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狼之舞,永远的劲舞
——渝西本土作家易凡小小说创作漫议

2014-03-29夏明宇

关键词:斗鸡张三将军

夏明宇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黑狼之舞,永远的劲舞
——渝西本土作家易凡小小说创作漫议

夏明宇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易凡是写小小说的能手,往往是寥寥数笔几百千把字,就勾画出了一个令人经久难忘的艺术形象,或者说就道出了一条弥足珍贵的世间真谛,让人读后便经久难忘。这正是易凡小小说创作的过人之处。他笔下的黑狼极为善舞,舞出了一种不一般的精彩。屈指算来,1957年出生的易凡或许已经过了升官晋级的年龄,但是在创作上却正当盛年,无论是成黑马脱颖而出,还是让“黑狼之舞”一直舞下去,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易凡;小小说;黑狼之舞

在渝西地区的本土作家中,易凡是一个写小小说的能手,他的小小说代表作《黑狼》《斗鸡》《英雄论》《点亮红蜡烛》等,都是先在面向海内外倡导小小说的权威刊物《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刊发和选载,然后在全国获得大奖,之后还不断被选用、引用和热议,发挥着一种经久不衰的持续效应。因此,关注易凡的小小说创作,评价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论及易凡的小小说代表作品,自然得首推《黑狼》与《斗鸡》。

《黑狼》中的黑狼是一匹极善舞的狼,单是下面的几个片段就很能说明问题:

……十余条剽悍、凶猛的猎狗,将黑狼团团围住。黑狼站在一块大石包上,傲视着猎狗。晚霞烧红了天边,那灿烂瑰丽的余晖恰到好处地勾画出黑狼的剪影,悲壮而苍凉……[1]2

开头第一段,还只是静态的,是雷霆万钧之前的片刻宁静,是热舞、劲舞之前的一个造型和一个剪影——有了这样的开头,接下来的横扫千军就顺理成章了:

……只见黑狼浑身一振,仰天长啸,纵身跃下大石包朝猎狗们扑去。一场生死搏杀之后,盗木者丢下三具猎狗的尸体,带着剩下的猎狗逃之夭夭了……[1]2

当然,黑狼的忠勇是有基础的。他是“我”在深山护林时拾到后,收养并悉心照料起来的一匹狼崽,从小与主人相依为命,特别是在遭遇大雪封山的困境时,人与狼竟真到了生死与共的地步。因为,那个时候,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快被他们吃光了,狼崽“蜷缩在火塘边饿得嗷嗷直叫”,但当“我”终于忍不住把最后一个烤熟的红薯从火塘里扒拉出来丢给狼崽时,狼崽“一跃而起稳稳咬住”,犹豫片刻,却又原封不动地将喷香的红薯放回了主人脚下。这时候的“我”,只感到心头一热,情不自禁地把狼崽紧紧抱进了自己的怀里,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1]1。

读着这段描述时,笔者也似有暖流涌遍全身,心中便不由得发出喟叹:好一个易凡,他竟然把狼性彻底改写了:自古以来,“中山狼”“白眼狼”“恶狼”“狡狼”“狼狈为奸”——狼这个字,总是给人类带来威胁,总是让人因畏惧而生厌恶。而易凡笔下的这只黑狼,却让人感到是这样的可爱和可亲!特别是最后,当“我”经不住上大学指标的利诱,把黑狼交给县公安局做警犬,几年后又想用钱赎回时,“那个老公安遗憾地告诉我:黑狼已经死了,说自从我走后,黑狼不吃也不喝,厨师专门给黑狼炒了香喷喷的肉菜,黑狼连看都不看一眼,不吃不喝,静卧在地上,两眼直淌泪水……”文章做到这里,黑狼已经不只是一个“可爱”可以言喻——易凡对狼性的重塑业已完成:人不如狼,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太多欲求,而狼(当然是特指易凡笔下的狼),为了那无价的情义与忠诚,它竟连生的欲求都能够舍弃!

