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激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2014-03-29朱建忠

地理教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关怀情感

朱建忠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21)

情感激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朱建忠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21)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通过研究发现:同一个人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是激励前的3—4倍。可见激励的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

情感激励是指教育者通过自己的尊重、信任、关怀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与有形的物质激励相比,无形的情感激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更有必要,其作用也更持久。

一、实施情感激励的必要性

1.高中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

高中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自尊心较强,但情感发育尚不成熟;他们急需证明自己,但碰到困难与挫折,往往自信与坚持不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往往缺少考虑别人感受的意识。所以高中地理老师要因人、因时、因情而异,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从而积极引领学生情感的发展与完善,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当今的高中学生是“95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以前的学生不同,他们既是自信创新、朝气蓬勃的新新人类,又是脆弱迷茫、叛逆偏执的新新人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等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就是根据当代高中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基础而提出的,目的是让高中地理教学更有时代气息,更有青春活力。在这种理念指引下,地理老师应该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信任学生,树立民主意识;关怀学生,树立服务意识。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必将迸发出强劲的地理教育正能量,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3.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的召唤

由于现行的高考制度和传统偏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厚人文素养的地理学科在现实中遭遇“尴尬”,学校和家长重视不够、学生投入不够,导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想通过目标激励、成就激励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往往成效不大。所以高中地理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情感激励,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怀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实施情感激励的基本途径

1.尊重

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自尊心很强的高中学生,师生之间更需要相互尊重,学生只有在被尊重的氛围中才可能学会尊重,并且激发学习潜能,那么老师该如何尊重学生?

(1)尊重学生的人格

高中学生正处叛逆期,是情感发育特殊期,作为地理老师应该将“以人(生)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平等地和学生交流,读懂学生的情感,理解学生的内心,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善于追寻学生进步或成功的原因并加以肯定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收获自信与快乐,选择坚持与超越。其次地理老师要宽容学生的过失和问题,宽容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宽容犹如冬日的火炉融化冰冻。当然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而是用老师的大度和睿智,让学生既认识错误明白道理,又保留面子心情愉悦,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尊重学生的发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最终体现是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我们尊重学生的发展,就要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说明了学生的发展依靠热情;另一方面我们尊重学生的发展,就要用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提问质疑,要用博大的胸怀鼓励学生超越自己,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2.信任

老师给以信任,对独立、自主的高中学生来说是更大的精神支持,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他们有梦想、有激情、有创意。

(1))工作信任

老师把某项工作交给学生去负责或办理,如让学生从网上或生活中收集地理资料开展自主探究,让地理学习较好的同学帮助基础相对较弱的同学,让学生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走进社区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或为社区服务等。这些任务和责任学生会很认真地去完成和担当,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符合新课程全面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2))情谊信任

同学情谊、师生情谊是高中学生宝贵的财富,但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情商发育等原因,有的学生往往跨不好人际关系这“槛”,结果影响自己的学习,影响与人的友谊。在和学生相处中地理老师应该亲切、亲近、亲和,让学生感到和蔼、温暖、可信、可敬。只有师生彼此信任了,建立了友谊,学生才会加倍努力,激励才能真正见效;同时学生才能慢慢学会如何尊重和关心他人,如何与人相处,学生的内心才会更加明亮和顺畅。

3.关怀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将学生知情意行统一整合的激励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添信心。

(1)凸现关怀的交往方式

“我本来不喜欢地理,就是因为某老师,他的幽默,他的和蔼,我喜欢某老师,我喜欢他的地理”,听似稚嫩的话,却反映了他们的情感倾向,他们往往特别在乎交往过程中教师的态度与言行,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常怀关怀之心,常说关怀之话,常行关怀之举。地理课往往会被安排在下午,夏季学生容易犯困,这时老师有两种做法:一是立即停止上课,大声将他叫醒,二是继续上课,趁合适的时机或其他学生不注意,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摇醒他。我们主张第二种做法,因为第一种做法会使他难堪,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抗拒教育,同时也影响其他同学听课的权益;第二种做法会对学生产生情感的震撼力,使之体会温暖与关爱,主动纠正错误。

