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料一组

2014-03-29郭钢岁

地理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南极苏联太阳

郭钢岁

(渑池县教体局教研室, 河南 三门峡 472400)

资料集锦

资料一组

郭钢岁

(渑池县教体局教研室, 河南 三门峡 472400)

地理

“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周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把“生死”校订为“死生”)之说。”东汉的王充在《论衡》中这样解释“地理”一词: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唐代的孔颖达进一步阐释为: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地理。在古人看来,地球表面的形态变化,有章可循,有迹可考,把这些道理称为地理。“地理”还是“风水”的别称之一。“风水”一词一般认为最早出自晋人郭璞的《葬书》,风水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于一体的建筑与环境理论。[1]

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城镇居民点等)和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国家、民族、人口、语言、文化、民俗等)。因此,采用“三分法”(自然、经济、人文)和“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的观点,可将地理学分为:①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②分别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综合经济地理学和综合人文地理学;③分别研究三种环境中各成分的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水文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动植物地理学等)、部门经济地理学(包括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等)和部门人文地理学(包括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依据学科的“三重性” 又可以把地理学分为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对特定的区域进行具体描述)。[2]

南极的昼夜变化

新西兰斯考特南极科学考察站:①每年有四个月(10~2月)的时间太阳是不落山的,又有四个月(4月21日~8月21日)的时间太阳完全在地平线以下。②大约在2月27日,太阳开始在午夜从正南方落下和升起;第二天,它会落下去得早一点、深一点。到了3月和4月,它每天落得越来越深了,等到4月中旬,除了偶尔在正午露个面外,绝大多数时间它都埋藏在地平线以下,这也许是它离别前的再见仪式吧。这以后的整整四个月时间,南极大陆是一片黑暗。③这种黑暗现象将要持续到8月21日,太阳才会再一次从南极陆地的北方浮出海面。接下来它一天天升高,停留的时间也会一天天加长。到了9月下旬,它就再也不会落下去了。④9月21日这一天,太阳会绕着极点转上24小时而不改变高度。但是从此以后,它要到正午时间才能出现在北方的天空上,午夜才从南边落下去。一直到夏季结束的时候,太阳开始在午夜从正南方落下和升起;又一次黑暗轮回开始了。[3]

义务教育地理图册“南极洲”图上标注的是“斯科特站”。读图可知,新西兰斯考(科)特南极站的地理坐标大约为78°S、168°E。据此可以考查学生对半球位置和地球五带的认知。材料①说的极昼极夜现象。材料②说的是“极昼——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极夜”的昼夜长短变化过程;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材料③说的是“极夜——极昼”的转化。材料中说“……8月21日,太阳才会再一次从南极陆地的北方浮出海面”,“ 大约在2月27日,太阳开始在午夜从正南方落下和升起”。可以让学生联系思考本地正午和子夜太阳出没的方位,对比认识南北半球季节变化的差异和太阳出没方位的不同。材料④“9月21日这一天,太阳会绕着极点转上24小时而不改变高度”说的是秋分日太阳的照射情况。上述材料可以用来加深学生对“地球公转运动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认知。

可怕的日本人

日本地狭人稠,资源匮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到40年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战后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秘诀何在?一位对日本有广泛而深入研究的美国学者弗格尔写道:“如果只举一个原因来说明日本的成功,那就是集体地、不间断地对知识的追求。”他又说,在日本“中央也好,地方也好,政府官员们都是把保证在任何时候,都能取得分管范围内的、尽可能新的情报,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和义务”。日本的振兴,因素当然很复杂,然而,日本人重视知识,重视情报,重视信息,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日本人搜集情报,获取信息,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此举一例,可窥一斑。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天,日本贸易公司驻莫斯科的人员电告总公司:苏联几名高级贸易专员要从莫斯科飞往美国。该公司驻纽约的人员发现,这批苏联人离开纽约,取道科罗拉多州,又立即电告了总公司。这些苏联人的来去,似乎是寻常事情,不足介意。然而,在有强烈信息意识的日本人眼里,这却是很值得重视的信息。该公司立即对苏联人的行踪进行分析,有两个情况引起了注意:一是这些苏联人在国内是分管农产品贸易的,二是这些苏联人所去的科罗拉多州正是美国盛产小麦的粮仓。将这两件事连贯起来思索,他们断定苏联当年粮食欠收,这些苏联人赴美的使命,是要从美国购进小麦。于是该公司立即作出决策,提高大米价格。果然不出所料,这些苏联人是赴美达成进口小麦的协定,而该公司便从这次决策中获得了巨额利润。

日本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和办事处,既是营业网又是情报网,收集各地的工商、科技情报。各地情报网每天发回上万封电报、电传,输入电脑立即分析处理和储存。日本人正是常常这样靠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信息而迅速果断地作出决策,挫败竞争对手,使竞争对手大吃一惊。一些欧洲人无奈地感叹:“可怕的通产省,可怕的日本人。”

决策成败的前提是信息、情报的及时、全面、准确。要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就不仅要建立灵敏的信息网络,而且要求人们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敏捷的思维方式,才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作出超越常规的思考,在一些常常不为人们注意的现象中,挖掘对决策极为有用的信息。[4]

[1] 常娟.开运风水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 潘树荣,伍光和,陈传康等编著.自然地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3]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媒编译.极地大探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4] 张诚业,方建文,康鑫总主编.领导全书第一卷领导基础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南极苏联太阳
我去南极能住哪儿
来到南极要补课
南极大逃亡
难忘的南极之旅
太阳几点睡觉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寂静的太阳镇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