往往是寥寥数笔几百千把字,就勾画出了一个令人经久难忘的艺术形象,或者说就道出了一条弥足珍贵的世间真谛,让人读后便经久难忘。这正是易凡小小说创作的过人之处。《黑狼》于新世纪之初在《百花园》杂志发表后,很快就被《小小说选刊》转载,并荣获了当年评选的全国二等奖。2003年,他的又一新作《斗鸡》在《百花园》首发后为《小小说选刊》头条转载,随即荣获首届全国小小说金奖大赛二等奖,入选中国年选大系《2003年度中国最佳小小说》丛书,之后又荣获了2003~2004年度全国最佳小小说奖,2008年入选21世纪金奖小小说丛书,2009年入选《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2013年又入选了中国小说学会选编的《中国小说家代表作集》。

取得如此长远效应的小小说《斗鸡》,从表面上看写的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斗鸡故事:村民张三靠着自己喂养的一只名叫“将军”的黑斗鸡发了大财。在斗鸡场上,他的‘将军’屡战屡胜,甚至斗败了颇为海北王五珍爱的战神——一只号称“无敌”的“超重量级”洋斗鸡。但是,这位常胜“将军”最后却败在了本镇小学老校长的一只带着一群小鸡娃的弱鸡婆手里,害得它的主人张三不得不履行诺言,拿出10万元来捐助本镇的基础教育事业。

在传统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由于对经济效益过于看重,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进而造成现阶段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所以,作为土地资源的利用者和开发者,工作核心是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始终秉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同时要确保不会对今后的发展造成影响[3]。

本来是在演绎一种传统的赌博方式,最后却冒出一个比较圆满的高尚结局来,这故事也讲得实在有趣。然而更加耐人寻味和令人叫绝的,却仍然是小说中那些精彩的描写和对白性文字。当“将军”和“无敌”两强相遇时,张三那求胜之心很是急迫,连忙使出训练招数指挥“将军”上,那“将军”倒也强悍,顿时颈毛倒竖眼露凶光,腾空跃起猛扑向“无敌”。却惹得王五哈哈大笑,说“你国内冠军也是世界冠军的对手?”大声喝令“无敌”迎战。两只雄鸡翻腾着恶斗,只杀得天昏地暗尘土飞扬,鸡血四溅鸡毛纷飞,直叫众人都看傻、看呆了。但见那“无敌”越战越勇,扑棱而上奋力拼杀,而“将军”却渐渐地只剩下了招架之功……[1]5

情节发展到这里,怎么看都会是“将军”必败无疑,它的主人张三就要输得血本无归了。可谁知就在“将军”严重受挫,头部受伤鸡冠血流如注时,小说却忽然奇峰突起——

可正在此时,几乎是谁也没有料想到,那“将军”忽然腾跃而起,居高临下,闪电般地扑向“无敌”,向它的眼睛狠狠地啄了下去——

王五输得糊涂,问张三:无敌必赢,怎么就输了呢?

张三嘿嘿一笑:“鸡冠是将军的尊严啊……”[1]5

人类进化到21世纪,小说写反败为胜的情节本来也多了,但这里的“嘿嘿一笑”和一句妙语,却无疑是在告诉人们:小小说只能像这样写——只有像这样写,才能省去很多描述和解释。

接下来写张三和老校长赌斗,老校长的斗鸡,却只是一只“个头矮小、羽毛蓬松”还拖着一群鸡仔的抱鸡婆,不但令观者大跌眼镜,便是那只常胜的“将军”,恐怕也要笑掉了鸡牙!但是这里,小说却没有做简单化处理,不但写了“老校长一脸的庄严,一点也没有开玩笑的意思”,还让他道出了“这鸡婆就是我,这群小鸡娃就是我的学生”这样的铿锵话语,方让张三收敛了讪笑的面容,围观的众人停止了哄闹,搏斗得以有序进行。接下来“将军”斗带崽鸡婆的场面,比起前面写它斗“无敌”来,自然又是另一番精彩:

那“将军毕竟是将军”,但见它傲慢地踱着方步走过去,却并不马上动手,可能是想把鸡婆和小鸡娃们吓跑了事。可是,谁也没想到,那鸡婆在小鸡娃的“一片惊呼声中”,突然炸开两只翅膀并“雄起颈毛”,向“将军”发起了凌厉的攻击。“将军大吃一惊,还没反应过来,脖颈上就被鸡婆重重啄了一口。”“将军”勃然大怒,但正待要发作时,却因未听到主人的命令而不敢妄动——原来那张三也被惊呆了,正“呆呆地看着鸡婆和它的小鸡娃”。就在这犹豫之间,“将军”脖颈上又被鸡婆狠狠啄了一口。这时,“围观者一边倒,都为鸡婆大喊助威”。“将军”一下子懵了——具体说是精神彻底垮了,而那鸡婆在小鸡娃的欢呼声中,再次奋力冲向“将军”。“将军”本能地拔腿就跑……[1]6-7

