然对学生要求较高,是很值得推荐的一种作业形式,因为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获得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写读书报告可进一步消化所读之书,并且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去辩证地看待书中所阐述的问题或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只是读书报告因为花费时间会较多,宜根据学生学习任务酌情布置。

3 结语

除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外,英语专业教师还应引领学生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整体规划教学,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合理布置课外任务,并加以鞭策以给他们不断进步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实现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批判性思维培养。只有这样英语专业学生才能提高批判性思维,最终成长为知识经济社会所需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1]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34-38.

[2]《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关于高等外语专业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一)[J].外语界,2001(5):9-13.

[3]何其莘,殷桐生,黄源生,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8.

[4]文秋芳,周 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76-80.

[5]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243-247.

H315.9

A

1674-5884(2014)02-0143-03

2013-11-17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3CGD079)

吴新红(1977-),女,湖南涟源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校对 谢宜辰)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值日批判性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值日歌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小熊值日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小河马值日
《今天我值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