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课堂的主人?
——从中外学生课堂表现的差异反思我国的教育

2014-03-29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武汉大学教师陈峥

成才 2014年10期
关键词:武汉大学讲授外国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武汉大学教师 陈峥

谁是课堂的主人?
——从中外学生课堂表现的差异反思我国的教育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武汉大学教师 陈峥

由于在武汉大学任教,我的课堂上经常有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同堂上课。我时常感慨中外学生是如此不同,主要差异是:外国学生把自己当一个“人”,而中国学生还把自己当“学生”。

首先,外国学生不如中国学生勤奋,我们的学生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地学习,不翘课,不迟到,但是上课的时候比较安静,老师不问一般不主动提问。外国学生则不那么中规中矩,不喜欢的课会找借口不去,早上经常迟到一点点,好像每天晚上都在熬夜一样。一个学期总有几次请假,原因是要到哪里去,常常是天南海北的地方。但是外国学生在课堂上比较积极,可能是英语口语也有优势的原因,常常参与讨论、发言。其实他们的看法也不一定对,也不见得课前做了多少准备,但是就是喜欢发表看法。尤其是轮到自己上台报告的时候,更是注重自己的形象。平时大冷天都是外套短裤加头巾,到做报告的那一节课就精心修饰一番,西装革履,摸头油,撒香水,显得很隆重。有一次我到国际交流部与几个美国来的大学生交流,主题是“中国当代教育”。我精心准备了ppt,准备70%的讲授,30%的讨论。我设想他们对中国并不了解,所以以讲授为主。结果在现场,学生完全颠覆了我的教学设计!我每说一句话,每放映一张幻灯片,美国学生就有好几个问题,结果变成了90%的讨论,10%的讲授。我“被平等”,“被交流”了!外国学生的主动与积极表现我见识过不少,但这次美国学生表现出的主动与积极,却超出了我的想象!

其次,外国学生比较清楚自己的人生追求,比较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中国学生比较务实。你若问中国学生为什么要读研,他们一般会回答你是为了就业或者推迟就业。外国学生则多会谈自己的理想。一个埃及来的留学生问我,为什么要当大学教师。我如实地回答:因为受人尊重,社会地位高。我也反问他,你为什么要读研,为什么将来还要读博士。他回答说,他要回国当大学教师,把思想的种子播散到学生的心田。我听完后汗颜。以自己的理想为目标,外国学生会选择接受一部分学校教育,放弃一部分学校教育;而中国学生会忠实地扮演“好学生”的角色,不管内心情不情愿,对学校教育表面上都顺从,很少挑战学校和教师的权威。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尽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但学生究竟应该“自主”或“主动”到什么程度还需要我们继续发挥想象力。大多数时候教师仍然把“学生踊跃回答自己预设的问题”当做“课堂气氛活跃”或者“学生主动积极”的证据。相比之下,外国的学生根本不需要教师去预设问题,不完全按教师预设的路径去学习。他们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地与他们一起探讨。在共同探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提问不需要举手,大家抢着提问。此外,素质教育呼唤学生的“主体性”,怎样体现“主体性”?外国学生给我的启示是:我们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该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自己应该有理想、有个性,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做主,学校教育只是为他们服务的,不是人生的全部,不能把它仅仅视作一个获取功利的途径,而应该把它作为人生成长的一个阶段来好好规划,为未来的人生奠基。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武汉大学讲授外国
武汉大学
校训展示墙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外国公益广告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隆重庆祝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1893-2013)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