前面是王五“输得糊涂”,现在却轮到张三“输得奇怪”了。

然而这时,老校长却朗声大笑,说那些小鸡娃是鸡婆的命根子。

同样是写胜利者的笑,前面的张三“嘿嘿一笑”,尽显了赌徒的狡黠和贪婪,而现在的老校长“朗朗大笑”,却彰显了一个仁者、智者的坦荡情怀。小小说提供给我们刻画人物的笔墨本来就不多,像易凡这样写,既收到了实际效果又达到了省俭的目的,说来倒是一件极合算的事。人们在谈论诗歌创作时,总说长诗必须有意境,短诗则至少要有警句。而如果小小说相当于短诗,《斗鸡》中倒是警句连连,即如“鸡冠是将军的尊严”和“鸡娃是鸡婆的命根子”等等,都乃看似平常而实则意蕴无穷,值得人们慢慢咀嚼。

总而言之,斗鸡如斗人——鸡斗即人斗,腰缠万贯的张三虽然“强大”,却斗不过两袖清风但身后有一大群小学生的老校长——这恐怕还只是小小说《斗鸡》所表达的最浅近的一层,那里面蕴含的深层意思,值得我们从多方面去遐想。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1957年出生的易凡,早年也下乡插队学过种庄稼,回城后相继当过工人、工会干部和政府办公室秘书等,1993年进入警界后,又从基层派出所干到局机关,担任过派出所长、网监科长、局办公室主任、政治处副主任等,兢兢业业地一干就是20年。因此,在他的五彩缤纷的小小说作品中,公安题材的作品就占了一多半,诸如《刑警小B》《刑警第一关》《老憨的故事》《婚礼》《开枪》《警犬阿黑》《有个警察叫老土》等等,尽管也风格各异异彩纷呈,但有一点相同是都写得极精彩。《婚礼》说刑警“老青年”在经历过若干次失败之后终于恋爱成功了,但就在赶往结婚地点的路上因见义勇为被歹徒杀伤住进了医院,新娘莉莉只得擦干眼泪捧着写有“新郎”二字的胸花举行了一个新郎缺席的特殊婚礼。《英雄》讲述的故事颇耐人寻味:平安市连续发生了两起公交车上劫持人质案,东区案发时,民警小张奋不顾身地扑上去,结果,由于歹徒引爆了炸药,他不但自己与歹徒同归于尽壮烈牺牲,还令车上乘客伤亡无数;西区案发时,民警老马沉着冷静地与歹徒斗智斗勇,先是用自己换下一车人质,然后不厌其烦地坚持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使事件和平解决,不但确保了乘客平安,自己也毫发无损。但是,事后论功行赏时,受表彰的英雄却是牺牲了的小张而不是活着的老马。《警犬阿黑》讲述的故事也同样意味深长:土狗阿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刑警队后,表现出色屡建奇功,甚至做到了职业警犬也不能做到的事情。但是,由于没有正式编制,土狗阿黑立了功也不能算数,给它打转正报告又久久批不下来——待到上级终于同意正式收录它为警犬时,它却已经在追捕持枪杀人嫌犯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有个警察叫老土》里的老土故事也颇为催人泪下:乡镇派出所警察老土累得卧病在床了仍心系工作,还发着高烧又想跑回所里去,但夫人堵着门不肯放行,任他软说或者吵闹都无济于事,为了能够脱身——为了获得带病工作的权利,他,五尺多高的汉子警察老土,竟“扑通”一声给老婆跪了下去。

上述几篇,都被易凡选录在他于2006年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的小小说集《黑狼》里面。而更新也更具代表性的,还要数这之后的《英雄论》和《点亮红蜡烛》。

《英雄论》先讲述了一场何为英雄的讨论:在政法委召开的相关会议上,一种观点以为在最近一次缉拿持械歹徒的斗争中英勇献身的民警吴正龙是英雄,值得大家学习和仿效;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吴正龙在明知歹徒人数众多、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不讲策略、不等增援,盲目冒进,牺牲得实在有些不值。两种观点相持不下。可事后不久,当持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在公共汽车上不期而遇,并且亲眼看见人数占优势的持械歹徒在车上作案逞凶时,却都不约而同地冲了上去——虽然最先挺身而出的当真就是那位在讨论时持正方观点的老司法工作者,关键时刻扑上去为他挡刀子的却是讨论时持反方观点的民警余明……问他何以甘洒热血,竟坦言当时想也没想就扑了上去,“靠的是一种正义的本能”——如果他没有这种“本能”的冲动,而是阴悄悄地躲在后面想策略、求增援,那歹徒岂不安然逃脱,战友岂不壮烈牺牲?那,他还叫人民警察么?——小说分明是告诉我们,理论再好,在实践中也要灵活运用,而不能把它当做是僵死的教条。