(2)重视差异的个性关怀

关怀是针对个体的帮助和支持,老师必须重视学生差异,实施个性关怀。如有的学生地理学习动力充足,基础扎实,他们需要的关怀是有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舞台来施展他们的才华;有的基础相对较弱,需要老师在课堂提问、作业订正等方面给以帮助;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流,需要老师主动关心询问,让他克服心理“障碍”,好问好学。“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老师应针对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关怀。

三、实施情感激励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新时代,新课程,新理念,实施高效的情感激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良好的个人修为

热爱孩子、理念先进、印象完美、语言幽默、情感真挚、出色的专业水准、出众的学术水平、多元的综合素养等是我们老师良好个人修为的具体内容,也是我们老师毕生的追求。其中热爱孩子是基础,高尔基讲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说明了师生情感上的沟通既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激励的有效途径。当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如果教师能以热情、支持、信任的方式关注他们,则学生会大受鼓舞,他们会以同样热情、友好、奋发的方式报答老师,从而形成教育激励中的连动效应,出现良性循环。其次,理念先进是核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文化的传播者。

2.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身处于一个愉快的环境之中,学习、工作、生活起来相互支持、鼓励、帮助,有困难可以共同克服,有进步可以共同分享。第一,“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师生关系并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师生在情感上应建立相互依赖的朋友关系,如果教师对学生以友相待,消除代沟,会使他们产生温暖和信赖感,从而形成一种内在激励机制。第二,“尊重、欣赏、共赢”的师师关系也必不可少,因为同事之间可以起到相互宣传的作用,一个人的美德不是表现在自我吹嘘上,而是表现在对他人的尊重与欣赏,赞美同事特别是在学生中赞美自己的同事,既可以鼓舞学生,鼓舞同事,更是一种美德,你对同事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的赞美,你的这种态度和价值同样会传递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使学生养成感恩他人、欣赏他人的习惯与美德。

3.高超的教育艺术

理智处事、尊重差异、宽容待人、艺术批评等是教师高超教育艺术的具体表现,这样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育过程更加科学,教育效果更加明显。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他们追求独立自主,不喜欢被别人管教。因此,老师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对事不对人,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批评是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改正错误,而不是挖苦讽刺,人身攻击。另外,不要随便处罚学生,必要的处罚必须有依有据、有理有度,并且通过良好的沟通让学生明白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育效果也会非常好。

四、实施情感激励应该注意的问题

1.自我激励是教育激励的最终目的

在大部分教育激励中,学生是受外在力量控制,实际上,真正的动力决不来自外力,而是依靠自身的动力。尤其针对即将成人的高中学生,地理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远大的人生目标,让他们从“被动激励”向“自我激励”转变,使学生达到一种“不再需要激励”的程度。

2.教育激励应打“组合拳”

虽然情感激励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模式之一,但还有目标激励、成就激励等众多教育激励模式,这些激励模式各有优缺点,而且并非孤立分开,在实践中常常要交叉运用。地理老师应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较为合理的激励模式,善打“组合拳”,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激励模式。

3.尊重差异,个性关怀,公平公正

学生之间有差异,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差异,个性关怀,但老师必须做到学生平等、人人公平,不然在班级授课、集体学习的背景下会产生不良后果,首先对凝聚人心、激发潜力不利;其次会阻碍学生的情感发育和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地理教师必须“一碗水端平”,更不能夹杂个人情感,厚此薄彼。

4.建立合理的师生沟通渠道和学生宣泄情感的氛围

师生关系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乃是情感关系,尤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情感关系如何取决于沟通渠道是否畅通。师生关系好,对学生学业的激发作用大,因此,师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合理、通畅的沟通渠道。

合理的情感应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宣泄,否则会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现在有不少中学过于重智育,使中学生整天在书山题海中生活,唱歌、跳舞、体育运动等正当的情感宣泄得不到合理满足,从而大大挫伤了学生的求知热情。我们地理老师可以和同学一起打打球增进友谊,一起聊聊社会热点等,这样让学生在求知的同时又能有丰富的情感生活,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大有益处。

总之,作为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只有创造宽松、愉悦、不断获得激励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对充满朝气的一代青年,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关怀他们,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关怀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