《点亮红蜡烛》里的刑警队长张三因公事繁忙难以顾家,又因在妻子面前心怀愧疚而甘当“火巴耳朵”。结婚时他们曾经相约十年后再要孩子,并约定到时要由他这个当父亲的亲手点亮红蜡烛为新生命祝福。而今,爱人终于怀上孩子了,欣喜的她,备下红蜡烛和酒菜一直等到深夜才终于把他等了回来,可是还没有来得及点亮蜡烛丈夫腰间的手机又急匆匆地叫响,张三随即便跑了,她不得不又陷入难熬的等待之中,并且,这一次等到的是由战友们簇拥着用双手捧回来的丈夫,躲在镜框里带着一脸凝固了的笑。妻子颤抖着双手代丈夫点亮了红蜡烛,战友们在烛光里齐刷刷地举手向英雄的妻子致敬,每一个人都泪流满面……小说全文仅一千五百字,却为我们塑造了一对有血有肉且有情有义的警察夫妇,警察的忠勇、警嫂的坚忍和默默奉献,都在着墨不多的描述中跃然纸上,让人读后感慨至深!

这两篇小说,都没有前面《黑狼》和《斗鸡》中的热闹场面,没有浓墨重彩或精雕细刻的过细描写,而几乎通篇都是白描,让人从近似平淡的白描中发现神奇与壮烈,从娓娓的叙写中去感受真善与真美——居然也同样取得了成功。小小说《英雄论》发表于《百花园》2011年第5期头条,被《小小说选刊》选载后又入选《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点亮红蜡烛》发表于《百花园》2011年第7期,为《小小说选刊》选载后又入选了第二年出版的《2011中国微型小说年选》。从“好事成双”的角度来看,十年前发表的《黑狼》与《斗鸡》,十年后问世的《英雄论》与《点亮红蜡烛》,堪称是易凡小小说作品前后相互映照的两双玉璧!

除了市井题材的《斗鸡》和公安题材的《黑狼》《英雄论》《点亮红蜡烛》等等,易凡的一些机关题材的小小说诸如《句号》《招呼》《大老兄小老弟》等也同样写得很精彩。《句号》中搞了几十年环保工作的马局长决心要在自己退休前做出一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来,为自己的环保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当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治理好了那条穿城而过的臭水河,正在志得意满时,由于市民的环保意识尚未到位,刚变成“漂亮小姑娘”不久的清水河转眼间却又变成了又脏又臭的“小叫花子”。面对散发出阵阵臭味的污水河,马局长默默无语。到了退休那天,他含泪把一份如何提高市民环保意识的建议交给了上级领导——这篇小小说只有七百字,但它那“不提高市民的整体环保意识,环保局局长始终没法为自己的工作画上圆满句号”的深刻主题,却往往是许多几千字的作品也表达不好的。

小小说《招呼》也颇有意思:老机关大马坐机关把屁股都坐起老茧了,可职务仍旧是小科员一个,眼见得自己身边的同事一个劲儿地往上长,就连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小李都当副科长了,大马夫妇二人才终于知道,他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提拔,是因为只会埋头做事不爱招呼人,显得有点儿孤芳自赏。大马于是变得特爱招呼人,从“你早”“你好”发展到“你好漂亮”“你身体好棒”“你发财了”地成天乱恭维,因走向另一个极端而让人家怀疑他是不是患上神经病了。讨好遭白眼、拍马挨踢的大马于是又恢复了原样——成天埋头做事不再招呼人。于是,直到退休他都还只是小科员一个。

小小说《大老兄小老弟》也有许多的亮色:县委机关秘书小赵发现自己前天在火车上邂逅的旅伴“大老兄”竟是赴本县上任的新书记顿时吓得心惊肉跳,因为前天,他在车上聊天时向对方谈了本县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毫无顾忌地发了牢骚,提出了批评,直到新书记表扬他看问题深刻、提的建设性意见好、要他陪同调研争取尽快解决时才得以释怀,发现自己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当然,由于作者具有高度责任感,易凡小小说中充满亮色的作品远不止一两篇——可以说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充满了对光明的礼赞,对现在美好生活的讴歌和对丑恶、黑暗的鞭笞;即使涉及反腐和打击黑恶势力等,也多是让光明去驱散黑暗,让真善美去战胜假恶丑,在唤起人们的高度警惕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亮色并从中获取希望与力量。正因为如此,《婚礼》中的刑警老青年才会伤而不死,《案子》中的张三也会死而复生,《老憨故事》中的老憨其实并未遭遇腐败而是接受了女友舅舅的考验,《怪梦》中书记、市长一肩挑的老孟每当对财色起意时就总会做起噩梦来……

由于《句号》中的马局长勤奋工作几十年却终于没能为自己的环保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使这篇小说成为易凡作品中少有的几篇没有“光明尾巴”的作品之一,而这正好说明作者太热爱生活、太热爱家乡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易凡分明看见了至今(写作时)还横卧在家乡城区的那条臭水河,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用小说提醒人们,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至于易凡小小说创作的不足,则主要表现为一些技术性问题,诸如打磨不够,提炼不精和驾驭不力等等,致使一些段落行文拖沓,一些篇章文字粗糙,一些作品内容平淡——这些问题,便是在他的得奖作品中也偶有出现。虽然总系白璧微瑕,但若不引起高度重视,便会严重影响作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若也要开出处方,则无非是再多读多写等老生常谈,多读可领略理论精要及名家技巧,多写则锤炼文笔熟能生巧矣。

易凡是个写作的多面手,不但小小说创作成果丰硕,还创作了众多的散文和电视文学剧本,还有中篇小说在全国公安系统获奖(具体一些讲,就有中篇小说《空间》获“恒光杯”全国公安文学大赛优秀奖;散文《红火的月亮》获2009年“新视野”杯文学作品征文赛二等奖,散文《老父染了黄头发》获奖并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品集》等),但易凡自己可能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不过都是枝叶,他的文学创作的根,还在小小说上——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特意将自己的第三本作品集取名为《黑鹰》,使之与前面的两本小小说集《黑狼》和《黑鱼》一脉相承,并在自序中声言要“一路‘黑’下去”,以便有一天成为黑马脱缰而出,“得到一声惊叹,收获一份成功”;亦有坚持《黑狼》《斗鸡》那样高水平的小小说创作,让自己的“黑狼之舞”一路舞下去,成为一场永不谢幕的劲舞的意思。

屈指算来,1957年出生的易凡或许已经过了升官晋级的年龄,但在创作上却正当盛年,无论是成黑马脱缰而出,还是让“黑狼之舞”一直舞下去,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祝愿他早日美梦成真!

[1]易凡.黑狼[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2]易凡.黑鱼[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3]易凡.黑鹰[M].北京:线装书局,2013.

[4]正权.结构精妙,语言精练——读易凡小小说集《黑狼》[N].重庆公安报,2008-09-05(4).

[5]夏明宇.令人击节叹赏的黑狼之舞——易凡小小说集《黑狼》浅识[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21-122.

[6]永川区文联.易凡小说《斗鸡》入选《中国小说家代表作集》[EB/OL].永川文学艺术网,[2013-10-08].http: //www.ycwyw.com/.

[7]李丰川·痴心不改警察情——易凡小小说集《黑狼》代序[C].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8]钟代华.易凡小小说集《黑狼》跋[C].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罗清恋

The Dance of Black Wolf,the Forever Strong Dance——On the Small Novel Creation of Yi Fan,Local Writer in the Eastern of Chongqing

XIA Mingyu
(School of Culture and Media,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China)

Yi Fan is the talent to write the small novels.With just dozens of or hundreds of words,a memorable and classic art image is portrayed,or a piece of valuable truth is conveyed,leaving forever impression on the reader,which is the special talent of Yi Fan’s small novel creating.The black wolves in his works are good dancers,with the different dancing.In total,Yi Fan, born in 1957,is too old to be promoted,but he is at the golden age of writing.It is possible that he will become an outstanding writer,or the dance of the black wolf will dance forever.

Yi Fan;small novels;dance of black wolf

I106.4

A

1673-8004(2014)04-0104-05

2014-01-10

夏明宇(1949-),男,重庆江津人,编审,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报刊编辑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斗鸡张三将军
我家的“将军”
原来“再接再厉”说的是斗鸡
将军
将军驾到
鸡年娱乐话斗鸡
NO.9 斗鸡
下车就跑
读张三书法之感想
寻找张三
将军完婚